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復興有我開學第一課的心得與體會2024大學生[](通用18篇)
強國復興有我開學第一課的心得與體會2024大學生[] 篇1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作為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我們要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在實踐中不斷成長進步。
我們也更應在以后的人生中好好錘煉自己的本領,提高自己的素質,努力學習新的技能。不負自己,不負青春,不負國家,不負時代。以青春之我,響應時代的呼喚,造就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
強國復興有我開學第一課的心得與體會2024大學生[] 篇2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從文化傳承工程、中華文明探源的考古新發現等角度溯源歷史,尋脈中華,呈現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盛景。節目精選三個國家重大文化工程——國家版本館、《儒藏》、《中國歷代繪畫大系》,著眼于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的大范疇,貫通歷史、現在和未來:《儒藏》工程首席專家王教授,為同學們講述世代流傳的典籍背后的守護故事,并回顧《儒藏》編纂人湯先生皓首窮經匯聚《儒藏》的過程,讓同學們更能感受到薪火相傳的歷史自覺與文化自信;《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工程副主編金曉明帶領同學們“畫中游”,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考古學家高星通過新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講述人類起源、演化歷史,追溯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引導青少年更好地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
強國復興有我開學第一課的心得與體會2024大學生[] 篇3
通過《開學第一課》,我深深地知道建設祖國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來發展的。作為祖國的傳承人之一,更應該好好學習,將來同各地同胞共同建設祖國,讓祖國在國際上與其它國家的距離拉得更近,讓祖國在歷發揚光大。我決定,我要好好學習,將來我要像那《開學第一課》的前輩一樣建設祖國。為了祖國的輝煌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采取實際行動來報答祖國,懷著一顆熱愛祖國的心,讓祖國更加強大!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州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應該樹立理想,為之奮斗。理想是一朵花,款款搖曳著每一個不朽的生命;理想是一顆星,釋放著自己微微的光芒照亮黑暗;理想是一束陽光,照亮了我們人生的路。我作為一名小學生,深深地愛著這片土地,我有一個理想,想坐在頂尖學堂的教室里,想成為一名科學家,想為祖國獻出一份力量。
強國復興有我開學第一課的心得與體會2024大學生[] 篇4
課堂里,抗美援朝戰場上的飛行員陶偉和首次駕駛殲-20飛機為第九批志愿軍烈士遺骸歸國護航的飛行員,帶同學們感受解放軍戰士不畏犧牲,保家衛國的無私精神;“拉索”首席科學家向同學們介紹了我國自主設計、獨立建設的復合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的前世今生,為在宇宙觀測領域有中國人自己的聲音、智慧和話語權而感到自豪;在天地連線的太空課堂上,正在天上出差的神舟十六號乘組給廣大青少年送出了開學禮物,告訴同學們在成長過程中要有不斷探索的進取心、求知若渴的好奇心和堅如磐石的初心,鼓勵同學們樹立志向,投身到全面建設航天強國的新征程中。20__年《開學第一課》邀請“八一勛章”獲得者、時代楷模、航天員、科學家、文化學者、一線勞動者代表,用富有感召力和影響力的人生經歷和奮斗足跡傳播知識,傳授美德,培育學生們的核心價值觀,讓廣大青少年立體感受廣闊的社會現實和偉大的時代進程,傳遞出清晰的價值導向:“強國復興有我”。
強國復興有我開學第一課的心得與體會2024大學生[] 篇5
9月1日,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的大型公益節目20__年《開學第一課》如約與全國青少年觀眾見面。節目以“強國復興有我”為主題,立足時代前沿,從傳統文化、文明探源、生態文明、鄉村振興、國防教育、科技創新等多個方面,采取多地、多主題實景課堂全新模式,帶領學生走入田間地頭、國家公園、文化地標,縱覽祖國大好河山,在“行走的課堂”中讀懂中國歷史、感知中華文明。作為思政課堂,節目以極高的信息量、生動鮮活的筆觸,描摹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壯麗圖景,鼓勵青少年以昂揚向上、不懈奮斗的姿態接過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接力棒。
強國復興有我開學第一課的心得與體會2024大學生[] 篇6
今天觀看了學校的開學第一課,宋校長的演講“回望百年黨史,不負青春韶華”讓我不禁有感而發。憶往昔崢嶸歲月,李大釗高舉馬克思主義火炬;烈士藍蒂裕寫下“用變秋天為春天的精神,把祖國的荒沙耕種為美麗的園林”的囑托;看今朝繁榮盛世,彭士祿“愿將此身長報國,俯首甘為拓荒牛”,無數志士堅定理想引領潮流。理想是火,是石,是路,也是光,它點燃革命者的熱血,在奮斗的征途中點亮希望的燈。我們身為河大的學子,肩負祖國重任,更應當立大志、立遠志、立涵志,以知識豐富完善自我,行穩致遠;更要積極參與科技的攻關與研究,啃“硬骨頭”。
在這里,請允許我以青春之名高喊一句“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強國復興有我開學第一課的心得與體會2024大學生[] 篇7
宋校長講授的《開學第一課》是一次擲地有聲的思想政治教育課。通過學習,我再次感受到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領悟到河南大學百折不撓的辦學精神,認識到年青一代肩負的責任。兩年前,我一腔熱血選擇入伍,在軍營中綻放青春;兩年中,我懂得了“皮鞋磨腳”磨的不只是腳,更是毅力;兩年后,我戎裝已退,重回學校,奔赴下一場山海。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我會將軍人的骨子里血性和堅毅始終記在腦中,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校園生活,砥礪政治品格,鍛造過硬本領,為祖國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強國復興有我開學第一課的心得與體會2024大學生[] 篇8
金秋九月,歡樂的暑假時間已過,迎接我們的便是新的開學季,而在9月1號這一天里,我們共同觀看了一個特別有意義的節目《開學第一課》,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奮斗成就夢想。
晚上8點,我吃完飯便守在電視旁邊,準時觀看著開學第一課節目,每到9月份新學期的開始,《開學第一課》總會播放各種有趣且蘊含深刻寓意的故事片段讓我們觀看,而在這一堂課里不僅可以讓學生們學習到各種知識,還能在觀看節目中,不斷感受到各個人生的意義。
每一期的《開學第一課》內容都是不相同的,今年邀請了“八一勛章”獲得者、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科學家、冬奧冠軍等等。在每一期的節目里,都能夠讓我們學習到很多除課本以外的知識,了解到更多祖國發展的故事,同時也讓我們在學習中,能夠更有目標和動力,這也許是為什么每到九月開學季時,就播放開學第一課節目的原因吧。
看完這第一課,我明白祖國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繁榮的生活,背后離不開各行各業人的努力。我們身為學生,祖國未來的接班人,要樹立奮斗目標,不斷學習更多的知識,將來為祖國做出一份貢獻,來報效祖國。
看完這第一課,我明白當前的生活是來之不易的,要充分利用好時間,特別作為少年的我們,珍惜自己的青春,努力學習,為未來的學習打下一個堅定之心,更好的學習向上,為未來祖國建設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雖然目前我們還不能為祖國做些什么,但我一直深信知道,當下只有我們好好學習更多的知識,不斷加強愛國主義精神,也許某一天里祖國會因你們的成長而感到驕傲的。
強國復興有我開學第一課的心得與體會2024大學生[] 篇9
9月1日如期而至,我期待已久的節目《開學第一課》也如期而至了。音樂響起,熟悉的開場、熟悉的撒貝寧,《開學第一課》正式開始。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分為“砥礪奮斗、接續奮斗、團結奮斗”三個篇章。節目邀請“八一勛章”獲得者、“時代楷模”、科技工作者、奧運健兒、志愿者等登上講臺,與全國學生共上一堂主題鮮明、富有特色、生動有趣的“第一課”。
無奮斗,不青春。節目中,從冬奧賽場上奮力拼搏的奧運冠軍,到50年扎根土地只為培育金色種子的院士;從在荒原上種出全球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場的三代造林人,到勇攀世界之巔、探源青藏高原地理氣候變遷的青藏科考隊;從艦載機英雄飛行員,到不忘使命、從老一輩航天
人手中接過接力棒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他們用生動的講述啟發我們感悟奮斗的真諦。
他們的故事時刻激勵著我們,只有不斷奮斗、加倍努力,我們才可以到達成功的彼岸。
常言道“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凡事欲成其功,必須努力奮斗。
在我們生活中也同樣如此,不經歷奮斗怎能嘗到快樂。面對困難,我們不能蜷縮在墻角瑟瑟發抖。而是應該站起來,拍拍身上的泥土努力的奮斗。
人因夢想而奮斗,人因奮斗而成長,為了自己去奮斗,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不僅要在日常生活中,把書讀好,讀深,讀精,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更好的待人處事,也要記得個人的努力往往與時代的發展是分不開的,生在新時代下,擁有著前所未有的好條件,面對著前所未有的好機遇,我們作為學生,自然也更要乘風破浪,披荊斬棘,追求更美好的人生,為新時代的發展建功立業。
時代需要我們,我們就要上!我們就是中國,中國就是我們,我們什么樣子,未來的中國就是什么樣子。只有我們每一個學生朋友把《開學第一課》中的囑托放在心上,將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投入到學習生活中,未來的人生乃至未來的中國才會越來越美好!
強國復興有我開學第一課的心得與體會2024大學生[] 篇10
卷土重來的新冠病毒和特大洪水,讓我們經歷了一個特殊的暑假,也讓我們看到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中國力量。今天,通過線上開學第一課,更讓我了解到我們中華民族阻擊疫情、抗擊洪災的團結與精神,我們作為當代青年學生也一定要更加有責任、有擔當,在祖國有困難時踴躍向前,與祖國共度難關,共同成長。
強國復興有我開學第一課的心得與體會2024大學生[] 篇11
恰逢黨的百年華誕,開學在即,我懷著激動地心情觀看了我們學校的開學第一課,宋校長和大家分享了他對于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的深切感悟,從中我也體會到了,我們黨歷經百年仍然意氣風發,其中離不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作為青年學生、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青年。我們也要有要有直上九霄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一個人、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志向。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念。理想信念猶如風雨中的一盞明燈,指引、鼓舞著我們黨從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走向井岡山、延安、西柏坡,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堅定的理想信念始終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新時代的青年更應該懷揣崇高理想信念,為理想信念而奮斗,方可不負青春,不負自己,不負國家,不負民族!
強國復興有我開學第一課的心得與體會2024大學生[] 篇12
9月6號上午,我在家中觀看了河南大學開學第一課。課上,主持人以河大前輩的事跡為例闡述了“無私奉獻、身被天下”的真正含義,前輩們用實踐撰寫“德與仁”的深刻內涵。近日,中國也迎回第八批志愿軍遺骸,守夷四方的將士終于歸家。對此我深刻認識到,正是將士們的浴血才換來了今日巋然世界的中國,處于新時代的我們也應當為中國添磚加瓦,做信念堅定的新時代“志愿軍”。
強國復興有我開學第一課的心得與體會2024大學生[] 篇13
在疫情防控時期如期開學十分難得,線上開學第一課讓我感受到了開學的氛圍。河南大學飽經風霜,曾在抗日時期敵后辦學,如今河大人依舊迎難而上,這披荊斬棘的精神一脈相承。“回望百年黨史,不負青春韶華”,知歷史以知未來,新學期還將繼續努力奮斗,譜寫無悔的青春華章!
強國復興有我開學第一課的心得與體會2024大學生[] 篇14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今天的河南大學師生同上開學第一課,我們回顧了河南大學的歷史,聆聽了王立群教授的教誨,學習了百家講壇中宋校長的講話以及校友任魯豫的求學經歷,此次開學第一課教育引導我們樹立胸懷大局、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精神,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以青年人的責任擔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奮力前行。
強國復興有我開學第一課的心得與體會2024大學生[] 篇15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我與河南大學相遇在《大學》的字句里,這是一所怎樣的大學啊,歲月雕刻,書香氤氳,婀娜聘婷,歷久彌新,校訓“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蘊著的磅礴令我神往、心向之。
開學第一課上,宋校長為我們帶來了大學的第一節思政課,回望百年黨史,革命先輩篳路藍縷創偉業,再觀當下,我輩青年自當初心不忘再啟航!校長曾寄予我們如小麥贍足萬類,如棉花衣被天下,如大豆兼容并包的“河大精神”,愿我們能厚積薄發、胸懷大愛、勇于創新,在新時代肩鴻任鉅,為國擔綱;在接下來的大學四年中踏實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屬于我們的“時代強音”!
強國復興有我開學第一課的心得與體會2024大學生[] 篇16
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宋校長在我們的大學中,提出“海納百川、前瞻開放、堅持真理、追求進步、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河大精神,宋校長從中華民族的奮斗史講到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的光輝歷程,這些經驗都在激勵我們一定要懷抱理想與信念,發揚革命先烈不斷奮斗,敢于犧牲的精神。我們也將努力成為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期望的青年學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和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
強國復興有我開學第一課的心得與體會2024大學生[] 篇17
適逢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宋校長在開學第一課上勉勵廣大學子從光輝的黨史中學習革命先輩理想、奮斗、犧牲的偉大精神。我們要牢牢樹立革命理想,堅持奮斗,,將個人人生價值的實現與國家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在中華發展的時期,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不負時代不負韶華!
強國復興有我開學第一課的心得與體會2024大學生[] 篇18
金秋九月,我們迎來了久違的開學,作為學生必看節目的《開學第一課》也是如期而至!
地上切身感知大美河山、生態文明。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
20__年《開學第一課》用一段段鮮活深刻、扣人心弦的故事,激勵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奮斗拼搏。
那我們應怎樣去奮斗呢?縱觀歷史長廊,那些成功者絕非一帆風順,他們為著自己的理想和目標,竭盡全力,奮斗不息。孔子周游列國,四處碰壁,悟出《春秋》;左丘明經歷苦難后寫下《左傳》;孫臏斷足后,終修《孫子兵法》;司馬遷蒙冤入獄,堅持完成了《史記》……偉人們在失敗和困頓中,用堅韌,不服輸的意志奮斗,終于到達了成功的彼岸。
蘇軾曾經說過: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這說明我們在追求理想時,要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只有這樣,我們才會順利的實現目標。
我們是祖國的接班人,我們也是祖國的未來。或許前進的道路是崎嶇的,但我們也是沒有退縮的理由。我們祖國之所以有今時今日的繁榮,都離不開每一個奮斗的人。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從古至今有多少人都有著這種思想,他們也為此前仆后繼、臨難不屈!這種精神使中華民族經歷劫難而不衰,少年強則國強!每年的開學第一課,都會讓我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東西,這些是我更加全面的認識到祖國的光輝歷程。
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已經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我們是新時代的少年,我們身上的責任還任重而道遠,只有不斷的努力學習,我們才能變成更加優秀的人來回報社會,回報祖國。這也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讓我們一起加油吧,相信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之下,終將成功!建設出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