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觀看理想照耀中國心得體會(通用7篇)
2024年觀看理想照耀中國心得體會 篇1
昨晚,由廣電總局策劃組織制作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作品《理想照耀中國》全員海報釋出。老、中、青三代演員相互搭配演繹經典三代人物,數百名演職人員匯聚一堂,為偉大祖國獻上贊歌。
紅色背景上印著燙金刺繡“理想照耀中國”,旁邊印有主創團隊全陣容名單,高級又有質感。而演員王一博的名字就算在密密麻麻的眾多演職人員名字中,依舊那么顯眼。
王一博,在《理想照耀中國》之《抉擇》單元中飾演將青春交付信仰,用生命箋刻忠誠的革命先烈蔣先云。王一博是一名會用“眼技”來表演的年輕演員。一個簡單的敬禮動作,眼神堅毅,靈魂有火;看著他雙眼含淚握拳舉手宣誓這一細節,他真的在用心感受人物內心,用每一個細節去塑造更加立體飽滿的人物個性。
這部獻禮劇充滿了強烈的正能量和國家情懷,緊扣“念青春故事、書家國情懷”的創作理念,以“美好理想、青春奮斗”為核心主題,廣泛挖掘不同歷史階段各行各業中生動的青春故事、有血有肉的鮮活人物,旨在以當下年輕人更易接受的方式講述呈現,激發年輕人的青春共鳴。每位前輩的英雄事跡歷歷在目,為觀眾鋪卷開來……
2024年觀看理想照耀中國心得體會 篇2
“如果沒有人相信明天繁花似海洋,就不會有人跟隨跋涉百年的茫茫。”4月13日,系列短劇《理想照耀中國》主題曲《理想》MV正式發布。
系列短劇《理想照耀中國》是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指導,湖南省廣播電視局支持拍攝,湖南廣播電視臺和旗下湖南芒果娛樂有限公司等相關機構負責拍攝制作。
該劇共40集,以不同時期的40組人物和閃光故事,記錄中國共產黨誕生一百年以來團結和引領中國人民,高擎理想和信仰的炬火,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中國夢不息奮斗的動人征程。
4月8日,系列短劇《理想照耀中國》主題曲《理想》音源在全平臺上線后,迅速登至各音樂APP飆升榜首位。今日《理想》MV正式發布,并且《理想照耀中國》正片片花首次曝光在MV中。
一、主題曲創作橫跨半年,錄音技術實現新突破
主題曲《理想》的詞曲創作者小柯直言,在創作《理想》時,思考了很久才找到切入點,將抽象的“理想”具化為現在大家聽到的歌曲。因疫情的影響,本次錄音做了一次新突破——5G云錄音在原有5G芒果云魔方的基礎上再次提升優化了音頻技術。同時安排三組技術團隊分別在北京、長沙、上海現場進行5G網絡的測試、調優保障工作。順利解決了11位知名音樂家、歌手多地實時音樂制作需求。實現了國內首例5G技術在音樂制作領域的應用。
《理想》MV采用歌手錄制畫面與劇集選段穿插在一起的形式,質樸誠懇的歌詞與悠揚悅耳的旋律配上劇中畫面,形成情感共振,傳達理想的力量。主題曲MV將劇中片段提前釋出,近百個角色第一次呈現在觀眾面前,雪山、草原、城市、鄉村等場景互相交織,系列短劇《理想照耀中國》的選題幾乎全部是回到原故事發生地進行拍攝。
在MV中,王源、王錚亮、那英、郁可唯、周深、周筆暢、黃明昊、韓磊、賴美云以及魏巡(按姓氏筆畫排序)十位風格迥異的歌手動情歌唱,共同致敬理想人物,在溫暖人心的同時表達了人們對百年奮斗路上的理想人物的真誠歌頌。
二、劇集制作周期緊張,主創團隊規模龐大
系列短劇《理想照耀中國》在選題籌備之初,從300余個編劇及網友的投稿中甄選出40個優質選題,涵蓋不同歷史時期的各行各業。自1月31日起開啟緊鑼密鼓的拍攝,15個攝制組分別前往全國18個省(區、市)進行拍攝。行業中堅力量組成了龐大的主創陣容,僅導演就有17位,編劇30位,及數百位演員陣容共同演繹百年輝煌歷史中的40個閃光故事。
《理想照耀中國》的工作節奏超乎尋常,轉場跨度之大前所未有、制作周期之緊前所未有、協調統籌難度之大前所未有,是湖南廣電創制,行業涉及最廣、人物角色年齡差距的影視項目,也是團隊人員規模、參與攝制團隊最多、拍攝地點最廣的電視作品。
目前,系列短劇《理想照耀中國》各選題已陸續殺青,將于20__年5月初在湖南衛視、芒果TV等平臺播出。
2024年觀看理想照耀中國心得體會 篇3
《理想照耀中國》由傅東育任總導演,梁振華任總編劇,并同時匯聚國內數十位優質導演、編劇及實力演員,共同完成40集故事的創作。以建黨100周年各個階段的“中國精神”為坐標,電視劇《理想照耀中國》在各歷史時期中選取了40個理想人物,進行40集“照耀中國”故事的拍攝,展現新時代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懈奮斗的精神風貌。
為將“中國精神”更好地傳遞給年輕觀眾,該劇召集了國內70、80后優質創作者,并匯聚實力演員,秉承“小切口、正能量、大情懷、青春態”的創作思路將40個故事串聯在一起,實現精神內核的共鳴。
開機儀式上,演員王凱、王勁松等作為演員代表亮相。對于出演真實存在的人物,他們深感光榮,同時表示將在“神形兼備”的目標驅動下完成人物故事的呈現。而接下來,會有更多實力演員陸續加入《理想照耀中國》劇組,為打造影視行業獻禮建黨百年的史詩之作貢獻力量。
在已曝光的概念海報中,理想的光芒在巍巍高山上熾熱奪目,而山下,是以信念為繩的攀登者不畏艱險奮力向上,既寓意著“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的理想之魂,也寓意了以“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品格。
《理想照耀中國》用偉大精神激勵人心、凝聚力量、托舉時代。它的故事橫跨百年,卻是以40個故事組成的電視微劇來呈現,作為“理想照耀中國——國家廣電總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作品創作展播活動”的同名劇集,電視劇《理想照耀中國》將以絕對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用心用情用功為黨寫史,為民族鑄魂,為人民立傳。
2024年觀看理想照耀中國心得體會 篇4
電視劇《理想照耀中國》聚焦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從不同角度展示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繪就一幅百年百年黨史的恢弘畫卷。
電視劇《理想照耀中國》以“念青春故事、書家國情懷”為創作理念,以“美好理想、青春奮斗”為核心主題。電視劇《理想照耀中國》用戲劇的表達方式,將真實的歷史用影像呈現出來,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展現新時代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精神風貌,充分反映黨的初心使命,深刻闡釋“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把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魂以藝術的形式傳達給年輕一代,讓理想之光成為照亮青年人前行的精神燈塔。
一百多年前,當時的中國青年面對著欺壓和侵略奮起反抗,用實際行動宣示著不屈意志,用滿腔熱血書寫著報國之志,譜寫出了偉大的“五四精神”。一個世紀后,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偉大斗爭中,以“90后”為代表的廣大中國青年再次站了出來,他們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舍生忘死,向世人證明了,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堪當歷史大任的,是不會辜負黨和人民信任的。任何事業的推進都不會一帆風順,在前進的道路上總是存在各種風雨險阻、坎坷崎嶇,而廣大青年就是戰勝這些風險挑戰的“生力軍”,以青春為筆、以青春為鋒,定能在新時代掀起強大的青春風暴。
“志在頂峰的人,不在半坡留連。”面對各種困難,往往考驗的就是堅強的意志和必勝的信念。在當前的年輕干部隊伍中,依然還存在“瞻前顧后不敢干、拈輕怕重不愿干、得過且過不想干、本領不足不會干”的現象,一些年輕干部一碰到困難就打退堂鼓,一遇到挫折就萎靡不振,嚴重缺乏斗爭到底的意志力和堅韌力。人立于世,總要有那么一股精氣神的。強大的意志力、堅韌力、自制力,是年輕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的真實體現。要從百年黨史中充分汲取營養,以革命先輩為鏡,堅定理想信念,淬煉擔當品格,鍛造一往無前的意志力,保持百折不撓的堅韌力,涵養慎終如始的自制力,勇于跳出“安樂窩”,走出“舒適區”,在風險挑戰中見風雨,在困難矛盾中經磨礪,在火熱實踐中壯筋骨,在經受百般磨煉中百煉成鋼。
理想信念是一個人干事創業的精神支柱。黨員干部要通過學黨史,汲取精神養分,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筑牢共產黨人的“根”和“魂”,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愛黨敬黨的“一顆紅心”,經受住任何艱難困苦的考驗,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將自己的“小我”融入黨的事業“大我”之中,做一名對黨忠誠、目標遠大的勞動者。
2024年觀看理想照耀中國心得體會 篇5
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在建黨百年之際,湖南衛視順勢推出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策劃組織創作《理想照耀中國》,以“理想”為主線,串聯40個時代英雄人物,講述百年進程中時代奮進者的動人身影和精彩瞬間。將中國共產黨精神之魂以青春化的表達鏈接年輕一代精神信仰,讓理想照耀青年人前行的方向。
當前,奮進“十四五”的行動令已發出,沖鋒的號角也已吹響,容不得任何一名黨員干部在躊躇、彷徨和等待,必須以敢闖敢拼的氣概、開拓創新的態度、真抓實干的作風,匯集推動事業發展的磅礴力量。要在思想上有大突破,堅決革除思維定勢、突破思維的桎梏,進一步解放思想,做到敢想敢闖敢試,以思想的破冰引領發展的突圍。要在觀念上有大解放,進一步掀起頭腦風暴,厘清發展思路,提振發展信心,凝聚發展共識要在方法上有大突破,圍繞發展需要,在切實吃透上情的前提下,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立足實情摸清下情,既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又對基層情況如數家珍,確保各項決策部署和方法措施不空不虛、不偏不倚。要在作風上有大轉變,大力發揚釘釘子精神,不斷增強意志力、堅忍力、自制力,對認準了的,挖空心思加油干;對定下了的,一往無前朝著辦,努力創造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光輝業績。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黨員干部只有知重負重,自覺磨煉敢擔當、能“扛事”的“鐵肩膀”,把各項工作往深里做、往實里干,方能勇立時代潮頭。只有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敢啃“硬骨頭”,敢下“深水區”,才能扛起時代賦予的歷史重任。只有“敢”字當頭、“干”字為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才能在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中練就“金剛不壞之身”,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中,做一名勇挑重擔、擔當作為的勞動者。
2024年觀看理想照耀中國心得體會 篇6
《理想之城》很好看,家人每天吃完飯就準時守在東方衛視,看完之后還要為女主今后的前途熱烈討論一番。這樣的情景很久沒出現過了。建筑行業也好,造價師這個職業也罷,我都不太了解,給不出非常專業的評價。但女主蘇筱的職場經歷,卻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這可能才是吸引大家一集一集看下去的主要原因。
比方說,工程突然發生事故,沒有資歷和背景的蘇筱就成了“背鍋俠”。推卸責任的領導還各種假惺惺,虛偽地表示自己幫她求了情。
又比如,后來蘇筱又遇上“老狐貍”上司。他年紀大了,只想安穩混到退休,不希望下屬能力太強、風頭太勁,影響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在明里暗里排擠、壓榨年輕人蘇筱。
既視感實在太強。在職場摸爬滾打多年,誰沒有碰到過類似情況呢?難怪很多劇迷一邊看電視劇,一邊感到“拳頭硬了”。
尤其是蘇筱那不通人情世故、看不慣的事情就一定要懟到底的做派,那不就是當年的自己嗎?剛從校園走向社會的時候,年輕氣盛、年少輕狂,總覺得眾人皆醉我獨醒,很有激揚文字、指點江山的沖動。現在回想起那時做過的傻事,嘴角也會微微上翹。
大家都是這么一步步走過來的。也許,現在的你已經“成熟”多了,在職場里學會了見什么人說什么話,學會了以退為進、適時妥協。總之,你再也不會像蘇筱一樣“犯傻”了。不過,這真的是好事嗎?
男主夏明一開始這么評價蘇筱:“她太干凈了,還得在塵土里滾身泥才行。”這話當然有道理,但要是完全陷在那層“泥”里,人也就變味了。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一些老同學、老朋友的變化已經大到讓我認不出來。有人在微信群里和你日常聊天也會官話連篇,官腔十足;有人刻意和你保持距離,生怕你有什么事要求他幫忙;也有人忙著和你套近乎,一口一個“兄弟”,目的就是花式推銷。
回想起當年寢室里、教室里肆無忌憚的歡聲笑語,不由產生世事滄桑之感。人都是會變的,但人生的歷練,不是為了讓一個淳樸的年輕人轉變為“老狐貍”“老油條”。我們應該從職場里學到智慧,但不應該以丟棄初心為代價。油膩味十足的“成熟”,不要也罷。
蘇筱說,“造價表的干凈就是工程的干凈”。對于她的理想主義,也有一部分網友不以為然。他們說,這是一句不切實際的漂亮話,現實生活中哪有這么容易。很多人更相信夏明說的話——“每一張造價表,都是一張關系表”。
不必爭論誰對誰錯,因為生活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兩個角色說的都有道理,但或許更值得問問自己的是,我們還記不記得入行時的理想?還記不記得選擇職業時的初衷?還記不記得自己的人生目標?
我更愿意相信,我們可以和夏明一樣,在職場上變得更聰明、更老練,但這不是為了達到純粹的私利,更不是為了踩在對手的頭上,而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實現理想。
生活當然不是電視劇。蘇筱能一步步戰勝挫折、走向成功,但我們不知道這一天什么時候才會來。或許你也正懷才不遇,或許你也正處于低谷,或許你很難有蘇筱一樣的好運氣,但我們依然可以有堅守、有相信。
再說,如果蘇筱是個會被輕易打敗的人,沒有不服輸的那股勁,也就不會有后來的逆襲了,對不對?這份難能可貴的堅持,不正是我們工作、生活的意義所在?
蘇筱要感謝自己的主角光環,更要感謝每每在危難時刻愿意向她伸出援手的貴人。有時候,一杯熱茶、一句鼓勵、一次幫助,就可能改變一個年輕人的命運軌跡。我們沒有生活在文藝作品里,未必能實現走向人生巔峰的夢想,但至少可以在職場里做個寬厚、溫柔的好人。
蘇筱受盡委屈回到家,發現父親特地來到上海,擺了一桌子她愛吃的菜。瞬間,她破防了,淚水決堤。屏幕前的我們是不是也感到眼眶有點熱?也許,就是為了這份愛,我們也該再努力一下。
這聽上去有點天真,有點雞湯,但我依然想要送出最真心的祝福——愿每一位“蘇筱”都能抵達自己的理想之城。
2024年觀看理想照耀中國心得體會 篇7
百年歷史像一條浩蕩向前的大河,《理想照耀中國》從中截取了一朵又一朵美麗的浪花,集成了這40集規模、具有開創性的電視短劇,在建黨百年這一偉大時刻,為偉大的黨獻上影視人的一份馨香、一份赤誠、一份厚禮。《理想照耀中國》的拍攝難度很大,要從眾多競品中脫穎而出,受到觀眾發自內心的喜愛,需要全體創作人員從劇本開始,開拓創新、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地打磨每一個創作環節,持續攀登、超越影視歷的藝術高峰,不斷向中國電視劇創作的美學新高度邁進。
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會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湘江戰役中,為確保紅軍主力渡過湘江,粉碎敵人圍殲紅軍于湘江以東的企圖,幾萬名紅軍戰士在新圩、腳山鋪、光華鋪三大阻擊戰場浴血奮戰、一往無前,用年輕的生命和血肉身軀鋪墊出勝利的通途。紅軍將士勇于斗爭、勇于犧牲、勇于勝利、敢于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是因為他們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一切為了人民,為了人民的一切”,讓他們遇險不驚、遇散不潰、遇死不懼,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對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和精神支柱。學習黨史,就要深刻感悟革命先烈堅定不移、向死而生的革命信念,始終保持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為人民,矢志不渝擔使命,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無論在內憂外患之際,還是岌岌可危之時,共產黨人始終抱有“我們相信,中國一定有個可贊美的光明前途”的堅定信心,相信革命總會成功、人民必將自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如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時與勢在我們一邊,機與遇在我們眼前,國家的強大給我們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學習黨史,就要一心一意學習共產黨人勝利的“寶典”,傳承必勝信心,汲取力量與智慧。不論時代如何變化、條件如何改變,始終把個人小我融入祖國“大我”、人民“大我”當中,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用“吃苦不言苦、知難不畏難”的拼搏精神開拓創新、砥礪前行,用心用力譜寫時代新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