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夢冰雪相約未來心得體會(精選5篇)
圓夢冰雪相約未來心得體會 篇1
北京冬奧會落下了帷幕,各項精彩賽事引發了全球觀眾的觀賽熱情,與此同時,從訓練、備賽到冬奧之旅,各國運動員在中國體驗了一場全面、立體、生動的冬奧盛會,他們紛紛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中國的喜愛和感謝,他們,已經愛上了中國。
2月4日,北京20__年冬奧會開幕式,用傳統的中國文化和炫酷的新科技,給世界獻上了一場簡約精彩而又詩意浪漫的冰雪盛宴。當中國志愿者喊出“歡迎來中國”的那一刻,溫暖在遠道而來的朋友心間滑過。
周到的比賽條件,當然是參賽選手們更為期待的。在中國,他們看到的是可以在雪長城上飛檐走壁的云頂賽道、誕生多個奧運紀錄的“冰絲帶”、還有華麗變身的“冰立方”。
首鋼滑雪大跳臺也以獨特的造型吸引著全球的眼光,用廢棄工廠改造的比賽背景,處處展現著可持續發展和節儉辦奧的理念。
在中國,比賽場地和中國文化的完美結合,是運動員們感受到的另一個驚喜。美國的選手安娜·霍夫曼,在網上發布了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的夜景,和她的粉絲們一起眺望萬里長城。
在中國,足以讓人流連忘返的,可不止萬里長城。冬奧會開幕正值中國農歷新年,不少運動員們還曬出了他們在冬奧村貼對聯、福字,做燈籠的有趣經歷。
中國的文化、中國的小吃甚至中國的冰墩墩,都讓運動員們著迷。
在冬奧村的中醫藥體驗館,不少運動員都跟著電子屏幕上播放的太極拳和五禽戲,練起了中國功夫:白鶴亮翅、金雞獨立。
而北京冬奧會最受歡迎的莫過于頂流“冰墩墩”,這個穿著冰糖葫蘆外衣的熊貓,向全世界傳遞了來自中國的愛。日本電視臺記者辻岡義堂在一段出鏡報道中,憑借掛在脖子上的數個“冰墩墩”徽章,成功“出圈”,在中國媒體上收獲了大批粉絲,還獲得了“義墩墩”的雅稱。全球網友還接力挑戰冰墩墩和雪容融的發音。
北京奧運會上,得到獎牌的選手們都有機會得到一個金色冰墩墩,這個金色的花環,正是中國的“歲寒三友”——松、竹、梅編成的,象征著寒冬里堅韌、頑強和旺盛的生命力。這樣的金色冰墩墩也是北京奧運會向所有獲獎運動員表達的敬意和美好祝福。
奧運健兒們在這里攀登,在這里圓夢。大家共同見證了北京冬奧會書寫和平、友誼、進步的新篇章,也將從這里開始,再次出發。
圓夢冰雪相約未來心得體會 篇2
20__年3月20日13點30分,由于疫情防控要求,農學專業二黨支部于騰訊會議線上召開三月份的分班討論,討論主題為“20__北京冬奧會‘圓夢冰雪,相約未來’”。本次分班討論由農學專業二黨支部書記張韻千主持,全體黨員與積極分子參與。
首先,20__年12月份新發展積極分子向大家做自我介紹。在新一批積極分子介紹完后,張韻千為大家介紹了培養聯系人,強調了培養聯系人要發揮作用,定時按期與對應積極分子展開談話,了解其思想學習動態的責任與擔當。
隨后,農學專業二黨支部第一小組為大家帶來此次的主題匯報。
第一小組組長黃云躍同學就冬奧會的歷史與此次冬奧會的籌辦為大家做了介紹,對北京-張家口成功申辦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相關場館“綠色環保”的修建方式以及冬奧會中的疫情防控做了詳盡介紹。
隨后,第一小組組員就冬奧會開幕式中展現的中國式浪漫、中國奧運健兒在賽場上的風采以及世界眼中的冬奧會和大家做了分享。開幕式倒計時中24節氣與24屆冬奧會在立春開幕的巧妙結合,展現了中國人上世界展現的獨特浪漫,升旗手的一滴落淚表達了中國人的驕傲與自豪。在介紹中,第一小組結合奧運小問題的搶答方式積極地與同學們展開了互動。
在匯報的最后,第一小組升華了主題、提出了冬奧會中的大國風采并提出了最后的討論,支部同學展開了討論并就行了分享。
岳倩如同學就如何繼承好冬奧遺產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冬奧用到的環保建筑、環保能源為相關產業梳理了很好的榜樣,有利于建設"綠色中國"。在建設場館時國家就已經充分考慮了賽后場館運營在一年四季的要求。例如雪上場館冬季可用于滑雪,夏季可用于山地自行車比賽用地。冰球場館賽后可以開展花樣滑冰、短道速滑等項目,還具有開展夏季運動的多功能轉換能力。可見雖然國家在冬奧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建設上投入大量資金,但這并不是鋪張浪費,而是認真規劃、全面考慮的結果”,在會議結束后,更多的同學也將自己的想法與心得發布在支部群聊中。
最后,支部書記張韻千對本次的主題匯報進行了總結,肯定了第一小組同學相比于演練時的進步。隨后,張韻千對今年兩會做出了介紹,王佳慧等同學也對相關議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與心得。
劉馨同學就關注心理健康談了自己的看法:“加強學生抑郁癥篩查隱私保護(全國政協委員施衛東),高中時期同學因學習成績而焦慮,雖然朋友們可以安慰,但是絕大部分時候還是要靠自己消化調解,所以我很贊同全國政協委員施衛東先生所說的,教育部應出臺抑郁癥篩查學生體檢明細規程,制定學生心理健康隱私保護辦法及隱私泄露追責機制。因為我們有時候可能自己已經陷入了抑郁癥卻仍然沒有察覺,所以用更科學更專業的方法去檢查,我認為可以更好的輔助,幫助治療和及時發現抑郁癥患者或者預防,緩解焦慮情緒”。
本次分班討論是新學期的第一次分班討論,新發展積極分子的加入以及加分制的引入極大地活躍了分班討論的氛圍,同時分班討論的形式也在逐漸多樣化和有趣化。在一系列改革后,農學專業二黨支部的家文化也越來越濃厚。
圓夢冰雪相約未來心得體會 篇3
2月20日,北京冬奧會閉幕式在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伊犁州各族干部群眾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直播、移動新媒體等多種形式收聽收看閉幕式直播盛況。大家紛紛表示,冬奧會閉幕式令人心潮澎湃,一個強大的、開放的、包容的中國立體地展現在了世界面前,將借冰雪冬奧之機,意氣風發、奮勇拼搏,推動各項事業邁向新臺階。
16天來,拼搏與突破、團結與友誼的故事在北京冬奧會的冰雪舞臺上演,運動員們追求卓越、實現夢想,中國奧運健兒頑強拼搏,突破重重難關,在本屆冬奧會上獲得了優異的成績,展現出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伊寧縣團委干部孫偉說:“我看了閉幕式,發現跟開幕式一樣精彩,比賽也舉辦得特別成功,我們國家隊取得了9金4銀2銅的好成績,位列金牌榜第三。看到這些成績,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感到非常自豪,冬奧會上展現的奧運精神一次次震撼著我們。”新源縣別斯托別鄉別斯托別新村村民賀錫會說:“從開幕式到各項運動我都看了,也看了閉幕式,我感觸很深。咱們中國人民真的很偉大,所有的運動員都發揮了團結、勇猛的精神,他們表現得非常出色。”“這次冬奧會,中國運動員展現了拼搏奮斗的良好面貌,也展示了冰雪運動的獨特魅力,贏得了普遍贊譽和廣泛關注,我們要學習運動員努力拼搏的精神。”特克斯縣特克斯鎮居民阿麗努爾·阿布都黑力力說。
伊犁州各族干部群眾表示,北京冬奧會向世界展現了陽光、富強、開放、充滿希望的中國,也展示了中國的文化自信,要發揚中國健兒敢于拼搏的精神,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奮勇爭先。特克斯縣運動愛好者陳相宇說:“看到中國運動員在冬奧賽場上為國爭光,特別驕傲,看到谷愛凌在冬奧賽場上取得冠軍我心里激動萬分。我也想通過健身這種方式來加強自己的體魄。”“從寒假以來,我一直都很關注冬奧會,優秀的中國運動員為我們國家帶來了無數個榮譽。”新疆師范大學學生巴力坦·胡瓦特哈表示,今后將更加努力學習,發揚奧林匹克精神,用自己的知識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努力奮斗。昭蘇縣波斯坦超市黨支部書記南三倉說:“跟店里員工們一起觀看了冬奧會的閉幕式,讓我倍感自豪。我將從此次的.冬奧會中汲取力量,以‘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激勵自己,學在基層、干在基層,堅定理想信念,繼續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尼勒克縣消防救援大隊消防員陳龍表示,作為一名消防救援人員,更要把“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運精神運用到本職崗位上,苦練救援本領,腳踏實地工作,站好每一班崗,完成好每一次任務,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鞏留縣牛場片區核桃園社區第一書記關國慶表示,要學習運動員們頑強拼搏的精神,把這種精神轉換成工作動力,運用到日常的工作當中。鞏留縣滑雪愛好者阿爾那·吐爾迪別克說:“這次北京冬奧會,讓我知道了很多體育項目,也很感謝中國的運動員們,是他們的堅持不懈和付出換來了很多獎牌。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圓夢冰雪相約未來心得體會 篇4
20__年9月17日晚,20__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在北京市石景山區首鋼園區國家冬季運動訓練中心冰球館揭開神秘面紗。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名為“冰墩墩”,形象來源于國寶大熊貓。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形象來源于傳統文化符號大紅燈籠。
熊貓是世界公認的國寶,形象友好可愛、憨態可掬,深受各國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愛。
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以熊貓為原型進行設計創作。將熊貓形象與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殼相結合,體現了冬季冰雪運動和現代科技特點。頭部外殼造型取自冰雪運動頭盔,裝飾彩色光環,其靈感源自于北京冬奧會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流動的明亮色彩線條象征著冰雪運動的賽道和5G高科技;左手掌心的心形圖案,代表著主辦國對全世界朋友的熱情歡迎。整體形象酷似航天員,寓意創造非凡、探索未來,體現了追求卓越、引領時代,以及面向未來的無限可能。
燈籠,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色,有著20__多年的悠久歷史,是世界公認的“符號”。它是歡樂喜慶節日氣氛和“瑞雪兆豐年”美好寓意的完美結合,表達了共同參與、共同努力、共同享有的辦奧理念。
北京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以燈籠為原型進行設計創作。燈籠代表著收獲、喜慶、溫暖和光明。頂部的如意造型象征吉祥幸福;和鴿和天壇構成的連續圖案,寓意著和友誼,突出了舉辦地的.特色;裝飾圖案融入了傳統剪紙藝術;面部的雪塊既代表“瑞雪兆豐年”的寓意,又體現了擬人化的設計,凸顯吉祥物的可愛。燈籠以“紅”為主色調,渲染了20__年春節的節日氣氛,身體發出光芒,寓意著點亮夢想,溫暖世界,代表著友愛、勇氣和堅強,體現了冬殘奧運動員的拼搏精神和激勵世界的冬殘奧會理念。
圓夢冰雪相約未來心得體會 篇5
2月20日晚,純潔空靈的《雪花》歌聲在國家體育場鳥巢響起,北京20__年冬奧會(下稱北京冬奧會)的主火炬“大雪花”緩緩落下,燃燒了16天的奧運之火逐漸熄滅,盛大的焰火隨之騰空而起,在鳥巢上空呈現出五環形狀、“天下一家”的中英文字樣。雖有惜別,但更多的是共鳴與期待。
從申辦籌備之初,到盛會圓滿落幕,在這一過程中積累了眾多珍貴的、富有創新性的文化、科技、社會和經濟資源,在多元文化間形成諸多共識。這些資源與共識,折柳成筆書寫著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故事,也描繪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軌跡。
“三億人上冰雪” 健康中國加速建設
在申辦冬奧會之初,中國向國際社會作出“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鄭重承諾。冰雪運動在中國大地埋下殷實飽滿的種子,終于遍地開花。
“我國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人口規模和經濟基礎等因素,決定了我們必須創新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冰雪運動發展之路。”日前舉辦的“北京冬奧會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司長涂曉東介紹,在此過程中,各方協同共建,積極推進“南展西擴東進”,踐行冰雪運動因地制宜、四季拓展,著力擴大冰雪運動產品和服務供給,建立健全群眾性冰雪運動發展機制,營造出人人想參與、能參與、樂于參與的冰雪運動環境。
一系列新技術、新方案的運用,降低了全民參與冰雪運動的門檻。從積極研發運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凝膠冰雪”等仿真雪、仿真冰新型材料,到推廣建設集成多項創新專利技術的氣膜館、可移動冰場等簡易場館,再到大力普及旱地冰壺、旱地滑輪等新項目,中國實踐、中國方案讓冰雪運動的魅力感染著越來越多的人。
國家統計局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已實現“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全國冰雪運動參與人數達到3.46億人,居民參與率達到24.56%。濃厚的冰雪運動氛圍與北京冬奧會的舉辦相得益彰,蓬勃開展的全民性冰雪運動也成為北京冬奧會的寶貴遺產。
冬奧科技反復利用 冰雪活力持續釋放
此屆冬奧會,科技元素已成為一大亮點,引起社會廣泛關注。20__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設立了“科技冬奧”重點專項,安排部署了80個科研項目,有212項技術在北京冬奧會上落地應用,為實現北京冬奧會的“簡約、安全、精彩”提供了有力支撐,在賽后將繼續推廣應用到產業、城市的運行發展中。
據介紹,在北京冬奧會周期內,我國集中力量重點攻克雪蠟車、雪車等高端冰雪設備,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首創產品,冰雪裝備國產化技術水平取得明顯進步,冰雪裝備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一批新建或創新改造后的運動場館,也可實現持續利用,成為激活一方體育文化經濟活力的重要引擎。以北京五棵松體育中心為例,其在20__年規劃建設籃球館之初,便已為場館未來同步開展冰球項目預留了硬件設施,在幾個小時內即可“變身”冰場。在北京冬奧會期間,五棵松體育中心又創新性使用了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進一步延伸了場館的續航能力和環保效果,今后將發展成為集籃球公園、冰上運動中心、體育廣場等在內的休閑娛樂綜合體,拉動京西體育文化活力迸發。
“在北京冬奧會的強勁賦能下,我國冰雪相關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冰雪旅游發展迅猛,裝備制造增長迅速,競賽表演、專業培訓、場地設施建設運營等產業不斷壯大,冰雪產業鏈條逐漸完善。”涂曉東表示,“冬奧熱”帶動的“冰雪熱”,不僅是指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還是體育文化經濟發展的熱力。
奧運精神多維刻畫 文化理念碰撞共進
北京冬奧會留下了太多精彩。無論是開幕式和閉幕式上一鏡到底的中國文化之美,還是賽場上健兒們努力拼搏的精彩和喜悅,抑或是科技冬奧、綠色冬奧、嚴格保護奧林匹克知識產權所傳達的大國責任與理念,都在多維刻畫著奧運精神,推動了包括奧林匹克文化在內的世界多元文化與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碰撞共進。
國家體育總局群眾體育司副司長邱汝在上述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一批冬奧文化設施的建設,夯實著冬奧文化傳播的基礎。截至20__年底,我國共建成冬奧文化廣場43個,豐富著城市文化供給。不僅如此,充分利用北京冬奧會籌辦各個重要節點舉辦的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設計開發的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徽、火炬、吉祥物、體育圖標等一系列奧林匹克形象標識,創造制作的一大批冬奧會相關歌曲、電視欄目、短視頻、影視作品、特許商品等冬奧會文化產品,都生動展現著奧林匹克文化與中華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充盈著我國的文化資源庫。
以北京冬奧會為契機,我國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及以知識產權為代表的相關權益保障體系,也在不斷得到完善優化。科技理念和綠色理念,進一步開枝散葉,滲透進高質量發展的方方面面。
冬奧雖已閉幕,“奇緣”仍在延續。相信這些寶貴的奧林匹克遺產,會在“一起向未來”的征途中,煥發出更多盎然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