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四史思政大課第一堂課心得體會(精選6篇)
同上四史思政大課第一堂課心得體會 篇1
通過觀看全國大學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課,在對黨史的深入學習中,我明白了樹立正確的黨史觀才能正確認識中國為什么選擇馬克思主義,為什么選擇中國共產黨;讀懂黨史,才能明白在民族危亡關頭,為什么有無數共產黨人和革命先烈甘愿為中國共產黨付出一切。黨員教師是教師隊伍中的一面旗幟,更應有崇高的世界觀、人生觀。作為黨員教師,應用實際行動去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同事更要本著相互合作的精神,共同努力,共同進步。今天學習黨史就是為了堅定自己的共產主義信念,向黨、向社會、也向自己交上一份問心無愧、無怨無悔的答卷!
同上四史思政大課第一堂課心得體會 篇2
學習“四史”,是堅定理想信念的需要,是提升黨性修養的需要,更是提升個人工作能力的需要。本次“黨史”大課,我再一次被我們黨與國家的歷史征程所震撼和感動,更加明確了“四史”學習的意義所在,同時也為我接下來的工作思路與個人發展提供了寶貴啟示。作為一名青年輔導員,我更要不斷加強"四史"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理論水平,以更高的立意、更深的情感、更細的落實,在學生中扎實開展“四史”教育。
同上四史思政大課第一堂課心得體會 篇3
通過觀看學習《全國大學生“同上”黨史思政大課》,聆聽北京師范大學趙朝峰等3位老師的講授,讓我受益匪淺。我深刻認識到,當前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要在學習領會中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中央決策和部署,扎扎實實學,原原本本學,提高政治站位,按照整體部署結合自身實際落實到位,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不斷增強黨性修養,激發愛黨熱情。
作為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和示范引領作用,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注重學習與實踐相結合,鞏固學習成果,提高黨性修養,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繼承革命先輩們的理想信仰之光,弘揚他們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與能力,將先輩們開創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更要肩負起歷史重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上四史思政大課第一堂課心得體會 篇4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在這個偉大的歷史節點下,通過本次教育部社科司與人民網聯合舉辦的“同上‘四史’思政大課”,重溫四史,意義重大。從學習中我感受到黨的百年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奮斗史,是篳路藍縷、披荊斬棘、艱苦創業、砥礪前行、充滿艱險的百年。這次學習使我深感祖國當下的輝煌是多么的來之不易。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我更應該堅守初心使命,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筑牢學生信仰之基,補足學生精神之鈣,把穩學生思想之舵,努力培養他們真正地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成為又紅又專、德才兼備的時代新人,以昂揚姿態為全中華民族偉大中國夢而奮斗,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建校80周年、建院20周年!
同上四史思政大課第一堂課心得體會 篇5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睘槿嗣裰\幸福這一初心,就是中國共產黨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事業所永葆的最質樸的初衷之心、最真誠的初始之心、最珍貴的赤子之心、最難得的赤膽忠心。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登上歷史舞臺,到1949年新中國誕生,這28年間的武裝斗爭和地下斗爭中,壯烈犧牲的有名有姓的革命先烈300多萬,還不算那些現在無從查考的長眠在無名烈士墓里面的無數烈士們。因此“知以往才能鑒未來”,對于黨史的學習不應僅僅止步于此次課程,“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十六個字向我們詮釋了學習黨史的深刻意義,激勵我們要胸有大志,始終樹立著對于跨過艱難險阻和創造美好末來的堅定自信和強大力量;要心有大我的家國情懷,走出孤芳自賞的小我,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努力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要肩有大任,堅決不能缺少過硬的本領,要用過硬本領來回應時代挑戰和責任擔當,用知識積蓄力量、用行動肩負責任,用拼博昭示希望。
同上四史思政大課第一堂課心得體會 篇6
今天學習“四史”,讓更多人來追溯過去,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讓更多人一起展望未來、打造未來,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更清醒、更堅定、更好的推動祖國繁榮富強發展。而作為當代青年,我們要!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感召下,團結凝聚廣大青年學生書寫中國青年的輝煌,爭做新時代的弄潮兒,煥發出絢麗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