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實訓心得體會(通用5篇)
護理實訓心得體會 篇1
我們在北大人民醫院進修學習已經一個月了。北大人民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管理于一體,與國際接軌的現代化大型醫院,醫院重人文教育,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能在這里進修學習,我們感到非常的榮幸。進科后,我們的總體感覺是:她們的護理工作細致、全面、周到,這與1:0.8的床護比有著密切的關系。充足的人員配置能夠滿足臨床的需要,同時這也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病人的滿意度相對也很高。
北大人民醫院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在這里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偨Y一下,北大人民醫院有以下幾個特色:
一、PNP規章與流程
這是她們花了300多萬從新加坡買回來的,通過解析階段(由新加坡專家解析,她們格式化入新模塊內比較分析)院內討論小組內部討論征求意見實施階段,最好應用于臨床。目前她們優化再造的流程有200多條,每項操作都有具體詳細的規范與流程,使你在做每件事時都有理可據,有法可依。這為優質護理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護理工作邁向精細化、專業化、科學化。
二、PDA(掌上電腦)移動護理工作站
這也是她們花很大代價才實現的。在每個科室你都可以看到幾臺掌上電腦,每臺大概一萬多。與之對應的就是每個病人辦好住院手續后住院處就給打印帶有二維條形碼的防水腕帶,到病房經核對后戴到手腕上,直至病人出院。在住院期間對病人做任何治療、檢查之前都要進行腕帶掃描,作為對病人身份的識別,相符無誤后才可以進行操作。PDA的功能很多:可以輸入病人的基本信息、醫囑信息,質量控制;用于檢驗報告的查詢;生命體征的錄入、查詢;進行護理評估;護理記錄單的填寫等等,對于當天未完成的工作及異常信息還具有提示功能。
PDA的使用確實使好多工作更加方便,它的優勢在于:
1、使電子病歷從桌面推向移動應用優化了護理相關信息的存取流程,增加了護士在病人床邊的時間,真正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
2、減少差錯事故的發生通過腕帶識別作為各項診療操作前辨識病人的一種手段。
3、利于護理管理因為護士在做操作之前要掃一下腕帶,操作之后還有再次掃腕帶。因此通過PDA的使用,護士每項操作時間,后臺都可以看得清晰明了。同時可以自動統計工作量,使護理工作量化,可追溯。
三、中央運送系統
北大人民醫院配有中央運送公司。如果病房缺什么東西,打一下4900他們就會上門服務。把“領”服務改為“送”服務,減少了護士非護理工作時間。同時對病人方面的服務也很到位,病人檢查單開出來之后放在護士站,服務中心有專人主動過來拿去預約再按時陪檢,方便了護士,也解除了家屬的后顧之憂。還有病人的血尿化驗,隨時打一個電話就會有個人來取送。
四、信號燈的使用在每個病房都會有個信號燈。
病人呼叫時閃紅燈,護士進病房后按燈會閃綠燈,這樣特別是在晚上護士較少的情況下,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護士在哪個房間,避免了在走廊里大聲喊叫的情況。
五、帶教
北大人民醫院是一個教學醫院,她們的帶教做的非常系統完善。學生進科室后由總帶教分給具體的帶教老師,每位帶教老師會有計劃的給學生做PPT小講課。每個學生出科之前要有理論、操作考試,完成一份護理病歷,同時還要有一個本?频腜PT講課。在帶教方面她們確實做的很到位。
六、配餐
北大人民醫院的營養科也是很有特色的。新病人的飲食醫囑下來后,她們會主動到病房給病人訂飯。根據不同疾病的需要配送合適的膳食,按時送到病房。讓病人感覺很方便,很放心,也很實惠。
七、病房環境
醫院整體病房環境給人感覺整潔、舒適。這主要有賴于兩個方面的原因:
1、護工待遇高,積極主動的做好工作。
2、醫院嚴格的探陪制度也是做好病房管理的一個重要前提。
短期的進修學習拓寬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專業知識,同時也存在著護理管理方面學習的不足。護理管理是一門學問、藝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我們只有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去領悟、摸索。我們會將目前學到的知識和理念帶回到自己工作崗位中,有選擇的吸收、借鑒來做出我們自己的特色,使我們醫院的護理工作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護理實訓心得體會 篇2
實訓已經過去將近一半時間,不知不覺間,像一溜煙似的時間飛逝而去,只剩下日歷上畫下的圈圈點點,細數著你的成長。不覺,你笑了,那些圈圈點點讓你又憶起這幾個月的日子。那一天,是不是在為初入醫院而感到手足無措?那一天,是不是在為第一次的靜脈輸液的成功穿刺而沾沾自喜?那一天,是不是在進入手術室將近一個星期還是手忙腳亂而被帶教老師批評?
終于習慣于有條不紊地處理問題,穿梭于病房間時,漸漸習慣于不慌亂。自己常常會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夸獎,一句“姑娘,你真是一個好護士,不亂”的話是對自己最大的鼓勵。在科室,不太忙時會和他們聊聊天,看到家屬給患者做按摩時,由于自己學過保健按摩的相關知識,也會指導他們怎樣的手法和步驟按摩能最好的緩解疲勞,促進血液循環。實訓生活,樂在其中,適得放松。
生活總會在你得意時給你一巴掌,告訴你必須時刻保持謹慎,謙虛。實訓生活也是如此。在你想要放松時出現的加錯藥情況、在你忙碌于換液體時由于忘記核對而險些出錯而讓患者家屬先發現時已經警醒自己時刻不能懈怠。
當然也會有累的時候,當你穿梭在醫院一天不停的換液體、鋪床后,連晚上睡覺都會隱約聽見帶教老師喊你的聲音就可想而知累的程度。身體上的勞累并不可怕,怕的是心也跟著累了。當你給患者靜脈輸液由于沒有一次穿刺成功而心生愧疚接連道歉后家屬的一句“道歉有什么用”時,當你盡職盡責的實訓而讓帶教老師因誤會而批評你時,真的會感覺累了。
會時不時的意志消沉,但并不會一蹶不振,就像一個慢撒氣的輪胎,需要定時充氣。如此循環,如此反復。這就是實訓過程中的我們。會時不時感覺累,需要自己經常調整狀態來適應實訓。終于,不再只是忙碌的只記得換液體,實訓過程最重要的是學習又重新拾得。和患者和家屬聊聊病情及治療。那些記了又忘,忘了不想再記的`藥物名稱、作用又開始識記。總之,以謙卑的姿態來學習。
細數,幾個月的進步真的很大。都說,萬事開頭難,但是我會說,我們這一組的實訓有一個好的開始。泌尿科是我們實訓的第一個科室,十多天的實訓是一個熟悉科室工作,也是適應科室工作的過程,依稀記得那時第一天進入科室總帶教王淑娟老師老師給自己的印象—沉穩、踏實。確實,十多天的實訓也讓自己更喜歡這個老師。而她給我們這些初入醫院的實訓生的教導相信會受益著我們一直以來的實訓乃至日后工作。
手術室的實訓讓我們見證了手術的過程,其中無菌觀念深入到日后的護理操作中。學習穿手術衣、戴無菌手套、手術前的洗手、刷手,也真正體驗怎樣做一個合格的器械護士。婦科的實訓使自己又一次學習婦科相關的疾病的護理,岳玲老師的嚴格要求使自己在工作中更加細心認真,她一直來的認可使自己在實訓過程中更加自信。急診科的實訓讓自己真正臨近急救,感受院前急救的緊迫。學習了徒手心肺復蘇及心臟電除顫儀的使用。而現在的介入科更是給自己更大的進步,介入科是一個很有特色的科室,在這里,不僅了解有外周血管疾病、神經介入、肝癌介入的并發癥及其相關護理,還有很多護理操作的機會,其中,留置針的使用讓自己更加熟悉,給危重患者吸痰又得到鍛煉。
同學會有戲語,“本以為學了護理能成為天使,一不小心、變成了女漢子”。當然,這句玩笑話真的道出護理人員內心的強悍,女子也好,女漢子也罷,總歸,歲月的沖刷會讓我們明白且具備慎獨。
那日歷上落下的圈圈點點的成長終歸入回憶,此刻的我們,細數成長,依然前行。
護理實訓心得體會 篇3
在我個人看來,實訓,是一種期待,是對自己成長的期待,是對自己角色開始轉換的期待,更是對自己夢想的期待;學習,也有一份惶恐,有對自己缺乏信心的不安,有對自己無法適應新環境的擔憂,更有怕自己會無所適從的焦慮。
帶著一份希翼和一份茫然來到了xx醫院,開始了我的實訓生涯。從此,我的身份將從一個學生變為了一個實訓護士,生活環境將從學校轉為醫院,接觸的對象將從老師、同學轉變為醫生、護士、病人。對于這三大轉變,對于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實訓護士,雖說老師對我們已是千叮嚀萬囑咐,可我心里還是忐忑不安的,怪不適應,怕被帶教老師罵,害怕自己做得比別人差怕,自己不知從何入手……
第一個輪轉科室是icu,我的帶教老師是萬凌老師,她是院里的操作能手,干活麻利,動作漂亮,操作規范,這無形中給了我很大壓力。實訓生活的開始就讓我有種挫敗感,在老師面前感覺自己很渺小,甚至于工作都不帶腦子,只機械的執行任務,每次只想把工作做好,可越想先做好它越出錯,越錯越害怕,越怕越錯,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以至于我都不敢主動要求做操作,可這樣老師又覺得我干活不主動,有時候覺得委屈了就自己大哭一場。每天面對著老師如魚得水忙碌的身影,我心里只有怨嘆,怨自己無法將理論應用于實踐,怨自己在以前見習時沒有好好學,愿自己笨手笨腳。
可能是我適應能力差,又不會與老師溝通,進了ccu還是處在彷徨中,但我也很感激我的帶教老師,對我很耐心,也很關心我。到了手術室李楠老師每天都能看到我的進步,即使是一點點她也鼓勵我,即使我很笨犯了錯她也會給我講原理,讓我知道錯誤的根源而不是訓斥。它起到了一個引導的作用,我開始有了自己的思路,又重新有了工作的激情,不管多苦多累只要心里舒服,我就可以開心度過每一天!
現在我進入了第四個輪轉科室骨三。本以為可以很快適應,但現實確潑了我一頭冷水,感覺自己變得更傻了,不知該干什么,而老師也覺得我們實訓了這么長時間,又是本科生,做起事來應得心應手才是,面對老師的無奈我真無地自容!我又一次陷入了低谷,又回到了沒腦子的生活,做事一點條理也沒有。然而何婷老師知道了我由于自卑、不主動而沒有得到操作鍛煉時,她就給我講操作技術的重要性,并幫我尋找鍛煉機會。是老師又一次激發我的熱情,真的很感謝老師對我的關懷,我也會加倍努力,不辜負老師對我的期望!
現在對于“實訓”,我還是又憧憬又惶恐的。憧憬是因為實訓是一次理論聯系實際的機會,將學了四年的理論去應用于臨床,實在是非常新鮮而有意思。然后,要在病人身上操作,要想真正地透過癥狀看到疾病本質,心中卻沒底,便難免惶恐了起來。也曾問過不少實訓同學,各說紛紜?傊恰叭缛孙嬎,冷暖自知”。但有一點是明確的使用懂得知識的真正掌握是把它用于實踐,用實踐來驗證及鞏固所學。學會如何與病人、老師交流is very important!不善于與人接觸是我的一大弱點,那種膽怯與不自然會使我失去很多的學習機會,所以我覺得溝通也是一門藝術,學好了將使你受益匪淺。經過這近五個月的實訓,我也有了這層體會。在此,我了以下幾點:
一、理論知識的問題:以前當的一直是學生,學校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而中國式的教育一向是填鴨式的:被動地接受那么多的知識,雖然考試考了那么多次,但現在我的知識在腦海中似乎沒了蹤跡,只好不斷翻書。當在老師的提問下一次次啞口無言時,才認識到自己記的粗淺,沒有時間經過的記憶猶如沙灘上的足跡,當時似乎深刻明顯,卻耐不住時光的清洗。
二、角色轉化問題。實訓剛開始,很多東西都不了解,雖然以前也曾見習過,但真正的要實際操作了,我仍覺得底氣不足。我會不會弄錯了,萬一弄錯了怎么辦。干事情總是縮手縮腳,加上跟我一塊實訓的同學表現都很好,我覺得老師都喜歡她們,事情似乎也輪不到我頭上,每天盲目跟著做基礎護理,跟著操作。本想說“讓我也試一下”,但又不敢。因此,我覺得角色轉化是個坎,我一定要努力克服這一點。方法主要是靠主動吧,我發現,只要主動提問,主動提出操作的要求,老師都是很樂意教的。不能再像在學校里那樣等著老師要求干什么了。
三、膽魄的鍛煉。面對病人,特別是外科的病人,見到血是經常的,看到病人痛苦地呻吟,特別在操作的時候,心總會提到嗓子眼,因此而小心翼翼,束手束腳,反而會給病人造成更大的痛苦。因此,膽魄得鍛煉得大一點,再大一點。膽大心細是我追求的目標,只有準確迅速才能早點解決病人的痛苦。
四、無菌觀念和規范化操作。在外科實訓這段時間,每個老師都強調無菌觀念,因次,我深刻認識了無菌觀念,操作中便不自覺地去遵守。而規范化操作也實在是個很保守和安全的做法!至于新辦法,創新思維,那也得熟悉情況了再說吧。
五、微笑服務:在這里,我看到的是笑容可掬的臉孔,也都覺得特別地漂亮與可愛,讓我有種感覺,如果我是一位病人,我會毫不猶豫選擇住在這里。因此我也要求自己不把情緒帶到工作中,每天保持陽光燦爛的笑容,讓病人感到溫暖!
總而言之,這五個月,是適應的過程,很多不足之處需要改進,這是學習的過程,很多觀念得到修正,雖然辛苦疲憊,但是我相信自己肯定能克服的。這只是實訓之初,今后還需要不斷地摸索,同時必須對自己有所要求,才會有所收獲。我想接下來的實訓是一個挑戰,也是一種機遇,我一定要好好把握這個機遇。
護理實訓心得體會 篇4
帶著一份希翼和一份茫然來到了人民醫院,開始了我為時8個月的實習生涯。從此,我的身份將從一個學生變為了一個實習護士,生活環境將從學校轉為醫院,接觸的對象將從老師、同學轉變為醫生、護士、病人。對于這三大轉變,對于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實習護士,雖說老師對我們已是千叮嚀萬囑咐,可我心里還是忐忑不安的,很不適應,怕被帶教老師罵,害怕自己做得比別人差怕,自己不知從何入手……
在醫院實習的這段時間里,根據護理部的精心安排,我分別實習了兒科、急診科、心內科、神內科、腦外科、普外科、婦科、產科、供應室等科室進行輪轉實習。
來到醫院的第一天,我暗自給自己鼓氣:楊雅淇,你行的!你可以適應實習生活,你可以做到很好!
這樣我進入了第一個輪轉科室兒科。本以為可以會想在先前打氣那樣可以很快適應,但現實確潑了我一頭冷水,感覺自己不知為什么會發呆、不知該干什么,而老師因為不知道我是剛來實習的第一個科室,將一些簡單的操作交給我做時,我卻不知從何下手,由此我深深地自責,怪自己為什么在學校是不好好學習。
當帶我的帶教老師張正蘭知道了之后不僅沒有就此對我撒手不管反而給我講操作技術的重要性,并幫我尋找鍛煉機會。是老師又一次激發我對實習的熱情和拾回了對自己的信心,真的很感謝老師對我的關懷,我也會加倍努力,不辜負老師對我的期望!
就這樣,我帶著對實習的熱情和對自己的信心一帆風順來到了神內科,神內這個科室接受的病人大多以中老年人為主,相對于前面實習的幾個科室而言,神內很繁忙。由于臨床操作較多,無菌觀念很是嚴格,這讓原本就對自己自信心欠缺的我感到有很大的壓力,總是害怕在為長期臥床的病人做防褥護理時會由于自己用力過度將皮膚弄破;為年齡較大的病人打輸液時會不小心將病人的血管弄破,病人家屬會責怪等等。
很幸運,我的帶教老師高葉琴很快地發現了我這個問題。并采取了以身試教、放手不放眼的教學方式,讓我對科室了的各個環節都很熟悉,學到了在書本上不可學到,在臨床上若沒有實際操作就不懂得知識。
在內科待完之后我來到了腦外科,內科的病人以老毛病為主,大多用肉眼看不出,只當是小毛病,待發現嚴重時就的慢慢的治了。而外科是以骨折、刀傷這些以肉眼就可看見的對人機體的實質性傷害。
第一次看到一個病人來縫針,聽外科醫生陳貴向我解釋:從肩胛骨捅進身體,差一點就傷及肺部,還好沒把肋骨弄斷,不然就有肺出血的危險。聽著醫生解釋的同時,我看著傷者背部不停地滲,手早就不由自主的顫抖。在醫生的口頭傳授下,我幫助傷者將滲出的鮮血沾干,醫生縫針,在縫針的同時,醫生告訴我:對于外科見得最多的就是血和傷口,見到這樣的情況,你不要怕,要膽大心細,速度快而不出錯,你越快你就可以為你的病人多奪得一份生的希望。
現在對于實習,我還是又憧憬又惶恐的。憧憬是因為實習是一次理論聯系實際的機會,將學了兩年的理論去應用于臨床,實在是非常新鮮而有意思。然后,要在病人身上操作,要想真正地透過癥狀看到疾病本質,心中卻沒底,便難免惶恐了起來。也曾問過不少實習同學,各說紛紜?傊侨缛孙嬎,冷暖自知。但有一點是明確的使用懂得知識的真正掌握是把它用于實踐,用實踐來驗證及鞏固所學。學會如何與病人、老師交流。不善于與人接觸和交流是我的一大弱點,那種膽怯與不自然會使我失去很多的學習機會,所以我覺得溝通也是一門藝術,學好了將使你受益匪淺。經過這近五個月的實習,我也有了這層體會。在此,我總結了。
護理實訓心得體會 篇5
現在對于“實訓”,我還是又憧憬又惶恐的。憧憬是因為實訓是一次理論聯系實際的機會,將學了四年的理論去應用于臨床,實在是非常新鮮而有意思。然后,要在病人身上操作,要想真正地透過癥狀看到疾病本質,心中卻沒底,便難免惶恐了起來。也曾問過不少實訓同學,各說紛紜。總之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但有一點是明確的使用懂得知識的真正掌握是把它用于實踐,用實踐來驗證及鞏固所學。學會如何與病人、老師交流isveryimportant!不善于與人接觸是我的一大弱點,那種膽怯與不自然會使我失去很多的學習機會,所以我覺得溝通也是一門藝術,學好了將使你受益匪淺。經過這近五個月的實訓,我也有了這層體會。在此,我了以下幾點:
一、理論知識的問題:
以前當的一直是學生,學校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而中國式的教育一向是填鴨式的:被動地接受那么多的知識,雖然考試考了那么多次,但現在我的知識在腦海中似乎沒了蹤跡,只好不斷翻書。當在老師的提問下一次次啞口無言時,才認識到自己記的粗淺,沒有時間經過的記憶猶如沙灘上的足跡,當時似乎深刻明顯,卻耐不住時光的清洗。
二、角色轉化問題。
實訓剛開始,很多東西都不了解,雖然以前也曾見習過,但真正的要實際操作了,我仍覺得底氣不足。我會不會弄錯了,萬一弄錯了怎么辦。干事情總是縮手縮腳,加上跟我一塊實訓的同學表現都很好,我覺得老師都喜歡她們,事情似乎也輪不到我頭上,每天盲目跟著做基礎護理,跟著操作。本想說“讓我也試一下”,但又不敢。因此,我覺得角色轉化是個坎,我一定要努力克服這一點。方法主要是靠主動吧,我發現,只要主動提問,主動提出操作的要求,老師都是很樂意教的。不能再像在學校里那樣等著老師要求干什么了。
三、膽魄的鍛煉。
面對病人,特別是外科的病人,見到血是經常的,看到病人痛苦地呻吟,特別在操作的.時候,心總會提到嗓子眼,因此而小心翼翼,束手束腳,反而會給病人造成更大的痛苦。因此,膽魄得鍛煉得大一點,再大一點。膽大心細是我追求的目標,只有準確迅速才能早點解決病人的痛苦。
四、無菌觀念和規范化操作。
在外科實訓這段時間,每個老師都強調無菌觀念,因次,我深刻認識了無菌觀念,操作中便不自覺地去遵守。而規范化操作也實在是個很保守和安全的做法!至于新辦法,創新思維,那也得熟悉情況了再說吧。
五、微笑服務:
在這里,我看到的是笑容可掬的臉孔,也都覺得特別地漂亮與可愛,讓我有種感覺,如果我是一位病人,我會毫不猶豫選擇住在這里。因此我也要求自己不把情緒帶到工作中,每天保持陽光燦爛的笑容,讓病人感到溫暖!
總而言之,這五個月,是適應的過程,很多不足之處需要改進,這是學習的過程,很多觀念得到修正,雖然辛苦疲憊,但是我相信自己肯定能克服的。這只是實訓之初,今后還需要不斷地摸索,同時必須對自己有所要求,才會有所收獲。我想接下來的實訓是一個挑戰,也是一種機遇,我一定要好好把握這個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