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通用5篇)
《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篇1
首先,是關于防疫方面的知識。這次疫情本身是一件公共安全衛生事件,由于人們缺少對疾病,對健康的了解,導致了疫情的發生。因此,普及防疫知識,加強衛生健康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節目中涉及了很多防疫知識的講解,比如個人做好自身的衛生,勤洗手,出門在外佩戴口罩,時刻保持室內環境通風等等,保護自己的同時也在保護周圍的人。
另外,節目中最重要的是向我們闡述了“少年強,中國強”這個主題。我們都知道,在這場戰疫中,青年一代表現出了無私的奉獻和無畏的勇氣,肩負起了保家衛國的重任,這是我們時時刻刻需要學習的精神和品質。許許多多的90后和00后,盡管稚嫩未經大事,但在疫情面前,披上鎧甲,勇敢地沖到戰場上。我想,這是時代的進步和必然。少年強,則中國強,年輕一代應時刻擔負起這個責任,以這段經歷為教訓,以抗疫英雄為榜樣,大力弘揚抗疫精神,向逆行者學習。
《開學第一課》給了我很大的感觸,我們應該督促自己,好好學習,珍惜當下,努力做到“少年強,中國強”。
《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篇2
時間過得非常快,在不知不覺中,我們迎來了金秋時節。在這個季節中,大家最關心的“開學第一課”終于來了,我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終于可以看到這個節目了,全國中小學生統一觀看的節目“開學第一課”!
今年開學第一課錄制地點在武漢,一開始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內心還是比較意外的,但后來又覺得是情理之中。今年湖北武漢經歷了疫情,舉全國之力幫湖北度過難關,從中我看到了中國的團結的抗疫精神。舞臺布置比較簡單,沒有過多的繁華設計,符合了今年的開學主題。
今年抗疫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90后”抗疫群體。以前有人說“90后”是垮掉的一代,可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90后”不是垮掉的一代,而國家發展的希望一代。當我看到他們的種.種事跡以后,我的內心是非常感動的,因為他們的基因里寫著責任和擔當,血液里留著家國情懷。幾乎每一代人都會說新一代人不好,但新一代人不僅沒有垮,反而發展成屬于他們時代的鮮明性格,這次的戰疫就是很好的說明。
開學第一課是讓我們重溫了這段抗疫的經歷,雖然早在開學之前就已經學習過相關的內容,但每次學習都會被震撼。我們小學生應該學習這些精神,將之作為我們學習的動力,爭取早日為祖國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現在的人太過于浮躁,做一件事沒有認真做下去,短期內看不到效益就要放棄,缺少堅持奮斗的毅力。作為當代小學生,一定要摒除這種浮躁的心理,學習不可一日而棄,好成績都是靠平時點滴積累的。
看完開學第一課以后,我對以后的學習有了更清晰的規劃,首先是要樹立正確價值觀,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然后學習不能只看表面成績,而是讓自己接受更多的知識,做一個自強上進少年;再之后就是遵紀守法,在能力范圍內主動幫助他人;最后就是聽父母的話,勤儉節約,培養艱苦奮斗的精神,這才是新時代少年應該具備的品質。
《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篇3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與往年可不太一樣。因為武漢有人貪吃了野味,導致有種叫“新型冠狀肺炎”的病毒在全國蔓延開來,弄得人心惶惶。所有人都得待在家里,哪里也不敢去,真是苦不堪言。媽媽讓全家人飯前便后洗手,而且必須數夠20秒才行。吃飯時每人一個碗、一個碟子、一個勺子、一雙筷子。總之是小心,小心,再小心,生怕我們被傳染了病毒!
當看到八十多歲的鐘南山爺爺坐在動車上的時候,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年級那么大了,還要奔赴在危險的第一線,為了全國人民的安危去“戰斗”,我從心里敬佩終南山爺爺,他真是我們的榜樣!希望我長大后也能成為像他一樣為祖國、為人民做出自己的貢獻。
《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篇4
“沒有 一個寒冬不 會過去,沒有 一個春天不 會來臨。期望疫情快點過去,待到春暖花開時,我們在 校園里再相遇。”在萬柏林區興華西街小學一年級班主任李欣老師的教案扉頁,她寫下這樣一段話。2月10日早上9點50分,李欣老師坐在 電腦前,登陸釘釘課堂APP,打開視頻連麥,隔著屏幕和同學們進行開學的第一聲問候!
對著電腦屏幕上的電子課件,李老師聲情并茂地開始現場直播第一課[春夏秋冬]的教學。為了 直播效果,她提前一周開始打算電子課件,查閱大量資料,在家重復進行模擬上課。
線上課程進行到一半,李老師開始對同學們線上提問,直播間里,一年級小豆豆們在 家長手把手的幫助下,積極連麥回答問題,盡管 中途因網絡信號問題,偶然有卡頓,但這次直播課為她打算下節課增添了 信心。
“我明明是一個老師,病毒把我變成了 主播。”對此,太原市迎澤區新西小學六年級教研組組長李文棣老師感受頗深。在 這次線上教學中,她從2月2日起,作為迎澤區教學能手,負責編寫太原市迎澤區六年級語文開學初半個月的授課教案。為了做好前半個月的教案,讓立即小升初的六年級學生打好基礎,她查閱大量資料,按課時編寫具體教案 配授課PPT和當堂檢測題。
2月10日上午十點,剛直播完畢的李文棣老師說,線上和線下教學相比,線上直播對老師要求更高。尤其是語文課,內容要生動有趣。用語言調動學生的情緒是線上課程的難點。線下教學可運用的肢體 神態 語氣等輔助“語言”,都無法呈現。“線上教學看不 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效果,是讓老師最擔心的問題。下一步,多加入更加活潑的教學方式,保證孩子們在 家也能學得好。”
特殊時期克服特殊艱難
在 這個特殊的學期除了 老師“主播”們,省城太原各 中小學的校領導們,也是最焦慮的一撥人。
太原市萬柏林第三 中學,全校32個班級于2月10日上午全部開啟線上教學。校長杜生奎從1月29日接到太原市和萬柏林區教育局通知后,就開始在校領導微信群里部署初三年級釘釘直播課堂和初一初二年級直播課堂的各項工作。其 中,如何引導初三學生 學習,成為重 中之重。
“特殊時期,大家要克服特殊艱難!”在 致全校全體教師的微信公開信 中,杜生奎要求老師們不僅要保證上課質量,還要最大限度保護學生視力。他要求大家采納“學 導 練 清”課堂模式組織線上教學。這個模式除要求學生加強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外,更強調老師當堂視頻“導”學,引導學生線上 學習重難點的同時,要線上當堂提供檢測題,學生在 線當堂完成,老師當堂糾錯,做到直播精講高效實效。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落實為目標。”為保證直播效果,萬柏林三 中的老師們互相交流和分享網絡教學 中各自好的做法和技能,就是為了 在保證孩子們視力的前提下,高效 學習。
太原市迎澤區新西小學校領導也通過微信群對全校教師熟練掌握釘釘平臺進行培訓,在 校領導的帶領下,全校老師調整狀態,紛紛投入線上教學打算工作中,達到人人都能利用網絡進行授課的水平。“老師們不 斷磨課 試播,力求達到最好的效果。”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
給學生和家長吃了 定心丸
太原市杏花嶺區第12 中學1722班學生曉文是初三畢業班的學生。從大年初十二開始就在 老師的安排下,進行線上聽課 學習。從他的課表看,除語 數 英物理 化學 歷史 政治主課之外,學校還安排了 心理課和體育課。
他的媽媽在 陪聽幾天課后,感慨良多。她說,孩子正處于備戰 中考階段,呈現這樣的情況很無奈。但從12 中組織的直播課和各種安排來看,反而讓她吃了一顆定心丸。“各科老師們都非常認真負責,課程安排科學精密,老師的課件和講課內容都非常好。家長能做的就是,一定要和校方老師積極配合,做到無縫對接,保證孩子的作息時間和 學習狀態,是最要害的。”
對于這次特殊的“開學第一課”,太原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全員教師集體參與網絡教學,既是非常時期的特殊挑戰,也是應對信息技術開展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的一次檢驗。“共同努力,靜待重回教室的那一天!”
《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篇5
今天早上我早早的起床后就坐在 電腦跟前迫不 及待地打開電腦收看[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人生大課],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是一個非常時期,我們的祖國和人民正在 接受一場嚴重的考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 這場重大疫情面前舉國上下團結一心,一定會早日戰勝病毒!
通過課程的 學習,我深深地明白作為一名小學生,自身不夠強盛,但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良好的作息,多鍛煉身體,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勇敢面對眼前的艱難。同時,心 中一定要時刻勉勵自己積極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以后為我們的國家多做貢獻!同時,這節課也讓我明白,我們應該從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一定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不要逾越道德底線,這樣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才干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