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生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精選7篇)
最新初中生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篇1
周四,我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感覺受益匪淺。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夢想。
第一課,王亞平老師為我們講述了她的故事,十年前,也就是20__年,她作為一個小觀眾,到經過不懈努力,終于成為了一位牽動13億中國人夢想的第二位中國女航天員。在演講結束時,王老師告訴我們:“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塵,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夠觸摸的到!”
在第一節課結束的時候,撒貝寧老師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故事:在八一少年跳傘隊,有一名女孩叫付麗娟,她是一位農村來的少年,她的年齡幾乎低的令我們難以置信——她只有13歲!她是隊里最小的隊員!當我聽到她的年齡,我簡直驚呆了!13歲!而且,她的經歷也讓人難以置信。每天早上早經歷好幾個小時的長跑。而且還要做很多的訓練。當時我驚呆了,那些動作,就是將我的身體的柔韌度擴大100萬倍,我都做不出來。
第二課,電影明星章子怡我為我們講述了她的故事,我開始以為,章子怡會講述她的明星事業,可事實恰恰相反,她自己講述了一個關于學習的小小故事。
章子怡講述道來:在她第一次參加國際電影節時,就因為語言不通,喪失了許多機會,她當時有一個夢想:用英語向所有人交流自己的感受。最后,她告訴我們:在我們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不要丟掉夢想,它是你迷茫的時候一盞明亮的燈,它會為你指明方向;它是你在黑夜里枕邊的一本書,為你開啟黎明;它是每一個你想要放棄的時候,伸向你的一只手,拉你一把送你一程,讓你重新獲得動力,永不放棄。
第三課,鋼琴家郎朗講述了自己的夢想,他的夢想就是源于童年的一個夢想,就是很湯姆一樣,彈鋼琴,最出,它只是一個夢想,可是后來,他經過28年勤奮且不懈的努力,他變成了享譽世界的鋼琴家。郎朗告訴我們:當你熱愛一件事,甚至把它當成自己一輩子的夢想,并為這個夢想拼命努力的時候,你就找到了你人生真正的精彩。
最新初中生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篇2
9月1日,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先輩的旗幟”,主要是為了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為大家講述了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路上的感人故事,讓我非常的感動。
第一節課:信念不移。99歲老爺爺講述了長征途中“紅軍的千里眼和順風耳”——通信兵的故事。他經歷戰友被敵軍擊中犧牲、突圍時吞吃密碼本保護機密、雪山上忍饑挨餓激戰48天等驚心動魄的瞬間。
第二節課:勇往直前。賀龍元帥的女兒賀捷生,講述了自己和父親在長征途中的故事。出生18天后就在馬背上的搖籃中踏上征途。在她眼中的賀龍元帥,是一個為了革命理想而勇敢的將領,也是一個為了保護孩子而勇敢的父親。第三節課:百折不撓。104歲的老紅軍秦華禮講述了在長征中,一年只有一只鉛筆、沒有紙張和教具,在土地上用樹枝畫電路圖,在戰士們的背后背上寫著單詞的小木板、邊走邊學英語的故事。
第四節課:堅持不懈。航天員王亞平,她講述了長征火箭、神舟飛船背后蘊含的航天精神,告訴孩子們“長征”火箭的名稱,寓意著火箭長長的蹤跡。
通過觀看節目,我明白了祖國的繁榮昌盛,都是無數的革命者用鮮血換來的。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應接過老兵的旗幟,傳承長征精神,使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第三節課:百折不撓。104歲的老紅軍秦華禮講述了在長征中,一年只有一只鉛筆、沒有紙張和教具,在土地上用樹枝畫電路圖,在戰士們的背后背上寫著單詞的小木板、邊走邊學英語的故事。
第四節課:堅持不懈。航天員王亞平,她講述了長征火箭、神舟飛船背后蘊含的航天精神,告訴孩子們“長征”火箭的名稱,寓意著火箭長長的蹤跡。
通過觀看節目,我明白了祖國的繁榮昌盛,都是無數的革命者用鮮血換來的。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應接過老兵的旗幟,傳承長征精神,使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最新初中生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篇3
“成長的路上,總有煩惱……”想起幾天前觀看的節目《開學第一課》,不覺,就想起了在節目中得到的點點滴滴的感觸。
今年的課堂主題就是“美就在你身邊”,其實生活中是處處充滿美的,羅丹就曾經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既然我們缺少了發現美的眼睛,那就讓我們在這人生課堂尋找這一雙神奇的眼睛吧。
我們不能不問一個問題:美,到底是什么?有人說,美就是物體外表的漂亮;有人說,美是世間萬物的和諧;也有的人說,美是一種精神,而在這堂課,于丹教授告訴我們,美分大美和小美兩種。而這兩種美有什么區別么?
小美有什么?小美就是人美、景美,總而言之這些都是外表美。
那什么是大美呢?大美就不局限于外表了,它更是一種精神,這種美也是道德美,信念美。比如我們今年出現的最美司機吳斌,最美媽媽吳菊萍這些精神美、道德美的化身,而這些種種的“最美”,就是我們所傳誦的大美。
而這些美的精神是需要傳遞的,就是因為開頭有了一個“最美媽媽”,所以,在這種美的感染下,就有了“最美女孩”、“最美考生”。而同可以傳遞的美的正能量相比,也有一種與相反的丑惡負能量,社會其實就像一個賽跑場,而里面的運動員只有兩個:美與丑。
和諧的美,是社會不可缺少的,人們不僅要去發現與傳遞美好事物,而且要去盡可能的創造美,如果沒有人來創造美,那就更不用說傳遞美和發現美了。所以只要人人創造美,使這個社會的正能量越來越多,那么“烏托邦”和“桃花源”便可以很快的實現了。
只要人人心中都有美的精神,美的意識,人人都來創造美、發現美、傳遞美,打造和諧美,那么,生活就會處處充滿美!
最新初中生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篇4
受苦的人看看比自己更苦的人的歷程,心里就平靜了。哪怕明天的面包還在空中,有了轉移,腸鳴音就要緩和一點。
看了廖智,汶川大地震失去女兒和雙腿的女子,緊接著失去婚姻。人生的打擊堪稱滅頂,她沒有倒下,經歷了難以相見的苦痛,她站起來了,失去了雙腿仍然可以跳出一曲生命的炫舞,她做到了。
柴靜采訪她,從頭到尾幾乎沒見她有過酸楚,鏡頭展現的是笑靨如花,這么愛美愛笑的女子,其實苦難寫在后面,更深層埋藏著。但是她一直用笑來應對這東西。苦難不是活下去的理由,快樂才是。當她經過艱難的努力,克服了種種不適,適應了假肢,抵御了疼痛,從輪椅里站起來,直立,行走,舞蹈。她輕盈的身姿依然能錘擊出震撼人心的力量,一曲鼓舞,鼓舞了多少人斗志。人來到世上,第一聲就是啼哭,哭是敲門磚,以后伴隨成長會有很多次的哭。但是,哭過了,還有什么,更吸引人的是這個字---笑。笑,本是人活著的基本表情,有哭就有笑,但是總有些悲哀,叫人忘記了笑的模樣。一帆風順當然可以盡情歡笑,峰回路轉,風雨之后見彩虹,這時的笑容就是彩虹般的美麗。
活著該是什么樣的?廖智來告訴你。她經歷汶川大地震了,失去了很多,5年后的雅安廬山地震,她忙碌在廢墟,她是地震支援人員,一個戴著假肢奔走在災區的弱小女子。大雨浸泡中,腳被泡得發脹,她若無其事。甚至還在事后開玩笑----還是假的好。她拔掉假腿,檢查因為泡水有生銹的擔憂。她坐在廢墟里,依然愛美。拍下照片,的確很像張柏芝。傳到微博被大舉轉發。因為美女更吸引人。她有點惱火,卻也滿足。這是標準的愛美女子心理。如果對于自己的美,沒有欣賞和唱和,她覺得遺憾。而得到很多關注,卻又覺得不是因為純粹的自己而無奈。于是又是一聲笑,呵呵。
廖智很漂亮,我不喜歡跟隨潮流,也用“最美”啥的語言贊美,凡事以來就用上這個“最”字,看現在動不動就冠以“最美”,是不是來得太陡峭,修飾得沒有回轉,都最美了,還有什么解讀和品味的意義。世間苦難萬千,各有其苦,沒有最苦,只有更苦。美也如此,因此也無所謂最美。想起這個神話傳說,是關于鳳凰涅槃的。
傳說中,鳳凰是人世間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負著積累于人世間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麗的終結換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樣在肉體經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輪回后它們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軀體得以重生。這段故事以及它的比喻意義,在佛經中,被稱為“涅盤”。
鳳凰在大限到來之時集梧桐枝于自焚,在烈火中新生,其羽更豐,其音更清,其神更髓。
這世上有好多人是能夠笑著訴說苦難的?廖智算一個,她是一只涅槃的鳳凰。
最新初中生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篇5
《開學第一課》已經是全國青少年開學第一天要看的傳統節目了,今年我升入新初一,不知是不是因為人生進入新階段,看《開學第一課》頗有感觸。
今年第一課開場嘉賓是成龍大哥,成龍是享譽國際的功夫明星,多年來儼然成為一張中國名片,這些年來,他盡其所能的為中國做宣傳,講著中國的故事。
這樣一位大人物,談起他兒時的懵懂的夢想是:做英雄!然而幾十年過去了,誰敢說現在的他不是英雄呢?他笑道:他第一個被認可的角色竟然是死尸,接下來就是各類一閃而過的角色,直到勉強做到重要角色或者男主角也一直不被看好,媒體笑稱他是票房毒藥。直到有一天,人們發現他一夜爆紅,全世界都認識了他,但有誰知道,實現這些夢想,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成龍大哥還講到,隨著成長,隨著自身能量不斷的積累,他開始進行深入的思考,實現小小的個人夢想固然很好,然而這世上應該有更大的夢想,等待他來實現,于是他開始努力的為社會做貢獻,宣傳中國功夫,宣揚中國文化,熱心公益事業,呼吁世界和平,他認為做對家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是更有價值的人生。
相對于成龍大哥精彩的人生,我小小的剛剛開啟的人生顯得微不足道,就像朱自清散文《春》中那從土壤里偷偷擠出來的小草,但是此刻我的內心充滿了向上的力量!再耀眼的明星也是從微不足道的小角色做起,嘗盡辛酸,不懈努力。不是每個人最終都有機會成為耀眼的星,但是每個人都擁有努力的權利,正如經歷小升初的鏖戰,唯有逆流而上,才有站在高新一中的校園內,與更優秀的人同窗,然而這一切不過是另一個新的開始,我并不知道未來將會遇到怎樣的艱難險阻,但我知道我的胸膛內鼓動著一顆執著的心。
我曾聽過成龍的一首歌叫做《真心英雄》: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我想這就是他人生的真實寫照,也是他想在新學期伊始告訴我們的最真心的話。
最新初中生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篇6
每當仰望著五星紅旗,在激越的國歌聲中冉冉升起,一種驕傲、自豪、振奮的心情就會油然而生。今年是國慶70周年,在五星紅旗的陪伴下,我們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與祖國共同成長。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通過打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長卷,講述一個個與五星紅旗緊緊相連的感人時刻,呈現出一堂真摯感人的愛國電視公開課。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升起了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每個中國的孩子都知道,“五星紅旗是烈士獻血染紅的”,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節目中,幸存健在的95歲高齡,郭德賢老奶奶禁不住淚水哽咽,“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犧牲,是為了紅旗能夠永遠飄揚”;第一代攀登者,以血肉之軀,搭建“中國梯”,將五星紅旗插上珠峰之巔;“中華神盾”海口艦,高掛五星紅旗,在碧波浩瀚的萬里海面上護衛深藍;20__年,“嫦娥”和“玉兔”胸前的五星紅旗,閃耀在月球的背面。升國旗,奏國歌,見證祖國的成長,也見證了中華民族的騰飛。
這堂課不僅訴說了國旗故事,還帶領我們“共升一面旗,同唱一首歌”。來自澳門濠江中學的師生代表,帥氣登臺,莊重地被授予一面去年9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過的五星紅旗。七十年前,他們的杜嵐老校長理直氣壯:“我是中國人,新中國成立,我們的國旗,我們要升起!”,面對萬般阻力,讓五星紅旗在澳門高高飄揚。
感同身受,我不禁激動得熱淚盈眶。五星紅旗是團結拼搏,象征著中國人永不言退、砥礪前行的精神。五星紅旗,讓我們有家的安全和親切感,這份安心來自祖國的強大與擔當。“第一課”,讓我們知道,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五星紅旗;更讓我們銘記,五星紅旗,有14億護旗手!將來長大了,在任何地方,我們都要勇挑重擔,捍衛祖國的尊嚴和榮光。
最新初中生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篇7
讓孩子們成為“課堂主角”,新技術“和鳴”愛國情。
帶領孩子們“共升一面旗,同唱一首歌”,在新學年開始之際,迎接一場深入人心的愛國主義教育。
節目特別強化了孩子們的“主角意識”,通過展示他們的才藝、挑戰,或是分享他們的經歷、感受,達成和“國旗故事”的精神銜接:來自上海高境第三中學的三位初中生姜大禮、黃俊凱、金振宇組成“大黃金”組合,將挑戰30秒最多的交互跳繩紀錄;華南理工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大學生團隊將在沙盤微縮景觀之上,來一場“機器人限時救援比拼”;不同民族、地區、年齡的孩子們紛紛登臺,帶領大家同唱《國旗國旗真美麗》《山高路遠》《七子之歌》《歌唱祖國》等曲目,用歌聲訴說深情。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還綜合運用AR虛擬技術、5G、自動機械等多種技術手段和演講、朗誦、情景劇、游戲互動、第二課堂連線等多樣表現形式,力圖呈現一堂新穎生動、真摯感人的“愛國電視公開課”。
此外,節目播出前后還將推出“我為祖國升國旗”等相關新媒體活動,帶領廣大青少年見證偉大祖國的發展歷程,感受“生長在五星紅旗下”的'幸福與自豪,生發“我與祖國共成長”的美好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