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實踐課心得體會(精選3篇)
大學生實踐課心得體會 篇1
一、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干
xx年7月,早早到來的暑假讓我們有一絲絲的興奮之余還有一些焦慮,社會實踐對于一個涉世為深的大一菜鳥來講,有些讓人不知所從,在各種復雜的情緒交織中,我和我的伙伴們一起在炎熱炙烤中出發了。
社會是個大舞臺,舞臺有多大,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才會知道,我們踏上了這30多公里的旅程,乘上了202路公交車。據當地負責人介紹,這條公交線路于xx年底開通運營,溝通了武當山至十堰火車站31個覆蓋站點,便利了數十萬群眾,和眾多游客的通行,對當地經濟發展,民生服務都有極其特殊的意義,老人跟我們說,市政府在回購車輛,規劃公交后,服務質量不斷提高,大家伙深切體會,降低了票價,公交班次增加,服務水平以及公交平臺的新形象正在展示著十堰旅游城市新的發展契機和方向,我們都相信十堰的明天會更好。
社會實踐活動給生活在都市的我們提供了廣泛接觸社會現實、了解基層的機會。深入基層,同人民大眾親密接觸,了解了他們對政府便民政策的理解和看法。從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收集了一些新的數據,我們努力與當地人民攀談,與公交公司負責人聯系。更加理解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真正涵義,認識到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中去,把個人的知識同社會、同國家發展聯系起來,才是我們廣大青少年的成長之路。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干”。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克服炎熱和奔波辛苦,使我逐步了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對社會的無知,這在無形中使我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我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新學期,我將是一名大二學生,不久,就將走上社會,更應該提早走進社會、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在與同伴的合作中不僅提升了自我,還加深了我們之間的了解,發展了友誼,社會實踐真的是一段很珍貴的記憶。
大學是一個教育我、培養我、磨練我的圣地,我為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榮幸。社會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基地,能將學校學的知識聯系于社會。實踐使我們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運用所學知識實踐自我的最好途徑。親身實踐,而不是閉門造車。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飛躍。增強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以后更好的融入社會,與人溝通交流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社會實踐給我上了重要一課,也給我的人生積累了財富。
二、實踐收獲
通過這次去暑期社會實踐讓我真正懂得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通過這次對武當山沿路公交車對沿線居民的影響的社會實踐調查,從實踐中我們明白了眼見不一定為實,只有親身實踐,深入調查,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這讓我們意識到,在今后的的學習生活中不只要專注于對書本知識的學習,還要走到社會中去,接近社會,認識社會,在社會中實踐在書本中學到的知識,才能把書本中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另外,我們作為新時代的的大學生,不應該只遵守古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古話,時代在變遷,我們對待知識學習的態度也要隨之變化,我們學習知識不應只局限于書本,更不能一味的死學習,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做法顯然已經被高度信息化的當今社會所淘汰了,當今社會誰要是當真死扣書本知該關注時事,關注國家政策,關注國際局勢的變動,特別是當下我國識,那就真成了一位名家所說的“兩腳書櫥”書呆子了,當代的我們則更應信息化進程正在飛速發展,我們更應該關注互聯網的發展,這些都有可能為我們將來在社會上立足提供機會。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我們更應該及早準備為機遇的來臨做好準備。總之,我們學習不能只局限在校園,我們更應該讓我們的眼睛走出校門,走進社會,走出國內!
大學生實踐課心得體會 篇2
xx市xx地區社區志愿服務感想這是在社區工作的最后一周了,越是臨近離開卻越是舍不得,我似乎已經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家。每天早早起床,打開社區的大門,擦桌子,拖地,給社區的長輩們泡好茶,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而如今,服務就要結束了,我真的有點不忍離開了!
想想剛來的時候我還真是不習慣,因為社區工作不比在學校里的工作那么簡單,一切事情不是你能想得到就可以做得到的。大學就是一個象牙塔,提前為你買好了保險,你可以毫無顧慮的做自己夢想的事情,而當你踏入社會之后,你就不得不一個人去承擔所有責任,不得不考慮所有的風險。一些事情你或許把它想象的很完美,但是一旦面對現實的時候,就經不起了任何風吹雨打。我很慶幸自己很有這個機會到社區工作,讓我能夠更近的了解基層的工作,能夠更近的和人打交道。在社區工作的一個月里,我學習到許許多多在學校無法學到的知識,我想這將會成為我人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
在與同事的相處中要坦誠,心胸要開闊,凡是都要相互體諒。無論在哪里工作都要處理好上下級之間的關系,這才是建立和諧團隊的基礎,有了這樣的基礎才會做好工作。在為人處事的時候要謙虛謹慎,對人誠懇,有耐心,工作時千萬不可有半點馬虎,一定要遵守規章制度,不能有任何僥幸心理,偷奸耍滑。特別是在處理社區工作時,一定要協調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要循循善誘,不能急躁,也不要帶有任何感情色彩,必須實事求是,遵守原則。
在這段時間里,我不僅收獲了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更慶幸的是收獲了誠摯的友誼。在一個月的相處中,我們北辰地區社區志愿者幾乎每天都是一起上下班,一起吃飯,一起討論工作,有困難時我們一起想辦法共同解決,成功時我們一起分享快樂,每一分工作我們都是分工合作,團結一致,大家都能夠做到坦誠相待,出現問題時,都會誠懇的提出,然后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我們同歡笑,共榮辱,不管是刮風還是下雨,我們都是同進同退。這是我們社會實踐又一筆寶貴的財富!
大學生實踐課心得體會 篇3
這個暑假,我進行了為期9天的支教活動。我被安排擔任六年級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剛開始我覺得有點壓力,畢竟我面對的是已經畢業的六年級升初一的學生。由于期間有臺風康森的阻撓,我們不得已得把兩天的課程取消了,很多學生都說,老師可不可以補回被臺風“吹”走的課啊。想再為他們多上幾節課,但是沒辦法,還是要服從我們隊的安排。
很慶幸自己加入了這個團隊,9天的時光雖然很短暫,但是我卻收獲很多。雖然我們住的條件不是很好,也不算很差,這也能夠鍛煉到我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有空去幫阿姨洗洗菜,飯后收拾盆子。我們都很團結,互助,在共同的工作中,我們一起克服困難,增進了解,增進友誼。
一開始,孩子們有些靦腆,對于我們這些初次見面或者見過一次的大哥哥大姐姐們有些拘束。可是他們身上的朝氣和渴望是無法遮掩的。學生們從見面會的不肯靠近,到與我們互相嬉戲打鬧,再到臨別的依依不舍,這個過程記錄著我們之間的情誼。
美好的時間總是短暫的,一眨眼9天就過去了,支教的生活很充實,雖然天氣很熱,每天晚上我們幾乎都呆在教室(我們睡覺的地方),想著這時候我的好多朋友都在家里吹著空調玩著電腦,多么閑適開心!而我們,在教室里,吹著我們的只有幾臺電風扇,說真的,還真挺艱苦的,二十幾個女生擠在一個教室里,沒蚊帳、沒床,大家打著地鋪,席子緊靠著席子。我幾乎每天早上都是冷醒的,最不幸運的是有很多飛蛾,結果我中招了,皮膚爛幾處了。但是當我看到那一雙雙清澈的大眼睛,我覺得再苦再累也值得。剛開始時,我在第一節自我介紹中發現孩子們不敢大膽表現,明顯缺少自信,于是我和同學們互相交流互相溝通,在教學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培養他們的自信,努力讓孩子們有一個輕松快樂的暑假。
有幸自己也能親身提前體會一下做教師的滋味,鍛煉一下自己。當我第一次踏上講臺,沉著地看著臺下幾十雙求知的眼睛,一股暖流涌上心頭,仿佛又出現了當年自己讀小學的那一幕幕……在課堂上大多數學生的主動性還是不夠高,有的同學甚至不肯站起來回答問題,有些同學愛開小差,喜歡說話等等問題,這都需要我們想出一定的對策去解決的。每次上課,都會有老師在教室后面聽課的,而我沒上完課也都會向聽課的老師了解自己上課的優點和不足,以便改正,提高自己的師范技能。
雖然這只是一次實踐活動,我們只做了9天的教師,但我知道我們肩上的擔子并不輕,要上好每一堂課,讓這些調皮的學生對我們上的課感興趣,這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況且是對于我們這幫自己還是學生的老師,一切都得靠自己去探索,去研究。
支教的日子里雖然很辛苦,但也是快樂的。畢竟和這些孩子年齡本來相差不大,我們就像他們的哥哥姐姐一樣。他們會在課余時間和我們聊天,或放學后留下來和我們幾個老師聊天,唱歌,會和我們說他們的心里話。他們不禁讓我們重新體會到了孩子的純潔真誠,也讓我們在忙碌之余、放松之了解到自己的不足……
即使我們那時馬上就走了也許今后都不會再見面,可是竟然就這么像認識許久的親人般舍不得分離。他們一大早就回學校幫我們打掃好校園的衛生,幫行李,和我們拍照留念,特別是走之前班里的幾個很熟的女生還來送我們,陪我們聊天。走之前也有很多我不是我教的學生一直問我要照片、要手機號、要q號,不停地寫留言,簽名。一直說著老師可不可以不要走不要走…叫我們有時間記得要去看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