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福利院心得體會(通用7篇)
兒童福利院心得體會 篇1
一、活動收獲
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愛心社組織大家去兒童福利院送愛心活動。通過這次活動,大家學到了很多、收獲了很多。此次的兒童福利院之行,讓愛心社的每一位成員深深地感受到了“伸出自己的友愛之手,就可以溫暖一個人的心”這句話的含義。愛心社成員陸嬋娟同學說:“先天的缺陷讓這些小朋友遭受了很多不幸,可是,他們也是幸福的。因為有我們,因為有社會的`每一份愛!我真正體會到了什么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人生的價值,不就在于付出之后收獲的那一份令人回味的快樂嘛。我們走了,但我們的心卻被留下了,我們的情將在這里生芽,我們的愛也將由此蔓延開去!讓這些從小失去愛的兒童們體驗社會對他們的愛,有助于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使他們像其他的孩子一樣享受快樂,努力學習、健康成長,這將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愿。通過這次活動,培養和增強了我們愛心社員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奉獻意識,有助于引導大家積極地投身于社會公益活動中去,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片心意和微薄的力量,并將愛心社愛的力量發揚光大。
二、評價與反思
此次活動在愛心社成員的精心組織和安排下,得到了圓滿的開展。既豐富了大家的業余生活,又為同學們在學習之余提供了一次社會實踐的機會,為同學們服務社會、接觸社會、感恩社會打下了基石。活動還得到了接待方老師的高度贊賞,我們也因此得到了南京市社會兒童福利院的一面感謝的錦旗,并歡迎我們再一次與孩子交流。
三、福利院兒童的情形讓我們有兩點反思:
1、我們應該如何讓面對自己的幸福生活?
2、如何加大宣傳力度,號召更多的人關注社會弱勢群體?
針對第一個問題,愛心社將聯合學生會,開展一次座談會,邀請各班代表參加討論。
針對第二個問題:愛心社將專門出一期有關此次活動的主題海報——關愛社會弱視群體,體現公民基本道德。同時,還將聯合學生會宣傳部布置各班出一期相關黑板報及小報,號召全校學生對這一問題進行深思;聯合廣播社策劃一期“愛心”專題節目,加大宣傳,提高每一位學生的社會意識。
兒童福利院心得體會 篇2
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孩子因為四肢不全被父母遺棄?有多少孩子因為迷路走散和父母失去聯系?又有多少孩子因為種種原因難以與自己最最親愛的父母團聚?他們沒有親人,沒有依靠,沒有一個溫暖的避風港灣。他們像一只只斷翅的小鳥。像一個個斷線的風箏,像一條條隨波逐流的小船,那樣無助,那樣無奈,那樣可憐。但是現在祖國強盛了、富裕了,隨著一個個兒童福利院的建起,那些無依無靠的孩子終于有了他們溫暖舒適的小窩。
一天,老師帶我們去福利院。同學們非常興奮,非常熱心,個個拎著大包小包,背著大兜小兜。里面裝著圖書、衣服、文具、食品……大家都懷著同樣真摯的祝福,給那里的孩子帶去關心、帶去微笑、帶去祝福、帶去溫暖。
“看!福利院到了!”大家激動地奔出車門,終于來到了盼望已久的地方。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福利院大樓。哇!這里設備齊全、溫暖舒適,有一種家的味道,有一種家的感覺。我們來到二樓,透過玻璃看到幾十張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有些孩子還在熟睡,有些孩子已經開始了新的一天的快樂生活。從他們的微笑中可以看出他們的可愛與快樂,但是我還是隱隱覺得他們是那么可憐。他們有的是腦癱,有的是聾啞,有的是唇裂……這些可愛的孩子是多么不幸,身體上的缺陷讓他們早早地成了孤兒。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怎么能拋棄自己的親骨肉呢?孩子有殘疾。更需要父母精心的照顧和培養,而不是拋棄。
隊伍慢慢地向前挪移著,那些孩子純潔無邪的笑容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他們的笑是那么甜蜜、那么可愛。隨后我們又來到一間大教室,這里的孤兒都有不同的殘疾,他們的不幸讓我對他們充滿了同情。我坐到他們身邊,和他們交談,想知道他們心中的感受。交談中,我感到他們的生活很愉快,也很充實。他們雖然有殘疾,但心靈卻是那樣純潔、美好。當他們收到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東西時,都要和伙伴們一起分享。這里的孩子不僅懂得有福同享,而且懂得回報。當我幫助一位小弟弟剝開糖紙時,他顯得十分高興。馬上送給我一支棒棒糖。還有一位小弟弟兩次把牛奶放入我的手中,他好像不會講話,但不斷地用手勢告訴我怎樣喝,我被他的真心實意所感動。看到這些可愛的孩子們那么懂事,我感到十分欣慰、十分快樂,我真替他們感到高興。
看到這些孩子生活得還不錯,我們的心也就踏實了。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福利院,踏上了回校的路途。在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但我最希望的是怎樣讓這些孩子在廣大市民的幫助、關心下茁壯成長,讓他們擁有一個充滿幸福、充滿親情、充滿友愛的童年。讓他們擁有一個充滿陽光、充滿快樂、充滿自信的人生!
兒童福利院心得體會 篇3
寒假開始不久,在班主任的帶領下,我們班30多名同學走進了福利院,慰問了福利院的兒童。
十幾輛車經過顛簸,抵達了福利院。進入大廳,穿過走廊,走進休閑廳,十幾名兒童正在玩耍,他們當中有的臉被燒壞了,有的因先天性疾病成了三瓣嘴,有的腿折了。慰問正式開始,先是由福利院方的代表講話,她簡單介紹了福利院孩子們的學習及生活情況,并對我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給孩子們帶來的各種學習用品及生活用品表示真誠地感謝。接著,由我班班主任王麗君老師代表講話,她一方面鼓勵這些孩子們要振作精神,努力學習。
另一方面對我們這些正常的孩子們也提出要求,就是要好好珍惜現在每一天。為促進雙方友誼溝通,我班也由幾位同學代表演出自己的絕活。自由溝通開始了,我與一位三瓣嘴兒童交流,一開始她有點害羞,不太敢說話,只是點頭、搖頭。我突然發現父母因孩子先天性疾病,狠心地將自己的孩子拋棄,使她們從小缺少父母的愛,使她們內心變得自卑、害羞。當時,我內心真的是百感交集,一方面同情他們,另一方面痛恨這些不負責任的父母們。但人世間處處充滿愛,是社會福利院的工作人員們默默無聞地為這些拋棄的孤兒們日夜操勞著。白發姑娘登場了,她得了一種奇怪的病白發病,雖然她身體殘疾,但她很有志氣;雖然她見不得光,但她的夢想是當一名歌手。她拉著我們去看她彈鋼琴,那優美的音符從她指尖劃過,如果不是我親眼所見,我真不相信眼前這位殘疾姐姐她竟只學兩年就達到了七級水平!
我拉著慰問的兒童噓寒問暖,她漸漸與我比較熟了,漸漸地開始說話,但她的口語不太好,看看表,我們要結束這次旅途了,臨走前,我拉著她的手告訴她:你要好好練習口語,好好學習,爭取更優異的成績。我沖她笑笑,她也沖我笑笑。這次慰問福利兒童之旅圓滿結束了,我希望她會成功,會圓了她的歌手夢,會好好學習,把口語講得更流利,努力學習,爭取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為國家建功立業。
兒童福利院心得體會 篇4
我第一次去孤兒院,在那里我看到很多被父母遺棄或者失去父母的孩子,他們年齡最小的只有4歲,最大的10多歲。這些孩子大多數是帶著些殘疾的,但是他們也是鮮活的生命。
孤兒院的護理不太多,所以孩子們很多時候是沒有太多護工去精心照顧他們的,當我們進去一個大房間的時候,我看到一群孩子向我們撲過來,嘴里邊都喊著阿姨,叔叔,讓我們抱抱,很熱情,很親切。我當時看到孩子們的時候我驚呆了,我有些害怕。不是他們的熱情嚇到了我,是他們的面部表情和體態嚇到了我,他們有的咬著指頭,有的嘴里躺著唅拉子,奇怪的是很少有哭的。他們穿的很干凈,我做了一下自我緩解,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態后好多了,我們大家都在輪流的抱著一個又一個的孩子。我做在了一邊,自己看著孩子想了很多很多,眼淚不停的就留了下來,這時有個女孩過來和我說話,女孩問我“阿姨怎么了?為什么要哭”?女孩看上去智商還可以,就是肩和腰有些問題,我回答她:“沒事的”。我們就一直聊一直聊,她很安靜,很穩重,也很懂事,因為其他孩子們都在搶我們拿來的飲料和吃的,我問她:為什么不去和小朋友們一起吃去,她說:“等小弟弟小妹妹吃完的我在吃”。多么感人的一句話啊!多么懂事的孩子啊!為什么會遇到這樣狠心的爸爸媽媽哪?在聊天過程中我得知,女孩是棄嬰,女孩說:“我不想要爸爸媽媽,他們不要我了”。我心如刀絞,同時也想起了我的兒子,我的兒子也11歲,每天高高興興的上學,每天在我面前媽媽長媽媽短的。和女孩同歲,同樣11歲的孩子不同的命運,我能為女孩做些什么?我們能為孤兒院的孩子們做些什么?
回來在我們這個群里聊天,她們問我們去孤兒院有什么收獲,提到孤兒院那些孩子,我忽然就那么清晰地想起了那個女孩的笑聲和她的話語,原來,每一個人的心底都會有一些柔軟的地方,一不經意,便會被觸動,就像我們說的一樣“這些孩子他們缺吃少穿,他們衣不過體,他們生活苦楚,但他們缺少幼兒的本性,他們生活如綠薄冰,看人眼神看人臉色,沒有童真的笑,沒有絢爛的夢,沒有可以讓人留戀和回憶的童年。誰無童年?誰無夢想?年少童稚的心靈需要的是無拘無素的游戲和天真無邪的笑,希望我們能給予”
我覺得我們給孩子們帶去的,不僅僅是短暫的快樂和溫暖,而是要讓他們學會一種心態,在沒有人幫助他們的情況下,也能堅強快樂的生活下去的一種理念!希望通過一種契合的方式和孩子們溝通!希望能通過一種理性的方式幫助到他們,希望他們能夠完全的自立!其實在這個群里的人大概都沒有做志愿者組織的經驗,因此盡管有一個美好的愿望,卻是不知該怎么行動,所以請大家原諒我們對大家的熱情和愛心的“冷落”,還好我們都有一顆真誠的心,現在又有了一個群,我們可以共同商討我們該怎樣把我們心底的那些關愛和善良展示出來,所以,請,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在這里說出來,讓我們盡快地行動起來。
相信只要我們用心,我們一定會做好的!
“敬老愛幼”是我國的傳統美德。20xx年xx月xx日,組織了一次義工活動,這次活動不同往常,組織大家去慰問福利院的小朋友。因為是慰問孤兒不是娛樂活動所以不需要人太多,兩家店共有20多人參與,并準備了一些學習用品及玩具等慰問品。
在領導的帶領下,我們一行帶著“關愛兒童奉獻愛心”的心情乘坐著我們的“專車”公共汽車出發了。孤兒院不在xx市里,我們對那邊不是很熟悉,比我們想的到達要快很多,當我們走進福利院大門時,福利院的教職工早早地等在門口,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在福利院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我們把提前準備的慰問品送進了他們的教學樓,我們放下物資后工作人員帶領小朋友們來和我們見面。見到孩子們我很驚訝!因為一想到最小的孩子竟然才2歲左右,最大的也不過10多歲,他們都那么可愛,那么天真,有一些也有一點殘疾,但是孩子確實很讓人心疼!我們把帶來的學習用品及玩具分別發給小朋友們。孩子們都很乖,一個個都用笑容表達著喜悅及感恩之情,看著孩子們可愛、真誠的笑臉,大家感到無比的欣慰。
接著工作人員領我們參觀了院里的書屋、課堂、康復室、娛樂室、醫務室、心理治療室等很多地方。那里的環境遠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不僅感慨世間還是有愛心的人多,是那些充滿愛心的人,撐起了福利院兒童的一片藍天。雖然他們有一些是殘疾兒童,有的患有重大疾病,但他們一個個都活潑可愛,充滿童真。
在我們走進一間教室的時候,孩子們還為我們表演節目,表達他們的喜悅、感激之情,當其中一個智障兒童唱起那首《我的好媽媽》的時候,在那歌聲的旋律中,許多同事都禁不住留下了眼淚,為孩子們不幸的遭遇感到痛心。其間,工作人員還給我們講述了其中幾個孩子所患的疾病和不幸的遭遇,大家感到一種說不出的心痛,同時,我們也深深的感到,福利院的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幾個人,幾個單位,幾個團體的一時關愛,他們需要的是整個社會的關心和呵護,不僅是物質上的援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關懷,在活動的最后,我們跟孩子們合影留念,依依惜別。
通過此次活動,不僅提高了大家的思想品質,還給需要幫助的人們帶去了一份關愛之心。大家獻出了愛心,收獲了真誠,更學會了感恩,只有奉獻愛才能更好的收獲愛,世界需要愛,社會需要愛,人與人之間更需要愛,我們會繼續關注社會公益事業,讓愛心永遠傳遞。
近日,組織了一次活動——參觀福利院。通過這次活動,我有機會零距離地接觸我國的福利院,并對其所代表的社會弱勢群體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
當我們來到福利院時,里面的孩子們,大都在玩耍。看到我們的到來,他們紛紛籠絡過來。據了解,兒童福利院工作是我國兒童工作的特殊組成部分。兒童福利院和其他也監護養育部分兒童的社會福利院監護養育的兒童主要是因天災和不可預測事故失去雙親的孤兒,同時也監護養育因身患難以完全康復的智殘、肢殘等重殘或因嚴重疾病而被父母遺棄的兒童。可以說,跟其他生活在家庭懷抱中的兒童相比,他們是不幸的。
進入園內,孩子們面對這么多的陌生人,開始時顯得有些拘謹,但很快,便與我們打鬧起來。不到半小時,他們便與我們融為一體了。大家用各種方式相互交流起來。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了園內的一些問題:首先,孩子們普遍缺乏愛心。當我們拿出隨身攜帶的糖果時,他們往往會成包地搶去,而且極少與其它小朋友分享。其次,孩子們大多是獨來獨往,極少與其它小朋友共同玩耍,個別小朋友還存在不同程度的畏懼感,總是躲在角落等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并緊緊抱住自己的物品。最后,我發現園內游樂設施偏少,場地和工作人員都緊缺。整個上午,我看到工作人員都在十分忙碌地干活:打掃衛生,清洗衣物,準備午餐……
據悉,我國兒童福利院的經費,是以國家和地方財政撥款為主,集體集資、發行福利彩票及社會捐助為輔。由于我國的社會捐助機制尚處發展和完善階段。因此,經費主要還是撥款。而這一切,則不可避免地限制了我國福利院工作的進展。
離開福利院時,我們的心情都有些沉重。這時,xx部的同學告訴我們,這次活動的意義在于引導大家關注與支持社會弱勢群體。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社會弱勢群體及其問題日益凸顯,并引起了社會各屆的廣泛關注。查閱相關資料,我了解到,我國現階段社會弱勢群體的構成情況比較復雜,主要是由貧困者群體、失業者群體、殘疾人群體和老年人群體組成。同時,我也認識到:弱勢群體問題的日益嚴重,違背了社會公平原則;而其存在與貧困化,也不符合我國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該問題若不能有效解決,勢必會影響我國政治穩定和社會發展。因此,我們必須要重視并設法解決該問題。
首先,強化政府的社會政策支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其次,要積極發展社區服務,大力輔助政府相關方面的工作。最后,要充分發揮社會"社會第三部門"的社會支持作用,如創建各種團體和基金會,為弱勢群體服務。我堅信,在政府的努力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弱勢群體的社會保護和社會支持問題一定能得到有效解決,我國的社會安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也將得以實現!
以上是我參觀福利院的一點收獲。最后希望黨組織加強對我的培養和教育。
兒童福利院心得體會 篇5
福利院,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熟悉是因為經常在電視上聽到這個名字;陌生是因為我們條件的限制,從沒有去過福利院看過。這次能和班級的同學們一起去,讓我有了很多感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一位老人都需要一份關懷。懷著這份心情,班級團支部組織部分團員前往良鄉福利院慰問那里的老人,在這次活動中我感悟了很多。
剛到敬老院一開始,我們選擇與老人增進感情,在與他們聊天的同時,我被他們淳樸節儉的生活態度所感動,生活在這里的很多是患病老人,他們或許看不清、聽不清,但臉上無一例外都洋溢著對生活知足的點點微笑,正是那笑令我感到他們那種歷經滄桑的淡然與祥和。后來,有不少志愿者在庭院里與老人暢聊,他們或敘往事,或談人生,或論趣事,慰問時間雖短,卻飽含著我們對老人的深深祝福與敬意。在活動中有一位老人細心的給我們講述她所經歷的人生,讓我受益匪淺。
我們離開時,老人們眼中流露出不舍與感動,我突然感悟到這里的老人就像是大樹一樣,在經歷人生的風風雨雨后,在這里收獲人生的安寧與淡泊。其實,生活本來就是這么簡單。和一群同齡人聊聊天,沒人打擾的曬曬太陽,少了一份喧嘩,多了一份寧靜;少了一份勾心斗角,多了一份坦誠相待;少了一份期待,多了一份快樂。
老人世界,不會因為失去老伴而形影孤單,也不會只有兩位老人的相對無言,更不會因為兒女沒來探望而焦躁不安,福利院的世界,是老人回歸社會的世界,也是年輕兒輩奉獻愛的世界。同時,我也對奉獻精神獲得了更加深刻的領悟,我想:每一位志愿者都像一條溪流,清澈心田,匯入志愿者隊伍的大海中,帶來海闊天空的美好;每一位志愿者都像是一米陽光,溫暖他人,聚到志愿者隊伍的光束里,帶來普照大地的和煦。
兒童福利院心得體會 篇6
今天,我和媽媽去了福利院。晚上睡覺時,我卻寢不安席,還在想福利院的孩子。
福利院的孩子不自由,雖然里面住著非常舒適,什么都有,可是他們不能出福利院的門,連門都是鎖住的。而且,里面的孩子一個個都很可憐!
就這么說吧,什么樣的孩子都有:眼睛看不見的,耳朵聽不見的,不能走路的,侏儒......什么樣的孩子都有。我感觸很深的,是一個看不見的男孩。
這個看不見的男孩在我一進房間時就站起來摸索,要拽著我往門口走,他眼睛似乎有一絲光,就只知道有人來就拽著人走,嘴里念著:“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原來,每個的星期天,會有好心人將這里一部分的孩子帶回家當自己孩子養,第二天送回來。這個看不見的男孩是多么想要那一天的到來啊!看到他這樣,我熱淚盈眶。還是這里的人員告訴他今天不是周天,才沮喪的放開我的手。真可憐!
還有那種自虐的,就是明明看著好好的,突然一直抓自己,一直撞墻等的自虐行為。有一個女孩就是把自己的眼睛抓瞎了。還有把頭發抓沒了的那種。
小嬰兒也有,就是骨頭軟軟的,像能隨意捏的那種布娃娃似的,可以把頭放到自己腳的那種嬰兒。有時我都被嚇到了。
太多太多了,這些可憐的福利院的孩子。我真感謝我能有這樣健康的生命,愿這些可憐的孩子能有好心人收養吧!
兒童福利院心得體會 篇7
為不斷加強對機關黨員干部職工的思想教育,激勵大家回報社會、奉獻拼搏的工作熱情,高新區機關黨委組織開展“珍愛生活、擔當作為”主題黨日活動。作為一名黨員有幸于6月21日來到市兒童福利院參觀。
這是我第二次走進兒童福利院,第一次是20__年。五年后再次走進福利院,感覺這里變化好大,起居室里孩子們的被褥疊放的整整齊齊,書架上擺滿了圖書,屋子里布置得溫馨整潔。現代化的醫療設施,多功能的康復訓練室,五彩繽紛的感統體驗室等等。多才多藝的大孩子在走廊的天花板上手繪了十幾個國家的美景。這一切都體現出福利院對這些孩子教育的結果。
在孩子們的活動室看到了許多純真的笑臉,雖然他們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有著殘疾,但是在老師的帶領下,快樂的跟著節拍舞蹈。在康復室護理醫生在給肢體殘疾和腦癱患兒進行肢體功能恢復訓練,做每一個動作都非常的困難,在醫生的一次次鼓勵下,他們堅持著…...看到這些畫面同行的許多媽媽們都默默留下了眼淚,這其中也包括我。
越往下走就來到了更小的孩子的起居室,小小的圍欄里一雙雙期盼的眼神,一聲聲稚嫩的呼喊,這些幼小的生命多么可憐。有好幾個孩子看上去也就幾個月大,就這樣被遺棄,失去了親人的關愛。不由得痛恨這些遺棄孩子的父母,你們的做人良知何在?據福利院的副院長講,福利院只收納公安機關送來的孩子,現在院里已經有620多個孩子。有患病的孩子院里都極盡全力為他們治療,而且給大一點孩子教授一些力所能及的手工勞動,再大一些的孩子送他們去不同的學校接受教育。還幫助他們在社會上找工作、申請公租房,讓他們更好地回歸社會獨立生活。
高新區從20__年以來一直堅持資助兒童福利院,建立了天津高新區永久愛心基金,目前已經募集1500萬的愛心資金。給福利院的孩子們帶來幫助,作為一名高新區人我感到了光榮責任及神圣使命。我們要將我們的愛心繼續傳遞下去,把我們的小愛匯聚成大愛,把我們每個人微小的力量匯聚成永久的力量,用實際工作來回饋,用實際的行動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