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課程體會反思(精選5篇)
家長課程體會反思 篇1
星期五下午我班家長課程首次開課,本次家長課程的主題是:培養學生的習慣。培養孩子的習慣會讓他們受益一生 。
首先通過DVD形式聽取了專家的報告。專家報告通過案例分析,闡明了成功家庭教育應具備的教育觀念:信任、理解、寬容。專家指出在實施家庭教育中,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應關懷學生情緒,做到耐心、細心。引導教育時把對孩子要求變為邀請,命令變為協商,讓孩子學會選擇。專家結合生活實例,講了如何引導孩子提高效率,怎樣引導孩子自主處理自己的事情,培養孩子自主意識和能力。
其次班主任和各位家長共同分析了班級學生情況及目前存在的問題,共同探討了培養孩子成就感的方式和方法,家長會氣氛熱烈,家長發言積極。他們紛紛表示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深情感謝。一位家長說:“確實,成功的教育能增長知識,更能促使子女變得有修養,有品位,子女感恩爹娘,我們為人父母更感謝學校老師們的辛勤教育、教學。”有的家長說 “原來我的兒子也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而我卻是那種粗暴地對待兒子,看來我也得摸摸腦子了。”
本次家長課程的開課我深有體會,教育孩子是個很重要的課程,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他們很少發現孩子的優點,家庭教育總是以批評為主。個別家長由于時間原因,家庭管教也少,更缺乏與孩子的溝通,尤其是在對待孩子成績問題上也欠缺,更是以罵聲為主,總認為自己的孩子一無是處,別人的孩子聰明,比自己的孩子更優秀。此次講課,是他們知道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知道在以后將如何努力幫助孩子改正不良習慣與學習態度,要經常鼓勵孩子,在孩子取得一點進步和做出一點成績時要及時表揚,給他豎大拇指,讓他感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樹立自信心等等。
通過這次開課,密切了家長與老師的關系,溝通了學生存在的問題,使家長及時掌握了學生的不良習慣。
更重要的是對家長成功實施家庭教育進行了有效指導。
尋找了更加適合教育學生的方法,為學生進入青春期。
成長教育起到了指導作用,同時也促進了家長和學校的交流,加強了家長和教師之間的合作。
家長課程體會反思 篇2
20xx年10月27日,墊江縣國培送教下鄉培訓小學英語組第一階段診斷示范活動在澄溪小學進行。在項目負責人謝曉燕老師,及班主任何紅梅老師的精心組織下,我們全體英語班學員認真聆聽了由上屆國培優秀學員代表李丹老師、殷艷老師和伯雪老師為我們帶來的三堂精彩紛呈的示范課。以及專家代表胡燕老師為我們詳細解讀了小學階段《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通過本次培訓,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更準確的理解新課標和解讀新修訂的教材。
本次培訓主要分為三部分。首先是聆聽三位優秀老師的示范課,然后是各位專家們對她們的課進行點評,最后是胡燕老師對英語課程標準進行解讀。聽完三位老師的示范課后,我明白了,我們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游戲化,注意讓孩子在各種游戲中緩緩、徐徐學習單詞。要掌握的單詞可以通過圖片、頭飾、動作等各種不同形式展示給學生,實行整體定量輸入,根據不同孩子的記憶特點,他們會或多或少記住不同的單詞。在玩中學,學中用使孩子的學習興趣提高,鞏固所學的語言形式,激發他們的成就感。
在游戲中通過多聽、反復感覺,從而在腦海里的印象就加深了,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盡情投入到游戲中,同時還給孩子一個輕松和諧的語言環境使得課堂充滿活力。故事對小孩子有極大的吸引力,它情節生動活潑,內容豐富和趣味性,在故事中貫穿英語內容,可以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使他們在和諧的氣氛中增進學習意識,提高學習興趣。所以我們應當積極為孩子創設情境,這種情境要生活化,讓孩子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每一句英語的意思,游戲能激起學生學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將知識融于游戲中,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知識,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學習英語的樂趣。
在對小學英語課程新課標的解讀中,我明白了新課程標準強調課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以及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一是注重素質教育,體現語言學習對學生發展的價值;二是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三是整體設計目標,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四是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五是優化評價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六是豐富課程資源,拓展英語學習的渠道。胡燕老師就新課程標準的總目標、分級目標、分級標準做了具體詳細的解讀,讓我們知道了英語該讓學生達到什么樣的標準。
總之,本次學習受益匪淺,特別是對于我們這些一線老師是一場及時的“春雨”,課程改革的道路是長遠的,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的探索創新,希望以后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一起去學習探索。
家長課程體會反思 篇3
20xx年12月22日下午,濰坊家長課程研究中心心理老師來我們昌邑講學,為我們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報告會,到會老師熱情高漲,會議在外國語學校會議室舉行,為時三個半小時的家長課程場面熱烈,我也從中受益匪淺。
在這次培訓活動中,我學到的不僅是知識,怎樣給家長們授課的技能,更多的是通過這樣的培訓,帶給我們更多的反思和感動,課進行中間,老師們都落淚了,培訓專家通過小腳丫的短片,通過A、B兩個不同的媽媽的做法的對比,讓我們在實際的例子中明白了怎么樣去與孩子進行溝通,怎么樣才算是正確的教育方法。在那個《溝通》的短片中,通過一個孩子和父母的交流對話的幾次方式,展示了溝通中所存在的問題,正是因為平時的溝通我們不夠直接,是單向的交流,最后點出結局:我們因溝通而死。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這是我們這個年代的人所研究的問題,究竟我們該教給孩子什么,難道僅僅是學習嗎?不是,是技能,生存的技能,做人的良好操守!短片中那盞燈不正是我們留給孩子的信念嗎?一盞心靈之燈!在后來的一堂家長課程實際操作課中,培訓老師用一個生動的實例證明了溝通的單向性,她發給前排老師每人一張紙,她發出口令:對折、再對折、斜折、撕掉一個角。結果沒有一個人撕出的紙是完全相同的。以事實讓我們明白了怎么樣才能做到與孩子的正確交流。在她的講座中,我第一次知曉了溝通的重要性和教育應當遵循的規律,作為教師,尤其是青少年輔導教師學會科學教育孩子,做一名幸福的教師使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通過案例的觀看和專家的點評,我深深認識到,班主任學會溝通這門藝術對日常工作該有多大的幫助。學生犯了錯誤時,以一顆寬容的心態面對他,委婉、幽默地批評,或者側面講道理,同學幫助分析找原因,讓他們真正認識到自己這樣做,確實不對,以后不應該做出那些低水平的事情。即使任課教師反映班里的不良現象,班主任還要調查了解,屬于共性問題,班隊會集中處理,屬于個別現象,單獨和學生溝通,還要詢問學生對各門課的意見和建議,心中有數。開朗的教師,直接給他說出來,內向的老師,要旁敲側擊地說,讓他們能接受改進,利于教學工作和學生的發展。和家長溝通,更是大有學問。學生的問題,不能指責家長,認為全是家長的過錯,對家長不留情面,給家長難堪,這都是低素質的教師才能做出來的。首先應該尊重家長,無論天大的事,和家長說話都要心平氣和,萬萬不能教訓家長,耐心詢問孩子在家里的表現,幫助家長查找原因,共同分析最利于孩子良性發展的策略,還要安慰家長,不要拔苗助長。這樣,讓家長從心底里認可老師,和老師的隔閡縮小乃至沒有,才會攜起手來,共同教育好我們的花朵。
半天的的培訓短暫且辛苦使我很難忘,我們應該向專家學習什么,當我們工作了十多年后,工作的方向是什么?我們為之服務的對象又該怎樣關注?我們應該注重與孩子的心靈的溝通,才能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家長課程體會反思 篇4
20xx年11月30日上午我作為柳疃小學一名普通老師,首先我們和家長一起學習了《牽手兩代》第二講。通過學習家長一致反應受益匪淺,多數家長能反思自己教育孩子過程中的誤區:家長就應該居高臨下,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孩子有錯就應該使勁批評,該打就打。通過學習才明白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增強,遇到問題應多理解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循循善誘的引導孩子,學會換位考。
家長會上家長能認真聆聽老師的講課,看著家長們期待的眼神,我暗喜自己的準備是符合家長們的“胃口”的。乘熱打鐵,我緊接著表揚了家長們的辛勤勞動:養育了聰明能干的孩子、每天風雨無阻的接送孩子,關心孩子一點一滴的進步。說到這兒,家長們的臉上都露出了自豪的微笑,是啊!大人們都喜歡聽表揚的話,何況才幾歲的孩子呢?馬上,我適時的表揚了班上的孩子們,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是那么的可愛,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著無窮的潛力等待著我去發掘,聽到這兒,家長們臉上的笑更燦爛了,我更看到了家長們對我的細致工作的肯定,心里美滋滋的。
通過兩個月的了解,我已經對某些學生有了清楚的認識,在家長會上都給予了一定的表揚及鼓勵。針對本次期中考試,對進步大的,或者是只要有進步的,哪怕是最后一名的學生,都給予了一定的表揚。其次,針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長的教育方式等做了重點的介紹,
有故事反思,有典型事例,有知道建議等。讓家長明白,在孩子的教育上,學校固然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家庭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視的。家庭環境,家長的教育方式,家長的習慣等都對孩子有非常大的影響。
孩子現在正值十二三歲,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例如:寫完作業要收拾好書包,上下學騎車的安全問題,在學校的瘋打鬧問題,尊敬師長問題,團結同學問題,孝敬父母問題,認真聽講、完成作業的問題,以及如果學生有任何問題需要請假都必須有家長親自和我請假的制度。我覺得能夠得到家長的理解、認同、支持。
對有問題的學生,我都把家長流了下來,認真地了解學生的情況,和家長做好溝通工作。
由于事先給家長準備好了紙筆,并讓孩子留下一句真心話給父母,父母也留下了真心話給孩子,給學校,給老師。當會后,很多家長給我那頁紙時,我很感動,哪怕是批評,哪怕是鼓勵,我都非常感謝。同時有很多家長向我詢問了學生在校的表現,并且要求我以后嚴格要求孩子,只要是孩子出了錯,狠批。對于家長的合作,支持,我很感謝。
家長課程體會反思 篇5
12日下午,在六溝小學舉辦了“家長進課堂”的活動,我很榮幸的成為了為學生講課的一名家長,本次活動舉辦的非常成功,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學校,家庭與社會資源形成了共享,讓學生學到了課堂之外的知識,同時對家長與學生的溝通起到了橋梁的作用,我希望這樣的活動經常開展,現在我談談我對本次活動的切身體會。
當我步入課堂,走到講臺的時候,我的心情很激動,而當我看到下面一雙雙明亮的小眼睛時,我一下子緊張了起來,臉上身上都出現了汗水,一開始講課的時候,由于緊張說話有點結巴,但是當我提問題讓孩子們回答的時候,他們一個個積極的舉起了小手,并用熱切的眼神望著我,希望我讓他來回答,我緊張的心情一下子平靜了下來,是孩子渴望學習知識的心情與對問題分析的感知讓我非常的驚訝,在每一個同學的眼睛里我看到了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爭先恐后的回答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沒有一個小朋友走神、交頭接耳的,望著那一雙雙明亮純凈的眼睛,我越講越高興,越講越流暢,就把我知道的知識用簡潔明了的語言,一點一點的與他們一起探討。
下課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通過這節課,我了解到老師的辛苦,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老師用他們實際的行動詮釋了這句話真正的含義,在這里我代表孩子,代表孩子的家長說一句:老師!你們辛苦了!
本次活動,學校也為家長提供了與孩子零距離接觸與溝通的機會,給了家長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家長知道如何與學生溝通,用什么樣的方法和語言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家長知道自己的小寶貝是最棒的,只有與他們溝通,以心切入到他們的心理,才能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想要干什么,這樣才能讓孩子們走近你,理解你,才更能讓孩子了解老師,了解父母的心情,再次謝謝學校和老師給我提供了本次機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