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善心得體會(精選9篇)
日行一善心得體會 篇1
暑假里,由于家長太忙,沒有時間陪我玩,于是,我約了幾位志同道合上網同學去公園玩。可是就在去的路上發生了一件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
我們上了公交車,由于車上的人比較多,我們好不容易擠在車的中后部,找到一個座位,我腳痛幾位讓我坐了。車很快又開到了下一站,大約上了十多位乘客,這時車上已沒有一個座位了,就在這些上來的乘客中,有一位老奶奶,她臉色黑黑的,額頭上布滿了一道道皺紋,不整齊的頭發已經全部成了銀白色的,彎著腰,手里拎著幾只撐得滿滿的.,大小不一樣的包包,隱約看見里面是各種蔬菜和水果,她搖搖晃晃地站在幾個年輕人座位旁邊,我本以為那幾個俊男靚女會給這位老奶奶讓座的,所以我沒有起身讓座。我們幾個談笑著班上各種趣事,眼睛盯著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和行人。我當我無意回頭看時,那位老奶奶還站在那里,我驚訝地發現那幾個年輕人仍坐在座位上。有的低著頭看手機,有的若無其事地在聊天,有的閉著眼睛,聽著耳機中的音樂,仿佛飄在云霧中一樣……他們好像把老奶奶視為空氣般對待。
這時我又想起身將位子讓給老奶奶坐,又不想讓座。這時,我腦海里沖出兩個小精靈:一個黑,一個白。黑精靈說:“你看,離公園還有好長一段時間呢!你把座位讓給那個老奶奶,那你就沒得坐了,那不累死啦”。“才不是呢!”白精靈怒氣沖沖地說:“你一定要把座位讓給那位老奶奶!她是老人,手里還拎著那么多東西,盡管你是兒童,我們這些小輩應該讓一讓的嘛!否則,我們對不起胸前佩戴的紅領巾吶。”就在我十分糾結的時候,車子一個剎車,老奶奶一個踉蹌,差點跌倒,我不由地一驚,立馬站了起來,走到老奶奶身邊,扶著她:“奶奶你到我怕的位子上坐吧!”奶奶望了望我,感激地說:“好孩子,謝謝你!”
雖然接下來大部分時間我是站著,可我還是很高興,因為我又做了一件應該做的善事!
日行一善心得體會 篇2
日行一善。”即為每一天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道德,是人們公認的正確的行為規范。那么我們小學生能做善事嗎?道德離我們很遠嗎?答案是——我們能做善事,道德離我們零距離!
我們雖然是小學生,可能做的好事還真不少呢。幫老師擦擦黑板、幫同學解解不懂得數學題、鼓勵一下有進步的朋友、愛護環境撿起地上的紙屑,扶起摔倒的鄰家小妹……舉手投足之間,就可以做一件好事。昨天,我們班同學拾金不昧,就得到了校長的表揚和全校同學掌聲。做好事的人,都是平凡的人,或是你或是我。做好事的人,不是在做秀,都是遵從心中的善念而為。雷鋒叔叔不就是這樣嗎?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所有做過好事的人,都是我們的`榜樣,我們的楷模。
其實做好事不光是幫助別人,做好事的同時也是在提高自己。你幫助了別人,別人回報給你一個燦爛的笑容。這會使你信心十足,渾身充滿了正能量。被你幫助過的人也會向你學習,再去幫助其他人。這條無形的紐帶,把你、我、他緊緊地拉在一起。大家互相學習,互相幫助,沒有仇恨,沒有惱怒。這樣的生活多美好啊!
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日行一善”,注重的是“日”字。講究的是每天都要做,要持之以恒。俗語說得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通過點滴積累,把做善事變成生活中的好習慣,把好習慣變成生命中的好品德。一朵小花并不起眼,但,一片花叢就能帶來滿園春色。一只小鳥并不起眼,但,一群小鳥就會唱響春天!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就開始,堅持每天做一件好事。幫助他人,快樂自己!日行一善,做一個有道德之人!
日行一善心得體會 篇3
最近學了《莫泊桑拜師》這篇課文,特地搜集了有關莫泊桑的資料,無意中看到了《一個乞丐》這個故事,這是《莫泊桑短篇小說選》中的一個短篇小說。
小說講的是一個十五歲的人,由于車禍失往了雙腿,從此只能靠行乞為生。一天,村里面包店的老板為了取樂,給了他燒酒喝,害得他成了殘廢!從那以后,他除了伸手乞討,其他什么都做不了!后來怎樣呢,我繼續往下看: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由于厭倦他,所以不再給他吃的。迫于無奈,他只能往做非法的事——偷。但他并沒有成功,而且被人打得半死不活,關進了柴房。中午的時候憲兵來了,他帶走了這個乞丐,把他關進了牢房,還不給他吃飯。第二天早上,憲兵發現他已永遠地睡著了。
多么悲慘的一個故事!不知道這個是真是假,但我真心希看,這是作者的想象。無論這個故事是真是假,它都讓我感慨萬分。
這個乞丐的命運是悲慘的,他并不想成為乞丐,他也想靠自己的雙手往養活自己,可命運卻沒能給他這張“許可證”!總而言之,他活在“慘”和“恨”這兩個字之中。
村民們先前給了乞丐一些食品,讓他的生命中多了一些熱和。可后來又不肯給予他熱和,這時小乞丐的心中怎能受住這么大的.跌宕?與其讓他多受一次傷,不如一開始就不給予他食品,那樣他就不會帶更大的痛苦離開世界。不過話又說回來,全村那么多戶人家,每戶人家給這個乞丐一塊面包,只要一塊,他就足夠吃很長一段時間。固然日積月累下來,每一戶人家花的錢都不會少,但這個村的每戶人家都做了一件大善事,然而,乞丐終于沒有吃的,不得不往偷。行筆至此,我的眼睛不知不覺濕潤了,人們怎么如此冷漠啊!
回想我自己,每一次和媽媽往市集,總會看到一兩個乞丐,每一次我都想給他們一點兒錢,可每一次媽媽總會說他們是騙子不讓我捐錢!不過看了這篇小說后,假如再一次碰到這樣的事,我一定會直截了當地把錢捐出往。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們應當多做好事不做壞事。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當你在做善事的時候,無論這點善心是多么渺小,哪怕小得和沙子一樣,但你的心中一定會有一種久久不散的快樂。
日行一善,從你我開始!
日行一善心得體會 篇4
日行一善”是很多朋友和成功學家所倡導的塑造陽光心態和制造快樂的秘方,論壇里面也有兄弟多次提到。小弟我實行已經有近半年時間,受益匪淺。想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先說一下我體會的好處:
(1)日行一善真的有望永遠保持良好的心情。我回想一下發現近兩個月都沒有什么煩心的時候,心里總覺得很踏實和快樂,特別是在做完好事之后,感覺就像小學作文里寫的“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樣”。而且周遭環境和自己的工作也仿佛在變得越來越順利。
(2)日行一善培養了正氣和積極向上的心態。這對戒色非常非常關鍵,論壇里有很多帖子提到,我就不多說了。
(3)日行一善培養意志力。在堅持日行一善之后,我發現堅持其他計劃(比如晚鍛煉)也不再那么困難;當然堅持戒色也一樣。
(4)你就像一個發光源一樣,在制造光明和溫暖的光芒來影響周圍的人。當你堅持不停做好事的時候,不管做的是什么,你身邊的人(你的孩子、愛人、父母親和朋友)本身就是你所行善事的最大受益者。因為你為他們樹立了榜樣,引他們向善,而同時也因為你的善意和平和心而在你周圍創造了一種和諧的氛圍,讓身邊的人感到舒服和快樂。你也會和我一樣發現,家庭矛盾慢慢減少,愛人和你越來越親近,小孩都會變乖了!
(5)你的善行本身就是對社會的回饋,而其實這些善行在將來也會對自己有所回饋。通過日行一善,你會逐漸認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感(我就覺得自己的責任心比以前強很多,而不像以前一樣一位地追求財富和地位上的成功)。你會發現你和億萬富翁們在做同樣的事情,然后慢慢自己也會以成功者的思維方式來思考,覺得和他們心意相通。如果你做的善事是教人上進、引人向善的話,比如在論壇發好的帖子鼓舞和教育大家,那功德就更大了。
另外,用佛教的話說,你做好事是在“積福德”;用科學的話說,你種了好的“因”,這些好的“因”總有一天會串聯起來,給你好的“果”;用許三多的話說,做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在好好活。所以,既是在為社會做好事,也是在為自己做好事。
日行一善心得體會 篇5
俗話說:“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深深的體會到了這一點。
那是一個下著雨的周末,大雨小雨落玉盤,打在地上噼里啪啦作響。這時的我,正愜意的坐在家中,玩著電腦,喝著“加多寶”。突然,臥在沙發的媽媽大叫一聲:“呀!忘了、忘了,要游泳呢,快晚了!”我猛然一驚,拋開電腦,放下飲料,拿著東西,就沖出門外。
門外的雨越下越大,絲毫沒有停歇的意思,打車吧,還能快點兒。我站在路邊,面對著川流不息的車河,我的雙眼焦急的尋找著兩個字—“空車”。一輛輛車從我面前飛過,濺起一片片水花,打在我的身上,弄濕了我的鞋子,弄臟了我的衣服,可我絲毫沒有覺察到,滿腦子都是遲到后教練那嚴厲的眼神,怒吼的聲音,變態的懲罰……
終于,一輛可愛的、亮著紅光的“空車”映入了我的眼簾,我拼命的揮著手,生怕雨水影響了司機叔叔的視線,錯過了我。不偏不倚、不前不后,車在我面前停下,我長舒一口氣,正準備收起雨傘,舒服的坐進車里。正在這時,從旁邊沖出來一位“白領”,只見他雪白的襯衫已經斑駁,筆挺的西褲也濕了半截,臉上掛滿不知是雨水還是汗水的'液體,他邊跑邊喊:“Taxi,Taxi……”跑到車邊,他才像是剛看見我一樣,尷尬的站住,想拉車門的手停在了半空。我也猶豫了,是按先到先得的原則,心安理得的坐車走人呢?還是把車讓給叔叔呢?因為這位叔叔的樣子實在狼狽,臉上的表情實在著急。可讓給叔叔我就是百分百遲到……
這時,我耳邊響起了平時老師、媽媽教育我的話:“男子漢,要助人為樂,要盡可能的幫助別人!”“叔叔,您肯定有急事,您先坐吧,我等下輛。”叔叔感激的看著我,卻沒有猶豫,上了車,飛馳而去。
游泳挨罰了,但是,就算受罰的時候,我的心情也是愉快的,那就是因為我手里的“余香”吧。
日行一善心得體會 篇6
我們每個人都有個朋友,她就叫做日行一善。或許你會說:“奇怪,我又沒見過她,她怎么會是我的朋友呢?”呵呵,其實每當你為別人著想時,你就與她擦肩了;當你在不知不覺中幫助一個人時,你就認識她了;當你可以做到每天做一件小事,幫助別人,你就可以和她成為朋友了。
不要覺得做到日行一善很難,也許你會想:每天都要做一件好事,真麻煩,我肯定做不來的!那么,請你和我一起思考:今天,我們幫別人傳遞一個小小的東西;明天,我們可以給其他人讓個座;后天,我們撿起地上的垃圾……這難道不算行善么?
其實,很多善事,都是在不知不覺中做的。
我喜歡日行一善,因為這會給我帶來快樂。當別人笑著對你說一聲“謝謝。”時;當別人回過頭來幫你一把時;當別人同樣真心誠意的對待你時……日行一善,不為別人的報酬,而是為了自己的心靈更夠得到更好的滋潤。也許你會發現,自己的許多朋友,都是在你日行一善時結識的。當你做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小的善舉時,你的心靈,也總會是充實的,一切在你眼里,都是美好的,不僅是你,就連你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會感到愉快。相信你總是能見到經常面帶笑容的人,他們為什么微笑,這在你日行一善之后就會明白。
相反,在別人幫助你時,你也應當給予他一些回報,從一個簡單的微笑或是一句謝謝中,你和對方都能體會到日行一善的快樂。
自從學會了“日行一善”,我體會到: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付出比得到更快樂!
日行一善心得體會 篇7
上個學期學校開展了“日行一善,愛心傳遞”的活動,學校發了10元錢,讓我們獻愛心。我覺得如果用自我的雙手賺錢,再獻愛心的話就更有好處了。
一放寒假,我就迫不及待地回老家了。聽奶奶說正在加班加點的趕制一批要送往體育文化用品市場的貨物。沒幾天就要過年了,我也加入了奶奶他們的隊伍,其實都是一些手工活――裝配水筆。只要用心觀察加上實際操作,立刻就能得心應手獨自操作完成了。于是,我就去倉庫領材料,開始獨立裝配。一天下來我完成了50包包裝,賺了15塊錢。晚上睡覺,手臂酸痛,腰也有點不舒服,但是還是很快就入睡了,第二天又繼續工作。這樣一向堅持到這批貨物趕制結束,我一共賺了78元。想想這幾天的艱辛,能夠深刻體會到父母的含辛茹苦。賺了錢我就計劃如何使用自我賺到的錢。
我發現村里有所敬老院,里面住著37位老人,有半數以上都是孤寡老人。雖然政府都有補貼,但是每逢佳節都是看著被人一家團圓,老人們卻孤單寂寞。于是我拉著剛出差回來的老爸去采購了一些適合老人吃的水果和糕點,用我賺到的錢和品是積攢下來的零花錢,總共購買了150元的禮物,去看望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
爸爸跟院長說明了我們的來意,讓他把這些東西分給爺爺奶奶們。院長說著感謝的話,當時我都不明白該怎樣表達自我的想法,嘴里一個勁的說著“不用謝,不用謝。”看著這些老人吃著水果和糕點覺得我的勞動是值得的。
愛不分大小,只要看到被幫忙的人的笑臉就會覺得很幸福。正如我們學習過的“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日行一善!
日行一善心得體會 篇8
在人浮于世的空氣中呼吸,每一天的憤怒,焦躁,不安影響我們的健康,也影響我們的情緒。但是人是群居的動物,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無法一個人活下去。有一句諍言,能夠讓你受益非淺,“善待別人,等于善待自我。
在學校里,我們要和老師同學相處,早上碰到老師,說一聲“老師早”,會讓老師一天都心花怒放,覺得每一天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同學有困難時,伸出友誼的雙手,會讓你贏得更多的朋友,甚至一生的摯友。
汶川大地震,大家都捐了款,有的富豪企業家捐了一個億甚至更多,有的小學生捐出了幾十元自我的零花錢,更有一些乞討者把剛討來的幾元錢投進了捐款箱。我們須認真的意識到:無論是捐一塊錢還是捐一個億,在善的天枰上都是平等的。他們都在為中國加油,為汶川加油。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作為青年學生的我們就應努力做個善行者。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明白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父母養育了我們,雖然暫時我們還沒有潛力去賺錢改善父母的物質生活,但我們能夠多做些家務,多說些寬心的話,提高自我的學習成績讓父母笑顏。
生活是一面鏡子,你笑著對他,他也笑著對你,你哭著對他,他也會對你哭。于是這天決定在此后的生活中日行一善,或大或小,重在堅持。幫忙別人不圖回報,只愿此愛能無限期傳播下去。愿我們的世界更完美!
日行一善心得體會 篇9
西方社會的心理學家阿弗利.亞多拉為憂郁病患者開了這樣一個處方,說若照著這個處方,即可在兩個星期痊愈。要說這處方的內容,可簡化為四個字——“日行一善”。怎樣才能“日行一善”呢?按照西方社會預言家哈梅德說:“就是帶著微笑去關心別人”。這些都不無道理,很值得我們每個人不僅僅是患憂郁癥的人所思考。 按理講,自己患了憂郁癥,應當先對癥拿藥,治好自己的病才對,而亞多拉這位心理學家卻偏偏要求他們每天都要為別人去做善事,而且還必須要帶著微笑去做才行。從這一點上講,這就不僅僅是治生理上的病的問題了,而是教育大家如何做人的問題,而且要想自己好,首先要讓別人好,只有讓別人過得好了,自己才能真正的好起來。 為什么這位心理學家為憂郁癥病人開出了如此簡單而又如此高明的處方呢?是他在講空話嗎?不是。這是他在運用人生哲學的原理治療人的生理上的疾病。他向人們說明了,治療一個人的生理上的疾病,必須先從治療心理上即精神上的痛苦和創傷做起,只有人的精神上放松了,卸掉了壓在心頭上的沉重的精神包袱,才能解除人的生理上的疾苦。心理上的病與生理上的病緊密相聯,而且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有時心理上的病比生理上的病表現得更痛苦,更難以治療和恢復。我國有句老話,叫做“心頭之恨不除,永無寧日”,其中也不無這個道理,治病先治心,除病先除根。
“日行一善”,天天如此,你就會天天想著別人,日日不再考慮自己,這樣你就會把整個心思和精力傾注到別人的身上了,而唯獨沒有了自己。當你全身心的帶著愛,帶著微笑,去行一件一件的善事,去做一個一個的好事時,別人也會向你發出愛的信息,也會向你帶來燦爛的微笑,也會讓你快樂起來,輕松起來。大家相互彼此的愛,彼此地笑,勢必產生和諧的共鳴,營造攜手為伴、天下人都是朋友的生存環境。若如此,大家都去“日行一善”,那還會有何來愁,何來恨,何來仇而言呢?這世界不就變成了美好的人間了嗎?這正是人類追求的最高目標。 “日行一善”,愿從人人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