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心得體會大學生(精選6篇)
博物館心得體會大學生 篇1
民俗展廳:(民俗文化,是人類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過程中,為適應環境而產生的約定俗成的行為方式和文化現象。其中包括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史和社會生活的生動反映。它扎根于群眾之中,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既是世代傳承,又是發展變化的,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
此主題展覽共有"區域民俗"、"廣府民俗"、"客家民俗"、"海洋文化習俗"四大部分,以廣府和客家民系為主的傳統民俗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又因瀕臨大海,扼守珠江入海口,自古以來由于海洋經濟、海上絲路貿易的發展,又演繹出氣象萬千、絢麗多姿的海洋文化習俗。深圳民俗文化發源于小農經濟時代,在農耕文化的基礎上吸收了海洋文化的精華,既豐富,又兼收并蓄,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它繼承了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并在改革開放后得到復興和創新,與時俱進,注入了新時代精神。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猶如強力的磁場,為本地群眾所喜聞樂見,吸引了眾多海內外游客。"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隨著深圳向國際化城市邁進,民俗文化將作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成為世界人民觀察和了解深圳社會與文化的一扇窗口。---摘自深圳博物館民俗文化介紹)接著我們走進了"民俗展廳"。進入了集市貿易區,看著那條長廊,有賣藥、賣服裝等等,感覺像是走進了古代貿易市場,很想去消費一下,這才明白這是展館。
走出集市貿易去之后我又看到了一位很認真的真在編織的老大爺,這里的編織作坊意韻豐富,在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是很難見到這樣的作坊,即使在農村也很難見到。豆腐作坊、打鐵作坊等等,這些都展示著古代人民的辛勤勞動
博物館心得體會大學生 篇2
今天,我參觀了深圳市新博物館。
我們欣賞了逼真的陶品。有“涼帽遮顏唱山歌”。年輕的姑娘戴著頂純白的涼帽,含蓄地遮住容顏,翹首山中一些自然的風光,唱著淳樸的山歌,歌聲清脆如出谷的黃鶯,回響在山間;有已嫁入門的少婦,戴著火紅的涼帽,依偎在配偶懷里深情地注視著山中的一切,輕啟朱唇,唱著客家山歌,圓潤的歌聲在山中一曲曲的高唱;有中年的婦女,戴著尚青的涼帽,眺望大山,含情脈脈的唱著客家山歌,寬闊的嗓音挺好聽的;還有老年的婦女,戴著黑色的涼帽,注視著大山,盡管眼睛已是渾濁不清,飽含著歲月的滄桑,風燭殘年的'婦女注視著大山,粗獷豪放地高唱客家山歌。我心里不禁疑問,這淳樸的文化,應該也接受過歲月的洗禮吧。
迄今為止,中華民族有近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在這無盡的歲月中,又有多少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流傳下來,這些擁有歷史價值的文化,如今,這條珍貴的歷史長河多少動人晶瑩的浪花,一些已沉入遺忘的河底。每一文化,都歷盡著辛酸的付出,甚至累積著幾代人望不到頭的汗水,它曾是一輪新生的太陽,如今要無聲地湮滅在落日的余暉。每一文化,都有著淳樸動人的一面,就像客家山歌,它活在每一個人心中,使每個人感到文化如靈動的音符,似乎很遠,輕輕的縈繞在每個人心中;又似乎很近,閉眼放松,它輕輕滑過心田,以一個生命的形式活在每個人心中;每一文化,都可以是一個日積月累的傳承,不斷見證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不斷在創造一片新的光明燦爛輝煌,在不同年代的天空揮灑繽紛的色彩,在人類進步的道路上一步步走向文明,一步步給不可能賦予不一樣的定義。文化的天空使人們勇敢去逆風而行,勇敢去接受挫折。所以,至今人類進步的畫面歷歷在目,保護每一個文化,它們都是辛苦培養的一支奇葩,在生命中永遠微笑,永遠是錦繡年華,沒有枯竭時。保護一個文化,讓它永遠在我們的勤奮里生長,燦爛的文化,明天會更加美好!
每一文化的進步,使我們步入成功的輝煌!
博物館心得體會大學生 篇3
陜西省歷史博物館是國家首批4A旅游景點,館內,從遠古社會到清代各種文物一應俱全,充分地反映了中國五千年文明歷史。
由于為了增強人們的愛國精神,博物館開展了免費參觀活動,領票窗口前排起了兩條長隊,每隊至少有300米長,我們足足等了一個多小時才拿到票。爸爸說:“要不是今天天氣熱,排隊的人還要多一倍。”看來人們參觀博物館的熱情的確很高。
進了館,在進門處不遠是石器時代的`一些石器和骨器,做工用現代人的眼光看固然有些粗糙,但看的出來非常實用。再往前,有年齡戰國時期的禮器、武器。各朝代的金銀珠寶首飾,彎弓利劍長矛,還有直徑一米多的大鼎……一直到清代的青花瓷器。物品奇多,內容豐富。
今天我參觀了一趟陜西省歷史博物館,就仿佛從猿人時代出發一直走,走過歷史,到了現在,知道了各朝代的禮節,懂得了一些千奇百怪的物品的用處……
當時的人們,用自己聰明造就出了一個個創舉,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我們、新時代的我們,是不是應該為世界文明作出更大的貢獻呢?所以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好好學習,為給世界作出貢獻打好厚實的基礎,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博物館心得體會大學生 篇4
已沉寂了兩年的上海博物館今年將舉辦6個精彩大展,與世博會園區內的展覽相映成輝。這是上博歷年來舉辦大型特展最多的一年。
首展“意大利烏菲齊博物館珍藏展”,是烏菲齊博物館在中國舉辦的第一個藝術展覽。烏菲齊博物館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藝術收藏機構之一,其繪畫收藏頗豐,全面展現了從拜占庭風格、哥特藝術、文藝復興早期、文藝復興盛期、矯飾主義直至20世紀藝術發展的歷史。展覽精選了82件繪畫作品,包括文藝復興早期佛羅倫薩畫派大師波提切利、盛期威尼斯畫派大師丁托列托和提香的'畫作。
“利瑪竇:明末中西科技文化交流的使者展”,是為紀念意大利耶穌會士利瑪竇逝世400周年而舉辦。展品由意中雙方共同提供,共約180件(組)。意大利展品由馬爾凱國立美術館、翁布里亞國立美術館、羅馬科西尼美術館等數十家藝術與圖書收藏機構提供;中方展品來自上博、首都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和遼寧省博物館。展覽以利瑪竇一生的經歷特別是在中國的歷程展開,全面介紹他為中西科學技術文化交流作出的杰出貢獻。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又稱“冬宮博物館”,是世界四大著名博物館之一。展覽以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為中心,反映她與伏爾泰、狄德羅以及歐洲各國君主和藝術家的關系及女皇在位前后的俄羅斯藝術。展品種類涉及油畫、版畫、雕塑、家具、服裝、珠寶及其他工藝品。
“印度古代神廟藝術展”是繼古代埃及、瑪雅、伊特魯里亞、羅馬、亞述之后,上博舉辦的又一個世界古文明系列大展,展品共104件(組),由英國大英博物館和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院提供,分“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三部分,通過石刻、青銅雕塑、建筑構件、陶器、繪畫以及絲織品等,追溯公元1世紀直至19世紀的古印度文明。
博物館心得體會大學生 篇5
今天下午爸爸媽媽帶我去參觀了自然博物館。一進博物館我們先參觀了古干尸展廳,展廳里放了兩具干尸的骨頭,都是明朝的。一具干尸骨頭已經發黃,還有一具干尸骨頭竟然是黑色的。我看了覺得有點恐怖,所以我們很快就出來了。
接著我們參觀的是古動物展廳。一進展廳我就看到了巨大的恐龍化石。我根據這些化石的樣子告訴媽媽這里的恐龍化石有劍龍,還有長頸龍。媽媽問我是怎么知道的,其實我是在自然課上聽老師說的。這次我看到了真的恐龍化石,覺得有些害怕。因為長頸龍的化石好高,頭頸好長,頭都快碰到屋頂了。我想如果它們沒有滅絕一定會把人吃掉吧,它們簡直是龐然大物,就連旁邊的恐龍蛋化石也很大,我都看呆了。
古動物展廳里的`古人類發展陳列室也很吸引我。陳列室里的圖片、模型介紹了人類進化發展的過程,還有人的胚胎發育的過程。我看到很多實景模型,知道了人類是由猿人進化而來的,知道了猿人由爬行到直立行走的進步,還知道了古人類是怎么生活、捕獵的。其中有一個模型中有一群猿人用自己做的石器在殺一只鹿,我覺得太殘忍了,不過媽媽說他們是為了生存才這樣做的,不然他們會餓死的。
后來我還參觀了各種動物的展廳,看到了節肢動物、線形動物、魚和兩棲動物的標本,還有各種鳥、哺乳動物的模型。其實還有很多動物我有點忘了。不過今天我問了爸爸媽媽一個問題把他們考住了。你知道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是什么嗎?答案是蝙蝠。如果上自然課認真聽的小朋友一定都知道這個答案。
我今天的收獲可真大啊!
博物館心得體會大學生 篇6
徐州博物館創建于1960年,坐落在徐州市南風景秀麗的云龍山北麓,是一座現代化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
進入大門,沿著一條長橋往前走,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陳列樓了。進入一樓,便來到了“徐淮初曦”展區。“徐淮初曦”,意思是“徐州地區的人類文明的曙光”,這里陳列著徐淮大地從新石器時代到秦朝三千年間的陶器、石器、玉器、骨器和銅器。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兩把戰國時期的青銅劍了。雖然已經過了幾千年,但是這兩把劍仍然保存完好,絲毫沒有銹蝕的痕跡。聽導游說,這兩把劍里含有合金的成分,這種制作工藝在當時是極為精湛的。我不由地佩服起當時的勞動人民,真不知道他們是用了怎樣的智慧才設計制作出如此精巧的東西。此外,這里展出的秦朝的“空心磚”也很有特色。人們常用“秦磚漢瓦”來泛指古代的文物,秦人燒磚也確實別有奇功。這塊秦朝的空心磚,作為建筑材料不僅堅固耐用,而且具有冬暖夏涼的.效果。
順著樓梯走上二樓北廳,便來到了“天工漢玉”展廳。這里展出了徐州出土的玉器珍品130余件,代表我國已出土漢玉的最高水平。進入展廳后,我們便被靜靜地躺在櫥窗里的“金縷玉衣”所吸引。這件獅子山楚王陵出土的玉衣長約175厘米,用金線串綴著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玉片組成。這是目前國內出土的年代最早、玉片數量最多、玉質最好、制作工藝最精細的玉衣。雖已歷經三千年風霜,這件玉衣仍然光鮮亮麗,絲毫看不出歲月留下的痕跡。玉衣上每一片玉片的制作工藝都非常精細,而且保存完整。玉片表面光潔度很高,打孔非常規范、整齊,絕對可以稱得上是鎮館之寶。
博物館的三樓是“俑偶華采”展區。這里陳列著徐州出土的陶俑精品210余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具有獨特的地域性。漢俑樸拙凝重,北朝俑清秀端莊,隋唐俑豐滿雍容,展現了不同的時代特征和藝術風尚。在眾多的俑偶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西漢時期的陶舞俑。他們的身體隨著舞步呈現出s形,聽說這種舞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翹袖折腰舞”呢!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被吸引了呢?“百聞不如一見”,那就請你親自來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