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心得體會(通用13篇)
長津湖心得體會 篇1
看了最近剛出的電影《長津湖》,我感慨萬分。七十多年前,英勇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去進行一場守護正義的戰爭。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最英勇的人,最可敬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筑起一道墻,阻隔美帝主義的侵略,保衛了中朝兩國的和平與安寧。
是戰爭無疑是殘酷的。《長津湖》里,中國人民志愿軍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吃不飽穿不暖,許多人甚至被凍到截肢,但他們仍舊堅持在抗戰的一線,只是因為那保家衛國的決心。電影中有一幕火車上路過長城的.場景,而他們就是長城,用生命筑起長城換來和平。
《長津湖》里,看到美國的飛機轟炸我們最可愛的人,看到我們最可愛的人不到最后不放棄,看到他們用盡一切力量去反抗美軍,我抑制不住地哭了。我在想,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現在會是什么樣。所以我們應該一直銘記他們,緬懷他們。
先輩們用鮮血寫下的歷史,用青春和生命換來的和平,人們不會忘記,更不敢忘記。《長津湖》的上映讓人們對抗美援朝戰爭有了更多的了解,讓人們對這來之不易的和平更加珍惜。
惟愿硝煙不會再彌漫,和平不會再消逝。
長津湖心得體會 篇2
一個個奮不顧身的背影,一套套浸滿鮮血的軍衣,一腔腔熱血灑遍長津湖,一把把血染過的的步槍換來的是國泰民安的家園。一部《長津湖》,打動了我的愛國情懷,教會了我不屈的`精神,更讓我學到了堅強的品質。
《長津湖》這部電影以抗美援朝戰爭為主線,講述了伍千里、伍萬里、余從戎等英勇對敵以及雷公英勇犧牲的故事。一幕幕催人淚下的場景,一幕幕激動人心的戰爭場面,其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雷公犧牲的那一刻。
永記長津湖的冰雪,永記冰雪里那些最可愛的人,和他們不朽的軍魂。“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我們永記戰士們的奮勇、頑強!感謝祖國,感謝共產黨,感謝戰士們,感謝《長津湖》。
有的人永遠留在了那個寒冬,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迎來春天!向英雄致敬,愿逝者安息!
長津湖心得體會 篇3
藍天白云間,一架架飛機掠過長空,發動機的轟鳴聲成了危險降臨的信號,朝鮮半島上數以千計的中國軍人奔跑、呼喊,尋找掩體、拯救戰友。炮彈一一落下,鮮血、殘肢在朝鮮半島的土地上零落成泥。伍百里戰死了,伍千里還在,伍萬里也應征入伍了,一個普通百姓家的三個兒子都在戰爭的.硝煙中笑過、哭過、成長了。那是一種深刻的恨與痛,它會撕扯靈魂,催人長大。就像在戰爭中存活下來的戰士所說的那樣,勇士與陣地同在,英雄和日月同輝!這場戰役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艱難的,但是我們依然勝利了,我們維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新生的政體,也維護了亞洲的和平與穩定,用我們的血肉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同時也為我國的發展贏得了相對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
歷史,需要緬懷!
英烈,需要銘記!
和平,需要珍惜!
長津湖心得體會 篇4
雪地里埋伏,死傷慘重,血肉模糊,尸體被炸的滿天飛,就這樣他們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慘烈的戰斗,無數的無名英雄倒下了。在那么條件惡劣的情況下,吃著冷冰冰堅硬的熟土豆,穿著薄薄的破棉衣,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我們的戰士也毫不畏懼。再看看那些美國大兵他們還喝咖啡、吃肉、吃罐頭、吃巧克力,穿著很保暖的衣服,用著先進的.武器對付我們的戰士,就這樣他們狂妄計劃著要鏟除我們,萬萬沒有想到我們的戰士是那么的勇敢、強大、戰無不勝。
我們的戰士憑著驚人的執著精神,以及不怕犧牲不怕困難勇于斗爭的奮斗精神,讓美國大兵斗志全無,他們也佩服我們的戰斗力,還向我們的戰士敬禮,這更證明了我們的戰斗精神是多么的偉大。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我們勝利了。
長津湖心得體會 篇5
姐姐帶我去看了長津湖這部電影,剛開始真的不懂,后來讓我了解到抗美援朝的勝利是多么的不容易,中國人民志愿軍是多么了不起。他們打了好幾次仗,終于成功了,他們為了打死美國人不知犧牲了多少人。而且他們還是半大的孩子們,但扛起了保家衛國的責任。
永遠不能忘記,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他們用鮮血和汗水換來的,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共同守護我們幸福家園。
謝謝英雄,我也要像你們學習一直堅持不放棄,為國家做出貢獻!
長津湖心得體會 篇6
國慶期間,一部《長津湖》,看得人血脈賁張,又潸然淚目。
電影一開始,吳京飾演的連長伍千里手捧哥哥伍佰里的骨灰,乘船探家,一路山青水秀,樵影漁歌,散去硝煙的祖國是如此的美好。入夜,他剛躺下,突然,岸上傳來緊急軍情:天亮前歸隊!他毫不耽擱,立即整裝歸隊。
朝鮮戰爭爆發。伍千里的七連隨隊進入朝作戰。炮火連天,軍情危急,戰友犧牲的場面隨處可見。面對武裝到牙齒的美國軍隊,只有“土豆加步槍”的志愿軍戰士發揚敢打敢拼的精神,克服各種困難,付出了巨大犧牲,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打出了中國人的精神,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抗美援朝”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中國軍隊用七十萬的巨大犧牲,向全世界樹立了中國人凜然不可侵犯的威嚴!
同時,影片所展現的中國人珍愛和平的情懷,更是可貴。開戰前,毛主席跟彭老總說:“剛建國,真不愿意打這一仗,可是,為將來著想,又必須得打。”可見,這場戰爭我們是被迫應戰。戰場上,面對已無生機的美軍師長,伍千里阻止了弟弟要補槍的做法,他說:“有些槍必須開,有些槍可以不開。”相反,他們不管中國的反復警告,為阻斷朝鮮人民軍的后勤,悍然轟炸我國東北邊境,把戰火引入中國,因為他們認為剛剛建國的新中國根本不敢參戰。戰場上,美軍兩架戰斗機僅僅因為無聊,竟以射殺尸體為樂,一名小戰士為此而犧牲。文明與野蠻,仁慈與殘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影片中,已經轉業卻又主動趕回參戰的七連指導員在老排長“雷爹”犧牲后的一席話,瞬間讓全場淚目,他說:“我回來打仗,就是為了以后孩子們不用打仗。”那一刻,我們真正理解了“今天的幸福是烈士們用生命換來的”,這句話,是多么地深刻而沉重啊!是啊,無數犧牲了的戰士,連名字都無從知曉,他們都是為了祖國,為了我們而戰斗,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流血和犧牲,才有了祖國的繁榮富強和我們現在安逸的生活。
今天,我們生活在和平的陽光下,享受著新中國的美好生活,但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曾經有七十幾萬中國年輕軍人把永遠定格在在了朝鮮戰場,他們是我們心中永遠的痛苦和驕傲!
在力量相差懸殊的七十年前,中國人憑著一腔血勇,挺起胸膛沖上去,打敗了美帝國主義者;今天,我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了,更不會畏懼任何挑釁與侵犯。今天的歲月靜好,是因為昨天的艱苦卓絕;珍惜這靜好的歲月,才無愧于先烈們打下的這片紅色江山。守好這江山,建設好新中國,是我們必須永志不忘的歷史重任。只有這樣,才能告慰先烈,做合格的“新中國人”!
《長津湖》,為我們樹起一塊精神之碑!
長津湖心得體會 篇7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看了《長津湖》的電影。影片講述了1950年當我們還沉浸在新中國成立的喜悅中時,又一次的迎來一場戰爭。我們的戰士們背負著國家的使命,遠走他鄉,英勇奮戰的故事。
在影片中我認識了伍百里、伍千里、伍萬里三兄弟,認識了許許多多勇敢的戰士們。他們在極寒嚴酷的.環境下,憑著鋼鐵般的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奮勇殺敵,最終擊退了敵軍,扭轉局勢,取得了勝利。看了這部電影,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們戰士們身上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對自己國家的熱愛,我將銘記歷史,珍惜現在來自不易的美好生活!
長津湖心得體會 篇8
影片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志愿軍連隊在極度嚴酷環境下堅守陣地奮勇殺敵,為長津湖戰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感人故事。
1950年,中國志愿軍部隊與美軍在朝鮮長津湖地區交戰,中國人民志愿軍第9兵團將美軍1個多師分割包圍于長津湖地區,殲敵1.3萬余人,扭轉了戰場態勢。
這次戰役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是扭轉局勢的關鍵一戰,而中國人民志愿軍也付出了慘痛的犧牲,在零下三十多攝氏度的極端天氣中,很多先烈是以端著槍的姿勢被凍僵,體現了志愿軍戰士服從命令視死如歸、凍成冰雕也不退縮的.革命精神。
這便是中國的志愿軍,這便是中國軍人的精神,也是現在撐起整個中國的民族精神。
長津湖心得體會 篇9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心里有很多感想。這部電影講述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次經典戰役——長津湖戰役。故事的背景是在1950年,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當時,陸戰一師潛到長津湖西側,這里有連綿起伏的萬重山。志愿軍們清楚地知道,前方的美軍有數十萬人,擁有著世界上最先進的裝備——陸戰一師師部和部分工兵有3000人,湖東側,陸軍第七師31團有4000人,陸戰一師的一團和五團共8000人,并且還有第一航空聯隊的空中支援。但我方志愿軍,裝備不好,只能“硬打”。
長津湖這部影片,一部分是通過采訪當年作戰老兵的回憶還原出來的。志愿軍當時沒有多少棉套,可能是老天爺也在作怪,夜晚最低的溫度竟低達零下40度,讓志愿軍的戰斗雪上加霜。
電影里有句話我印象深刻,“這場戰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打。”正是先輩們的無畏奉獻,才讓我們有了美好的今天,我們更要好好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努力奮斗,為中華復興而讀書!
長津湖心得體會 篇10
近日,電影《長津湖》在全國熱映,該片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志愿軍在惡劣環境下奮勇殺敵,最終贏得偉大勝利的故事,“冰雕連最后的戰斗姿態”“宋阿毛的一封遺書”“零下40攝氏度下啃下硬邦邦的土豆”等場景紛紛觸到了我的淚點。作為青年黨員干部應讀懂“長津湖”背后的“英雄之火”,在為民辦實事中接續新時代英雄火炬。
“冰雕連最后的戰斗姿態”背后是“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必勝之火
在戰爭年代,任何一點小的動靜都可能造成很大的損失,即使天寒地凍,零下40度,戰士們也不敢跺腳或者走動,不能采取任何的取暖措施,他們在凍死的那一刻還緊握著步槍、機槍,面對堅守的山口,時刻等待著沖鋒號的響起。“面對有如此決心的敵人,我們永遠無法戰勝他們。”美軍軍官感嘆。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作為青年黨員干部,要學習他們為了勝利、犧牲一切的情操。在為民辦實事中,要不畏外部條件的重重阻礙,要有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的'勇氣,又要有打攻堅戰、持久戰的決心,用“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執著,為奪取新征程全面勝利燒一把“火”、添一把“柴”。
“宋阿毛的一封遺書”背后是“我以我血薦軒轅”的信仰之火
“我愛親人,愛祖國,更愛我的榮譽——光榮的志愿軍戰士!冰雪啊,我絕不屈服你,哪怕是凍傷與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陣地!”這是“冰雕連”上海籍戰士宋阿毛口袋中發現的絕筆。“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無數志愿軍戰士,堵搶眼、炸碉堡、抗嚴寒,以血肉之軀,鑄就保家衛國的鋼鐵長城。“朝聞道,夕死可矣。”作為青年黨員干部,要始終堅守理想信念不動搖,做到跟黨走、聽黨話,始終保持“我以我血薦軒轅”的信仰之火,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上,以為民辦實事踐行“對黨忠誠”的誓言,用攻堅克難錘煉新擔當,用實干擔當展現新作為,用夢想信念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
“零下40攝氏度下啃下硬邦邦的土豆”背后是“粉身碎骨渾不怕”的奮斗之火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美軍圣誕節吃著美味佳肴,志愿軍戰士卻在零下40攝氏度的雪地里啃著“硬邦邦”的土豆,戰士們沒有一絲抱怨,眼神里沒有絲毫動搖,沖鋒路上更是毫無遲疑。踏平坎坷成大道,穿越煙云譜華章。作為青年黨員干部,跳出“小我”舒適圈,吃別人吃不了的苦,要把啃“硬骨頭”當作精神追求,在吃苦吃虧中主動接幾個“燙手山芋”,在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中提高斗爭本領,在“摸爬滾打”中不斷探索新方法新思路,到問題多、困難大、情況復雜的地方去,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在“暴風雨”中為民“遮風擋雨”。
長津湖心得體會 篇11
近日,電影《長津湖》在全國熱映,該片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志愿軍連隊在極度嚴酷環境下堅守陣地奮勇殺敵,為長津湖戰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感人故事。作為黨員干部,追片之余,我們也應該從劇中汲取精神食糧,扎牢“信念之根”“奮斗之根”“忠誠之根”,以更加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在新時代“趕考路”上書寫新華章。
扎牢信念之根,讓“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紅色經典激勵心扉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走進抗美援朝紀念館,初入紅色展廳,一組鮮明對比的數據十分引人注目,我國在鋼產量、武器裝備、后勤補給等方面都遠遠落后,簡而言之為“氣多鋼少”。看似可怕的敵人,有著強大的裝備和制空權,實則卻鋼多、氣血不足,這些致命弱點在近戰、夜戰中暴露無遺。然而,正因為志愿軍有著“氣壯長津湖”般崇高的信仰,才能做到眼中有光、心中有磅礴力量,以頑強的意志信念,擊退敵人一次又一次的沖鋒,守住一座又一座高地。雖然當下我們不必過度擔憂寒冬,但是我們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前進之路勢必坎坷曲折,堅定信仰是新時代的迫切呼喚,“強國有我”更是每一位青年人奮臂高呼的應有之音。
扎牢奮斗之根,讓“戰嚴寒、斗風雪”的紅色基因浸潤心田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零下40度的長津湖,寒冷比敵人的炮火還要可怕,在缺衣少食的情況下,志愿軍饑寒交迫,卻依然熱血沸騰,他們以炙熱的奮進精神投入戰斗,真正做到了擺脫“冷氣”。被譽為“中國式保爾”的幸存者周全弟,在長津湖戰役中因凍傷失去了四肢,但他堅決不屈服于命運,以鋼鐵般的意志力啃下硬骨頭,幾十年如一日,堅持用斷肢續寫奇跡,其書法頗有造詣,屢次獲獎。當今的青年人要拿出干事創業的`激情和熱情,扎根沃土向上生長,不畏外部條件的重重阻礙,汲取艱苦奮斗的精神給養,賡續紅色血脈,真正做到為民服務有溫度、為民謀事有高度、為民辦事有態度。
扎牢忠誠之根,讓“只留清氣滿乾坤”的梅之芬芳沁人心脾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走近抗美援朝紀念館紅色展廳出口,鮮紅的凱旋門映入眼簾,不禁感慨當今之和平來之不易,那是千千萬萬最可愛的人用鮮血換來的勝利。為了死守長津湖,志愿軍時刻保持戰斗姿勢,瞄準敵人的方向,等待吹響進攻的號角,即使在極端條件下也堅決不撤退,“高傲”地聳立在陣地上,堅冰不能損其骨,風雪不能摧其志。這種彌足珍貴的革命忠誠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發揚,并根植于內心深處,付諸于實踐行動。黨員干部在任何時刻都要堅定立場,涵養精神傲骨,才能在大風大浪面前毫無畏懼、毫無退縮,才能在利益誘惑下更加堅定自我、傲骨勝梅,才能在攻堅克難中傲雪凌霜,彰顯英雄風骨。
長津湖心得體會 篇12
又是一年金秋時節,又是一年國慶。在這舉國歡慶的節日里,《長津湖》如期而至,與我們相遇在72周年國慶這天,給我們帶來一場無形的教育課堂,一次震撼人心的精神熏陶。
電影是根據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中長津湖戰役拍攝而成,最大程度上的還原了當時革命先烈面對種種困難時的艱難。當時,長津湖遇上了50年不遇的嚴寒,在深夜零下四十多度的情況下,先輩們穿著單薄衣服,拿著落后于美軍的武器,在一場武裝對比懸殊的環境下,依然勇往直前。我能看見,三十敢死勇士冒煙火炮彈,穿槍林彈雨,倒在敵軍坦克之下;我能看見,百名志愿官兵匍匐雪地,堅守陣地,釘在雪地高山之上。這又是誰的兒子,父親,誰的母親,妻子又在家中等待親人歸來。
長津湖心得體會 篇13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電影院看了《長津湖》這部電影。看完后,我的心情洶涌澎湃,久久不能平靜。
《長津湖》這部電影描述了抗美援朝時的故事,劇中有一句話對我觸動很深。他是這樣說的:如果我們這一代不打這個勝仗,那么我們的下一代也會接著打的。我覺得這種精神值得所有華夏兒女敬仰學習。還有那支悲壯的“冰雕連”,讓我瞬間淚流滿面,一直在腦海里揮之不去,沒有打不死的英雄,也沒有凍不死的英雄,但他們選擇了犧牲自己,保衛家園。
我國志愿軍在缺吃少穿,物資裝備極度匱乏的情況下,冒著零下三四十度的極寒天氣,在荒山野嶺里艱苦奮斗,面對美軍先進的武器戰備和強大的空軍力量,絲毫不畏懼、頑強作戰,直到取得最終的勝利。它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是歷史的真實寫照,我們要時刻銘記,發憤圖強,好好學習,報效祖國,對得起英雄先輩用生命換來的和平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