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線帶班心得體會(精選3篇)
讀一線帶班心得體會 篇1
從事輔導員工作已有5年了,學生換了一屆又一屆,回首過去,感慨萬千。在這五年的工作當中,優秀的學生也教過,調皮搗蛋,但有性格古怪的學生也教過。這幾年的輔導員工作,一經回憶,就像電影回放一樣,在腦海中慢慢閃過學生們可愛的笑臉及求知的眼神。仿佛時光還末遠去,依稀還在眼前。
我現把輔導員工作的心得總結如下:
一、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善于發現學生身上“閃光點”,對學生舍得給予“師愛”,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培養學生對專業的興趣。所以,我們輔導員在帶班過程中,要善于鼓勵學生,哪怕是差生,也要挖掘他身上的“閃光點”。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堅持“一個都不能少”的班級精神。
我認為要想帶好一個班必須堅持“一個都不能少”的原則,無論去哪都不能拋棄班級中的任何一人,不能因為某個同學犯了錯誤而戴有色眼鏡看待將他排斥在集體之外。每個人都會有迷茫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處于這個時期的同學正是他們缺少關心,孤獨的時候,作為輔導員老師這個時候要和班上其他同學一起對這個學生給與關心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其走出困境重新融入班級中。
三、因才施用,組建得力的班委組織。
班主任、班干部和同學就像是傘柄、傘骨和傘布,再好的傘柄若沒有傘骨的支撐,也撐不起一片天空。要把班級培養成團結、奮發、向上的集體,就必須培養得力的班干部。班干部是班集體的核心和中堅力量,他們在老師和同學之間起著上通下達縱橫聯合溝通的作用,在班集體建設中發揮著組織管理和示范帶頭作用,是班主任工作順利進行的得力助手。因此,選拔和培養一批德才兼備,高素質的班干部隊伍是創建一個優秀班集體所必備的條件。
四、在班級中,應合理評價每一個學生,不能以偏私的眼光來評價,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l)在班級學生中,每一個學生要求進步都是不容易,有的學生甚至感覺到學專業是乏味或單調的,因為進步不大。所以我們作為輔導員在評價學生時,應采用比較委婉的評價方法,你最近的表現很好,很努力!上課認真聽講!不錯,努力,加油!我常用這種方法去評價學生。目的是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樹立學生學習專業的自信心。
(2)對學生的態度采用開放式的評價方法,拋去高標準的眼光。因為我們培養的學生不是每個人都成教育家,我們要把快樂學習帶進課堂,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優點,只要學生學得快樂,專業學得好我們輔導員的思想引導工作也就成功了。
最后作為輔導員的我們,與學生多溝通多交流,認識學生的優點,對學生少些批評,多謝鼓勵。學生也學到了知識,也促進了學生對學專業的興趣。也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給他們帶來的樂趣!總而言之,我們輔導員在帶班工程中,要懂得鼓勵學生,善于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要用真誠的愛心與學生交往,因為學生也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與鼓勵!所以我們作為輔導員要對學生“舍得”給予師愛,要耐心聽學生的傾訴,真正了解學生內心所思,所想,所感,真心實意為學生服務。學生喜歡了我們這些老師,也就喜歡了學習。
讀一線帶班心得體會 篇2
從1994年3月起,我先后擔任縣審計局、財政局兩家單位的“一把手”。十年來,我深深感到:個人能力是有限的,要做好各項工作,必須帶好班子,凝聚人心,特別是在目前財政困難的情況下,如何調動班子和一般同志的工作積極性,如何爭取方方面面對財政工作的支持,更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統攬不包攬。事必躬親對一般的干部來說是長處是優點,但對“一把手”來說,則是一個短處和缺點。作為“一把手”,當然有躬親的事,但不可凡事皆躬親。“一把手”重要的是設計,籌劃,導演,指揮,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尤其是重視發揮副職的作用。在具體工作中,要像下棋一樣善于“謀勢”,謀事關政策性、全局性、普遍性、傾向性的工作和問題。對于事務性、一般性、個別性的工作和問題,撒手放開,讓分管的領導和股室去抓,不一竿子插到底。
抓“將”不抓“卒”。各股室的負責人,好比“將”,在工作中,我注意重用“將”,以“將”使“卒”,使“將”適其位,展其長,竭其力,讓他們“獨擋一面”來履行自己的領導職責。他們職權范圍內的事,放權、放手、放心,出了疵漏,首先由分管副職和有關股室的同志溝通,為他們出點子、想辦法,讓副職和股室同志出面協調解決。
敢斷不獨斷。在工作中,要敢于負責,看準了的事就大膽拍板,絕不優柔寡斷,耽誤決策。敢斷來自對政策和上情的準確把握,來自對群眾的意愿的充分了解,來自對班子成員的意見統一,而不是獨斷專行,個人說了算。
重情不徇情。“一把手”只有對班子成員在工作生活上給予關心,才能凝聚人心,成為“分不開,打不散”的聚合體。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對干部職工婚喪嫁娶等努力做到“四到門、三關心”,經常關心副職和下屬的政治、學習、生活、工作、家庭、婚姻、戀愛、子女上學和就業等問題,爭當工作上的“班長”,生活上的“家長”。但誰要真犯了錯誤,則毫不留情地批評教育,這其實也是一種關心和愛護。
推功不推過。財政越困難,就越是社會的焦點,特別是現在各種改革多涉及財政,所處位置非常敏感。兩年來在大家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財政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工作中的偏差也不少。對此,我的態度是:如果哪位下屬有難受挫,出了點問題,自己要挺身而出,幫其排難而進,甚至承擔責任,主動攬過。工作有成績,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只是牽了一下頭,功勞首先要記在副職和股長身上,記在群眾身上。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凝聚人心,團結一班人。
讀一線帶班心得體會 篇3
作為一名新入職的xx屆輔導員20xx年9月3日對于我來說是難忘并且有意義的一天,那天是我和我即將帶領的學生第一次正式見面,為他們召開大學第一次班會——安全重于泰山。在此之前,對輔導員的認識大多來自《高校輔導員工作與實務》這本書,和在自己讀大學時的所見所聞,所以從第一次班會開始指導我工作的理論便是這本書,和院里前輩們的經驗,雖說一開始心里有點緊張與忐忑,但在站上講臺面對學生的那一刻,我的心鎮定了!我結合自身的特點更多效仿書中“以人為本”理念,和“剛柔相濟”理念,同時也把我校“大愛育人”的理念運用言語,意味深長的提醒同學們注意在校安全問題!
記得書中是這樣解釋:“以人為本”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學生工作,本質是指要以學生的生存、安全、自尊、發展等需要為出發點,把學生管理工作作為一種服務于學生的手段,強調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來開展管理工作。”在實際工作中我也積極本著以上闡述的內容作為工作的準則,并結合實際情況,獲取了相對積極的效果。例如:學生軍訓開始階段伴隨著較熱的天氣,學生對軍訓出現了各種不適應等問題,學生中有第一次遠離家門想家的情況;有地域差異引起水土不服和飲食不慣的情況;更有對軍訓存在心理上抵觸的情況。為了解決學生的種種問題,針對水土不服、中暑等身體出現的因素我們配備了相應的藥品,并每天負責學生喝水問題;針對想家、地域文化差異的則開展“談心工作”,疏導學生想家的心理,教會學生懂得堅強、獨立;針對文化有差異的學生要讓學生懂得大學是求同存異的地方,在這里可以讓自己的思維開闊,結識更得多的不同地域的朋友,所以文化的差異不能成為前進的絆腳石,也不能成為朋友間矛盾的根源,“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要讓學生培養包容和忍讓的從容態度;針對軍訓存在抵觸心理的學生,首先為學生疏導抵觸心理,是學生了解軍訓的目的、重要性,以及通過軍訓大家可以從中獲得什么,大學是步入社會的第一步,軍訓培養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磨練我們的意志,能為今后工作培養積極因素。事后發現在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我確實把學生作為主體,了解他們的需求并且以此激勵學生,有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是那段軍訓的日子讓我了解并且與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是我銘記的警言,當一個好的輔導員必須嚴以律己,平易近人,無私奉獻,以身作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學生,去感染學生,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先做到,此也謂“為人師表”。
說了這么多,真正做到的確不容易,也意識到自身還有許多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努力的向前輩學習,邊學習邊實踐的做好我的本職工作,不斷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一步一個腳印,堅持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