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心得體會(精選7篇)
勵志人生心得體會 篇1
我一直認為勵志類的書籍基本是滿頁的慷慨激昂和壯志成成,《正能量》完全糾正了我的偏見。拿起這本書的時候,只是隨意的翻閱,開篇的撕書練習馬上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他要求我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將讀過的部分撕掉。或許大部分讀者并不會照做,這個讀書習慣的小小改變,我確實感覺到頭腦經歷了一個微妙的但是真實的改變,抑或是思想,抑或是感受。心里一直在暗示讀完這一頁就沒了,我便更認真的體會每一個文字的內涵,更細心的推敲每一句話的蘊意。《正能量》并不是簡單枯燥的說教,解讀了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行為導致情緒的產生”這一理念,他認為:“人們可以通過對某種情緒的表現而獲得相應的情緒感受。”這也就是所謂的“表現原理”。
不管屬于哪個社會階層,也不管從事何種工作,正能量都是我們所渴望的。它并沒有那么稀缺,或者遙不可及,將每個生活細節堅持下去,說不定哪天就會突然發現,我們不再是那個僅僅麻木重復自己舊行為模式的人,而是變成一個能夠控制自己的人生、對身邊的環境作出最適反應的人。“表現原理”的核心在于行動。我們要做自己情緒的“老板”而不是行動的“觀察者”。大踏步走,你就會感到精神抖擻;擠出微笑,你就會感到快樂;挺直腰板,你就會變得更加自信。每個人需要作出的改變不盡相同,正如詹姆斯所說的一樣:“如果你想擁有一種品質,那就表現得仿佛你已經擁有了它一樣。”或許,我們要做的不只是身體語言的改變,更包括一些我們一直想做,卻總是拖延的事情。今天,就開始著手解決那項難纏的工作,或是去見讓你愧疚了很久的朋友,或是回家給父母做一頓晚飯,或是開始早已計劃好的長途旅行。不管是什么,今天就開始作出一些積極的改變吧,你會遇到另一個真實的自己。
勵志人生心得體會 篇2
南門學校開展的“心存感恩,成就人生”道德講堂很不錯,活動內容豐富充實,形式多樣,一首歌曲、一段經典朗讀、一部感人短片、一個飽含深情感人肺腑的故事,讓我們的心靈進行了一次道德的洗禮。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演講以《入則孝》開場、隨后,方老師向我們敘述了兩個故事。感恩、可以使一位不愛說話的孩子向父親表達自己對他的愛;感恩、可以使一位具有逆反心理的孩子“迷途知返”。我們不僅僅要感恩父母,還要感恩老師、感恩社會、感恩他人。從《一滴水》這首歌朗誦中,令我懂得要無私,無私地感恩他人,最后,陳校長對這次道德講堂做了點評,道德講堂圓滿收場。
我十分感動于故事中的主人公,他們用愛、用責任譜寫了一首首關愛孩子的感人之歌,這些故事真實地發生在我們身邊,除了感動就是敬佩,他們都是我學習的榜樣。我知道,高尚的道德并不是非得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情,而往往在我們的日常行為中。我們播下一個動作,便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便收獲一個品格;道德已被人們放在心里的一個重要位置,時時刻刻在與文明交談,千萬不要把行為習慣看作小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信息,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從關愛自己的學生做起,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這項活動的開展也為我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確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不斷提高師德修養,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做學生歡迎、家長放心的人民教師!
勵志人生心得體會 篇3
當人到中年的時候,事業成敗,已成定局。你也許會為曾經的不努力悔恨,你也許會為自己沒有把握機會沮喪,你也許已經擁有了讓人矚目的工作,你也許已經有了比同齡人顯赫地地位……
但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天發生的事情一次次地讓人感到震驚,每天有天災人禍的發生,每天都有意料之外的事情產生。有人在為自己的生活省吃儉用,有人泡在飯店大吃二喝。有人在為子女的升學愁眉苦臉,有人在為自己的權力沾沾自喜。有人一日之間變成了富翁,有人一夜之間變得一無所有。真是有人哭,有人笑啊。有人覺得自己的生活很平淡,于是追求那種所謂的不平而適得其反;有人覺得很無聊,于是追求那種灑脫和浪漫,最后連自己的家庭也失去了。這就是人生,猶如天氣一樣變化莫測的人生,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的人生。有人說,人活得好累,有人說,人活得好煩,是啊,累的時候給自己一些時間歇息吧,煩的時候給自己一點心靈的空間松弛一下吧,人生真的好不易,尤其到了中年,不要給自己太多的要求,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人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和拼搏,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不幸和幸運,人生又是在一次又一次地向機會和命運挑戰,所以有人說機會就是命運。
也許你曾經因為小事計較過,也許你曾經因為得失困擾過,也許你曾經有過難以垮越的門坎,也許你曾經恨過,也許……,記住那些都已成為過去,不必太在意,太在意就是對自己過不去.人其實很渺小,一時想不開,過后才覺得……
其實,真正的人生也許就是平淡的人生,更多渴求的是平安健康的人生。所以當你擁有健康而平安的人生時,千萬不要埋怨自己的人生很平淡,因為你已經擁有了幸運的人生。
勵志人生心得體會 篇4
從事教育工作幾十年了,回過頭來仔細去想,那些成功的孩子除了具有良好的智力因素、家長的高度重視和培養外,主要得益于他們從小養成的良好習慣。學校教育實際上提供給每個孩子發展的機會是相同的,那么為什么他們的最終成就卻完全不一樣呢?對他們來講,最主要的還是良好的心理和習慣。
仔細跟蹤觀察那些優秀的學生,他們的良好心理和習慣表現在:比較強的好勝心,不服輸,競爭心很強;自我約束力很強,堅強的意志力;做事井井有條,具有良好的順序感和次序感; 心里比較平靜而且冷靜,定力足,不被無關的事務所干擾;心里比較單純;生活高度規律;做事具有極強的效率感;比較執著,對事專心致志;比較強的責任心;人際關系比較單純;理想化的人格特征;富有激情,做事鍥而不舍;對待任何事情要求的標準比較高;講求原則;顧全大局;生活目的明確;具有浪漫情懷;有較好的氣質修養;書生意氣足;心里內涵比較豐富;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追求理想;易于被老師所關注;具有較好的成功心理;能夠經常性的體驗成功的效能感和幸福感,心理健康、積極、向上;有些具有較好的組織和管理能力;有較好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孩子良好心理的形成具有年齡階段性。成功的孩子在關鍵時段都能夠走在同齡人的前面,比如學習,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是一個關鍵期,這時候I必須要不掉隊,正常的發展,極好的完成學習任務;初中二年級不掉隊,沒有分化,極好的完成學習任務;高中二年級沒有分化,且不斷的進步,因為高二是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穩定期和成熟期,那么,堅持走下去,其人生的結果肯定不會太普通,一般比較優秀。幼兒園、小學至高中形成的良好心理和習慣會影響整個人的一生,大學階段只是將所有良好的習慣予以鞏固而已。
勵志人生心得體會 篇5
電影里沒有壞人,所有的7個配角全都對主角釋放了善意
第一個汽聯主席,當年主角嘲諷過他,但是他不僅沒記仇,指出法無禁止即可為,還提醒主角重返賽場的注意事項
第二個是主角原來的觀察員搭檔(包括他的妻子),主角給他打電話,當時電影放到這里以為會有什么波折,結果是一句很直接的“兄弟,這個電話我等了5年”,相當nice了
第三個駕照考官,他沒有為難主角,主角順利拿到了駕照
第四個是汽修中心的經理,雖然表達了贊助商給了壓力(暗示資本),不能給主角用車了,但還是偷偷提醒主角原來的車架子還在那,晚上偷的時候小心些,這是他立場上唯一能幫主角的地方了
第五個汽配高手,當主角去偷車架子的時候挺身而出,后面還幫主角配好了車
第六個是騰格爾,他贊助了主角
第七個林臻東不用說了,從頭到尾暖男到都不像反派了
這里7個配角,有成功人士有土豪有普通人也有loser,但凡有一個人搞事情,主角就得GG。從解禁到重返賽場,釘子是碰了一些,過程和結果還是很溫暖的。
可是,一旦上了賽場,主角就只能自己獨自上路了,即便之前給過你再多善意的人,也無法直接幫助你了。鏡頭和旁白反復描述了比賽路段的兇險與殘酷,有的車輛故障退出了,有的抄近路可能被判違規,有甚者翻出軌道身亡。最后沖刺時改裝師提醒主角你的輪胎數據到極限了,主角回了一句:我心里有數。
電影大概想說的是,你所有遇到的人事物,都只是你人生的一部分,是配角。最終你只能是自己的導演,自己演主角,自己當司機又當領航員,去獨自完成屬于自己的“飛馳人生”,而對手,也只有你自己。
勵志人生心得體會 篇6
高收入一族的人像
什么樣的才叫高收入人群?
提到這個問題,很多人的腦子里會冒出這樣的一群人:
出入5A寫字樓、衣著光鮮亮麗的白領們,企業的高管,銀行職員,BAT、華為這些大公司的精英,做生意的老板......
這個名單還可以列出一長串,但很少會有人將街頭的小販,快遞員這類人放進去。
以貌取人,一直都是人的本性,看到那些穿著普通的人,工作不夠體面的人,就會自然而然的將他們歸類于不成功的人,收入不高的人。
但事實上,很多坐在寫字樓里的白領們,是沒有每天來取件的快遞小哥收入高的;是沒有樓下那個守著一個小攤位,每天給做煎餅的大媽收入高的。
而更現實又普遍的現象是:越是工作不夠體面的人,越知道開源節流,簡單點說,就是掙得多,用的少。
所以,高收入的人群往往是兩個極端的人,要么是靠軟實力(智商、顏值、口才、高技術),要么就是硬碰硬的能吃苦、耐操。
而那些夾在中間的,往上走沒那實力,往下走又放不下身段,稍微累點就自己感動到不行,這群人往往是最窮的,最迷茫的。
網上很多無病呻吟,整天問如何月薪過萬,大多都是這樣的人,每天荒廢大把的時間在無聊的事情上,在舒適的坑里越陷越深
勵志人生心得體會 篇7
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后,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黃文秀用其短短一生,向廣大黨員、干部展示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忠誠、心系群眾、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毫無疑問,黃文秀是廣大黨員、干部時刻看齊的榜樣。
做黃文秀式的人民公仆,從她身上汲取前行的動力,就要以她為標桿,具有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的責任與擔當。黨員干部要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以擔當詮釋忠誠、以擔當體現作為。
做黃文秀式的人民公仆,學一學她“團結人”的領導藝術。帶領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全村貧困發生率下降20%以上。同時,注重以誠待人、以情動人、以心交人,讓身邊人變“要我干”為“我要干”。
做黃文秀式的人民公仆,要像她一樣不忘初心,自覺為民造福。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始終把群眾裝在心里,事事想著群眾。奉獻是黨員干部最神圣的職責,黨員干部就要始終心系群眾,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領導干部怎么干?擺在面前的榜樣就是黃文秀。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好日子也是干出來的。干部干事,應該以“為民”為初心,以“自律”為內省,以“實干”為要求,把黨和人民事業當做矢志不渝的追求,以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履職盡責、擔當作為,踏踏實實在基層撲下身子干實事,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創先爭優,創造出無愧時代的輝煌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