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的使命與擔當心得(精選4篇)
新青年的使命與擔當心得 篇1
責任如陽光,能激發潛能;責任如甘露,能凈化心靈;責任如燭光,能照亮人生。勇于擔當,源于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沒有干事創業的崇高追求,沒有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沒有舍身忘我的拼搏精神,事業是不可能成功的。一個人不論職務高低,一旦走上了工作崗位,就意味著肩挑擔子,背負責任。
古人云,“大事難事看擔當,順境逆境看襟懷”。對于應負的責任,迎著風險也要干好,實踐擔當的精神,提升擔當的能力,做到敢擔當,能擔當,會擔當,善擔當。自古以來中國傳統文化中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準的責任意識、擔當精神。花木蘭替父從軍體現的是一位兒女對父母、對家庭的責任;精忠報國體現的是南宋名將岳飛對國家的責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體現的是范仲淹對人民的責任。
責任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約束、一種使命。做人有責任,做事有責任,干社區工作則更應有責任。責任是什么?責任就是份內應做的事情,是崗位職責范圍內應承擔的任務,是“在其位”應當完成的使命,是“食俸祿”必須不講任何條件任何價錢去做好的工作。不論其范疇多么廣泛,也不論其內涵多么豐富,責任都既是一種客觀需要,也是一種主觀追求;既是自律,也是他律。正因為如此,我們說,責任是成就事業的可靠途徑,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
那么,作為社區工作者,我們必須時刻認清責任,不畏責任,勇于承擔責任,樂于承擔責任。工作中面對困難,毫不退縮,相信自己,熱衷挑戰。因為我們有了強烈的責任心,所以對待每一位來辦事的居民,我們做到熱情、細心、耐心,對待居民來辦的每一件事,我們做到做到盡最大能力解決居民困難。因為在我們心里始終有這樣一種執著的信念:這是我們的工作,我們就有一種責任。說高尚點,這是對群眾負責!對歷史負責!你能夠擔當起為人民服務的責任。說自私點,這是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對自己的人品負責,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如果只把工作當作一件差事,或者只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是從事最喜歡的工作,你依然無法持久地保持對工作的激情。社區工作是平凡的、瑣碎的、枯燥的、艱苦的。然而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是選擇了辛苦,選擇了責任。我們的工作,盡管辛苦但卻很有意義,當社區居民滿意的離開,當居民的困難得到解決,誰還能說你的努力、你的工作沒有意義?
沒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負責任的人。與有些工作相比,干社區工作可能是辛苦一些。但既然天賦大任于我輩,我們就必須不僅視責任為約束、為義務,嚴守責任,同時還必須自覺把盡責的過程當作修煉的過程,把履職的過程當作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過程,在負責任、盡責任的奉獻中實現人生的價值、享受人生的快樂。
記得美國前總統林肯說的一句話:“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你才能磨煉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識而進入更高的境界。”
新青年的使命與擔當心得 篇2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不錯的,我們應該珍惜這一段短暫的時光,努力奮斗,彰顯時代風采,使青春時光變得充實,快樂。青春的時光這么短暫,而現在又處于黃金時代的我們又要怎樣擔當起青春的使命呢?
角度看,我們要將最火熱的青春獻給最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當然,今天的學習也是為將來打下基礎。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不能被電子產品所誘惑。合理的利用他們了解歷史,憧憬未來。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趁早明確自己將來奮斗的方向,沒有目標的青春像沒有方向的小船,在大海中東走西走,最終也不會到達自己想要到達的目的地。
新青年的使命與擔當心得 篇3
責任是使命的基石,擔當是使命的雙翼,它伴隨著使命的始終。人可以不偉大,人也可以清貧,但絕對不可以沒有責任、沒有擔當。因為有了責任和擔當,才能扛起生命的價值,鑄造使命的輝煌。
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理想信念
古人說: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古人又說,行百里者半九十。可見做任何事開始時往往容易,信心滿滿,精力充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或因意志不堅、或因耐心不夠、或因心有旁騖,總之,最后能夠堅持下來是難之又難,走到最后的人少之又少了,所以才說完成了九成任務才算達成一半的目標。回想自己工作以來的歷程,有時也會因為取得了點滴的成績,而感到自滿,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少了向更好目標努力的沖勁;有時也會自以為工作多年有“經驗”了,就少了思考,而憑經驗辦事,開始重復“復制”“粘貼”的過程。
想到凡此種種的經歷,內心越發慚愧,慚愧于背離了自己的初心,慚愧于忘記了共產黨員的遠大使命。再看身邊那些優秀黨員代表,從他們身上我真正感受到了不忘初心的優秀品質。要以他們為標桿,找差距,促落實。
根據中央和省、市委要求,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圍繞高質量發展,對相關工作進行了部署。按照市委要求,我們要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務實推進,做出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
二、強化責任意識、紀律意識,保持過硬作風
責任勝于能力,因為責任本身需要能力支撐,需要使命的托舉。強化責任意識,牢記自己的使命、責任與擔當,充分發揮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找準自身工作中的定位、明確自身工作的職責,以高度的責任心、使命感、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干好工作,是成就事業的可靠途徑與必由之路。
強化紀律意識,做到作風過硬。把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改進作風的行動標尺,從嚴從緊抓好落實。做到“身處無人處,心中自懸劍”。要踐行群眾路線,虛心向群眾學習,多接地氣,加強調查研究,絕不能自以為是、傲氣十足。要保持清正廉潔,珍惜組織上提供的平臺,對組織負責,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遠離誘惑、浮躁,保持知足感恩、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心態。
三、敢于擔當,以奮力進取的工作狀態創新作為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大事難事看擔當,順境逆境看胸懷。在這個新時代,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增強敢于擔當的意識,倡導敢于擔當的作風。人生在擔當中成長,在擔當中前行,干事創業需要擔當,責任使命重在擔當,勇于承擔責任會使我們的工作越做越好。
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兩個機關”建設,強調要使人大及其常委會成為全面擔負起憲法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的工作機關,成為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代表機關。市人大探索在政務中心等行政權力集中的基層一線建立“人大代表履職基地”,將履職為民聚焦在起跑線上;在市人大網站增設電子窗口,建立“人大代表網絡履職平臺”,及時收集群眾意見,開通代表收集民意直通車。在市人大辦公室工作兩年多,深刻感受到領導和同事們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和堅忍不拔的品格操守。歸結到一點,就是有著強烈的擔當精神,擔負起該擔當的責任。我們更要增強敢于擔當的自覺性、堅定性,推動各項工作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四、為敢于擔當者而擔當,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在強調要敢于擔當的同時,也要營造為擔當者擔當、為干事
者撐腰的氛圍,更廣泛更有效地調動廣大干部職工敢干事、能干事、會干事的積極性。同時要解決好少數干部職工面對大是大非不敢亮劍,面對矛盾不敢迎難而上,面對危機不敢挺身而出,面對失誤不敢承擔責任的現象。只有樹立了“為敢于擔當者而擔當”的正確導向,勤人、能人才能脫穎而出;只有建立了“為敢于擔當者而擔當”的有效機制,敢于擔當的同志才會真正消除后顧之憂,甩開膀子、全身心投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事業中去。
總之,使命、責任、擔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使命”是前提,“責任”是核心,“擔當”是落腳點。讓我們緊緊圍繞海安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任務,以強烈的使命感、責任心,以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狠勁把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出成效來。
新青年的使命與擔當心得 篇4
教育的初心是什么?最終的夢想又是什么?古時候,《大學》里提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傳統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圣賢之人。而到了當代,繼黨的報告首次將“立德樹人”確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之后,黨的十九大報告又進一步指出,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從“授業解惑者”到“老師”、從“‘四有’好老師”到“引路人”,但我們的初心和使命是不變的——即教書育人。那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不忘教育的初心、牢記新時代的使命呢?談幾點心得體會:
首先,立德樹人是根本。我們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政策,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用自己的道德修養和專業水平教書育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們,“親其師,信其道”。只有熱愛,才能噴涌出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事業心,才能為祖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其次,履職擔當是基礎。身為教育者,我們要清楚“三培養”——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我們要堅持“三傳播”——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我們還要做到“三塑造”——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只有做到這些,才能為黨和國家事業造就理想遠大、信念堅定的合格人才,為實現民族復興偉大夢想輸送源源不斷的生力軍。
再次,嚴格要求是保障。這里一是指教師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只有教育者自己堅持“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才能做學生的“四個引路人——”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繼而才能達到“四個相統一——”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二是指社會對教師的嚴格要求。當代社會對教師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要有高素質高學歷,要懂得教學規律和教育方法及技巧,還要熟悉國家教育制度和法規等等,但正是這一系列要求,體現了教育者新時代的使命提升,也明確了我們教師發展的方向。
最后,完善自我是發展。時代的步伐邁進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的號角已經吹響。知識經濟迎來了對知識傳授者——教師更高層面上的要求。在這個特色鮮明的時代里,我們一要提高認識,樹立師德;二要更新理念,做好轉型;三要終身學習,自我充實,最終達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的目的。
因此,守住教育的初心,方能換來最本真的教育效果,因為教育本身就是一個靜待花開的過程,任何的拔苗助長式的教育行為都將會付出一定的代價,當我們守住了教育的初心,教育的效果自然就會得到很好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