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望老人心得體會(通用5篇)
看望老人心得體會 篇1
在橄欖樹。育良教育中心做義工的5天時間里面,我把幾百人的飯和粥煮好后,平時沒有什么事情做的時候,我就喜歡去尋找育良中心居住的幾位老人聊天,聆聽他們講解故事,或者講一些故事給予他們聽。我在育良中心話非常多,但是老人很喜歡聆聽我說話,因為很多老人都寂寞,沒有人跟隨他們講話。
每一天去和老人聊天我都非常開心和快樂,而且老人每次看見我去找他們聊天也非常的開心與快樂。每次去找老人聊天,老人都拿東西給予我吃,可是我卻不拿老人們的任何一樣東西吃,我很感恩,那里的6位老人能每天都能告訴我他們的人生故事,讓我對以前的事情了解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以前發(fā)生的事情。而且我也告訴我知道一些以前的故事。老人們很慈祥的對待我,告訴我很多他們的人生經(jīng)歷故事,在此感恩他們的無私講解他們的人生財富告訴我,讓我的知識財富有得到提高!
我在育良中心做義工的時候,把自己的本分做好了,還去和一些義工老師交流,向一些義工老師取經(jīng),了解一些公益活動心得,讓以后自己開展的類似公益活動積累經(jīng)驗財富。我和很多義工老師交談,獲取到很多公益活動心得體會感悟,再此也感恩那些無償告訴我那么多公益心得經(jīng)驗的義工老師們。
我這個人說話非常多,但是我也能聆聽別人很長話語訴說,別人只要說話多久我都能聆聽,所以我收獲的知識財富就非常多。我煮好飯,煮好粥,燒好水,蒸好饅頭,做好自己的本分后,我就在自己休息的空隙去給予一些孩子拍攝圖片,或者想體驗一些孩子們勞動的樂趣,其中因為拍攝一些他們的圖片,一些孩子還主動找我聊天,我也陪伴一些孩子聊天,一些孩子找我聊天,首先都是我聆聽他們訴說,在他們訴說的過程中我已經(jīng)知道他們的情況,等孩子們說完了,我還贊美他們,鼓勵他們,肯定他們的想法,絕對不說他們,也不否定他們的想法,但是一些孩子們講他們的故事給予我聽之后,也讓我講解一些故事。
大家都知道我文化低,知識水平比較少,不會說話,更不會講故事了,怎么辦啊?為了不打擊孩子們的興趣愛好,我只能以有限的知識理論水平,給予孩子們講解一些我知道的故事,或者根據(jù)他們講解的故事改編的現(xiàn)場版故事,其中幾個孩子聆聽我講解故事后,詢問我要和手機號碼?孩子們說以后要打電話給我,要我講故事給予他們聽,還要讓我去他們家給予他們講故事,或者邀請我去他們家玩,其中還有很多孩子告訴我他們家的地址。
但是我這個人的記憶力度不好,聽的話語很快就遺忘掉了。所以孩子們的好意我領(lǐng)了,但是我很忙,沒有時間去,以后有緣分,我們還會相遇的`。
我在做義工的時候,經(jīng)常忘記很多義工老師的名字,都不知道叫什么。但是那些義工老師非常好講,不罵人,不說別人的過錯。有問題認真詢問他們,他們都認真說,我遇到的老師就屬于育良中心的老師最好了,首先說素質(zhì)和脾氣就可以說是在中國來說,我認識的老師中屬于最好的老師了。
我很感謝那么多人,給予我講解那么多知識財富,告訴我那么多事情,讓我明白那么多事情,鍛煉與磨練我的心性和完善自身。
我很感恩“橄欖樹,育良教育中心”給予那么好的學習機會,我也感恩李南龍校長給予我那么好的鍛煉機會,我也要感謝那些老人告訴我那么多寶貴的知識財富,我要要感謝那些義工老師的無償幫助。那些孩子們非常懂事,也非常聰明,非常懂得尊敬師長,懂得感恩,他們的善良,他們的心性,他們的童真都是我應(yīng)該學習的榜樣!
真心希望“橄欖樹,育良中心”在開展純公益,不收取任何費用的開展家庭教育大講堂,婚前教育,夏令營和冬令,以及普及傳播中華傳統(tǒng)道德文化知識等公益活動事業(yè)中能做的更好,也希望有更多人能接受到“橄欖樹,育良教育中心”的幫助,讓他們家庭和諧,悔改自己的過錯,回歸自己最善良的本位!
看望老人心得體會 篇2
三下鄉(xiāng)的另外一個工作就是負責看望孤寡老人。我們訪問的第一家,家里主要有五口人,婆婆夫妻二人,兒子和兒媳以及一個孫女。兒子是先天的智殘,孫女的頭一點偏,智力也有問題,屬于先天性遺傳。他們以前屬于農(nóng)村,后來征收了,地也不能種了。家里沒有辦法,老爺爺就在其他家里借了一點地種,在田地旁邊搭建了一個簡單的帳篷。他們的兒子是完全智殘,什么事也不能做。兒媳今年二十一歲,可能受了什她們兒媳沒有點問題,只是不愛交流,可以絕對可以找事做。
另外一家要更困難,他們家老婆婆和老爺爺都有低保,但是老爺爺已癱瘓在床,老奶奶也喪失老動能力,上廁所都要依靠板凳,他們還有一個兒子又聾又啞。他們家完全喪失了自理能力,他們每頓飯都要到外面去請人幫忙做。但讓我們感覺吃驚的是他們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老奶奶一口的在說毛主席好,當我們問道她們還需要政府做些什么?他們說沒有要求了,他們對政府非常的滿意。
這個社會需要幫助的人依舊還是很多,所以我們的社會保障事業(yè)和愛心事業(yè)還需不斷地發(fā)展。但我感觸最深的是兩家對生活的態(tài)度。第一家家里有冰箱,有電視,地下也都鋪了地板磚,家里的生活也可以自理,但對生活很不滿意。而第二家可以說家里什么都沒有,桌子和椅子都是特別老化的那種,生活完全依靠別人,但從老奶奶不斷的喊著“毛主席好”以及從皺紋中透出的喜悅可以告訴我們他們是多么的滿意。看望孤寡老人讓我認識到了,生活不在是物質(zhì)多么豐富,而在于我們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
短短的幾天三下鄉(xiāng)活動讓我感受頗多。一個團隊最核心的東西是團隊文化,形成團隊文化之前,我們必須強調(diào)組織紀律性。然后我們要正確的認識這個社會,認識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真正的理解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當然感觸最深的是我們應(yīng)該怎樣正確的面對我們的生活。生活中的痛苦不能一勞永逸,我們需要帶著腳鐐跳舞,而且是跳完我們整個人生。我相信這些點點滴滴的體驗會伴隨我的一生,是我一生的財富。
看望老人心得體會 篇3
這次活動是由宿舍管理員阿姨發(fā)起并組織的,以化學化工學院名義,由高材班、制藥班以及社會發(fā)展學院兩個女生一共10個人組成的社會實踐活動。據(jù)宿管阿姨所說,探望孤寡老人、做義工服務(wù)的活動每年都在進行。揚州大學宿舍管理站和園林社區(qū)長期以來一直保持著互助合作,共建文明社區(qū)文明宿管工作站的友好聯(lián)系。進社區(qū)的活動每年有10次,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4月份(雷鋒月),所以這次我們看望老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也屬于宿管站與社區(qū)的聯(lián)合活動。 8月3日早上八點鐘,驕陽似火,直勾勾地照著宿舍門前的水泥地面。當日最高氣溫37攝氏度,人體感覺十分不適,皮膚容易被烈日曬傷。但是我們社會實踐小隊探望老人的熱情有增無減,希望盡微薄之力給老人帶去愛心關(guān)懷,帶去夏日的清爽舒適。
這是我第一次看望孤寡老人,第一次進到孤寡老人的家中。之前聽去過敬老院的同學提到,那里的環(huán)境特別好,老人有專門的護理人員照管,并且敬老院接受社會各界的資助、幫助以及老人子女的投資。環(huán)境衛(wèi)生好,生活條件好,吃住不愁。總之,挺好的!然而,到了那里,我所看到的完全不是那個樣子。由于老人行動不便,房間沒人打掃,滿是灰塵污垢、蜘蛛網(wǎng)......老人雖然不缺物質(zhì)上的幫助,但是在精神上他們是孤立空虛的,沒人理睬沒人聊天,心里苦悶無奈。
首先,我們在園林社區(qū)的門口集體合影,然后宿管阿姨與社區(qū)管理員溝通,之前已經(jīng)聯(lián)系好了。當我們紛紛來到老人的家中,映入眼簾的畫面是這樣的:這個房間不小,東西堆得到處都是,看得見的地方都有灰塵。房間里住的是一對年過七旬的老夫婦。進門的時候我看到他們倆坐在沙發(fā)上,奶奶正拿著一塊毛巾給爺爺擦臉。她一見到阿姨可開心啦,忙迎過來,親切的握著阿姨的雙手,“你可來啦,我正想你呢”,奶奶慈眉善目,神采奕奕的,很有精神頭。臉上有些老年斑,那是歲月劃過臉頰的痕跡。爺爺一直坐在沙發(fā)上,因為牙齒脫落講話不清楚。很多時候他不講話,只是用手比劃給我們看。我想爺爺看到我們這么多孩子過來看他們心里應(yīng)該也很高興。
一到那里,寒暄幾句,阿姨就給我們安排了打掃廚房的任務(wù)。爺爺奶奶的家里雖然不缺吃穿,不缺電不缺水,但是他們上了年紀,身體早不如年輕時硬朗,一些家務(wù)勞動做不起來了。廚房里滿是灰塵油漬,碗盆筷子上都有陳垢。阿姨安排兩名同學負責煤氣灶灶臺,兩名同學負責洗碗池及清洗碗筷等廚衛(wèi)用具,兩名同學負責擦洗窗戶和玻璃,兩名男同學負責打掃屋頂及門框,還有兩名同學掃地打水拖地。于是,我們各自拿起抹布、鋼絲球和掃帚,熱火朝天地做起了家務(wù)。現(xiàn)在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沒做過家務(wù),不會打掃衛(wèi)生,更是嫌臟怕累。可是來到爺爺奶奶這里就是干活的,我們不再顧及那些,只管門頭干,一心想要還爺爺奶奶一個衛(wèi)生整潔的廚房。同行的男生說,他們打掃宿舍的衛(wèi)生都不會像打掃爺爺奶奶的廚房這樣賣力(男生宿舍的衛(wèi)生狀況堪憂啊)我和另一位同學負責的是清洗碗筷。我們先擦洗了洗碗池臺面,再清洗了筷子,小菜筐等廚具。之后,我們仔細擦洗了洗衣機和電飯煲的外殼。估計是爺爺奶奶的眼神不大好,已經(jīng)看不清,所以他們的碗筷臟兮兮的。經(jīng)過兩次清洗,碗筷終于變得白皙清亮。正當我們干得正起勁的時候,奶奶給我們搬來了兩個小風扇放在身旁,怕我們熱。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的打掃,廚房總算干凈啦。筷子變回了白色,窗戶亮晶晶的',門框上不再有蜘蛛網(wǎng),灰塵一掃而凈。就連地面也拖得可以當鏡子使。看著干凈整潔的廚房,我們滿是欣慰,頓時成就感爆棚。我們拍下廚房整潔干凈的樣子,記住我們流汗打掃過的小角落。
當看到我們打掃干凈,陸續(xù)從廚房出來的時候,看見我們一個個滿頭大汗,灰頭土臉的樣子,爺爺感動的哭了。爺爺別哭,這是我們當孫女孫子應(yīng)該做的,年輕人做這點活兒輕輕松松不費力。有一句話叫做,“君曾年幼,亦將遲暮,勸君將心比心,助人亦悅己。”能夠來到這里幫爺爺奶奶做些小事情,我們特別開心。
當我結(jié)束上午的衛(wèi)生打掃,回到宿舍的時候收到來自同學轉(zhuǎn)交給我的西瓜,那是爺爺奶奶送給我們吃的西瓜,犒賞我們幫他們打掃衛(wèi)生,那也是我這個夏天吃到的最甜的西瓜!
這次活動時間很短,沒有給老人更多的關(guān)懷,希望下次我也能陪老人聊天,給他們唱歌,幫他們捏捏腿,曬曬被子。以后我要多參與這樣有意義的義工活動,能夠幫助別人也能夠快樂自己。不會被自己高傲的抱負脫離地面,而只是接受平凡小事的教育和洗禮。
對待孤寡老人,對待養(yǎng)老院里的老人,我們應(yīng)該抱著一顆關(guān)愛關(guān)懷的心,而非同情之心。因為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生老病死,每個人都會變老。希望更多的人簡簡單單的參與到關(guān)愛孤寡老人的活動中去!
看望老人心得體會 篇4
每個人都經(jīng)不住時間的打磨,歲月是無情的,不管年輕時你有多么風光,總一天你會變老。當你老了,你看重的還是身份,地位,和金錢嗎?你會不會為失去的什么而后悔。從老人們年輕的艱苦生活到現(xiàn)如今的幸福生活,從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到對我們的告誡,奶奶們用樸實的語言的向我們訴說著這些生活經(jīng)驗,年輕時他們是如何當民兵打鬼子的,過著怎樣的艱苦生活,現(xiàn)在在黨的正確領(lǐng)導下她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奶奶告誡我們要多做好事,不要勾心斗角的爭奪一些小事,應(yīng)該學會寬厚待人。就這樣在快樂氛圍下我們結(jié)束了我們的服務(wù)工作,臨行前奶奶們還叮囑我們要好好學習,做有用之才,為國家做貢獻。
老人還向我們講述了她的家人,從老人的言語中我看到了老人的孤獨以及對她的家人的思念。我們不禁的落下了眼淚,老人不斷重復(fù)的告訴我們家人的重要,她叮囑我們要常回家看看,常與父母聯(lián)系。看著滿頭白發(fā)的老人,我想起了我已經(jīng)逝去的爺爺奶奶,當初的他們是不是也這樣的孤獨?當初的他們是不是總是在等待他們的兒女,等待他們的孫兒,等待者我們的歸來,等待我們的陪伴。然而這些都無處考證了。他們已經(jīng)去了另一個世界,即使要彌補也來不及了。
在和他們的聊天中,他們的言語讓我們體會到一個孤寡老人的痛苦,一個孤寡老人的孤單,他們需要大家的關(guān)心,大家的呵護。孤寡老人最怕的就是寂寞,我們應(yīng)該用那顆熱摯的心來溫暖老人心底的那塊“寒冰”。
他們的孤單寂寞輕輕拂過我們小小的心靈:這世上不幸的人有很多,他們不能跟正常人一樣享受正常的生活,每當見到別人的笑容,積在他們心底深層的憂郁又會涌上心頭。我們四肢健全,天資聰明,這已經(jīng)是上蒼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我們應(yīng)該好好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禮物”,讓這份“禮物”得以發(fā)揮,展示出它最耀眼的一面!
時間總是很快的,很快就要和老人道別了,看著老人們用著期盼的眼光看著我我們,心中一種說不出的感受。我們真心希望社會有更多的人群能去關(guān)懷這些老人,給他們一些幫助,在此,我誠懇的呼吁大家一起去關(guān)懷一下這些老人,別再讓你我成為下一個他們。
人是平凡的動物,人也終會衰老,有的老人會與家人安詳?shù)亩冗^自己的晚年,但也有很多的老人卻只能在孤獨中尋求自己的生活。他們雖然看起來樂觀開朗,但是實際在他們內(nèi)心深處確無時不充滿著孤獨,他們需要像其他老人那樣的家的溫暖,他們要的只不過是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的團聚。雖平淡如水,卻情暖人心。老人們的心思要我們義工們?nèi)ンw會和理解,老人們的渴望我們義工們爭先去滿足。他們就是我們的家人,我們義工也將會像對待自己家人一樣的對待他們,滿足他們的愿望,這也正是我們義工服務(wù)的意義所在。也許現(xiàn)代的我們還可以到處逛逛,隨處玩玩,有使不完的力氣,有花不完的經(jīng)歷。我們用盡各種方法尋求刺激,可是對于年過花甲的老人們,他們的圈子在一天天的縮小,能玩的活動也在一天天的減少。他們的身體等等限制了他們的活動,但并不意味著好動的心也停止了轉(zhuǎn)動。他們也想用些方法改善下自己的生活。他們并不稀罕那些大魚大肉,他們也不稀罕那些繁榮富貴,對于處于晚年的他們來說,能和別人聊聊天,回憶回憶年輕時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認為義工是一個神圣的工作,對于大學生來說,做一名義工是一種義務(wù)不如說是一種責任,我們是國家未來的建設(shè)者,我們的行動就會影響整個社會的動向,雖然我們做的很少,但我相信我們定能影響更多的人來加入我們的隊伍,義工們默默的穿街走巷,去過一個又一個的孤寡老人家中,為他們帶來問候,帶來希望,只希望盡自己的一份力來為這個社會,為這個國家?guī)砻魈斓南MT诹x工這條路上,我也將堅實的走下去,不論多么困難,我都會用自己的努力來回報社會,我相信這也是每一名義工所想的,以后的日子還很長我們還在努力。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義工活動,我真正感到這些高齡老人的可愛,可敬與她們晚年喪偶和沒有人共同生活的孤獨與寂寞,這是他們生活無奈地空白,這空白需要有人來填補,這份義務(wù)當代大學生首當其沖,不可推脫,能作為義工代表大學生代表社會獻出這份愛心,我想這是我們的榮幸,當然假若我們不能像兩位師姐一樣會做飯,會洗衣服,我想老奶奶就不會飽食午飯、享用我們的關(guān)愛。所以培養(yǎng)自我能力,提升自我素養(yǎng)總有一天我們會用自己的本領(lǐng)與力量回報社會奉獻愛心。
看望老人心得體會 篇5
5月x日,早晨我們10名志愿者帶著水果蔬菜,興致勃勃地來到旅順九三社區(qū),我們分成兩組分別去奶奶和爺爺家,而我被安排去了奶奶家。奶奶看到我們非常高興,拉著我們的手連聲道謝。我們圍坐在奶奶身邊聊天,奶奶非常高興。這對我們來說是多么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卻讓奶奶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
面對生命中不多的時光,奶奶的心態(tài)是樂觀的,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們是否該對自己的生命重新思考呢?人的一生再多也不過幾十年,真正為國家做貢獻的時間更短,我們不該碌碌無為。人的生命是一條射線,我們可能只了解自己的生命,卻無法預(yù)測自己的未來;人的生命是一條線段,有起點,也有終點,就看我們怎樣對待人生。
為拉近距離,奶奶給我們講了許多以前的故事,這使我在這個非常特殊的日子里嘗到了一些非常特殊的知識。看得出后來奶奶顯然已經(jīng)十分疲勞了,她的身體雖然看起來硬朗,但其實還是很虛弱的。可她仍然在對我們微笑著,把最堅強的她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奶奶都能如此笑對人生,擺在我們面前的困難又算得上什么呢?如果不是走出去親眼所見,是沒有這樣的體會的。在此,我代表所有志愿者向奶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謝她給予我們關(guān)愛他人的機會,祝福她永遠快樂。作為一名志愿者去看望老人,我感到非常榮幸,它讓我深深明白了世界上還有一種愛叫做博愛,平時我們問題關(guān)注親情、友情與愛情,然而博愛卻是超乎這一層面的;它不計付出,不求回報;它會把愛播撒給每一個人,播撒到每一寸土地。作為當今社會的一名大學生,我們有責任有義務(wù)去關(guān)心這些弱勢群體,一直關(guān)注他們,用我們最趨勢的心帶給他們最真誠的關(guān)懷,我們要把這個叫做博愛的精神傳承下去,直到永遠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