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實訓心得體會(精選3篇)
成本實訓心得體會 篇1
用了四天半的時間終于都把工程成本的實訓做完了。
明細賬。這個實訓比較注重明細賬的登記,之前做過基礎會計的實訓,因為那時主要練的不是明細賬的登記,所以當時只是抽出幾個明細科目來練習,這次就比較系統的登記了,感覺登明細賬其實不是很難,但是就是很多很復雜,就算只有一筆業務,有時都要分別登在好幾張明細賬上,如果一不小心登漏了一張,那可就會影響到之后的結果了。老師也特地強調了,一定要一筆業務就同時登記明細賬,總賬,不要先登記總賬,以后再慢慢來登記明細賬,那樣可就很麻煩了。確實是這樣,我里面因為有一筆當時忘記登在一張明細賬上了,之后知道漏了,要重新找到那筆業務,找得可辛苦了!
分配。接著比較難的就是材料、材料差異、工資、福利費、機械作業、各種費用的分配,這些就要結合前面登記的各個項目的金額逐個分配,如果之前那些金額登記有誤的話,后面的答案可就都不同了。
報表。每次編制報表都是蠻緊張的,感覺不會很順利。在編制報表之前先編制一張試算平衡表,只有試算平衡表平衡了,才能往下做。試算平衡表、資產負債表都是改了又改,終于還是平了,這次的利潤表就比較容易了,因為這次主要訓練的不是所有者權益這方面的,所以相對來說簡單很多。
實訓過程中,雖然有時覺得是比較煩的,有時分錄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怎么分配、計提、攤銷,算出來的結果跟同學不同,跟老師有出入,但是經過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幫助下,終于還是理解了,所以這幾天也讓我掌握了不少知識,一些雖然書本上有說,但是我老是搞不懂的問題也很多都在這次實訓中明白了。
成本實訓心得體會 篇2
轉眼間兩次成本實訓就告一段落了,前前后后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學校實行實訓主要是為了將之前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更好的了解會計在實際工作中的工作內容,以便于實際與理論相結合;更好的培養大家的動手能力能夠適應社會要求。正是因為實踐能力的重要性,大家對實訓的重視度遠遠高于理論知識。這樣就造成了老師教的時候會了可換個題目卻不會了。
第一次品種法實訓中在老師的帶領下一步一步的做完,根據老師講的步驟按照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先后對材料費用、職工薪酬、五險一金、其他費用、輔助生產費用、制造費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費用等分配。一開始拿到那些表格不知道如何下手那些空白處該怎樣去填寫。在老師的指導下慢慢的懂得怎樣去收集需要的信息,根據課本上給出的條件去得到結果。各種費用都計算與分配在很大程度上考驗了我的耐心并且要足夠的細心。在實訓之前老師在課堂上把品種法的計算方法、工資費用和五險一金的計提等都有詳細的講解。在分段練習中貌似學會了。但在實訓中卻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充分反映了學習過程中自己沒有去真正的理解問題僅僅是知道這樣去做。就像老師說的理論知識沒有學到位,嚴重阻礙實踐操作。
有了第一次實訓的基奠,分步法實訓中明顯感覺到一絲的輕松。雖說比起品種法的核算要復雜一點,但心中對大致的流程有點數了。在操作過程中顯得簡單明了了不少不會像之前似的寫了這忘了那,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寫時間。由于之前有樣板在那,我就想把后面的步驟也一個個慢慢算完?墒俏野l現有些時候還是需要去翻之前的憑證去看之前是怎么做的,還有問題就是老師給的表格是按步驟一步一步來的,如果不給我這些可能就不知道怎么去做了。當我算完一個步驟時進行下一步驟的計算我就會擔心之前的是否算對了,不然就會影響到后面的數據常常不敢下筆。這次實訓中特別強調采用綜合結轉分步法,在課堂上也反復區分與逐步結轉分步法兩者的不同。結果在結轉上月完工產品成本轉入下月產品成本時采用逐步結轉分步法導致本月完工產品成本大于本月生產費用合計,這種情況就說明對兩者的概念沒有徹底的搞清楚應該更深層的探尋之間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當然在實訓過程中還存在嚴重問題,例如:不夠細心謹慎常常丟三落四。在開設基本生產成本明細賬和產品成本計算單時,卻常常忘了登記期初余額。還有就是在產品成本計算的歸集與分配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步驟來計算,不然后面的工作難以繼續下去。計算過程中要看清題目的要求完工產品與在產品間的分配順序如何。
通過這兩次的實訓不斷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這也讓我明白了一件事,理論必須與實踐相結合才是最好得學習方法。遇到問題時經過同學間的交流和老師的輔導都順利解決。讓我知道自己成本會計理論方面的缺陷,也深刻體會到一名會計的不簡單。
成本實訓心得體會 篇3
為了更好的了解會計在實際工作中的工作內容,以便于實際與理論相結合,也更能夠適應社會的要求,我們開設了成本會計實訓課程。
一開始成本會計的綜訓給人的感覺并不是很累,一天下來我知道了其實成本會計的重要性,它不管是對企業還是對一名會計人員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先說企業吧一個企業不能夠很好的掌握它自己的成本資料,這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后果,因為只有進行成本核算才能夠給企業進行成本控制降低成本指明方向,如果連問題都不知道出在那里又怎么對癥下藥呢?再來說對我們自己來說吧,如果說作為一名會計人員來說連成本核算都不能做好又怎么在企業之中立足呢?
可是后來我慢慢的就覺得好累,因為一直都要看那些數字讓人覺得好疲憊,但同時我也發現了好多問題,好多平時在課堂上沒有弄懂的問題,以前在課堂上老師說的許多話我都不是很明白,覺得好空洞,可是通過綜訓我懂得了很多,也許是因為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因吧,還有一些過去在課堂里的一些錯誤,有些是一些簡單的細節問題,但是我想有一句叫做細節決定成敗的名言,要注重細節,這對每個人都很重要,特別是對會計人員,所以實訓給我的感觸還是很深的。成本會計最重要的就是要會算分配率,以前老師說這話時我并沒有什么意識,因為那時并沒有這么深刻的認識。
在綜合實訓期間我遇到了很多難題,比如說在做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與分配時就讓我犯難了,直接分配法是最簡單的,最難的是交互分配法,剛做的時候都不知道怎么下筆,因為平時沒學好,聽老師說又覺得太空洞了,但是自從自己慢慢的看書,自己慢慢摸索,我才知道了什么時候該對外分配,什么時候不計向輔助生產部門耗用的,通過綜訓我就弄明白了,這也使我明白了一件事,理論必須要與實際結合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經過為期兩周成本會計綜訓我對會計又有了新的認識,知道了會計的重要性。不管怎么說經過這次實習,讓我學到了許多許多,無論是專業知識上,還是為人處世上,受益匪淺。
兩周雖然不是很長,可是卻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知道做會計的重要的是要有耐心、要細心、還要有責任心,那樣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會計,通過綜訓我還對會計更感興趣了。雖說很累,但是真的希望學校能夠對給學生這樣實訓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