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外出寫生心得(精選4篇)
大學外出寫生心得 篇1
此次活動本應該四月份進行,但是由于本社團參與了一些其他社團組織的活動,故推遲到5月6日組織開展。但是這次青龍山外出寫生活動舉行的很有意義,一方面提高了社員的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加強了他們對素描的掌握能力。令一方面,培養(yǎng)同學與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感情。同時讓同學們了解自然,通過實踐,來尋找靈感和創(chuàng)意。
一、活動主題
初夏味道,創(chuàng)意無限
二、活動宗旨
為了讓社員們更加了解自然,通過實踐,來尋找繪畫上的靈感和創(chuàng)意,同時豐富社員的業(yè)余生活,增進社員之間的感情。
三、不足與欠缺
1、前期準備工作沒有做好,許多人接到通知太倉促了,最終參與外出寫生的人數(shù)較少。
2、寫生過程太單調,缺少趣味性,其他活動安排較少。
3、路途較為遙遠,沒有考慮到有些人會暈車,暈車藥沒有準備。
四、改正措施
1、前期準備工作要做好,提前和社員打招呼。
2、多策劃組織一些豐富多彩的小游戲,增加趣味性。
3、遠途旅程充分考慮到有些人會暈車,帶上暈車藥。
五、活動心得
這次外出寫生活動,充分的驗證了那句名言: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此次活動很好的鍛煉了社員們的觀察力,提升了大家對自然風景的進行美的提煉的能力。同時我們也深深體會到藝術也是一門哲學,從中可以體會出許多的人生哲理?傃灾舜瓮獬鰧懮饬x重大,因為藝術離不開生活,我們從生活中表現(xiàn)出藝術,才是真正平凡中不平凡的美!
大學外出寫生心得 篇2
十一假期結束啦,生活、學習又開始步入正軌了,這學期雖然開學不到兩個月但有一半時間是在校外的。因為開學兩周后我們開始了我們的成都-云南畢業(yè)實習考察的日子,這段時間是難忘的。
9月12日下午我們踏上了去成都考察的火車,同學們大包小包,還背著畫具,經(jīng)過了20多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后我們終于到了成都,大家一路上有掩飾不住的興奮,在車上我們全班一起吃東西、一起嬉笑,當?shù)竭_四川境內,看到那一座座連綿的山,那綠色,那天然的景像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們。我們一路上就說說笑笑,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到達目的地時是第二天中午,老師安排休息,雖然大家很累,但我們對成都美麗景色的觀賞的心情卻一絲都沒有減少,好多同學已經(jīng)安耐不住這里的吸引,以小組為單位對周圍的民居、街道、古建筑等進行了參觀考察。
成都是一座具有20xx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 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樓、金沙古蜀文化遺址等早已是中外聞名,成都又是一個從來不缺乏名人點綴的城市,歷史上無數(shù)的文人墨客到過這里,杜甫、李白、杜牧、司馬相如、陳子昴„„留下多少千古絕唱;成都更是一個融合了歷史與現(xiàn)代的城市,府南河綜合治理工程堪稱當代營造全新人居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舉,古老的蓉城正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第二天,我們就在市區(qū)進行考察,于是買了張地圖,開始研究行動計劃。首先杜甫草堂和武侯祠是不能不來的。懷著對杜甫:這位曾
寫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具歡顏”,卻終因饑寒交迫,病死于一葉孤舟上的傳奇人物的景仰,我們跟隨老師來到位于成都城西的杜甫草堂。還沒有到草堂就看到兩邊樹木越發(fā)的多了,草堂南面是浣花溪公園,很多老人在這里健身。買票進草堂之后,才知道什么叫“曲徑通幽處”。在這里似乎都不敢大聲說話,遠遠還能聽到一些鳥叫,聞著泥土的清香,方知成都人是如何的愜意。杜甫,河南鞏縣出生,后因避難來到成都,在朋友幫助下,在風景優(yōu)美的城西修筑草堂。杜甫一生作詩歌三千余篇,但現(xiàn)保存下來不過1400余篇,不足一半。他的詩大多反映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時期的社會苦難現(xiàn)象。而且,從史學的角度,也是對歷史非常好的補充,所以也有人把他的詩叫做詩史。草堂是唐朝詩圣杜甫為躲避安史之亂與家人一同遷居于此,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建造了茅草屋,草堂由此而來,杜甫雖在此僅居住了不到4年時間,但在此期間卻寫了大概200多首詩歌。其中不乏有膾炙人口的傳世名句其中,大家所熟知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這時候寫的。經(jīng)過數(shù)百年歷代的改擴建,草堂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得很大,總體感覺布局大氣、景致幽深,植物品種也很豐富,值得一游,草堂是中國文化的圣地。 我們找了處非常幽靜的小河邊拿出速寫本就開始對我們所看到的景色進行描繪,可能好久沒有畫的原因,一開始我們畫的很生疏,后面慢慢的就進入了狀態(tài)。這里景點十分豐富,讓我們無從下筆,到底先畫哪處,我們還是先觀察了幾處后,才在小河邊開始動筆了,這
就是這里的風格,這里的特色,不張揚,不妖艷,有一種古樸的純美。看夠了繁華的都市的眼睛,得到了洗禮和享受這簡單的視覺體會。
從草堂出來,看到周圍的很多茶館,本想也找個位置坐下來喝喝茶,看看書。但走了一個多小時,居然沒有找到一個人少一點安靜些的地方。似乎所有的茶館都坐滿了人,而且沿著浣花溪,居然都擺滿了桌椅。實際上喝茶的人倒不多,更多的人是要杯茶,然后打麻將,打撲克。一路看到這些,忽然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涌上心頭,但又不知是什么。一直希望把這種感覺表達出來,于是慢慢的沿著河邊走,希望理理清楚,F(xiàn)在想起來,剛剛的那種奇怪的感覺也許是因為環(huán)境變化的跨度太大所造成的知覺碰撞。
在草堂里,思緒飛得很遠,被周圍的環(huán)境所感染,一直在為杜甫的那種雖自身處在生活的窘迫之中,卻還在疾呼“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極其崇高的社會責任感,而且是用自己的一生揮筆疾呼,針砭時弊;我想,真的是社會進步了,大家生活好了,所以,曬曬太陽,喝喝茶,打打牌,擺擺龍門陣,也挺好,多安逸。
第二個去處就是武侯祠了,成都武侯祠又名“漢昭烈廟”,是紀念中國古代三國時期蜀漢皇帝劉備和丞相諸葛亮的君臣合祀祠宇,是中國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廟。我們跟隨者導游,一路上聽著導游的介紹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時代。武侯祠隔壁便是仿古一條街錦里,傳說錦里曾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yè)氣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今天的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漢、三國精神為靈魂,明、清風 貌作外表,川西民風、民俗作內容,
擴大了三國文化的外延。在這條街上,濃縮了成都生活的精華:有茶樓、客棧、酒樓、酒吧、戲臺、風味小吃、工藝品、土特產,充分展現(xiàn)了四川民風民俗的獨特魅力。錦里二期也于20xx年春節(jié)前開肆迎客,錦里二期大膽將水引入錦里循環(huán),形成“水岸錦里”的新景觀。主要是飯店、特產店、工藝品店和茶館,街道上還有一些個體手工藝匠人在擺攤,有做糖人的,有畫像的。都是十分有特色的,我們被這里的熱鬧的景象深深地吸引。在這里我們不僅能看到十分有特色的民間傳統(tǒng)工藝,也有十分現(xiàn)代的現(xiàn)代科技,真是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的結合。
成都的吃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火鍋,只不過時間有限而我們想品嘗的東西又很多,所以火鍋就吃了一頓,但還是讓人很回味。成都的小吃很有名,但時間有限我們就嘗了幾樣,會有不一樣的感覺,你會覺得人家吃東西吃的很精致,就是你會覺得人家做的很用心,東西很精致,吃的也自然感覺好。
我們在成都的這段期間,我的感覺是成都城市整體面貌很不錯,綠化的很好,很干凈,非常具有現(xiàn)代化氣息,經(jīng)濟、科技、教育、文化都很發(fā)達,作為西南三省的中心城市當之無愧。這要感謝秦朝時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得成都平原成為物華天寶的天府之國,成都很安逸,置身其中很放松,綜合起來成都是個適合居住和生活的城市,正如“CCTV2傾城傾國,最值得向世人推薦的城市”這個節(jié)目中成都喊出的口號那樣“成都,一座你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但是,我還是得走的,我只能說,成都,一座走了我還會再來的城市。
這次畢業(yè)考察是很有收獲的,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身與客觀世界的溝通,也許這就是這次考察的意義所在吧,這和畫照片是完全不同的。真實世界是活的,照片是死的,因此,這次考察我特別注重了感受,而不是一味的去表現(xiàn)繪畫的技巧。晴天有晴天的感受,而陰天有陰天的感受。我們要注重自己內心的呼喚。我們寫生的目的是:提高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培養(yǎng)對自然風景和環(huán)境的觀察力和感力;鍛煉自己的表現(xiàn)技法,加強對素描色彩的掌握能力;增加班級集體榮譽感。這些目的在我們集體努力下得以實現(xiàn),但我們還是有很多的不足,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也有待提高。學校給我們這次外出寫生的機會,把握這次機會我們學會了也懂得了許多,包括專業(yè)和專業(yè)以外的事情。
在畢業(yè)考察的那段時間里,我的收獲是非常多的,寫生使我對專業(yè)方面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提高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有些平凡的的事物盡管平凡,但它是美的,要用我們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美,用我們的觀察力去研究美,用我們的表現(xiàn)力去表現(xiàn)美,去對自然風景和環(huán)境進行美的提煉,不再漫無目的的去做一件事,像老師說的那樣,即使是不畫也不能為了完成任務而匆忙地亂畫,因為那根本就不能算是作品,只是為了作業(yè)而做的。所以說藝術也是一門哲學,從中可以體會出人生的哲理。另外,還有一點值得回味的,就是和同學相處,這是一段非常難忘的日子,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玩,曾開辟了無數(shù)條近道只為了和同學賽跑,曾幫助走不動的同學拿箱子,曾一起遲到等等,數(shù)不勝數(shù)。這次的畢業(yè)實習也使我在專業(yè)方面有了更多新的認識,雖
然我沒有跟著大家走完全程,但通過我自己在這段時間所經(jīng)歷的地方,真是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這些特色、對比對我的畢業(yè)論文的課題的選題也有很大的幫助。
大學外出寫生心得 篇3
我們服裝學院為了豐富我們的色彩知識和速寫技法,組織我們在學期第九周外出寫生,寫生地點為河南省安陽市的太行山。
4月8號早上七點鐘,我們一群人帶著畫板拎著零食從宿舍浩浩蕩蕩的出發(fā),到學校大門口的地球儀前集合,八點的時候我們出發(fā)前往目的地。三個小時路途顛簸,我們一點也不覺得苦,一路上都懷著一顆悸激動的心,在去太行上的路上,我們就目睹了大山的風采,因為我們走的是盤山公路,坐在車上透過車窗看外面,好美的山啊,山都好高好高,再往下看,又仿佛在山之巔,山腳下的云霧繚繞,仿佛置身仙境,同學們都禁不住拿出手機和相機對外面一陣猛拍。 三個小時的顛簸 ,我們終于是到了目的地了,到達之前,帶隊的王老師就提前給我們聯(lián)系好了接我們的人,下車后,一眼望去滿眼都是山,我們就在大山的懷抱中。然后由負責人帶我們去住的地方,我們寢室八個人住在一個房間里,像宿舍一樣那里的床也是上下鋪,一切安頓好后,才發(fā)現(xiàn)這里的廁所只有一個,幾十號人用一個,要排好久的隊。不過也沒什么,面對這么美的山景,這些也就不算什么了。距離吃飯還有一個小時,我們決定在附近轉一轉,感受一下大山的氣息。我們寢室的女孩和班里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男生結伴而出,在不遠處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條小溪,溪水好清澈,于是,我們脫了鞋子光著腳丫在溪水里的石頭上奔跑,因為沒帶多余的衣服,打水仗的幻想也就破滅了,后來我們還留了影。在溪水上游部分還有油畫寫生的,我們回去吃飯的時候,還在那里欣賞了一番,說實話,好羨慕學油畫的可以用手中的畫筆和顏料留住大山的顏色,不過后來想想也沒什么,我們也可以用我們的方式——速寫。
12點我們準時開飯,中午的飯是白米飯,有五樣菜,還算蠻豐盛的。吃過飯后,是自己在附近找個地方畫速寫,我們有租了自行車去冰冰背,去逛上一下傳說中的奇景,再看看路上又沒有好的風景用來畫速寫,我們一行人帶著速寫板出發(fā)了。去冰冰背一路上都是爬坡路,那叫一個累啊!我們足足走了兩個多小時,好在一路上風景不錯,還有好多樹都開了花,更重要的是我們對冰冰背的向往和那一份執(zhí)著;貋淼臅r候,大家那叫一個開心啊,一路都是下坡路吧,腳都不用登,只要拉緊剎車就行了。我們去的時候用了兩個多小時,回來只用了二十分鐘,感受著風拂面而來的感覺,頭發(fā)都被吹到腦后。
第二天,我們由老師組織去了桃花谷旅游景點,進入景區(qū)內,沒走多遠就有一汪水潭,還有一個瀑布,大家都爭先恐后的以瀑布和水潭為背景拍照。不得不說桃花谷的水好清澈啊!大家走在山崖上人工架起的單行道上,那單行道還真是嚇人,是由鋼筋拼起來的的臺階,一路上各種奇觀異景,令人贊不絕口。對桃花谷最大的感受就是好多的水啊!而又是好清好美的水。而我們的藝術,也要像水一樣的流動而又一塵不染,同時又要想著上一樣的穩(wěn)重,有著扎實的基底。路上的各種景色讓我們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途中我們經(jīng)過了較為有名的九連瀑,它總共有九個瀑布組成,源頭是一個大的瀑布,而后又有八個曉得瀑布組成。路過了九連瀑就做過了整個桃花谷,因谷內路徑比較艱險,所以來不及畫。出谷后,大家都拿出自己的畫板和畫筆,想用自己的筆留住這優(yōu)美的風景。在這里畫風景鍛煉了我膽小的性格,以前總是不敢在人多的地方畫畫,害怕被別人看到自己畫的,對自己很沒信心。但看到同學們都在畫,我也就拿出了畫板和筆,硬著頭皮畫。一會過來一游客,看了看,我都不敢下筆了。他走之前說了一句,“小姑娘畫的不錯。”這讓我有了信心,雖然還是有些膽怯,但對自己終究是有點信心了。我相信,這顆自信的種子在我心中扎根后會慢慢的成長起來的。中午,我們就在休息的地方吃了午飯,是由我們住宿的地方老板沿盤山公路開車送來的,大家都端著一個碗手拿一雙筷子,在這種山地里吃飯也別有一番風味。
之后,大家有一起徒步旅行去了太極冰山,路途的艱辛也沒有使我們放棄,我們在路上有說有笑,路途上也就沒有那么乏味。這一次不僅磨練了我們的意志,還增進了我們的友誼。
其實,當初也有不理解我們?yōu)槭裁匆獊磉@種山里,我們不是學服裝設計的嗎,應該去那種有著特殊服飾文化的地方或一線城市的服裝發(fā)布會嘛?原諒我的愚昧,今天一天下來,我明白了,大山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尤其是我們大一的學生,我們都還年輕。這次的寫生磨練了我們的意志,增強了我們的信心,增進了我們的友誼。也讓我們明白了好多,大山之所以偉岸,是因為他有著深厚的根基,溪流之所以清澈,是因為他不斷地流動更新,我們又何嘗不是呢!這次的寫生不僅陶冶了我們的情操,更是給了我們人生跟為重要的東西。
寫生到了最后一天了,我們轉見者僅剩的一天時間,租了自行車,一起再次向王相巖出發(fā),到之后,因為門票太貴,我們就沒進去,在門口花了一會速寫,然后又騎著自行車四處轉了轉。不知不覺就到了要回去的時間了,我們拎著包帶著賣的紀念品,依依不舍得離開這里。我們做上車后,就在要出發(fā)的時候,天下起了小雨,那是你舍不得我們的眼淚嗎?——太行山
大學外出寫生心得 篇4
要說這些日子里的收獲,那肯定也是有的。在這寫生的日子里, 我體會到風景色彩的訓練是進入色彩領域的重要轉折, 豐富多彩的色 彩變化和由色彩形成的意境情調都可以在外光景物的觀察與表現(xiàn)中 接觸到。我深深感受到當時印象派大師在室外創(chuàng)作時愉悅的心情。通 過風景寫生,可以獲取各種不同,許多色彩就在我們眼中,我們要做 的就是了解并掌握復雜而且有藝術表現(xiàn)力的色彩語言, 并把它用到我 們的創(chuàng)作中。
寫生的日子是快樂的,雖然累,但是我們可以作畫,精神上是愉 悅的,偶爾還可以采摘果實,這是城市里無法體驗到得。時間一天天 的在過,轉眼間我們就要離開這畫家村了,離開這高高的山,這彎彎 的小路,還有那雖已干涸的小河。陽光依然扎眼,但這一幅幅畫面卻 愈閑得頹廢,忽然覺得,自己只是個過客,美麗的景物依舊安靜和平 的存在著,而我們就要離開這個地方了,忽然有種想感謝這次實踐的 感覺, 因為美術寫生不僅教會了我們的審美, 提高了我們的繪畫水平, 也更讓我們懂得了什么叫了文化的相融。外出社會實踐教學,還有一 個重要目的就是培養(yǎng)同學們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讓同學們從 書本的圖片所獲得的文化傳統(tǒng)中走出,進入壯美河山的實地藝術考 察,教育同學們對中國文化從了解、接受,直至喜愛。每去一地都有 目的地引導同學們注意觀察當?shù)匚幕葸M,民俗、民間藝術和歷史文 化遺存。觀觀賞錯落有序的山里建筑、收集地方民間特色形象資料, 注意研究不同地域的、民居生活、家具的風格樣式,為今后藝術創(chuàng)作 積累形象素材。這一切都極大地豐富同學們文化修養(yǎng)和審美趣味,拓 展視野和獲取知識的渠道。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這幾天 同學們體會了山人的熱情好客, 這種社會實踐的文化體驗無疑是感受 “美的歷程” 在寫生實踐期間,我們能遵守學習紀律,聽從老師的安排認真完 成學校,老師交辦的任務。在這次實踐過程中,我也發(fā)現(xiàn)自己的許多 不足之處,實習期間,我利用此次難得的機會,努力學習,嚴格要求 自己, 虛心向老師, 同學請教。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 在短暫的實習過程中, 我深深的感覺感覺到了自己所學所掌握的色彩 知識的膚淺和在繪畫運用中的專業(yè)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 里,對一些色彩繪畫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 的難過,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fā)現(xiàn)自己 知道的是多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 寫生也使我對《色彩》這門基礎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不在單純 的認為這只是學校開設的一門填學時的無關緊要的課程了, 色彩寫生 課的學習使我們對色彩的認識不在存留在色相方面,對色彩的明度, 純度也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提高了藝術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有些平凡 的食物,盡管平凡,但它是美的,用我們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美,用我們的 觀察力和感受力去對自然風景和環(huán)境進行美的提煉, 不在漫無目的的 去做一件事情。
在這寫生期間天氣的變化也為我們深化對光和色彩的 規(guī)律認識及鍛煉我們視覺色彩和運用色彩的能力提供了有力條件, 也 能更好的提高我們表現(xiàn)色彩和技法等能力。
老師教會我們理解因環(huán)境, 氣候,季節(jié),時間等條件變化而產生變化的自然景色的色彩調和,體會 到事物總是在不斷變化的,隨時空的變化而變化,所以說,藝術也是一 門哲學,從中可以體會到人生的哲學。寫生完后,我對寫生作為藝術教育社會實踐,其意義作了思考和總結,學校所安排的社會實踐教學,學生是主體,老師核心,在老師的幫助 下啟發(fā)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找準定位.在地點上一般都是結合專業(yè)訓練 的特殊性多選擇偏遠地區(qū),有地域特色或者是源生態(tài)保存較好的地區(qū). 如我們這次去的畫家村,哪里有原始地貌,受人類影響較少。盡可能讓 學生接觸更多的人和事, 往往這些地區(qū)的偏僻和交通不便每次都能促 使大家克服困難,團結合作,體會到團隊精神。
總之, 美術寫生實踐教學對教育和培養(yǎng)我們藝術人才具有十分必 要的現(xiàn)實和歷史意義,這也是我們走上成功的必經(jīng)之路。因為藝術源 于生活,離不開生活,所以我們要善于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同時健全自 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藝術精品。
同時,非常感謝學校給我們安排這次外出寫生的課程,這讓我們 學會了,懂得了很多,有利于我們今后更好的學習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