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會計心得體會(通用3篇)
稅務會計心得體會 篇1
為了使我們能更加地熟悉并掌握稅務會計的基礎知識、四大稅種以及其他稅種的納稅申報和會計處理,我們于20xx年6月11日至20xx年6月15日,在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進行了為期一周的《稅務會計》實訓。通過實訓,結合之前上課所學的理論知識,使得我們能解決一些稅務處理實務中的各種問題,并具備獨自處理各項稅務事宜的能力。
一開始,我們先是進行了實訓題A的專題實訓,里面分了四大模塊: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以及企業所得稅。在增值稅中,我們首先是要確定其銷售額以及稅率,木材和原木的稅率是不一樣的,分別是17%、13%,剛開始我們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還有外購板材用于非應稅項目時的進項稅額是不可以抵扣的,我們必須要將其進項稅額轉出,最終算出當期的銷項稅額、進項稅額以及應納稅額。這兩點是我在實訓過程中所遇到的失誤,但經過反復的思考后,最終還是改正了過來并加以注意。
第二模塊是消費稅。消費稅是先把計稅價格確認后,后面消費稅額的確認就會簡單很多。因為是委托對方加工成煙絲,之后在生產卷煙的,因此委托受托方加工時,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是可以抵減的。
第三模塊是營業稅。在營業稅中還涉及到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防洪保安費和文化事業建設費等地方稅費。營業稅中廣告公司代理媒體收取的費用是不用繳納營業稅的,因此在計算營業稅是就要減去。但防洪保安費的計稅依據為其營業收入。在這一模塊中還遇到個稅的代收代繳,用工資薪金收入減去免稅收入和扣除標準后,乘以相關的稅率并扣除速算數,即可算出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第四模塊是企業所得稅。首先是通過會計中一般的計算過程,算出本期的會計利潤總額。之后對要調整的項目進行調整。廣告費的年支出,不得超過銷售收入的15%,超過的部分留到以后年度扣除;業務招待費的話只能扣除發生額的60%并不能超過銷售收入的0。5%;公益性捐贈的話不能超會計利潤的12%;同時稅收滯納金也不得在稅前扣除,福利費不能超工資總額的14%,教育經費不能超2。5%,工會費不能超2%。經過調整后即為應納稅所得額。
接下來我們就進行實訓B的綜合實訓。在實訓時,增值稅的話沒有遇到什么問題,因為我們在平常的銷售中都會遇到。但是消費稅是我們相對陌生一點的,話說交消費稅的一定交增值稅,但是,消費稅的話只是對在我國境內從事生產、委托加工以及進口應稅消費品才征收的稅(但金銀首飾是在其零售時才征收),因為我們在委托對方加工時就已經交給對方消費稅了,在銷售時我們就不用再管其消費稅。如果是進口的話,在進關時也已經交給海關了,在期末的時候就不用在再次算。在綜合實訓中,還遇到土地增值稅的計算,因為課堂上僅僅微微的提了一下,但在遇到時通過自己的看書學習,還是把其算了出來。而且還算了在簽合同時所應交的印花稅,以及每年應交的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在調整利潤總額的時候,國債的利息收入是不用交所得稅的,因此可以在稅前扣除。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不一致的話還會形成暫時性的所得稅差異。企業間借款利率,超過金融企業的借款利率的部分也不得在稅前扣除,必須調整。企業合同的違約金形成的是財務費用,是可以在稅前抵扣的,不用調整。
實訓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申報表,同時還分主表和附表,因為課堂上老師也沒有說過,因此通過這次實訓希望我們能了解并能獨自填寫表中的各項目。做完之后,老師再一一的講解。
通過實訓,使我們結合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一些稅務處理實務中的各種問題,并具備獨自處理各項稅務事宜的能力。讓我們對納稅的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并熟悉其方法和應注意的事項。
稅務會計心得體會 篇2
本學期的稅務會計手工實訓課程已經結束,通過這次實訓,使我對企業會計手工核算及填制各類納稅申報表的基本流程有了深入了解;叵肫疬@次實驗的點點滴滴,我收獲頗豐。
會計工作要求從業人員必須具備認真、謹慎和耐心等基本素質。從一開始總是出現各種錯誤,到后來熟練掌握會計核算方法,在這個摸索進步的過程中,我充分認識到認真和扎實的重要性。起初,我認為稅務會計手工實訓不過就是比會計手工實訓多了納稅申報環節,只要根據憑證填制各類納稅申報表就可以了。隨著實訓課程的開展,我才知道這種認知的錯誤性。稅務會計不僅對納稅申報環節著重考察,對原始憑證,特別是發票的填制也有很高的要求。本次實訓分別以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的身份處理賬務,這使我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到稅務處理各環節的重要性。
剛開始填制發票時,我常常出現錯誤,不是多填就是漏填。一開始,遇到問題我只是查找相應知識點并進行更正。但是這種改正卻僅是某個點上的更正,全面正確的填制方式我掌握的并不透徹,總是不停的翻閱課本查找相應的知識點。正因如此,我才意識到只做到某個知識點的掌握治標不治本。因此,在后面的實驗課程前,我都會預先復習稅務會計的相關知識,梳理知識脈絡,爭取在實驗過程中盡量少的出現錯誤,直到不出現錯誤。在實驗過程中,我靜下心來,努力將課堂上老師講授的知識點與實驗操作聯系起來,做到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更加深刻的理解稅務會計手工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實踐出真知。這次的稅務會計核算實驗課程讓我對稅務會計手工賬務處理流程,特別是填制發票和填制各類納稅申報表環節從理論知識到實踐操作的轉化有了初步的認識,不僅增進了我對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了解,更讓我認識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缺點和不足。作為會計人員,認真、謹慎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質,耐心和恒心更是基礎。只有多看,多學,多思考,才能充分掌握所學的知識;只有多做,多練,多總結,才能熟能生巧,做到游刃有余。我會總結所獲得的經驗教訓,努力使自己在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多的進步。
稅務會計心得體會 篇3
今年選修了稅務會計這門課,除了課堂上老師的講解外,我在網上還粗略的看過其他的關于稅務會計的一些知識。以下是我對稅務會計的一些心得體會,基本認識和感想。
稅務的種類五花八門,計稅方式也是多種多樣。而我學習了稅務會計的一個最大感受就是我們每天的各項生活都與稅務相聯系。每個人都在不停的繳納各種稅,尤其要指出的是這是在不知不覺中的。因為我國的消費品的價格中已經包含了稅費,沒有單獨列出來。我認為大多數稅務都可以轉嫁到最后一環節由消費者承受。最后最大的得益人絕對不是普通老百姓。以前曾聽說過這么一個理論,說一件衣服的價格到最后賣到消費者手里時,其中一半都是稅費,隨著生產加工中稅務層層累計,只是累壞了消費者。物價這么高,也沒見到有什么減稅的政策,不知道稅務方面有什么想法啊,估計是避免談論吧。
稅務會計是進行稅務籌劃、稅金核算和納稅申報。主要包括經營收入的確認、成本費用的計算、經營成果的確定、稅額的計算、稅款解繳、罰金繳納和稅收減免等業務的會計處理,主要是幫助企業核定應繳稅款的。會計工作要求從業人員具有豐富的稅務知識和很強的實踐能力,稅務會計從字面上理解就是關于繳納稅務的會計工作。
“唯有死亡和納稅是不可避免的”,這是美國人用來強調稅收重要性的一句常用語。美國經濟發達,各方面的經濟制度都比較完善,仍然強調稅收的重要性就表民了稅收的不可避免。學習研究稅收不僅僅是經濟學家關心的問題,也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稅務會計的基本職能是對納稅人應納稅款的'形成、申報、繳納進行反映和監督。稅務會計要對納稅人的納稅義務及其繳納情況進行記錄、計算、匯總,并編制出納稅申報表;稅務會計要對納稅人納稅義務及其繳納情況,進行控制、檢查,并對違法委為加以糾正和制裁。這種反映和監督,只能在作為納稅人的企業單位里進行,并由納稅人的會計人員去實施。
我國經過幾十年的稅收實踐,逐步建立起一套稅收法律體系。計劃經濟時代稅收被嚴重削弱,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國家逐漸認識到依法治稅的重要性,增強了稅收的強制性,以權代法、權大于法的現象在稅收領域逐漸消失。只有在嚴格依法治稅的前提下,國民研究稅收才有意義,高校會計類專業的學生開設稅收方面的課程也才有必要。
與財務會計相對,以稅法法律制度為準繩,以貨幣為計量單位,運用會計學的原理和方法,對納稅人應納稅款的形成、申報、繳納進行反映和監督的一種管理活動。稅務與會計結合而形成的一門交叉學科。
稅務會計的特點包括法律性、廣泛性、統一性、獨立性。法律性表現為稅務會計要嚴格按照稅收法規和會計法規的規定核算和監督稅款的形成、繳納等行為;廣泛性表現為稅務會計適用于國民經濟各個行業;統一性表現為不同的納稅人所執行的稅務會計是相同的;獨立性表現為其會計處理方法與財務會計有著不同,例如應納稅所得額的調整、視同銷售收入的認定等等。
稅務會計的目標,即納稅人通過稅務會計所要達到的目的。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要求:企業經營者,要求得到準確、及時的納稅信息以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轉,并為經營決策提供依據;企業資產所有者和債權人要求得到稅務資金運轉的信息,以最大限度利用貨幣的時間價值;稅務管理部門要求了解納稅人的稅收計繳情況,以進行監督調控,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