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心得體會500字怎么寫(精選9篇)
中秋節心得體會500字怎么寫 篇1
中秋月圓之夜,我和好友玉兒以及她的一位朋友一起在萬達廣場游玩。雖然之前我也來過廣場,但是這還是我第一次認真地逛萬達廣場。
因為是中秋節的緣故,來來往往的行人都很多。我們在一樓看到了廣場中央有一群人正坐在白色凳子上看精彩的表演。面前的大屏幕上閃耀著一張又一張美食的照片,讓人忍不住地流下口水。在一樓,我們還看到了可愛的皮卡丘。雖然之前我在贛州市的地下商業街沒有在娃娃機上抓到過那只特別大的娃娃,但是我還是覺得自己盡力嘗試過抓就好了。
看完了一樓,我們來到了二樓,到處都是賣衣服,香水,飾品的店家。我原本想進去好好看看的,但是我們還是得顧忌到男孩子的感受。有一家特別精美的飾品店,我打算進去看看,于是我就拉著好友一起進去看。那個男孩子一開始也進來了,但是可能全部都是女孩子喜歡的飾品的緣故,沒看會兒,他就低聲對我們說:“你們先逛著,我在外面等你們。”
他已經這樣子說了,我們也只好由著他出去。我們也不好意思讓他在外面等太久了,于是我們就抓緊時間在那里仔細看了看夾子,皮筋,項鏈,耳環,頭繩,手表,手鏈還有簪子。雖然價錢都不算很貴,就拿我看中的一條項鏈來說,只要99元,但是因為還是學生的緣故,我們平時也不喜歡戴這些飾品,只是純粹當作是藝術品來欣賞一下。
后來,我們進了二樓的游戲廳,看來,男孩子都是比較喜歡玩游戲的,玉兒也懂一點兒游戲,我是實在不喜歡玩游戲。里面的人很多,我們進去的時候也很擁擠,先是看了兩個人在跳舞機上跳舞,他們模仿著屏幕上的人跳的津津有味,我的好友看得也是不亦樂乎。
之后,男孩子趁機去換好了游戲幣,我們開始了抓娃娃機,有一個布熊娃娃差一點兒就抓到了。但是每一次快抓到它的時候,夾子就松掉了。讓我們不得不懷疑,娃娃機是不是坑人的。見總是抓不到娃娃,我們三個人只好進去了音樂亭子里唱歌。他點的歌幾乎都是中學時代我常常聽的歌,似乎重溫了一遍中學時光。
中秋節心得體會500字怎么寫 篇2
中秋,意味著團圓。又到中秋,夜是涼的。爸媽不在家,我只好一個人獨自吃著月餅。天快黑時,我就看天,尋找那輪圓月,可是沒有,我失落地走回屋,一個人賞月又有什么意思呢?不如把時間沖淡了罷,也留給我幾秒發呆的時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好想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夜深了,走到河邊,月亮無語,寂然懸掛在空中。即使它不是最圓的,卻也是最亮的。水中也有一個月亮,那莫不是孤獨的月亮在照鏡子?風兒輕輕吹,心愛的鏡子碎了,又聚了。水中的月影好近,我一伸手月亮仿佛就屬于我了。可是它的高、亮,使它不屬于任何一個人。每個人分享著它的圓,而我卻守著自己的缺,那灰色的臉告訴我——我很寂寞。身邊搖晃的草仿佛也在賞月,然而它有著自己的同伴,會陪著它搖晃。不知不覺,涼涼的眼淚就出來了,涌在眼眶里,無法承受。樂觀一點,享受一點,忘掉一些,可以讓自己更快樂,那不是挺好的嗎?一些事,想著想著就忘了,看著看著就淡了,走著走著就沒了,時間終歸會沖淡一切,月圓的那種思念突然感覺到一種釋放。平常,用做的一切事情來掩蓋,而在這無數被團圓凝住的日子,再看不到月亮的圓,就如打開了開關一般,心里亂糟糟的。小時候,每年都很是期盼中秋,其實期盼的是月餅。而到后來,越長大,對月餅也就越不感興趣了,再好吃,嘗的依舊是一個人的寂寞。圓月下面照著一個人的影子,卻從來沒有想過要去撫摸一下他,也許這樣一個舉動會令那個人完全沉醉于月亮的美,而忘了寂寞悲涼,只聽到圓月在對每個人低語:“中秋了,該團圓了……”聽著聽著,潸然淚下,那個中秋沒有團圓怎么過?無奈的心情渲染過月的色彩,月何時也分一點給我,僅僅一點點,或許可以照亮我的心。月亮照著我,照著船,照著水。天黑得很,卻是透明。祈禱與無奈,雖然月圓,心卻缺,但依舊是灑脫人生,何況,一年只有這一夜,哪怕一年沒有這一夜哪!簡評一草一木皆有感情,“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所以要景中含情,古人云“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小作者能利用中秋節這個特定的時空,由賞月寫到懷人,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夜涼中秋”一語雙關,寫出了農村留守學生的心聲,令人動容。
中秋節心得體會500字怎么寫 篇3
小時候的中秋是純凈的,那時的感受里中秋就是一種最簡單的滿足,滿足于媽媽帶回的月餅,金燦燦的,淡淡的清香是縈繞在心頭最原始的幸福感。中秋節的文化意義在我這里不過就是一塊甜蜜蜜的月餅,和抬著頭望著月亮發呆,想象著嫦娥和月兔的嬉戲。
如今的中秋,似乎沒有變化,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可已往的純真卻已經被燈紅酒綠所蒙蔽,浮華的世界,終究找不到一個可以安心賞月的地方。
看到超市現今包裝華麗的月餅,實在是越發的糊涂,當年的關于月餅的甜蜜記憶如今只被商家的高價所謀殺。月餅在這里早已失去了中秋的符號意義,失去了文化屬性。商人們為了掙幾個錢,把月餅硬生生的變成一種沒有任何意義的簡單而又奢侈的消費品。出賣了中秋文化,出賣自己的良心,出賣了月亮,出賣了嫦娥,更出賣了那回不去的純潔的時代,那個真正屬于月亮的,屬于中秋的時代。
中秋的真正價值在于把每個人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升華,在月光下真正獲得一種恬靜,讓平日里浮躁的心沉淀,完成靈魂的涅槃。佳節團圓,是對思念的膜拜,膜拜我們心中純凈的情緒,膜拜先祖的生命軌跡,膜拜月亮給我們帶來的安逸的自在。
這種自在,于如今的世界實在是難尋。隨著快節奏的生活,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有多少人能在匆匆而逝的歲月當中哪怕駐足一次?那些為了夢想漂泊遠方的游子,在中秋的夜,定會卸下疲倦的行囊,暫時把惆悵與彷徨丟掉,和家人真正的享受地地道道的團聚。不需要拘束,不需要設防,完完全全將一顆心溫柔地交付給親人,交付給故鄉。
中秋佳節,實在是一個純潔的日子。每一個人都會超脫往日的倦怠,讓生命安靜地體會灑脫與和美的共存。灑脫是一杯家鄉的老酒,和美因團圓的難得。中國人幾千年來所追求的和諧之道,在中秋之時,竟如此完美的與老莊的狂放重合,化作一輪月,沉靜每一份浮躁的悸動。
中秋,便是道的超脫,是生命安寧的一種存在。在當下利欲熏心的浮華世界,更加需要我們守護,需要我們敬重。
中秋節心得體會500字怎么寫 篇4
曾經,中秋是豐收是喜悅是幸福。
秋日的暖陽煨熟了遍地的瓜果。堆滿枝頭的蘋果梨子,掛滿藤架的葡萄,在中秋前日的清晨,都會被自家主人采摘了帶到村頭的集市,換取一年辛勞的報酬。這是村里在中秋節前的盛會,時間只是一個早上,到太陽初起,集市便會散去。這一天,大人孩子都會早早的起床,去街上選購過節的食材和供品。集市很小,卻很熱鬧,自產的水果,自產的蔬菜,更有現殺的羊肉,那濃濃的膻味伴隨著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和孩子們的嬉笑聲,在清晨有些清凜的空氣里飄得很遠,和不知誰家煙囪里的炊煙匯在了一起。
中秋夜的飯菜是豐盛的,飯桌前圍坐的是一家老小,抬頭可見的是東山升起的圓月。那個時候沒人強調團圓夜,卻是從來都不曾有人缺席,似乎一直以來都是如此。飯桌上大家享受著精心準備的美味,話著家長里短,說著即將豐收的年景,快樂和滿足就在小小的院子里蔓延。飯后家里的主婦會把頭天買來的供品擺好,燃起香燭,然后便是最虔誠的祈禱。一炷香盡,再喚孩子們回來,分享那沾過香火的供品,那月餅的香,蘋果的甜,還有葡萄的酸,仿佛至今仍余留在嘴邊。
如今,中秋是無奈是牽掛是思念。
時光載走了少年的歡顏。日漸長大,卻漸行漸遠,越來越少的回到家鄉,回到那個承載我前二三十年過往的小村莊。經歷了十幾載的輾轉漂泊,嘗盡了人世滄桑,漸漸找不回那時中秋的模樣。時光流逝、歲月變遷,曾經的中秋漸漸成了記憶里片片模糊的景象,成了身在他鄉那濃濃的鄉愁。
不管身處何方,看到的都是故鄉的月亮,少了記憶里的神秘卻有同樣的傳說;制作精致,口味獨特的月餅,吃一口在嘴里,試圖咀嚼出兒時的味道。饒是看盡世事繁華,卻始終有不想放手的曾經,和在心底某處騰起的日漸濃郁的情愫。普天之下,莫不以一個“家”字為根,以一個“情”字為本,從不曾被取代,也無法忘卻。
又逢月圓時節,仰望一輪皓月,只想將人融在這淡淡的月色之中。身處異鄉,唯有在秋涼如水的夜色中,憑千里明月遙寄相思。愿眾生在那銀蟾光滿的月夜,有不遠千里的相聚,有母慈子孝的團圓。
中秋節心得體會500字怎么寫 篇5
月亮寄托著人們那如絲如縷的思念,月亮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月亮是纏綿在心中久久的悸動。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翻開心靈日記,整理零零碎碎的心情。不知怎么,有一根無形的線牽引著我,使我溫暖和懷念。
還記得去年中秋節,爸爸媽媽和我在皎潔的月光下圍桌而坐,互相傳遞愛的氣息。談論著我們攜手走過的崢嶸歲月,回憶著我們共同創造的點點滴滴的愛的細節。只是好想說,原來幸福如此簡單。我們拿起桌上的月餅,你喂我吃一口,我喂你吃一口,幸福留在嘴里,愛流進心里。這么溫馨的畫面,月亮嫉妒的偷-拍下這難忘的全家團聚的照片。
這時,爸爸說:“我們每年都要在月圓之時,共同欣賞動人的月色。”媽媽回答著:“一定要,共同分享!”我也泛著燦爛的笑容說:“是是是,那當然。”
在月亮的見證下,我們著明年的相聚,但時間走著走著,一切就變了。
現實的殘忍要強行施舍我那份“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痛處。又是中秋月圓時,曾經的三人變成現在的兩人。我和母親坐在屋里,這一次,是死寂般的沉靜,我走到窗臺邊,望著那不再閃爍的星星仿佛是月亮的眼淚緩緩墜落我的眼神透過窗尋尋覓覓那早已無影無蹤的背影。也許爸爸媽媽是為了那些柴米油鹽的瑣事而彼此倍受煎熬,也許是感情的分歧使他們天各一方。面對這桌未滿的宴席,面對這缺了角的月亮,使我不得不想起那走過的多少個細雨蒙蒙的日子,只聽見母親久久的一聲嘆息“唉!”,這深深的刺進我心里,我好像拾起那滿地的殘葉,可它卻被風吹七,我抓不住也留不住。
再次仰望窗外,嘆息道,原來時間是帶走一切的車輪,載走了太多太多……
又是中秋月圓時,卻不再是昔日的月兒圓,人在笑,心共存,同攜手。
又是中秋月圓時,然而卻是劃過眼角落下的滴滴淚水和思念的抽泣。
又是中秋月圓時,確實時間流逝,伊人遠去。
又是中秋月圓時,我卻在總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中秋節心得體會500字怎么寫 篇6
中秋之夜,一輪圓月漸漸升了起來,像一個銀盤高懸在天幕上。皎潔的月光如水銀般傾瀉,給大地萬物披上了銀灰色的紗裙,呈現出朦朦朧朧的美。透過朦朧的月光,沉思在輕柔朗清的月光下,與月光輕盈慢舞,與月光皎潔相映,發現這平靜如水的夜晚竟是如此美麗。
我停筆推箋,佇立在窗前,眺望遠方。月是那樣的清明,它那圓圓的臉盤上,掛著慈祥溫和的笑容,靜靜地望著大地,月光照在我的窗前好似覆蓋了一層白霜。月的光鋪滿幽靜的小路,涼爽的風飄來淡雅的清香,樹梢輕柔的搖曳著月影。幾度月圓月缺,聚合離散的情思纏繞心頭,他鄉明月怎有我鄉月明?種植一片相思園林在心中,芳香在夢中家園相聚。
一縷清風載著我的思念,推開期盼你的窗。夜幕中的繁星掛滿了我的思念,凝望中我知道你也在想念著我,動情中遙望,思念在繁星中閃爍。在心里同唱一曲纏綿的歌,我陶醉在你的歌聲中,甜甜的夢境里和你忘情的舞美著明天的浪漫。釀一壇女兒紅,裝滿琥珀月光,捧一杯美酒飄香。悠悠琴聲訴說歲月滄桑,紅裙水袖穿云間,風清云淡月夜飛花,醉眼嫵媚我青春的舞動,潑墨抒情天與地,留下真情溫暖你我心。
中秋的月光清如水,它的清輝到處傾瀉,傾瀉在懸崖斷壁上、山坡上,傾瀉在建筑物上,傾瀉在像手臂一樣伸展著的樹枝上,使一切都分明清晰,一切都成了活生生的了。輕柔的晚風吹拂我思念的發梢,卻吹不散我對你的情思纏繞。明月窗外高懸,清涼舒爽,清輝柔波,竹林飄來心靈的醉音。星空璀璨,摘得一顆暖在懷中,看到的是你深情凝望的雙眼。
窗外的夜是沉靜的,沒有春的奔放,沒有夏日的激情。涼風與秋雨結伴,黃葉與晨露相依,大雁也打點南歸,溫馨的中秋飄然而至。只有繽紛的落葉在靜悄悄地飛舞,閃爍的霓虹燈給飄飛的葉片抹上了五彩的斑斕,也給了朦朧的夜色增添了些許的魅力。葉片時而靜臥在大地,時而蕩漾在水中,一片片地飄飛,又一片片地落下。聽著草叢中蟲兒的呢喃,筆中搖落層層思念,如果今晚的明月能傳送此時的思念,是否已到達你秋景的窗前?明月水中映照著你的影子,那一分靜靜的美,也會守來涼爽的秋風陣陣輕撫。
一輪皓月高懸在夜幕之中,天空是那樣的深邃,宇宙是如此的廣袤無垠,遙望夜空,不禁使人們心曠神怡、浮想聯翩。古往今來的許多文人墨客,更忍不住要吟詩作畫。我把自己浸潤于寂靜的午夜夢回中,聆聽心之低語,你能感受到這份平靜如水的心情是如此的愜意。傾聽音響里緩緩流淌出來的如水音樂,懷揣著真誠,用竹筆描摹平靜的模樣,感受平靜的召喚。生命恰似涓涓流淌的河流,我更像一汪清泉,靜靜地流淌,任憑魚兒暢游,仍舊波瀾不驚。
中秋節心得體會500字怎么寫 篇7
中秋節是向幼兒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良好契機,幼兒園緊緊抓住這個契機,于9月xx日組織全園幼兒開展了“迎中秋”主題教育活動,引導他們在節日體驗中加深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和認識,增強對祖國悠久歷史文化和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熱愛之情。
本次“迎中秋”活動分為班級活動和全園活動兩部分,上午,各班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在美妙的神話故事中,了解了中秋節的來歷;在對月亮的添畫中,加深了月亮圓缺變化的認識;在創意盤中月餅的制作中,鍛煉了動手能力……
下午,由全園幼兒共同參與的“做月餅”活動拉開了“中秋傳統文化大餐”的序幕。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興致勃勃地投入到制作月餅的勞動中:把面團放到手心里揉一揉、壓一壓、捏一捏,讓香噴噴的紅豆餡乖乖地躺到餅皮里,然后放到模具里用力一壓,一個個月餅便做好了!間餐時間,孩子們品嘗著自己親手做的月餅,格外香甜!
一天的活動,不僅讓幼兒了解了中秋節的傳統習俗,在勞動中體驗了節日的快樂,更感受到了濃濃的團圓氛圍。此次教育活動的開展,契合了《指南》精神,加深了幼兒對中秋佳節多元文化的認識,感受了祖國文化的豐富性,萌發了初步的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中秋節心得體會500字怎么寫 篇8
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故鄉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個月亮,未免顯得有點孤單。因此,在中國古詩文中,月亮總有什么東西當陪襯,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勝數。
我的故鄉是在山東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時候,從來沒有見過山,也不知山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個圓而粗的柱子吧,頂天立地,好不威風。以后到了濟南,才見到山,恍然大悟:原來山是這個樣子呀!因此,我在故鄉里望月,從來不同山聯系。像蘇東坡說的“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完全是我無法想像的。
至于水,我的故鄉小村卻大大地有。幾個小葦坑占了小村一多半。在我這個小孩子眼中,雖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那樣有氣派,但也頗有一點煙波浩渺之勢。到了夏天,黃昏以后,我在坑邊的場院里躺在地上,數天上的星星。有時候在古柳下面點起篝火,然后上樹一搖,成群的知了飛落下來,比白天用嚼爛的麥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樂此不疲,天天盼望黃昏早早來臨。
到了更晚的時候,我走到坑邊,抬頭看到晴空一輪明月,清光四溢,與水里的那個月亮相映成趣。我當時雖然還不懂什么叫詩興,但也顧而樂之,心中油然有什么東西在萌動。有時候在坑邊玩很久,才回家睡覺。在夢中見到兩個月亮疊在一起。清光更加晶瑩澄澈。第二天一早起來,到坑邊葦子叢里去撿鴨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閃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個蛋。此時更是樂不可支了。
我曾到過世界上將進三十個國家,我看過許許多多的月亮。在風光旖旎的瑞士萊芒湖上,在平沙無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萬頃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過月亮。這些月亮應該說都是美妙絕倫的,我都異常喜歡。
但是,月是故鄉明,看到他們,我立刻就想到我故鄉中那個葦坑上面和水中的那個小月亮。對比之下,無論如何我也感到,這些廣闊世界的大月亮,萬萬比不上我那心愛的小月亮。不管我離開我的故鄉多少萬里,我的心立刻就飛來了。
中秋節心得體會500字怎么寫 篇9
中秋節是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于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秋季八月居中,而八月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于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中秋節起源于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并定為中秋節。
在這古老傳統的影響下我國一直有這樣的習俗每到中秋家家戶戶都吃團圓飯,讓許多親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動的事情。這讓許多在外地的人們又回到了溫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溫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鄉的游子常年在外這使得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人們的悲歡離合這又讓多少人痛心!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這都是千古絕唱!
許多游子不都是用月來表達對家鄉的深深的感情、對親人的關懷與思念嗎!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現在不也是有大多數部分的人圍坐在桌前吃餅賞月嗎!
中秋節的來歷也有人說是當時老百姓們為*元朝的暴虐統治把殺靴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紙條放進月餅里互相傳遞!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們*了。也許我們現在吃月餅是為了慶祝勝利的喜悅吧!也有人說中秋節是豐收的季節,是農民們體驗享受豐收的喜悅與高興吧!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征,是充滿喜悅的象征,讓我們共同歡過這個有意義的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