大學生社會調研心得(精選3篇)
大學生社會調研心得 篇1
面對現今的社會發展,就業問題是近年來困擾中國社會的一個突出問題,而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人群,與之相關的就業問題似乎也被賦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與之大學生就業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話題,對于現今的就業趨勢也常有這樣的報道“就業難,招聘難”;是企業門檻過高?還是大學生要求太過離譜?面對這樣的問題,社會上有不少的謬論;每年的畢業生人數是越來越多,但在企業里相對的工作崗位卻沒有足夠的空間,造成就業難的局面,現在的大學畢業生不了解社會的需求,對自己的高學歷有著過高的要求,都自以為是;低的看不上,高的進不去,人數過多,崗位未變“就業難,招聘難”也就造就了這樣的形式。
關于近年來日益引起政府、社會與學界廣泛關注的大學生就業問題,社會上普遍流行的觀點大多建立在一些直覺或理論分析的基礎上,而就業問題作為一個重要的公共政策領域,需要真實、可信的事實材料和同樣可信的客觀分析作為基礎。為此,對于大學生就業問題我們展開了一次問卷調查,我們就是重點想了解一下本學校的大一、大二、大三的同學們對就業的一些想法。
調查之前我們一直為之做了很多準備,雖然都是些比較輕松的工作,例如:小組開會分工好各自的任務,準備問卷,查找相關的資料等。用什么方法調查我們討論了很久,最終確定用問卷調查,還找來了有過問卷調查經驗的同學給我們講解,現在雖然很有成就感,可是那天感覺大不相同呀!那天,我們帶著準備好的問卷來到了學校門口。
開始的時候有些人以為我們是屬于商業行為,所以不愿意接受,可是當我們說明來意,同學們還是接受我們的問卷。但總是有一些同學以沒有時間為借口拒絕了我們。我個人覺得,接受問卷不會話費你2分鐘的時間,為什么不愿意給我們行個方便呢?這真的讓我想事情不能太天真!尤其是進入社會!
通過這次問卷調查,我總結了以下幾點經驗:首先,問卷的制定要有針對性,問題的設置要便于被訪者接受。同時,要采用詢問的方式,他答,我記錄。然后,問卷時要熱情客氣,問卷后要表示感謝。最后就是問卷的整理工作,數據要準確,客觀做出分析,評估。
雖然調查開始時有點困難,但整個過程還是比較的順利,我們也受益頗多。經過這次調查,我發現了太多,收獲了太多,不僅增加了我的知識積累,更拓寬了我的社會視角,豐富了我的大學生活,讓我更近一步學會了如何打開與他人 溝通的局面,如何與他人進行心與心的溝通交流。
大學生社會調研心得 篇2
這不是我第一次做調研,卻是我第一次以督導的身份參與這次調研。
在人大的這個項目中,切身實地開展入戶調研工作的同學才是主角,我僅僅作為一個間接參與者甚至是旁觀者,與你們在此時此地一同努力。
有些人在遭受到拒絕后倍受打擊,卻硬著頭皮繼續做著努力;有些人固執地奔走一天,只為回收滿意的問卷;有些人遇到配合的受訪者,對比之下贊不絕口;有些人遇到家境困難的對象,試圖通過各種方式施以援手。還有更多的我沒看到的你們,在以自己的方式為結果做出努力。
這次觀察你們調研的經歷,就仿佛看到了之前的我。被拒絕的也許會感到憤怒和委屈,被接受的也許會充滿溫暖和向往。而你們心中的想法,或許以為能夠管中窺豹窺視社會凋敝,或許心存善念希望幫扶弱勢群體,又或許有其他另類的想法。
不知道這是否是你們第一次真正通過田野調查的方式走進社區走進社會,但這應該是你們為數不多的一次,通過觀察和收集真實數據感受社會事實。這只是簡單的入戶問卷調研,而以后,你們面臨的是結構更復雜的問卷、種類更多樣的人群、道路更曲折的目的地。但在面對這些挑戰的同時,也會親歷更濃厚的溫情、直觀更龐大的社會體系,以后的路還更長。
不管你們想法與感受如何,我希望這次調研只是你們走向更遠的路上的一個開端,我希望無論遇到什么未知的困難,你們都可以堅持走下去,用最質樸的思想,記錄最真實的數據,體味最濃郁的情感。
最后感謝各位老師、師兄和師姐的指導和幫助,感謝參與調研工作的同學的努力付出、理解和配合。
大學生社會調研心得 篇3
首先感謝師姐給我這次參加調研的機會哈哈,非常高興能夠參與本次人大調研活動。其實我與許多大一的師弟師妹一樣,是第一次參與田野調查,在本次調研中擔任督導角色。
“不好意思打擾了,謝謝您。”這或許是調研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在緊張與興奮中屢遭碰壁,一扇扇門被敲開,甚至來不及看清屋內人的面容...一扇扇門又在眼前被閉上。“師姐你都不知道我當時有多沮喪”,在鼓勵師弟的同時我內心沉默了。
我在反思。是不是我們的工作沒有做到位,沒有和社區溝通到位以協助調研工作;還是社區性質差異、社區工作人員效力不足等導致拒訪率較高;又或是這個社會的飛速發展正不斷加速著人與人之間的遠離、加劇不信任感........
即便如此,大家的熱情仍令我動容。記得有位師弟從早上一直堅持到傍晚,整整進行了九個多小時的調研終于完成任務;還有師妹一直找不到符合條件的調研對象,“師姐我們再去找找”,也堅持到了傍晚時分........各種問題與坎坷,在所有參與調研的師弟師妹和大二督導的一起努力下,第一天的任務基本圓滿完成。
感謝X老師提前為我們聯系好了各社區負責人,于是我們總結經驗,在聯系負責人時更強調我們的需要,如具體的租戶信息、相關人員引導等等。確實效果顯著,特別是做最后一個社區時,在工作人員的積極配合下,調研順利了很多,看著師弟師妹們迅速完成并且都還挺樂呵地來交問卷時,我真的挺高興的。
遭到了各年齡層人們的冷漠拒絕,見到了苦苦維持生的的赤貧人群,體會了社會的陰暗面,但我更希望可以與師弟師妹們一起以社會學專業的視角看待這些,在保有人文關懷的同時做到價值中立,去批判地對所見所聞進行思考。透過問卷,從客觀數據考察生活空間所帶來的差異,反思造成空間差異的可能性因素;通過調研,去真正地接觸社會、直面社會,親眼觀察繁雜社會的多面性。
或許這就是社會調研、田野調查的真正意義吧,做到費孝通先生所致力的“實踐與理論并重”,用眼睛切實地去看,再下地走一走,不然空無實際,又何談理論呢。“學社會科學去治療社會的疾病。”愿剛入社會學大門的大家,包括我,都會繼續保有對專業的熱忱,在這條大道上并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