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心得體會優質文章(精選5篇)
地理心得體會優質文章 篇1
在課堂上要建立民主與規范,既不能把課堂管死,又不能讓課堂太活躍,影響了課堂紀律。但是課堂的學習行為規范必須要明確,要說到做到,然后還要對學生付出真誠的關愛,哪怕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不要去傷害學生。
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正在討論的問題,可不立即給予肯定或否定的評判,而是以鼓勵的表情、動作和語言,激發學生動腦思維,暢所欲言,盡可能讓他們提出有個性的見解,或從別人的發言中受到啟示,產生新的見解。其間,教師只以普通一員參與討論,或啟發,或表揚討論中有創見的學生。當學生的發散思維達到一定的程度,教師才闡述自己的理解和觀點,以求水到渠成的效果。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結論性的精確評價容易給一些學生增添壓力,甚至帶來傷害,可采用模糊評價,給學生適當指點,建議。這樣保護了學生的積極性,激勵其不斷探索。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應組織學生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教師在學生自評互評中給予點撥啟迪,使學生從中受到啟發、激勵,積極投入到教學活動中。民主評價能給學生提供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經歷成功的情感體驗。有利于發展創造性、獨立性和自主性,提高評價自我和接受他人評價的能力,達到自我反饋、自我分析、自我校正、自我完善、主動發展的目的。
我們既要承認激勵賞識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認它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這才是科學的發展觀。當然懲戒要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前提,批評時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語氣,講究“度”。我們教師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被學生認可、接受
四、總結反思要及時
教學目標在本次課中是否已經達到了? 達到的標準是什么?如果沒有達到的話,原因是什么?預先的教學設計與實際的教學進程之間有何區別?在課上又是如何處理這些區別的? 處理的是否得當? 這次課感到比較得當的地方有哪些?存在的問題又有哪些? 什么問題是最突出的問題? 在下次課中打算如何克服在這次課中存在的最突出的問題等等。教學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很多問題,也會有很多問題不一定能夠圓滿的解決, 在課后要及時的回顧總結,不斷的調整、改進以期達到下一節課時能夠更好的指導學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這一環節對于教學尤其重要, 也正是老師在教學中必須注意的方面。
總之,在新的地理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針,“以學生發展為本”,“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學習對終身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加強地理課堂教學,堅持“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價在后”的原則。通過互動的地理教學與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識的聯系,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的能力,更加高效地完成地理學科的教學目標。
在課堂上要建立民主與規范,既不能把課堂管死,又不能讓課堂太活躍,影響了課堂紀律。但是課堂的學習行為規范必須要明確,要說到做到,然后還要對學生付出真誠的關愛,哪怕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不要去傷害學生。
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正在討論的問題,可不立即給予肯定或否定的評判,而是以鼓勵的表情、動作和語言,激發學生動腦思維,暢所欲言,盡可能讓他們提出有個性的見解,或從別人的發言中受到啟示,產生新的見解。其間,教師只以普通一員參與討論,或啟發,或表揚討論中有創見的學生。當學生的發散思維達到一定的程度,教師才闡述自己的理解和觀點,以求水到渠成的效果。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結論性的精確評價容易給一些學生增添壓力,甚至帶來傷害,可采用模糊評價,給學生適當指點,建議。這樣保護了學生的積極性,激勵其不斷探索。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應組織學生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教師在學生自評互評中給予點撥啟迪,使學生從中受到啟發、激勵,積極投入到教學活動中。民主評價能給學生提供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經歷成功的情感體驗。有利于發展創造性、獨立性和自主性,提高評價自我和接受他人評價的能力,達到自我反饋、自我分析、自我校正、自我完善、主動發展的目的。
我們既要承認激勵賞識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認它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這才是科學的發展觀。當然懲戒要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前提,批評時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語氣,講究“度”。我們教師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被學生認可、接受
四、總結反思要及時
教學目標在本次課中是否已經達到了? 達到的標準是什么?如果沒有達到的話,原因是什么?預先的教學設計與實際的教學進程之間有何區別?在課上又是如何處理這些區別的? 處理的是否得當? 這次課感到比較得當的地方有哪些?存在的問題又有哪些? 什么問題是最突出的問題? 在下次課中打算如何克服在這次課中存在的最突出的問題等等。教學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很多問題,也會有很多問題不一定能夠圓滿的解決, 在課后要及時的回顧總結,不斷的調整、改進以期達到下一節課時能夠更好的指導學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這一環節對于教學尤其重要, 也正是老師在教學中必須注意的方面。
總之,在新的地理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針,“以學生發展為本”,“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學習對終身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加強地理課堂教學,堅持“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價在后”的原則。通過互動的地理教學與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識的聯系,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的能力,更加高效地完成地理學科的教學目標。
地理心得體會優質文章 篇2
人文地理學是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人文地理學野外實習是對課堂理論教學的繼續,是培養學生掌握小區域調查與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進行德智體美的全面教育,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通過人文地理學野外實習可以學生印證在課堂上和教材所學的人文地理學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并提高地力思維能力;還可以使學生掌握區域調查的基本方法,從而結合實際研究問題的初步訓練,為從事專業工作和參加社會經濟建設研究打下良好的專業基礎。
實習的要求:
(1) 掌握實習區域地理環境結構的基本特征、自然、人文條件與資源分布情況,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2) 了解實習區域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尤其是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分析不同地區人類活動的差異性與相似性及其形成因素。
(3) 了解實習區域的文化、民俗等方面的情況,探討如何利用社會文化因素來促進經濟的發展,尤其是旅游業的發展。
(4) 探討不同自然環境特征下,民居建筑的形成原因。
(5) 提交一份人文地理學野外綜合實習調查報告。
建筑特色
村落的選址布局
皖南宏村古村落選址、建設遵循著周易風水理論,強調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對自然環境的充分尊重,在這種理論指導下的村落選址建設,注重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需求,有科學的基礎和很高的審美觀念。宏村的形態多為聚居形態,沿山勢、水勢、布局靈活多樣,整個村落的整體輪廓與所在的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風光取得和諧統一,體現了皖南古村落的特有風貌。
從宏村的平面圖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宏村正好處于西溪的內河灣處.其實在這樣的地點建宅是有道理的.由于河曲外側長年受到水流的沖蝕,而造成土地的流失,進而面積會縮小,甚至造成地基的坍塌;反之河曲內側由于泥沙的沉積,不但土地面積會不斷地增加,而且還減少了洪澇災的隱患因此從選址開始,"理水"就成為了宏村建筑布局的核心.宏村的人工水系既是生活系統,又是農田水利灌溉系統,同時也是圍繞風水理論而精心規劃的一套精神系統.水在宏村同時具有實用功能,審美功能和象征
宏村的典型布局是“枕山、環水、面屏”,形成一相對封閉的環境,即可背靠山石遮擋冷風又可面水,使房屋迎風納氣,調節局部環境的舒適度,獲得良好的景觀效果。
理水觀念
走進村落,便為其豐富的水資源所吸引。該村座北朝南,東西兩面均有山溪河流突起村莊。
山環水繞古村莊,南湖自古津玻璃,天杰地靈之月沼,碧波蕩漾映古墻……宏村水系景觀最美的屬月沼和南湖,因其民居建筑以及周邊合理的水系規劃所形成的獨特的水脈景觀而著稱。把自然與人文天然為一體,可謂巧奪天工。
月沼
月沼是宏村牛形村落的“牛胃”,是由一泓天然泉水擴建而成的月沼常年活水長流。月沼是泉水和水圳的融合,它將村中的泉眼和溪水混合使用,兩股活水融合后,池塘水便清澈流淌,年年不竭。
南湖
湖位于宏村南首,南湖的開挖是繼月沼之后宏村又一浩大的人工水系,是村中水的總匯之所。
我們從宏村的理水觀可以總結出幾點啟示。第一,從整體、全面的宏觀視角出發,通盤考慮,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的無規劃盲目建設;第二,貫以可持續的發展觀念。宏村水系力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在自然的基礎上改造,而不是破壞自然和濫用自然。從而滿足了世世代代的需要;第三,集實用、功能與藝術為一體;另外,宏村水系是在環境和人口的不斷變化的情況下,不斷改造,修葺使之完善的長期過程。
馬頭墻
宏村建筑的另一特色,民居除一般中國古代建筑的低層、坡頂形式外,著重采用了馬頭山墻的建筑造型,將房屋兩端的山墻升高超過屋面及屋脊,并以水平線條狀的山墻檐收頂。為了避免山墻檐距屋面的高差過大,采取了向屋檐方向逐漸跌落的形式,既節約了材料,又使山墻高低錯落,富于變化。這原是為了防火,故俗稱“封火墻”。
馬頭墻,特指高于兩山墻屋面的墻垣,也就是山墻的墻頂部分,因形狀酷似馬頭,故稱“馬頭墻”。
馬頭墻高低錯落,從外形看頗具風格,因而不僅是中國南方徽派建筑常用格式之一,也是徽派建筑的重要造型特色,曾有“青磚小瓦馬頭墻,回廊掛落花格窗”之說,用以概括明清徽派建筑風格。一般來說,優美的馬頭墻多見于鄉村,而在繁華的都市中,馬頭墻則極為非常難得和珍貴。
人地關系:
文化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文化景觀是人類為滿足某種需要有意識的在自然景觀基礎上疊加的景觀。是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和特定地域人地關系的反映。地理環境對文化的影響必然要通過文化景觀反映出來,任何文化景觀本身都肯定烙有人文環境的印記。
通過宏村我們了解到徽州的生活民俗。我們可以想象到把一個小村莊打造成一個旅游村莊是何等的突破。以前我總是認為村莊都是寧靜的、和諧的。還有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我記得最深的就是家家都是被水環繞,那種人文景觀體現出宏村的理水理念。這種人與自然地關系可以說是十分融洽的。我不知帶見過多少的山村都感覺越發地城鎮化,純的山村景觀在我們東南已經很少了。去的人的同時,可以感覺到宏村比任何一個村莊更商業化,真的,我沒有去調查宏村是否還有農業、種植業了。但我可以推斷出宏村的農業已經淡出,那里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是個體戶,純粹的徽商。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人文景觀,尤其是在那獨特的小巷、流水的環繞。而竹雕文化也就孕育而生,這也是充分利用了當地的自然資源,達到了資源利用的收支平衡(這是自己隨意發揮的,沒有實際調查與查詢資料,希望理解)。同時,由于當地與黃山較近,茶行業也有所發展,如:黃山毛峰、紅茶等。
村落文化、民俗:
民俗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涉及民族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民俗可分為:物質民俗;社會民俗;精神民俗;口承語言民俗、民間藝術傳承等。
日前,西遞古村落完成了拋繡球、祭祖兩項徽州風俗表演標準的草案編制及上報工作,讓拋繡球、祭祖兩項表演穿上“標準”絢衣。歙縣掛賀聯、歙縣祝壽、歙縣搶親、歙縣婚嫁、涉嫌年節、涉嫌稱呼、歙縣諱忌等民風民俗。
總結:
皖南古村落是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綜合呈現地,是徽州文化多樣性最具資格、最具品味、最具權威的闡釋者。在徽州有數不盡的高墻深院,宏村---徽州古民居的典型代表,歷經風雨滄桑,至今保持了最初建筑的特征。宏村的規劃、街道形式、建筑和裝飾以及房屋與廣泛的水系相結合的“牛”形規劃布局,被中外專家認為是“將科學與詩意完美結合、建筑與環境珠聯璧合的典范”,是人類古老文明的見證。
如今,宏村也正遭受著現代文明的沖擊,宏村早已不是那幾百年前的那種自然村莊,它少了一份寧靜,多了一份喧鬧。南湖書院早已聽不到朗朗書聲,而只有導游的說辭。只要我們多一份細心就可以發現,宏村的水系已不是那么的清澈,漸入渾濁與富營養化。
在這種情景下,我們不能為了一時的經濟發展而忽略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我們時刻都應該注意要做到人地關系和諧發展,而這也正是我們應該是思考的。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實習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旅游參觀,而是為了學習更多的知識,了解更多的人文景觀與人地關系的內容與深刻含義,為以后從事這方面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標。但愿吧!
地理心得體會優質文章 篇3
一、抓“原理”重“理解”
從基礎知識抓起,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過“地理原理”關。如:地球表面熱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帶的產生和劃分的依據;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季風與季風氣候;氣溫與氣壓的關系;海拔與氣溫、氣壓的關系;空氣的水平運動與垂直運動的成因;水循環的動力及其過程;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的發生及其變化機制;生態平衡的條件;光、熱、水、土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影響工業布局的因素;人類與環境的對立統一等等。掌握了這些原理、法則和規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說服力。
二、抓“綜合”重“聯系”
綜合性即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統一性,就是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內在聯系及其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例如:為什么亞馬孫河流域成為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這不僅僅是緯度決定的,與大氣環流、地形結構、洋流影響也有密切關系。西歐為什么成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綜合性分析問題上,要做如下努力:有計劃地做一批綜合性典型訓練題,學習從自然因素到經濟因素全面考慮問題的方法。關于這一點,你要多注意典型例題分析,將其積累起來,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要注意因素之間的內在聯系。
三、抓“概念”重“消化”
在學習地理時,要重視概念的學習,要對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夾生飯。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斷、推理問題才能正確無誤。要把那些特別容易混淆的概念羅列出來,一一對比其差異。
諸如:天體、天球;日冕、日珥;近日點、遠日點;恒星日、十太陽日;角速度、線速度;時區、區時;短波輻射、長波輻射;氣旋、氣團;天氣、氣候;寒潮、寒流;礦物、礦產、礦床;巖溶、熔巖;生態系統、生態平衡、生物群落;地質作用、地質構造;國土、領土;等等。當然,概念學習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
四、抓“共性”重“個性”
地理環境既有共性,更具個性。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重視事物共性的總結和個性的分析。如陸地上的自然帶,從赤道向兩極,大致可分為熱帶雨林帶、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溫帶草原帶、溫帶森林帶、苔原帶和冰原帶。這是共性。但實際分布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又具有緯度地帶性、經度地帶性、垂直地帶性及非地帶性。這就是個性。具體實際情況中可能個性更具特點。
五、抓“歸納”求“規律”
這是歸納推理的思維方式,從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歸納出普遍性的規律。如通過觀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統后,根據分布和成因,可歸納出:(1)每個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統;(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熱帶、副熱帶海區呈順時針方向(反氣旋型)運動,南半球呈反時針方向運動;(3)在中、低緯度海區,每個環流系統的西部都是暖流,東部都是寒流。上述結論,就是通過對三大洋洋流分析后,推及出來的普遍規律。
六、抓“運算”促“智能”
地理計算在“雙基”中是一種不可忽視的能力。為了培養、提高地理運算能力,要做如下分類練習;1. 比例尺與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換算。
2. 地方時與區時的換算。
3. 絕對高度、相對高度與等高線的計算。
4. 垂直氣溫的計算。
5. 太陽高度角的計算。
6. 恒星日與太陽日的換算7. 晝夜長短的計算。
8. 人口密度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計算。
9. 各種百分比的計算等。
通過反復練習,熟練掌握計算技巧,從計算結果中,闡明地理事物的性質、特征及其變化規律。
七、抓“讀圖”明“空間”
地圖具有形象、直觀的作用,可以培養觀察力、想象力,發展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可以進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空間聯系、空間組合。
為了培養查閱、填繪地圖習慣,要求:1. 書上的圖必須一一理解,學會分析、應用。
2. 充分利用填圖冊,按要求和規格填寫地理事物。
3. 無論是平面圖、立體圖,還是示意圖、景觀圖,要求能畫出大體輪廓,以加深印象和記憶。
八、抓“新知”拓“視野”
每年高考都要涉及一些教材以外的新知識。所以,對報刊上的“新聞”不可不留神。諸如:(1)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
(2)國內外重大經濟建設項目的開工和竣工。
(3)國內外嚴重的自然災害。
(4)國內外新開辟的自然保護區和旅游勝地。
(5)地學新理論、新探索。
(6)人類面臨的問題——資源、人口、環境。
九、抓“一般”推“特殊”
“一般”往往代表的是普遍現象,當這種一般現象出現了異常,就必然有其特殊性。那么,這種特殊性的產生是必與其當地的特殊地理事物有關,從而,我們就可得出相應的結論。如,太陽輻射在地理表面的分布是沿緯線分布的,根據其熱量的分布狀況,我們將全球化分為五帶。由此可知,等溫線、陸地自然帶等分布也應沿緯線分布。但在實際中,我們發現,它們的分布并非都沿緯線分布,那么,這又是什么原因呢?經仔細觀察和分析,我們發現它們的分布還與地表形態、海陸熱力性質、洋流、人為活動等因素有關。具體分析時,就看當地與其它地區之間的差異是什么?特殊的差異,也就決定了其特殊性。
十、抓“對比”找“異同”
在地理學習中,你會發現許多相似或類似的概念、原理、規律等。理解它們較好的方法就是用圖表進行比較,找出異同。如同緯度的歐洲西部和北美,為什么歐洲西部是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而北美卻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解決此問題,我們可以對照兩個區的地形圖,用表格來比較它們所處的緯度位置。
地理心得體會優質文章 篇4
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在奔放的歷史長河中,我們偉大的祖先用勤勞的雙手,用科學的智慧,用一方方水土,培育出了數以千計的地理標志產品,它們是我國富饒物質文明中璀璨的明珠。滄海桑田,斗轉星移,隨著時空的變遷,很多地理標志產品已逐漸淡出現代人的視野,與之相輔相成的文化也似乎慢慢地被歷史塵封……“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令人欣慰的是,中國質檢出版社(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大典”系列叢書,讓我國的地理標志產品得以經典薈萃,文化傳承。
“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大典”從產品概況、地理環境、文化背景、文化積淀、品牌建設和知識鏈接六個方面對我國一千多個個地理標志產品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內容充實,文字優美,輔以精美的圖片展示,讓人心弛神往,如醉如癡!
地標產品之美,美在產品。用精煉的語言描述了地標產品的獨特品質和質量特色,讓經典重現。無論是深藏于沃土的長白山人參,還是巧奪天工的景德鎮陶瓷,寥寥數語,精美紛至沓來。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產品概況”為你開啟了地標產品的探知大門,讓你耳目一新,為你逐一還原地標產品之美。
地標產品之奇,奇在地理。地標產品的神奇在于它獨特產地的地理條件,無論是原料,還是加工工藝,都與當地氣候地質生生相息。正如茅臺之醇離不開茅臺鎮清洌的赤水河,武夷巖茶之清香得益于靈秀的武夷山。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河水來。“地標地理”除給你帶來祖國神奇旖旎的自然風光和地形地貌外,還將為你步步揭秘地標產品之奇。
地標產品之韻,韻在文化。每一個地標產品蘊含著中華大地的地域文化,都有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或傳說。杭州絲綢上可以追溯到黃帝元妃嫘祖,新興皇帝柑有六祖惠能的印記,陶藝界的南劉北張,湖筆、徽墨、宣紙、端硯文房四寶無一不有地域和傳統工匠的文化韻味。“文化背景”讓你在品鑒地標產品自然屬性之余,細細品味地標產品文化之韻。
地標產品之厚,厚在積淀。地標產品的生命中沉淀了歷史、典故、詩詞歌賦,折射了文人墨客、達官貴族、平民百姓的生活。品嶺南荔枝,吟東坡“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嘗馬壩油粘,追思13萬年前曲江馬壩人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文化積淀”幫你在享受地標物質精美的同時,深刻感受地標產品歷史沉淀之重。
地標產品之承,承在品牌。文化需要傳承,品牌需要建設。在工業化和信息化迅猛發展的當今,作為歷史瑰寶的地標產品也是如此。可曾想過,作為沉香珍品的莞香幾乎銷聲匿跡,正是由于東莞尚正堂公司的大力弘揚和品牌建設,才得以傳承光大,并獲得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建設”將帶領走進那些傳承和引領地標產品發展的龍頭老大。
地標產品之賞,賞在知識。了解地標產品,是為了鑒賞和使用,而地標產品的鑒別、挑選、使用或收藏離不開科學的方法和相關知識。宜興紫砂壺需要養,潮汕功夫茶需要功夫,杭州絲綢需要鑒別和保養……對地標產品,是暴殄天物,還是如數家珍,得心應手?“知識鏈接”將按圖索驥,為您提供科學實用的地標產品鑒賞知識。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神州大地,山明水秀,物華天寶。讓我們循著“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大典”,逐一從遠近高低去認識中國地標產品,解密它的真實面目,真正品鑒它的美麗、奇特、韻味和厚重。
地理心得體會優質文章 篇5
一、 實習目的
1. 了解地下溶洞的形成過程
2. 了解石菊花、石筍、石鐘乳、石柱、石幔簾和邊石壩的形成條件和機制
3. 溶洞形成相關地質現象的觀察和分析
二、 實習內容
1.簡介:
瑞晶洞位于浙江臨安市昌化地區的石瑞鄉蒲村。東距杭州130公里,南鄰千島湖125公里西離黃山166公里,北連天目山國家自然保護區51公里。該洞洞體呈垂直狀,異常高大。第一洞廳垂直高度達82米,堪稱國內第一,洞內巖溶景觀密度大、品種齊全,尤其是洞內有著大量的“石花”,大大小小的石花布滿洞頂,使瑞晶洞成了世上罕見的地下花園。
2. 地下溶洞的形成過程
地下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巖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巖里不溶性的碳酸鈣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轉化為微溶性的碳酸氫鈣。由于石灰巖層各部分含石灰質的量多少不同,被侵蝕的程度不同,就逐漸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態、陡峭秀麗的山峰和奇異景觀的溶洞。溶有碳酸氫鈣的水,當從溶洞頂滴到洞底時,由于水分蒸發或壓強減少,以及溫度的變化都會使二氧化碳溶解度減小而析出碳酸鈣的沉淀。這些沉淀經過千百萬年的積聚,漸漸形成了鐘乳石、石筍等。如果溶有碳酸氫鈣的水從溶洞頂上滴落,隨著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揮發,則析出的碳酸鈣就會積聚成鐘乳石、石幔、石花。洞頂的鐘乳石與地面的石筍連接起來了,就會形成奇特的石柱。
3.石菊花、石筍、石鐘乳、石柱、石幔簾和邊石壩的形成條件和機制
(1)石菊花
石菊花是石灰巖溶洞的特有品種,在洞內有著大量的石菊花。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滿洞頂,形態各異。石花的化學成分為碳酸鈣,由針狀、細柱狀晶體組成,其多直接長在石灰巖石上。石化是包氣帶毛細滲水的產物,即含碳酸鈣的地下水通過巖石縫隙緩慢從巖石中滲出,碳酸鈣中氧氣不斷溢出,形成結晶。
(2)石筍、石鐘乳、石柱
洞中長著高大的石筍和石鐘乳。石筍是直立在洞里的尖錐體。當飽含著碳酸鈣的水通過洞頂的裂隙滴至洞底,由于在洞穴內有時溫度較高,水分蒸發,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減少,鈣質析出,沉積在洞底,日積月累自下向上生長的就形成了石筍,自上而下生長的則形成了石鐘乳。
洞中還能看到幾根石柱,貫通底部和頂部。這是由于石筍和石鐘乳不斷生長,最后連在一起形成了這種柱狀物。
(3)石幔簾
在溶洞的四廳中我看到一幅壯觀的場面,一高達30米左右的“接天帷幔”矗立在廳中,那是有一連串層次的石蓮臺、石瀑布構成的石幔。洞廳中還掛著一連串的石旗和石簾。石幔是由于滲透的水中碳酸鈣沿溶洞壁向下沉淀成層狀堆積而成,其形狀如布幔。
(4)邊石壩
在洞底出現了一些隆起的像河壩一樣高為幾厘米至幾十厘米的壟崗狀地貌,這就是邊石壩。它是由滲透水中的碳酸鈣沉積而成的
.4. 溶洞的塌陷、斷裂構造、石柱的錯斷現象
溶洞形成后,由于某些地段發生了輕微地殼運動,洞廳中被水侵蝕過的層面發生了塌陷;地殼的下沉使原本在同一平面的巖層被拉伸,形成了斷裂構造;原本筆直的的石柱也由于地殼的下沉,導致中部被拉伸而斷裂,這就是石柱的錯段現象。
三、實習總結
這次實習我收獲頗豐,不僅見到了美麗的溶洞地貌,感受到了美妙的大自然風光,也進一步了解了地下溶洞的形成過程以及溶洞的一些代表性地貌和形成機制。此外,這次野外實習鍛煉了我的實踐動手能力,我學會了對地貌的觀察,內容的描述,數據的記錄等野外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