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研討優秀課例觀摩課心得體會(精選5篇)
英語研討優秀課例觀摩課心得體會 篇1
20xx年11月24日,南京,晴,第一次參加全國的小學英語課研討活動,滿腔期待,最終帶著豐富寶貴的經驗滿載而歸。歸途中,思緒卻仍停留于那三天精彩紛呈的17堂研討課和專家的點評、講解中。
本次研討會的主題是“打造教師交流平臺,提供有效教學指導,引領教師專業發展”。在17堂課中,閱讀課有9節,會話課有8節。本次活動比以往四屆在組織和活動效果上有更大突破,主要體現在:
一、教師的基本功等整體素質比以往四屆都高。這不僅體現在教師漂亮的語音語調上和靈活變通的臨場調控能力上,更體現在教師扎實的教學理論知識上。每堂課后執教老師都要說課,即興談談每堂課自己覺得好與不足之處,并接受評委專家的現場提問,例如,“你在本堂課中是怎樣體現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的?”……還有的評委就課中某個環節的設計要老師談談設計的理由。每位老師的回答都很精彩,能用比較專業的術語闡述自己的觀點。這種理論知識的積累可見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力。有的還是小教一級教師,平均年齡不到30歲,要走到全國的舞臺,背后的艱辛可想而知。
二、為了讓上課老師有更好的發揮,本次呈現的17堂課早已在活動前評好獎項,均為全國一等獎。因此,上課的老師沒有評獎的壓力,能將個人素質的最佳一面表現出來。
三、首次成立了教師評課團。這些教師評課團成員均來自各省、市、區的教研員、骨干教師或學科帶頭人。在活動開始前的一晚,全體評課團成員參加了專門培訓,內容為“課堂觀察的意義,教學內容的整合”以及如何用“小學英語課堂觀察表”評分等。我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每天坐在大會組安排的最佳聽課座位觀賞每一堂課,并近距離地感受評委和上課老師的出色交流。活動增開這一項活動的目的是提高老師觀察和評價課的能力,觀察課的目的不是評分打等級,而是根據表中的各項標準研討這堂課。
另外,每天大會組都安排了一位專家評委對當天的賽課進行總評,讓全體聽課教師第一時間聽到一線專家的精彩評課,并學習到最新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專家引領的作用,體現了本次大會主題中的“提供有效教學指導,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第一天的七堂課由來自華中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英語課程標準核心專家魯子問教授點評。魯教授一上臺就向全體教師拋出了三個問題:一是“高年級的教學重點是什么?教學目標是什么?”(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對英語有一定的語感,一定的語言知識和一定的語言能力),并提出了兩個重點:一是鞏固學生的聽說能力,延伸到讀寫能力,閱讀課中要有能力提升的體現;二是要全體發展,面對每個學生的發展,學校教育要幫助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第二個問題是“高年級閱讀課的注意事項”。魯教授提出要關注活動的層次性,閱讀中大多帶有疑問去理解。在高年級閱讀中有的句子不需要學生運用的只要求理解。而閱讀課中是否要跟錄音跟讀要根據需要來處理,要考慮有沒有意義。第三個問題就是高年級的對話教學要弄清楚學生在對話教學中學什么?一定要強調聽說能力,強調語音、語調和語感,語言訓練一定要在語境中完成。魯教授精練精辟地分析、嚴謹的態度、話語的幽默讓在場的每一位聽課者為之嘆服。
上海市英語教研員朱浦老師成了本次活動的明星,他在最后的評課總結里將每一位教師及課的特色分別用八個字作出一一點評,并自制了精美的課件展現在會場。這可是他一夜無眠的杰作!朱老師強調了教學目標與內容,特別是教學內容的設計要重視教材內容的整合,要準確把握教材主題。而教材內容處理的要點要抓住以下五點:
(1)必須體現教材原有的主題;
(2)必須體現教材內容的安排;
(3)必須符合學生的語言水平;
(4)必須符合課堂最大限度的篇幅尺度;
(5)必須符合單元教學的整體。
人教社郝建平教授則提出了近兩年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和任務,即會話教學,會話教學的目標是什么?如何在真實的語境中運用語言?教師在一節課結束時,使用的語言必須與本節課的核心語言和句型相吻合,會話課切忌上成閱讀課,要達到真實交流的目的等等。
本次活動不僅領略了專家評委評課的藝術,而且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在有的課堂中我發現的問題和建議也能靠近評委的想法,深切感受到了“研課”的樂趣。每次外出學習歸來,總覺到自己要學的東西太多,反思自己平日教學中的點點滴滴,做得不夠好的可以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愿與同行一起,攜手共進,讓研課的道路越發寬廣、研課的隊伍越發壯大!
英語研討優秀課例觀摩課心得體會 篇2
6月10號到12號,很有幸觀摩學習了六安市小學英語優質課比賽。大賽分為預賽和決賽兩個環節。賽后,主辦方又請了廣東的兩位專家給大家上了兩節示范課,兩天半的時間,行程安排的既充實又科學。
下面,就我自己學習感受談幾點想法:
一、預賽中個人展示要抓眼球。
縱觀18位參賽選手,每位參賽者都是實力雄厚,從各縣區的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那么在這樣高手如云的競爭中,怎樣才能戰勝其他對手取勝呢?經過我的觀摩與思考,我覺得有幸進入決賽的選手在預賽環節的都特別出彩,這種出彩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在預賽過程中,稿子背的非常熟,而且英語的發音很能夠抓住人心,也就是說英語發音很純正,味道十足,一下子就抓住了評委的眼睛。另一種情況就是個人表現力極強,首先要能駕馭的了整個場面,不能怯場,把自己的自信展現給評委,并且選擇新穎的表現方式,例如;詩歌,故事,寓言,甚至可以在邊講英語的過程中,配上簡筆畫,這樣一來,效果非常明顯。
二、決賽中準備充分要抓學生。
第二天共有7位選手進入決賽,進行一二等獎的角逐,選擇2位最優秀的作為一等獎,其余都是二等獎。
11號一天上午4節比賽課,下午3節比賽課,一天觀摩學習了7節課,我們如此,評委也是如此,所以,一天下來,大家都很疲憊,也只有表現特別出色的,才能拔得頭籌。
當我聽完這7節課時,感慨良多,雖然在我們這個地區小學英語起步很晚,但這7位教師的專業水平都是非常過硬的。整個7節課的下來,所有教師都基本實現了全英課堂教學,即使是在三年級的課堂上,老師們也是努力進行全英教學,借助身體語言和手勢語,孩子們也可以理解老師們的意思,這樣一來,既為學生們營造了一個說英語聽英語的環境,又能對學生們的聽力進行很好的訓練。這一點,在我自己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也多說英語,努力做到更好。
在這7節課中,每位教師的課準備的都很充分,課程設置也很合理,表現力都不差。但只有2位參賽者獲得一等獎,去省里進行比賽。回味這2節課,我覺得他們勝在課堂上對學生的關注程度上。這兩位老師,同時上三年級的英語課,針對三年級的學生,他們既把課堂進行了全英教學,又在課堂上關注學生學習的能力,學生接受快的,很自然的進入下面的內容,而學生難以接受的內容,老師則進行多次講解,這樣一來學生學會了,聽懂了,就會有意愿跟著老師的步調進行,課堂的參與度就高了,課堂氣氛也就出來了。這樣一來,課堂效果就非常完美了。
觀摩學習的時候,感慨良多。回到學校之后,我想我所要做的就是努力把自己的課堂提升,同時努力提升自己。
一、教師素質高,個人修養好
在所有的老師中都有一個共同點:個人素質高,無論是課堂的駕馭能力,還是肢體語言的運用都十分到位。在只有30分鐘的課堂,教師如何安排課堂活動,本次的教學給了我們很好的幫助。另外在板書的設計上,每位教師都別出心裁,思維導圖、句型卡片等將黑板布置的美觀大方,讓學生一看就明白。此外,在課堂中教師敢于表演的精神讓我感動,模仿公雞、母雞的叫聲等等,讓學生耳目一新,樂于參與。
二、課堂任務落實到位,精彩紛呈
七節課呈現了兩種課型:對話課與閱讀課。教師在課中將目標落實到位,著重突出了對話課說的能力,閱讀課突出閱讀技巧的培養。在活動設計中層層遞進,富有梯度,讓每個層次的孩子跳跳就能摘到桃子,學生學的輕松又快樂。另外,在教師們給我們解釋了如何在對話課中處理“詞匯”問題,同時在閱讀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如何對文本進行重構。
三、課堂提問精準到位,學生參與積極活躍
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今天的七節課可以說就是一場藝術展,教師在課中不羅嗦、不重復問題。所有的問題明確,提問具有指向性,同時課堂指令明確且規范。這些都是我需要加強學習,老師們為我們做了榜樣。
經過本次活動,我感受很多,主要歸結為三個方面:
一、學習
學習是無止境的,但是面對繁忙的工作,我卻感覺失去了學習的時間。我想作為年輕教師不僅要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學習如何備課、如何上課。我們的現狀是抄教案,將腦力勞動轉化成了體力勞動,實屬浪費時間。所以只有通過自己的思考,在參照他人的成果,不斷學習,才能取得教學上的進步與成長。
二、合作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老師們只有在合作中才能有更快的成長,合作見真知,在合作中共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大家共同成長。
三、分享
分享的生活是快樂的,由于我們處于農村,與外界的交流較少,資源的分享顯得格外重要,在分享的世界里1+1>2,老師們只有彼此分享資源,那么我們的資源庫會越來越豐富,上課也就越來越輕松了。
英語研討優秀課例觀摩課心得體會 篇3
6月10號到12號,很有幸觀摩學習了六安市小學英語優質課比賽。大賽分為預賽和決賽兩個環節。賽后,主辦方又請了廣東的兩位專家給大家上了兩節示范課,兩天半的時間,行程安排的既充實又科學。
下面,就我自己學習感受談幾點想法:
一、預賽中個人展示要抓眼球。
縱觀18位參賽選手,每位參賽者都是實力雄厚,從各縣區的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那么在這樣高手如云的競爭中,怎樣才能戰勝其他對手取勝呢?經過我的觀摩與思考,我覺得有幸進入決賽的選手在預賽環節的都特別出彩,這種出彩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在預賽過程中,稿子背的非常熟,而且英語的發音很能夠抓住人心,也就是說英語發音很純正,味道十足,一下子就抓住了評委的眼睛。另一種情況就是個人表現力極強,首先要能駕馭的了整個場面,不能怯場,把自己的自信展現給評委,并且選擇新穎的表現方式,例如;詩歌,故事,寓言,甚至可以在邊講英語的過程中,配上簡筆畫,這樣一來,效果非常明顯。
二、決賽中準備充分要抓學生。
第二天共有7位選手進入決賽,進行一二等獎的角逐,選擇2位最優秀的作為一等獎,其余都是二等獎。
11號一天上午4節比賽課,下午3節比賽課,一天觀摩學習了7節課,我們如此,評委也是如此,所以,一天下來,大家都很疲憊,也只有表現特別出色的,才能拔得頭籌。
當我聽完這7節課時,感慨良多,雖然在我們這個地區小學英語起步很晚,但這7位教師的專業水平都是非常過硬的。整個7節課的下來,所有教師都基本實現了全英課堂教學,即使是在三年級的課堂上,老師們也是努力進行全英教學,借助身體語言和手勢語,孩子們也可以理解老師們的意思,這樣一來,既為學生們營造了一個說英語聽英語的環境,又能對學生們的聽力進行很好的訓練。這一點,在我自己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也多說英語,努力做到更好。
在這7節課中,每位教師的課準備的都很充分,課程設置也很合理,表現力都不差。但只有2位參賽者獲得一等獎,去省里進行比賽。回味這2節課,我覺得他們勝在課堂上對學生的關注程度上。這兩位老師,同時上三年級的英語課,針對三年級的學生,他們既把課堂進行了全英教學,又在課堂上關注學生學習的能力,學生接受快的,很自然的進入下面的內容,而學生難以接受的內容,老師則進行多次講解,這樣一來學生學會了,聽懂了,就會有意愿跟著老師的步調進行,課堂的參與度就高了,課堂氣氛也就出來了。這樣一來,課堂效果就非常完美了。
英語研討優秀課例觀摩課心得體會 篇4
20xx年12月8日,我有幸參加了在沈丘縣實驗小學舉行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觀摩課。
在這有限的一天的時間內,我聽了四位優秀教師的示范課和小學英語英語教研員褚野的精彩報告。本以為,優質課都是表演課,都是枯燥無味的,通過不到一天的觀摩,最多可以從觀摩課中學幾招應用于我的教學中已足矣,可是聽完課以后,我發現我錯了。授課教師們雖然都是年輕的教師,可是她們創新的教學設計、高效的教學過程以及扎實的教學基本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從中學到了很多,真是解決了我們一線教師的燃眉之急。
本次教學觀摩活動所講授的教材雖然是外研版(三年級起)的英語教材,但是授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運用新課程理念;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實際生活中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把教學環節設計得環環相扣、層次分明;所講授內容也不僅僅局限于課本,在學生認知范圍內進行了拓展,并在道德情感等方面進行升華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我就把自己參加此次學習的心得體會匯報如下:
一、讓學生成為真正的課堂的主人。
我們每個教師在每一課教學前都想要教好這一課,只是在實際教學中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不能達成所愿,留下種種遺憾。為使每節課都成為有效、高效的課,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而且還要提前預設出學生的反映。在教學過程中,注重主體性,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重互動模式的多樣性,激發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營造輕松、民主、快樂的學習氣氛。在這次觀摩活動中,講課教師們在教學教程中非常注重教學互動,教學互動包括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并且以教師引導,學生為主體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這樣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這一點,也是我們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所欠缺并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課堂活動的設計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形式與內容密切相關,但要以內容為主。
新課程標準倡導通過表演、唱歌、游戲、競賽和故事等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聽、說、讀、寫的能力。在這次教學觀摩活動中,給我留有深刻印象的是教師們的精彩的熱身環節。她們有的是通過唱節奏分明的小歌曲或小歌謠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精彩紛呈的熱身活動雖然多種多樣,但是,教師們都沒有光注意課堂活動的形式而忽視教學內容的講授。
教師的示范課中間,由我縣小學英語英語教研員褚野為與會的教師們做了一場受益匪淺的講座。褚野老師在講座中重新闡述了小學英語教育的理念。聽了褚野老師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好好的反思加以提升。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過程,爭取讓學生學得更開心、更有效。
此次教學觀摩活動,無論觀摩課對于教學活動的實踐指導還是專家報告的理論指導,使我受益頗多。講課老師教學功底深厚、教學設計合理、課堂高效;教師們不同的授課風格各異,她們或是干凈利索,或是和風細雨,或是幽默自信,或是沉穩自如。通過這次聽課,不僅讓我開闊了視野,而且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總的來說,這次觀摩課讓我的教學經驗更加豐富,為以后的教學積累了豐富經驗。
英語研討優秀課例觀摩課心得體會 篇5
今天,聽了英語觀摩研討課,教師出示的學習目標明確,口語流利,課堂教學組織有序,層次清晰,在小組合作學習和評價方面都給了我們很好的示范與啟發。
老師的課堂上體現的學生自主學習明顯,并能充分利用身邊的教學資源和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語言教學,評價機制科學合理。英語學習就是要利用身邊的人和事進行實際的語言運用和交流,可以根據學生們真實的情況進行猜、問答。這樣的課堂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學起來輕松自如。
我們往往在課堂上強調小組合作,忽視了學生的個體思維。在本節課的課堂小結時,老師先讓學生獨立思考本節所學知識點,給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然后才小組討論,集思廣益,總結歸納,這也是我們課堂教學中應該借鑒的。
老師的課堂設計形式多樣,教師整節課充滿激情,課堂氣氛活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體參與,課堂每一步環環相扣,過渡自然。在學習了有關職業的單詞后,通過快速閃圖片,學生集中注意力記憶,然后在學案上寫出來。這是一個很好的學單詞的方法。真正使學生感到就像考試一樣緊張---集中精力學習、記憶和鞏固,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今天的觀課,收獲不少。每次的活動教師都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究、討論、交流的時間,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和相互補充、更正的時間,使不同層次學生的智慧都得到發揮。教師深入到每個小組,適時地組織小組成員進行交流,恰當地點撥學生的“盲點”,根據合作、探究內容上的差異,改變小組的組成形式,以激發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興趣和新鮮感。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還要注意對學困生的鼓勵和照顧,讓他們樹立自信心,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同時課堂上要給足學生思考和練習的時間,既要注重聽說和讀的訓練,還要加強寫的訓練,尤其是新授課的單詞和短語,只有邊記邊寫,才能掌握得更好,運用得更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