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酒廠心得體會(精選4篇)
參觀酒廠心得體會 篇1
為了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幫助員工成長,并讓其能夠親自體驗及感受一個全新的企業環境,開拓視野,豐富知識,了解企業的最新動態,管理理念及人才觀,更好的言傳身教,真正體驗"接地氣"。
上周由易總帶隊,鼎信基酒全體員工分別到兩個生產基地進行參觀學習。首先參觀的是在瀘縣的一車間,一到車間,董事長易總就給大家介紹了蒸餾酒的基本概況,更主要的講解了濃香型基酒的工藝流程,隨后參觀和講解了各工序的生產過程及注意事項等。概括了"制曲"、釀造、勾調"三大技術構成。以及"一窖、二曲、三操作"的重點。尤其是車間對酒庫的規范管理,和對各類基酒、調味酒的儲存有序,讓我感受頗深。
下午我們回到了瀘州,來到了二車間,由吳主任為我們講解了從窖池到蒸酒的工藝,并現場給我們品嘗了"頭酒、尾酒"以及各段酒的特點、區別和出酒率。雖然時間緊,沒有詳細了解到其它工序的現場操作,但僅從這一天的學習使我深深體會到以下三點:
第一點:酒行業在當今形勢下,如何在困難中生存,在行業中屹立不倒,怎樣才立不滅信念,接受紛繁復雜的激烈競爭。我認為必須樹立健全清新、超前的思路,規范和管理高素質的人才,及對路的產品體系才是根本。
第二點:公司帶我們到車間里參觀學習、接地氣,就是要求我們真正掌握專業知識,并結合運用到自身的工作中,只有對員工素質和知識的提高,才能保證公司在市場中具備競爭力。
第三點:公司的投入規模,軟件、硬件設施已經具備挑戰力,尤其是電子商務營銷在我市同行更是屈指可數,名列前茅。因此能夠在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企業工作自感榮耀,同時更深知肩上責任和任務重大,唯有更努力的工作,創造佳績,才能放眼未來。
參觀酒廠心得體會 篇2
光陰荏苒,一不小心大學生活的最后一個暑假已經悄悄的到來,當然大學生活中的社會實踐自己也必然去面對,雖然很艱難,敢于接受挑戰是一種基本是素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偉大的理論。因為只有實踐我們才能把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實踐與理論的關系就如同數學中的0和1,誰都知道:0的位置是很重要的,0只有放到1的后面而不是放到1的前面才變得有意義,而且是1后面的0越多價值越大。所以不實踐,所學的知識就等于0,理論就應該同實踐相結合,而且現在的實踐還可以為以后的工作打基礎。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我學到了一些學校里學不到的知識。因為環境不同所接觸到的人與事都不相同,從中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我們就是要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
雖然天氣炎熱,烈日當空,我毅然踏上了社會實踐的道路,因為只有實踐才能增長自己的知識,才能鍛煉自己,才能讓自己更進一步的了解社會。7月4號,是我第一天上班,一早7點我就積極的早早的報到了。主任給我實習期間分配的任務是跟進一個房間的曲,從踩曲到入庫做觀察并記錄。第一天上班我的新鮮勁特別足,什么都去湊個熱鬧。各個工藝環節我都去看看。制曲的一個周期大概是28天到30天,依據具體情況定。從上班第一天到現在快一個月了,越來越覺得這制曲是個經驗活,沒有什么具體的理化指標。制曲期間所測量的溫度,濕度都只是個輔助的評價標準。就說最后成品曲檢驗的糖化力來說,檢驗范圍在430—800之間都行,這范圍這么大,不太好控制,這靠的就是經驗。最好是在650左右,因為成品曲還要在倉庫儲存3個月才行,此期間糖化力會下降,所以說650最合適。經過這么多天的觀察,我學到的只是皮毛,精髓部分還是有待領悟的。
制曲的工藝流程我是了解了,大概如下。第一步是原料糧的配比,通過振動篩的篩分去掉一些較大的雜質,原料糧是由90%小麥和10%大麥組成的。第二步是潤糧,加水比例約4—5%。原先的潤糧時間為10個小時,后來由于影響發酵溫度,降低成品曲的質量就改為5個小時。第三步是粉碎,先通過斗式提升機提升到二樓再經過輥式粉碎機,機械制作包包曲的粉碎度在19—22%左右,人工踩曲的原糧粉碎度為30—40%。包包曲的粉碎要求是心爛皮不爛。第四步是加水拌料,水分在36。5—37%。第五步是踩曲,古老的做法是人工用腳把濕潤的糧食踩制成曲塊,我沒有親眼看過,但是在宣傳欄里看過照片,古色古香很有感覺。今年三月車間引進了機械踩曲,提高了工作效率。曲塊的大小也很標準統一。壓制好的曲塊,四邊厚6—7cm,凸出部分3—5cm。每塊曲塊重約3。5kg。第六步臥曲,臥曲前需要撒一些稻殼在地面上,然后再把曲塊側立式排列在曲房內,曲坯和墻之間留有10—20cm的間隙。曲坯行距為2—3cm,排列均勻,在曲塊上方要覆蓋一層潤濕的草席,做保溫,保濕用。臥曲時,曲坯就擺放為一層。曲室的地面鋪有一層4—5cm厚的稻殼,攤平,上面鋪有柴席。第七步主發酵期,約3—4天,這主要取決去曲塊的掛衣情況。感官要求為曲坯外表呈棕色,有少量的白色斑點,無生心,略帶微酸味。第八步放門排潮,主發酵期結束后,揭去草席,進行并房。并房分為倆種情況,取決去曲塊的軟硬程度。如果曲塊較軟,采取兩房并一房。曲塊較硬,能承受壓力,就采取四方并一房。由一層曲塊變為四層,層與層之間用竹坯相隔,鐵架固定。并房時要采取“里轉外,外轉里,左轉右,右轉左。”此外,并房速度要快,確保曲溫下降幅度在10°C以內。這盛夏溫度高,翻曲的工人非常辛苦和敬業的。操作過程中要輕拿輕放,粘帶的稻殼和濕草要盡量打掃干凈。第九步潮火期,一般為4—5天,最低品溫不能低于35°C,每天以2—3°C的幅度升溫最佳。溫度控制在50—56°C之間,根據溫度和濕度進行放風。進入潮火期的曲坯斷面酸味減少,菌絲向內部生長蔓延。潮火期的要點就是控制升溫幅度,以滿足大火期發酵所需要的水份。第十步大火期,一般維持在8—10天,頂火溫度控制在58—62°C之間,占火時間(即品溫控制在57°C以上的天數)。第十一步后火期,一般保持在8—14天左右,控制曲心溫度逐漸下降至室溫。最后出房入庫儲存,出房前需要通過感官檢驗。曲坯外表皮成灰白色或微黃色,皮薄心厚成灰白色,有一道火圈,具有純正的曲香伴有醬香味,無其他異雜味。曲坯在曲房培養成熟以后,需要2—6個月的貯存成為陳曲再使用。但是,曲坯貯存時間不能過長,糖化力會下降,不利于酒醅發酵,還可能有蟲蛀給原酒帶來雜味。包包曲的出品率在80%左右。
制曲車間是兩班制,早班6點到中午11點半。由于天氣炎熱和潤糧時間的調整,下午班改為晚班,晚班18點開始到23點。每天生產的噸數都不一樣,但是兩班的噸數是一樣的。每班的噸數在12—18噸之間。制曲車間是一個“回”字四層樓房,東面為粉碎室、更衣室、潤糧室;西面為辦公室、會議室、機修間;南北兩面為發酵的曲房,樓道為休息室。四層曲室,二樓和三樓的制曲質量較一樓和二樓好。河東還有兩排曲室,據說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建造的,制出曲是質量依舊很好。踩曲車間不在樓內,它有個特別好聽的名字——酒魂曲妹。夏天制曲,冬天釀酒。曲塊作為微生物的一種培養基,所以說微生物起到關鍵的作用,每年的5月到9月最適合制曲。每周二、周五是質檢部來檢驗曲的日子,只有檢驗過的曲坯才可以出房。質檢部要對每房曲進行打分、分等。感官指標占60%、理化指標占40%,滿分100分。感官指標包括:顏色、掛衣程度、香味、菌絲生長狀況等等。理化指標包括:水分<14%,酸度1.3l%,糖化力446—800mg/(g〃h)以上,液化力3.36g/(g〃h),發酵力3.17g(L〃72h),酸性蛋白酶69.4(u/g)。
現在我所實習的制曲車間是老廠區,由于雙溝酒的暢銷,曲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酒廠又建了個新廠區,預計在今年八月投產,日產量90t。我有幸去參觀了新廠區,新廠區的規模很大。也是“回”字樓,一共有六層。老廠區的很多操作都需要人工,比如把粉碎的糧食用糧食運送到踩曲車間,這就很費體力。新廠區的投料量大,機械化程度高,設計也很人性化。老廠區的貨運電梯是露天的,夏天天氣炎熱,或是下雨
對工人工作都是一種考驗。新廠區就把電梯設在樓內,不僅方便而且美觀。去新廠區參觀我看到了各種工廠設計圖,各樓層的平面圖,立面圖,剖視圖還有工藝流程圖?戳酥,我有些觸動。因為在學期末的最后三個星期,我進行了課程設計,設計一個日產量150噸的大米廠。我本以為就是門課程,修完拉到再也不會遇到了?墒且恢芎蟮膶嵙暰陀玫搅嗽跁旧蠈W的知識,有點小小的得意。這事告訴了我,學的總會用著的,認真對待每一次學習。
參觀酒廠心得體會 篇3
今天早上,我收好書包,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南漳縣珍珠液酒廠。一進酒廠,就看見公司的宣傳標語:
一、經營范圍:白酒、包裝、玻璃瓶等;
二、經營理念:顧客至上,銳意進;
三、服務原則:客戶第一;
經過工作人員耐心細致的講解,我們了解了白酒的生產工序。全過程包括酒精發酵、淀粉糖化、制曲、原料處理、蒸餾取酒、老熟陳釀及勾兌調味等。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很長時間及很復雜的處理過程。盡管工作人員講得很多,但我們還是一知半解!不過,我相信,隨著我們知識的增加,我們會理解這些復雜的原理!
參觀很快就結束了,通過參觀,我們大致明白了酒是怎樣釀成的。也體會到了工作人員的辛苦,更明白了做什么事都不容易。
今天參觀真是開心!
參觀酒廠心得體會 篇4
為了能夠更好的增強我們對于就業和生產的認識,院系領導和老師通過多方努力給我們聯系到了一個可以見習的工廠——xx縣山城啤酒有限公司(現屬重啤集團,目前正在和佳士得啤酒談有關收購的事宜)。作為一名生物工程專業的學生,而且又是面向發酵工程方向的學生更應該對啤酒等食品發酵等有更多的感性認識,當然這次見習也讓我們從書本中走出來,面向生產和實際操作來一次零距離的親身接觸!
5月21日早晨,我們早早的就被一股興奮催促著起床了,因為今天我們院的xx老師和xx老師要帶我們到含山縣的一家啤酒廠去見習,第一次去見習的我們甭提有多興奮了,早早起床的我們,帶上筆和筆記本比平時上課早出半個小時的時間,就已經來到院樓下等候接我們去見習的大巴了,為此我們還被xx老師表揚了一番,同學們的那股興奮就更不用提了。等了不一會,兩輛大巴就緩緩開了過來,老師向我們交代好注意事項后,我們班57名同學就分兩批先后上了兩輛大巴,一路上同學們討論了好多古納于啤酒生產的話題,甚至大膽的去猜測啤酒廠的各種場景,還有同學表示希望能夠嘗嘗啤酒廠的啤酒。
不遠不近的車程,從省道駛入xx縣城的車道后十幾分鐘我們就來到xx縣山城啤酒廠,負責接待見習老師施主任(話音),已經早早在門口等候了。施主任看上去很和藹,四十歲左右年紀,帶著圓框的近視鏡,很是平和。下車后,我們排成一排,施主任表示廠里十分歡迎我們來參觀,并向我們介紹了他們啤酒廠的現狀和未來的發展前景。并向我們展示了他們廠的入廠安全知識和參觀注意事項!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施主任說,廠里嚴格規定工人們佩戴勞保防護眼罩和耳塞,還有穿戴工作服以及由鋼板制作的皮鞋。他還說,安全生產施他們唱的重中之重,上下一齊抓的問題。
接下來我們就跟隨施主任沿著啤酒的生產流程線進行有序的參觀見習了,首先我們來到糖化控制室,這里是麥芽發酵糖化的地方,也是啤酒生產的關鍵環節,如果糖化不從分,會對啤酒的質量和口味有很大的影響。聽施主任說他們的糖化室是全數控的,在整個華東地區都是非常先進的。參觀完糖化車間后,我們就來到了樓下的粉碎室,看到一臺比較大的攪拌機,還有糖化鍋底部的大轉子,里面溫度非常高,老師和施主任都告訴我們不要用手觸摸,以免被燙傷。
然后我們有參觀了交換室,有一臺大型交換機,把糖化過的以每秒36.9左右的速度抽進大型發酵罐里,進行恒溫發酵,交換室的隔壁就是發酵車間,全部采用自動化的設備,看上去非常先進,里面還會時不時有液體從排水管理流出,施主任說,這是自動清洗設備,水溫比較高,大家注意不要靠近。隨后施主任把我們帶到離發酵罐不遠的大型過濾器旁,并打開檢驗燈,讓我們看過濾后啤酒清亮程度,過濾罐體上還貼有一個標簽,上面寫著“麥汁必須清亮澄清”。同學們看后都表示,過濾后的麥汁很是清亮,透過玻璃幾乎看不到有液體流動的痕跡。
發酵室旁還有有一間相對小些的發酵室,設備也比剛才發酵室的設備看上去先進了不少,施主任說這是“純生啤酒”發酵室,并說純生啤酒對于發酵的衛生條件要求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