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網課心得體會(精選3篇)
第一次上網課心得體會 篇1
原本我有一個快樂而充實的寒假,可是病毒的出現打破了我原本應有的寒假。
中國人愛吃野味是出了名的,而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也就是從上面開始的。它一般在野味上如蝙蝠、果子貍等野生動物上。病毒的傳播也是快得讓人大吃一驚,就這么短短的一段時間就有兩萬余人確診。不僅如此,它的傳播途徑也是非常廣泛!不僅可以從日常中與人交往中傳播,而且可以在接觸的地方傳播。如此,更能看出新型冠狀病毒威力之大!但是,就是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以身誤國,逆向而行!有人說過:中國總是被他們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而在疫情面前,我們會看到正直,堅強,無畏,忠誠和充滿愛的人。前幾天在電視上看到了一則新聞講的是一位就讀ICU護理的女大學生,瞞著父母去參加了這場疫戰。她說,父親在二十二年來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淚,只為了她能平安的回來。記者在問要不要在電視前給父母報個平安的時候,她回答說,哭了的話護目鏡會模糊,等會做不了事。就這樣的短短幾個字讓多少人落淚。
在家的我們,雖不身處在高壓線或者是一線,但是,在家的我們安分守己,不給身處在前線陣地的人們惹麻煩就是我們最好的奉獻。我們在家中給他們以最強的后盾。不管有多難,只要我們萬眾一心,就一定能夠勝利!
你不怕困難,努力攀登的樣子,就是中國的樣子!
第一次上網課心得體會 篇2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新課程實驗的深入實施,帶來了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課堂,創造和問題都推陳出新、層出無窮。必然教研活動的方式也跟隨著發生變化。為了合作與交流、協作與共享,網絡教研應運而生。網絡教研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發和利用網上教育資源,建立開放、交互動態的網絡教研平臺,實現資源的交流與共享,以教育消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如今,利用網絡上博客做教研成為教研的必然趨勢。
網絡教研促進教師的自我反思和發展,改變了教師的學習狀態、工作狀態,極大增強了教師參與教研的自主性,創生出嶄新的學校博客教研文化。通過教育博客,教師發表自己的教育實踐的教學感想、教案、案例等與同行交流,大家群策群力,聚合更多人的智慧,從而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另外,在發貼、回貼的過程中好的貼子會吸引更多人讀貼跟進,教師有了“受重視”感,便會自覺地產生發表的欲望,積極發表話題。
而要發表話題,便會更加關注教學現象,對教學現象進行分析,進而使教師養成了觀察與思考的習慣,催人上進。也實現了網絡教研的同伴互助。在教育博客聚合的環境中,大家以共鳴的方式相互促進與提高,一起構建和諧的抒發、表達、辨析、質疑、批評、總結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規律的網絡環境,一起夠成豐富多彩的“社會大研討”。在充分展示自我,參與交流,質疑和批評的過程中,促進教師學習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習慣的形成,也促進了教研行為的變革,更是一種創新的思維。
第一次上網課心得體會 篇3
今天吃完午飯,我突然很想吃黃瓜和西紅柿。我打開冰箱一看沒有可吃的,心里很是難過,心想大過年的怎么連個西紅柿都吃不上,急的都快要哭出來了。姥姥給我五元錢,我決定自己去買菜,我穿上棉衣下樓出去買菜。一路上,我高興的心都要跳出來了,把那五元錢當寶貝似的緊緊的攥在手中。
我來到了日日鮮菜店,問了問老板有沒有黃瓜和西紅柿?老板和藹可親地說:“沒有。”我可不想這樣空手而歸地回家。于是,我小心地過了馬路,來到了雙匯冷鮮肉菜店。一進門,我就開始尋找我想吃的黃瓜和西紅柿,終于我找到了它們,我心里好高興!我挑了兩個又大又紅的西紅柿,又挑了兩根又大又粗的黃瓜,就迫不及待地讓老板去稱一稱,老板告訴我一共是五塊二毛錢,我不好意思地對老板說:“我只有五塊錢,能否賣給我?”老板看我是自己一個人來買菜的,就微笑著對我說:“可以。”我激動地對老板說:“謝謝你!”我提著菜又蹦又跳地回到了家。
到了家,我問媽媽我挑的菜怎么樣?媽媽看了看說:“這兩根黃瓜還很嫩呢!西紅柿挑的好大呀!還真挺好的!”然后媽媽問我幾塊錢一斤,我說:“太激動了,沒問價格!”媽媽笑著說:“錢夠嗎?”我興奮地說:“錢不夠,老板就把菜賣我了!”媽媽笑著對我說:“第一次自己去買菜還真不錯,自己洗洗,去享受自己的成果吧!”然后我蹦蹦跳跳的去洗黃瓜,洗完我咬了一口,感覺這根黃瓜和別的黃瓜味道不一樣,好像更脆更甜了,吃下去還有一種幸福感、成就感。我也讓媽媽咬了一口,媽媽對我說:“這黃瓜真好吃呀!買的真好!”
以后,如果媽媽和姥姥需要什么菜,我會在小區門口買到,給媽媽當個買菜的小助手。今后,我一定會記得問價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