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冰雪·冰雪科技談》觀后感心得體會(精選3篇)
《人民冰雪·冰雪科技談》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1
“世界越愛越精彩,雪花紛飛迫不及待入懷……”在《一起向未來》的悠揚旋律中,冬奧腳步漸近。
賽場上,經過多場活動測試,北京、延慶及張家口三個賽區已做好準備,冬奧舞臺靜候全世界體育健兒的到來。對于即將主場作戰的中國奧運軍團來說,家門口參賽的機會無疑是難得的,也是珍貴的。希望大家能如幾位前輩所言,放下包袱,享受賽場,向世界展示中國冰雪運動員的風采。
賽場外,冰雪氛圍也愈加濃厚。在抖音,關于冰雪運動的話題熱度亦是只增不減。近年來,憑借方便快捷的傳播方式,豐富多彩的體育內容,不斷沉淀的運動員生態,抖音逐漸成為了大眾了解運動知識,討論賽事話題的重要平臺,越來越多用戶開始通過抖音了解體育信息,關注體育活動,與自己喜愛的運動員進行交流互動,建立起了深層次的聯系。
如今,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僅剩11天。同心筑夢,共襄盛舉。無論參賽還是觀賽,無論線上還是線下,讓我們放下唯金牌論、唯獎牌論的偏見,用快樂為運動健兒們應援。相信北京冬奧會定會成為奧林匹克故事中,精彩又難忘的一章。
《人民冰雪·冰雪科技談》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2
“世界冰雪運動的歷史將以北京冬奧會作為分界線。”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指出。在不少國際人士看來,中國“3億人上冰雪”愿景實現,不僅極大推動世界冰雪運動的跨越式發展,也為冰雪運動、冰雪產業領域的國際合作提供了更廣闊空間。
近日,中國駐西班牙巴塞羅那總領館發布《祝福北京·圓夢冰雪》畫冊,國際奧委會北京冬奧會協調委員會主席小薩馬蘭奇在序言中表示,希望(中西)兩國年輕一代弘揚奧運精神,積極參與冰雪運動,加強文化、藝術交流。他表示,相信北京冬奧會將激發更多中國民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推動中國乃至全球冰雪運動迎來新的發展。
奧地利前總統、奧中友協主席海因茨·菲舍爾近日指出,奧中兩國體育領域尤其是冬季體育項目領域的交流合作日益頻繁,國際體育賽事尤其是奧運會可以為世界和平友誼以及良好的國際關系作出很大貢獻。
北京冬奧組委體育部冰球及殘奧冰球項目外籍專家哈里德·斯普林菲爾德相信,一屆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奧會,將為疫情下的世界注入活力,助力冰雪運動進一步發展。
智利駐華大使路易斯·施密特表示,通過北京冬奧會這一平臺,智利運動員和民眾看到,中國擁有世界一流的冬季運動場地和設施。智利地域狹長,有很多優質的滑雪場。期待智中兩國在冰雪運動領域開展更緊密合作,智利運動員也可以來中國進行集訓。
“中國人口眾多,冬季運動基礎設施的覆蓋面不斷增大,為冰雪運動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葡萄牙冬季運動聯合會主席佩德羅·法龍巴贊嘆,冬奧會是全球范圍內最重要的體育盛會之一,是引領各國冬季運動愛好者擁抱冰雪的重要契機。毫無疑問,北京冬奧會將促進世界冰雪運動取得更大發展。
《人民冰雪·冰雪科技談》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3
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強冰雪運動相關項目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為實現“3億人上冰雪”目標打下堅實基礎,引發外媒熱議。
奧地利《標準報》指出,北京——20__年冬奧會的東道主,在冬季運動基礎設施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滑雪場在中國各地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為了提高冬季運動整體水平,中國做好了基礎工作。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中國不少學校已經獲得了資助,為學生開設冬季運動相關課程,鼓勵更多孩子參加冰球、花樣滑冰等冬季運動項目。政府還批準在中國各地建造滑冰場,包括中國南方較熱的地區。
美聯社援引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公布的數據指出,截至20__年底,中國已有654塊標準冰場和803塊室內外各類滑雪場。
國際輿論指出,冬奧會相關場館對中國冰雪運動發展意義重大。希臘奧委會主席斯皮羅斯·卡普拉洛斯認為,中國為冰雪項目建設的基礎設施令人驚嘆,在冬奧會之后,也一定會有力推動這一領域的長遠發展。
新加坡《聯合早報》指出,冬奧會賽事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如期完工、運轉良好,賽會服務保障體系全面建成,各項“里程碑任務”都已圓滿完成,冬奧會的可持續性和遺產工作成效顯著。
阿根廷駐華大使牛望道表示,北京冬奧會場館設施建設注重環境友好,對綠色能源的利用讓本屆冬奧會更加“低碳”。場館設計不僅完全滿足賽事需要,還充分考慮了賽后的再利用。例如,“雪如意”、冬奧村、京張高鐵等基礎設施,不但為本屆冬奧會提供一流服務,也將為今后的大眾運動和主題旅游提供支持。
日本長野市市長、兩屆冬奧會冠軍荻原健司表示,北京冬奧會設施非常了不起,擁有這么多一流設施,中國國內冰雪運動熱潮一定會持續發展,民眾的體育素質會越來越高,運動強項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