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550字觀后感(精選10篇)
放牛班的春天550字觀后感 篇1
開學的前一天,感謝學校安排了我們看《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這使我再一次認識自己,更清楚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
這部電影主要講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馬修到一家學校擔任學監,這個學校被成為池塘之底,這個學校由調皮的孩子,殘忍的校長,冷酷的教師,嚴厲的制度構成。馬修懷著一顆仁愛之心看待這些孩子,對學校殘忍的“行動—反應”制度深惡痛絕。他熱愛音樂創作,他用愛心關懷孩子,在他的執著下,費盡心思組成了一個合唱團,為他們譜曲,用音樂引導他們的心靈。當然,最后的結果是音樂凈化了孩子的心靈,也對他們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周校長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愛學生不單要建立在思想上,還要建立在行為上,觀念行動要保持一致。我覺得這句話非常正確,關愛每一個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我相信每一位做老師的都會想,但盡力地做了嗎?用心地做了嗎?方法正確了嗎?這都是我們每一位做老師的需要思考的?馬修老師接手一個這樣惡虐的班級,都能把整個班的班風、學風教好,與此比較,我們的學生是多么的可愛,多么的優秀,在班級中會存在那么一兩個較頑皮的學生,但我們應該看到,學生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關鍵是教師的行為方法是否得當。觀念行動保持一致,我們的學生會很好的成長的。
放牛班的春天550字觀后感 篇2
很有幸,借著繼續教育的機會我能和老師們一起欣賞了這部法國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一起感受著一個學監和一群問題學生之間發生的一些平淡又令人感動的故事。這是我第一次看,看完之后真的讓我好感動!
這部電影雖然沒有華麗的服飾和背景,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簡單,干凈的音樂貫穿著整部影片,使觀眾在天籟般的童聲中欣賞著電影,是本影片的一大特色。放牛班的春天感動了很多人,這就是電影藝術的魅力,好電影就是能讓人感動,因為電影里面有我們在現實中很難得到甚至得不到的東西,比如一個能為你人生指引的老師或者是一個伯樂。馬修是一個禿頂的老師,他其貌不揚,但人倒是不壞。他服從制度,但能在制度下盡自己所能為孩子干點事情。他喜歡音樂,于是他便開始用音樂來教化那些問題少年們,藝術的確有其自身的魅力,但尊重同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課堂上他蹲在課桌旁和學生講話的那一鏡頭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這一小小的舉動包涵著對學生的尊重,真正看到了平等的師生關系,而現實中的我們又有多少人能蹲在課桌旁和學生講話呢?而馬修老師以其溫和的作風改變著什么,讓整座學校師生之間的對立緩緩消散,除了那個刻板的校長,但在某一刻他那冷酷僵死的心何嘗沒有松動過呢?這就是尊重的魅力、溫和的魅力、情感的魅力、愛的魅力!用愛心可以試著感化迷失的羔羊,否則只能驅使迷失的羔羊步入極端,那個被冤枉的孩子蒙丹最終用同樣極端的方式來回贈給寄宿學校。毀損的不止是校舍,還有那個孩子早已殘缺的心靈,這便是以暴制暴的結果。馬修不是圣人,他無力堅持自我的真理,他只是一個不成功的小人物,做著力所能及的一切。當他矮小的背影轉身離去,我們何嘗沒有一份無奈的蒼涼。
讓我很受感動的是合唱團表演的那一刻,那個最具有音樂天賦的男孩因為過錯被晾在一邊,心情沮喪,神情顯得格外落寞。而第一節音樂結束時老師突然轉向男孩示意他演唱,男孩很驚訝更驚喜,而后帶著一種幸福的滿足感完成了他的演唱。
一位老師可以讓一個孩子得到對自己的肯定,對人生的期待,真的很偉大!但并不是每一個老師都是偉大的,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在人生旅途中遇到伯樂的,可雖然如此,每一位孩子都渴望著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能遇見這樣一位老師,這樣一位給自己最多幫助的人。能夠遇上便是一種幸福,盡管這種幸福在現實中顯得這樣的奢侈,但是我們仍然會渴求得到。而做這種教師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像馬修,雖然被校長開除了,但那一雙雙從窗口伸出的小手,那一個個寫滿了孩子最真摯祝福的紙飛機已足以讓他感動,讓他幸福!
但愿普天下所有的老師都能用尊重、用溫和、用愛心、用情感去感動學生,都能得到學生的認可,都能收到孩子們的紙飛機,寫滿了祝福與期盼的紙飛機!在三尺講臺前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放牛班的春天550字觀后感 篇3
一部電影看完,猶如礦業望天一般的音樂之聲回蕩在耳際,久久不絕于耳,一雙雙真摯的眼睛所散發出的童貞之光能點亮人們的心靈。一張張純真的面孔流露出的對自由和博愛的向往和與望發人深省,天籟之音般的合唱好像皎潔的月光驅趕走了黑暗中的恐懼,用愛心去感化孩子心靈又讓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校長的眼里,這是一群難以馴服的野馬,一群無知的頑童,除了拳腳相加的教育,他們別無他法,連做似的管理方式讓人難以理解和接納,當然孩子們也是不能接受的,自然孩子是教育不好的,他們永遠都是一群不可早就之才,永遠都被人唾棄和責罵。
克萊門特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他熱愛音樂勝過生命,才華難以施展,最終成為一所寄宿學校的學監。記得這樣一個細節嗎?當孩子們都安靜的睡著了以后,他開始了他的音樂創作。當他發現他的創作被還不理解他的孩子們偷走的時候,他發瘋似地找回了他的寶貝,然而他原諒了這群難以管束的學生,當他發現孩子用自己特有的“音樂”嘲笑譏諷他的時候,他沒有生氣,卻出乎意料的發現了那個聲音是“眾里尋他千百度”中所忽然發現的天使。
他用音樂喚醒了孩子們的良知,他用音樂洗滌了孩子們的心靈,他用音樂獲得了孩子們的理解,他用音樂拉近了它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他的音樂是他用生命譜寫的,就好像他愛孩子是他善良的本性一樣沒有辦法不讓這群在校長的眼里無可救藥的孩子喜歡他,相信他,愛他。當他要離開學校的時候,孩子們用他創作的歌曲為他送行,用他創作的歌曲挽留他,用他創作的歌曲驅趕對即將有降臨到他們身上的厄運的恐懼。歌聲穿透夜空,歌聲穿透田野,歌聲穿透了孩子們的心靈,歌聲把孩子們帶到了另一片天地,歌聲留下的是克萊門他的一片愛心,歌聲改變了孩子們的命運。
我們的身邊不乏有這樣的學生,他們更需要我們的愛心和理解,更需要我們的關懷和溫暖,我們的一句話也許就能改變孩子一生的命運,我們的一個不經意的動作也許就能讓孩子終身難忘,我們的言行對孩子是多么的重要,我們的舉動對孩子有多么深遠的影響。
放牛班的春天550字觀后感 篇4
一群被世人厭惡的孩子,遇到一個天使般的老師,救贖的靈魂找到了心中的夢想,終于唱出了來自天堂的聲音,這就是放牛班的春天。一位熱愛音樂有著音樂天賦的代課教師用他對孩子們的愛感化了這一班問題少年冰冷、殘酷的心……
電影中孩子們憂郁而又充滿期待的眼神始終印在我的腦海中,怎么也抹不去,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失去了父母的佩皮諾,他的那雙明亮的眼睛卻時刻顯露出憂郁與期盼,他每天都會靠在大門的鐵柵欄上,目光眺望著遠方,他是多么希望父親的身影出現在自己的視線中啊!可是事實已是無法改變的了。孩子們的心靈被鐵血校長嚴重扭曲,他們沒有四季。在他們的生活中,只有冬季。
可是從這一天開始,一切都變了,一位名叫馬修的老師來學校代課。這里的大部分學生都很頑劣,院長一見到孩子犯錯就會把他拉去關禁閉,可馬修老師不喜歡院長的這種教育方式,他盡自己所能去保護孩子極強的自尊心。這些孩子中有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皮埃爾,他經常捉弄別人,還侮辱院長、老師,干了數不清的壞事。然而,馬修老師每時每刻都在關注著他,終于,他發現皮埃爾在獨唱方面有著極大的天賦,他的歌聲簡直是來自天堂的聲音。于是,馬修老師耐心輔導皮埃爾,最終老師的愛還是感化了他頑固的心靈,他感受到了溫暖,經過不懈的努力成為了一名著名的音樂家。
看完電影很長時間后,孩子們那純潔的天籟之音還久久地縈繞在我的心頭。這就是法國影片的那種淡淡的,而又回味悠長的味道,使人的心靈受到震動,也受到了洗滌。這部影片形象地刻畫出了孩子們的心理,最后在馬修老師走的那極為平淡的環境中,紛紛揚揚落下的紙片和從窗戶伸出的許多只能看到半個胳膊的小手卻讓我極為震撼,這就是被感化的心靈。憂郁的小佩皮諾最終也跟著馬修老師離開了學院,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溫暖。讓人喜悅和感傷。
來自天堂的聲音,從這群少年口中傳出,這無疑顯示出了放牛班的春天——天真純潔、可愛善良,每一個音符中都帶有春天的氣息,讓我們感受這春天的氣息,這來自天堂的美妙聲音……
放牛班的春天550字觀后感 篇5
之前聽說過這部電影,但是一直因為很多事情沒有靜下心去看。直至老師說要寫觀后感,我還是斷斷續續地看了。
《放牛班的春天》,法國電影,充滿天籟童聲,充滿溫情。劇情大概如下:
世界著名指揮家皮埃爾·莫朗琦 重回法國故地出席母親的葬禮,他的舊友貝比諾送給他一本陳舊的日記,看著這本當年音樂啟蒙老師克萊門特馬修遺下的日記,皮埃爾慢慢細味著老師當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憶也浮出自己記憶的深潭…… 克萊門特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自己才華的機會,最終成為了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教師,這所學校有一個外號叫"池塘之底",因為這里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難纏的問題兒童。到任后克萊門特發現學校的校長以殘暴高壓的手段管治這班問題少年,體罰在這里司空見慣,性格沉靜的克萊門特嘗試用自己的方法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
克萊門特開始教學生們如何唱歌,但事情進展得并不順利,一個最大的麻煩制造者就是皮埃爾·莫安琦,皮埃爾擁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卻有著令人頭疼的調皮的性格,諄諄善誘的克萊門特把皮埃爾的音樂天賦發掘出來,同時他也與皮埃爾的母親產生了一段微妙感情。
在影片中,有些情節很感人。馬修請孩子們在小紙片上寫下自己的姓名、年齡、理想的職業。教室地出人意料地靜!我記得以前我們笑的時候老師耶讓我們寫過,但是都是吵吵鬧鬧中很開心地寫下了自己對未來的憧憬。但是這部片子寫下這個理想的時候那么安靜。他們為什么那么安靜?或許很多人不理解,尤其在在應試教育下,不敢去放縱,或者已經放縱了,但是沒有那么好的老師或者那么一個人讓自己正視自己的靈魂!有那么一瞬間,我想了好多好多。我是不是很久很久沒有自己的目標了?我是不是也應該靜下來正視自己,我是不是要肯定自己。那些孩子和我很很像很像,我也喜歡著音樂,我也曾經不開心的時候就叼著煙哼著一些自己喜歡的歌曲。感覺沒有人理解,也很安靜,有時候也很鬧。但是真的為片中的孩子感到開心,遇到這么好的一個老師,會努力去尋找被放棄了的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我喜歡音樂,剛開始馬修老師說組合唱團的時候,令外一個老師過來瞧,并且也說自己偶爾也會哼上幾句。音樂的魅力沒有拒絕得了。
我看到有些孩子唱歌跑調,但是因為喜愛,堅持著。我想到自己以前唱歌經常被說是殺豬的之類的話。但是就是因為喜愛,不管怎樣都會唱下去。還有因為音樂,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音樂就是一座橋梁。
放牛班的春天550字觀后感 篇6
這個假期中,我看了一部非常有意義的電影——《放牛班的春天》。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世界著名指揮家皮埃爾·莫昂克與他的舊友佩皮諾一起看著當年音樂啟蒙老師克萊蒙·馬修遺下的日記的故事。
我想:在他們慢慢細味著老師當年心境的同時,一幕幕童年的回憶也會浮出自己記憶的深潭吧……
在一所名為“池塘底教養院”的男子寄宿學院中,聚集了來自各個小學的問題少年。校長以殘暴高壓的手段管制這群問題少年,這位音樂老師的到來,改變了孩子的一生,他決定用音樂的方式來打開孩子們封閉的心靈。
在這部電影中,我喜歡調皮可愛的小男孩佩皮諾和擁有“天使的臉蛋,魔鬼的心腸”的皮埃爾·莫昂克。佩皮諾十分可愛,因為他的不用功,所以每次一有測試,他就一副癡癡的面孔,睜著一雙迷茫的眼睛,更加顯示出他的天真。佩皮諾雖然有時有些調皮,但他很有正義感。有一次,一位同學把墨水澆到了音樂老師頭上,他還與那位同學打了起來。
皮埃爾·莫昂克雖然有著“天使的臉蛋,魔鬼的心腸”,但我相信他骨子里并不壞。只是由于環境的壓迫與氛圍,是他漸漸習慣以一種粗魯、殘暴的方式對待他人。他有著天籟之音。一開口,那歌聲就動人心弦。淳淳善誘的音樂老師發現了這一點,于是他決定要好好培養皮埃爾。在合唱中,都有他獨唱的部分呢!
我還特別尊敬他們的這位音樂老師。在他第一次與孩子們接觸時,就用善良謊言寬容這些孩子們。克萊因曾經說過——音樂能激發或撫慰情懷。我想這位因為老師也是想通過音樂通過合唱來感化這些孩子吧!
是呀,愛的力量是偉大的。這位偉大的音樂老師用他的愛和音樂,打開了孩子們封閉的心靈,讓孩子們心靈的世界天真可愛、春暖花開,讓孩子們去尋找他們心靈的愛的真諦,去發現自己內心深處的天地。
愛的力量創造奇跡——讓改變了這些孩子們的一生!
愛的力量創造奇跡——它讓這些孩子們的內心變得善良、質樸、純潔!
愛的力量創造奇跡——有了愛,世界將變得不再陌生,將變得如此美好,春天永恒!有了愛,就有了驚喜,讓那些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
讓我們永遠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中,被愛包圍著,去創造那些奇跡!
放牛班的春天550字觀后感 篇7
《放牛班的春天》講述了世界著名指揮家皮埃爾回到法國家鄉出席母親的葬禮,當他的舊友送給他一本陳舊的日記,看著這本當年音樂啟蒙老師克萊門特·馬修遺下的日記,皮埃爾勾起了自己童年的回憶。
克萊門特是一個生不逢時的音樂家,在1949年的法國鄉村,他根本沒有發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最終成為了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代課老師。這所學校有一個外號叫“池塘畔底”,因為這里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犯過罪的、難纏的問題兒童。到任后他發現學校的校長以暴力的手段管這些問題少年,體罰在這里司空見慣。他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而令他驚奇的是這所寄宿學校竟然沒有音樂課,他決定用音樂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
一開始,他遇到了種.種困難:一個不愿開口唱的天才、一個暴力、變態、處于危險邊緣的學生、校長的阻攔、一個父母在二戰中雙亡的可愛小孩……還有一個不會唱歌的學生。
但他以他堅忍不拔、沉穩、謙讓的性格以及他敏銳的觀察力,戰勝了種.種困難,組成了一個合唱團。
他每天晚上都給孩子們寫一些適合他們的樂譜。他從簡單到很難。但是學生們都學會了。有時候學生犯了錯,他還會包庇學生,以防遭到校長的毒打或禁閉。
他的努力終于得到了回報。他的學生們用天籟的嗓音取悅了他的心靈。可是好景不長,校長在一個星期六把他趕走了。但是,那個父母在二戰中雙亡的可愛小孩卻因為老師們善意的謊言:“你的爸媽會在星期六來接你哦。”,而每個星期六都在校門口等他爸媽。這次,他又在門口等爸媽的時候,馬修老師出現了。于是,馬修因為禁不住孩子的請求一次寂寞的孤獨,帶走了他。讓他知道了他的等待終究是值得的。
這篇文章讓我知道了想要得到回報,就得付出努力。因為努力有時會給你一個不一樣的驚喜與一個大世界!
放牛班的春天550字觀后感 篇8
這是一部唯美的影片,充滿著浪漫氣息的法國音樂在其中緩緩流淌,如黃鸝歌唱般婉轉動聽,風情萬種。它也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問題班級”組成的合唱團與一位草根音樂大師的成長故事。純真質樸的人性和空靈華美的音樂,一次次帶給我們心靈的震撼和靈魂上的蕩滌。
影片背景取自一個青少年“再教育”的問題學校,面對“問題孩子”,社會各界莫衷一是,幾乎不會有人愿意和他們在一起,但是,現實卻讓我們不得不正視這一群體。他們叛逆,撒謊,任性,放肆,甚至貌似無休止地惡作劇,不計后果孤注一擲地做盡壞事……讓深愛著他們的父母深深絕望,也讓他們自己深陷泥沼,誤入歧途卻不知返。
簡單來看這個問題,排除生理上本身的叛逆期,因為感受不到周圍的愛,內心缺乏感激,他們才會變得不近人情,異常暴戾,倘若暴戾行動遭到外來殘酷的鎮壓,以暴抑暴的結果,多是兩敗俱傷,玉石俱焚,或者高壓統治下的敢怒不敢言,一旦爆發,后果也是不堪設想。
那就讓我們來看看馬修這個學監是如何感化這伙“孽畜們”的吧!
去問題學校做學監,馬修承認這是自己人生的“池塘之底”,學校校長高壓統治下的問題學生,師生關系勢同水火。馬修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甚至顛覆了已經利欲熏心的校長,讓這位獨裁者曾想過放棄使用暴力。馬修做的事情很簡單,將班里的學生根據嗓音高低分成幾撥,努力發掘他們的潛質,沒有放棄過一個學生,給他們應得的自由和滿心的關愛。帶領他們玩耍,讓他們快樂,享受快樂。同時,這些純真的孩子也給了他無比的創作靈感,于是,一首首美妙的合唱曲就這樣被這個獨特的合唱班演唱,孩子們從音樂中找回了清凈的心靈,學會了感恩,體會到了人世間的愛……“體育和音樂是促進人類團結的最好方式。”
馬修作為一名老師,他的靈魂是高貴的。然而,偉大的靈魂往往在當世得不到世俗的認可。馬修沒有想過要成名,他只是做著認為自己該做的事情,追求著自己人生的步伐。作為一名音樂家,他沒能成為鎂光燈下的焦點,他是不成功的,但是他創作出了許多唯美動聽的音樂;作為一名學監,他不懂得去討好校長,最終被解雇,他也是不成功的。但是他成功拯救并成就了許許多多的靈魂!從另一方面來說,馬修是居功至偉,為音樂史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世俗太污濁,或許是我們自身太脆弱,帶著一顆純凈的心,繼續我們的生活……
放牛班的春天550字觀后感 篇9
看了放牛班的春天,我覺的我們的學校比那里的學校要好,因為那里學生犯一個錯誤就得關在學校外面十五天,從那里出來的人都要被打。后來,馬修老師對校長說:“請你不要再把孩子關在學校外面了。”校長同意了。
故事主要講的是一群孩子“學音樂”。有一個是個子最矮的,所以坐在講臺上,還有他是個孤兒,他也不會唱歌,只能在講臺上聽同學們唱歌。老師說:“我每天都要給孩子們編一首歌譜。”有一個孩子他不會唱歌,經過老師指導下,他都會唱沒學過的歌了。有一次,開家長會后一天,老師就表揚他的兒子唱歌非常好,他家長說:“他沒學過音樂。”有個孩子說:“你媽來了。”他把頭伸出去看。老師正在走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孩子把墨水撒在老師頭上,后來才知道是她兒子干的。
他們去參加合唱比賽,他們得了第一名。老師該回去了,因為他只是一個帶課老師,不是真正的老師。他走的時候,班上最矮的孩子跑過去說:“能不能帶上我。”老師說:“不能。”后來還是帶上他了。
放牛班的春天550字觀后感 篇10
今天我和全班同學一起在音樂廳觀看了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好看極了。
電影講的是一位名叫克萊門特·馬修的音樂家因為沒有機會展示自己,所以就當了某學校的代課老師。馬修發現這個學校的學生很調皮,校長用暴力和體罰管制住這些學生,于是馬修就用自己的方法教育學生。有一次一位同學不小心把倉務員大叔的左眼弄傷了,本來根據規定要罰關禁閉15天的,但是馬修卻讓他照顧大叔直到他康復為止。馬修還發現皮埃爾·莫安琦有著天使般的嗓音,于是他就舉辦了一個合唱團。最后,他改變了整個學校,使所有學生都不再調皮了。
馬修的教育方法令我敬佩。我記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把關于杏活動的文件撕爛了,我害怕極了,忐忑不安,令我驚訝的是劉老師并沒有打我,也沒有批評我,而是再復印了一次。老師這樣對我反而讓我覺得更加羞愧,我以后一定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通過這部電影和這件事,我明白了教育不能體罰,那樣有可能會使我們更調皮,更不利于我們的成長。盡管我們很調皮,但是我們還是很喜歡溫柔、耐心、寬容待我們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