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陵園掃墓心得體會(精選8篇)
烈士陵園掃墓心得體會 篇1
伴著淅淅瀝瀝細雨,當我們踏入烈士陵園的臺階,才感到雨后的空氣是如此清新。春天的氣息,雨的味道促使小草拱破泥土,冒出星星點點的新綠,雨后的樹林更加茂密,不時有頑皮的雨珠娃娃,搖著胖嘟嘟、圓溜溜的身子,咕嚕咕嚕地滾下來。
近了,近了,烈士陵園終于到了!我懷著崇敬的心情瞻仰著紀念碑。只見石碑上身的四周全是名人墨客的題詞:烈士忠魂,萬古長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烈士浩氣萬古存,英雄事跡勵今人等等。石碑的下方則是各式浮雕。看著,想著,我似乎進入了這樣一個場景:紅軍們面對兇惡殘暴的敵人毫不退縮,揮舞著刀槍,向敵人進攻,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殊死拼搏,殺得敵人丟盔棄甲,心驚膽寒。頭一轉,不知不覺又進入了另外一個場景:窮苦的人們再也受不了敵人的壓迫,帶上自家的棍棒,沖殺出去……
在烈士碑亭,我看到了許多偉大的'名字和他們的感人事跡:在敵眾我寡的戰斗中被俘而寧死不屈的紅二0七團團長黃琬;慘遭殺害、身首異處的中共莆田特區委員、沿海游擊隊隊長吳承斌;彈盡負傷被捕,高呼口號英勇就義的中共莆屬特委委員、福建工農紅軍游擊隊第二支隊政治部主任陳天章;因叛徒出賣而被捕,在福州西門外殉難的閩中特委書記王于潔、委員黃孝敏、潘濤、余長鉞;即將揮師北上抗日,卻慘遭國民黨頑固派暗殺的閩中工委書記、義勇軍第七路軍第一縱隊政委劉突軍……他們為人民解放事業流盡了最后一滴血。我不禁肅然起敬。
看著,想著,我在心底默默地對先烈們說:“放心吧,我們一定會繼承你們的遺志,爭當薪火傳人!”
烈士陵園掃墓心得體會 篇2
20xx年4月1日,我們學校組織了去烈士陵園掃墓的活動,到達目的地,首先看到的是革命烈士紀念碑,我們輕輕的給烈士們敬獻了花圈和小白花,生怕驚醒了沉睡的先烈們。
在莊嚴的紀念碑下,我們還給低年級的同學戴上了鮮艷的`紅領巾,并立下了自己的誓言,要好好學習,刻苦磨練,立志成人,報效祖國。
此時此刻我雙手緊緊地握著紅旗,生怕它倒下,因為我知道,打仗的時候,只要紅旗飄揚,就說明打了勝仗。為了護衛鮮艷的紅旗,有多少革命烈士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我聽媽媽說,五星紅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和標志。旗面為紅色象征革命。國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五角星分別代表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四個階級。四顆小星各有一尖正對著大星的中心點,其間的位置關系象征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五星采用黃色是為了在紅地上顯出光明,也表示,中華民族為黃色人種。
我高高地舉起了五星紅旗,看著它迎風飄揚,我作為一個護旗手而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烈士陵園掃墓心得體會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當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用這一首杜牧的《清明》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道出了對已故者無限的哀思……今年的清明節時值虎日,又逢三月三龍抬頭,犯雙沖,按照南鄉的風俗習慣,沒有去拜清的。因此我鎮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掃烈士墓活動提前在2號舉行了。
上午10時,我校四年級以上的師生,來到了南鄉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們。當看著變化的陵園,心中不禁感慨萬千......蒼郁的松柏在低頭默哀,靜靜的,烈士們在這里,猶如夢的山野,奏一曲無聲的哀歌……
長眠這片黃土地下的英烈們:今天,我們懷著十分沉痛和景仰的心情,獻上我們親手做的花圈和花籃,向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沉痛的悼念!
革命烈士的豐碑高高聳立,氣勢宏偉。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縮影,記載著先烈們的.豐功偉績。如今,我們依偎在你們身旁,心潮激蕩,如果你們是晶瑩的水珠,正一路歌吟流向大海,那我們是無數顆小水滴,正跟在你們身后,沖破驚濤駭浪;如果你們是銀河系的星星,雖隕落了,但還會有無數顆小星星,在銀河系放射著自己微弱的光芒。崎嶇小路已踏平,金光大道要靠我們開通,理想的風帆已高高揚起,我們會沿著你們的足跡,去踏完你們來不及走完的路。
我們將永記先烈功績,珍惜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這來之不易的和平。
烈士們,安息吧!
烈士陵園掃墓心得體會 篇4
在紅五月來臨之際,為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四月十一日上午,我參加了由院大骨班舉辦的掃墓悼念活動。說來慚愧,身為贛州人,卻是第一次來到贛州市天竺山烈士陵園。贛南地區一直都被稱為紅色革命基地,是紅色革命的搖籃,而從小被這樣一片土地孕育的我,也對革命烈士有種特殊的敬意,今天的活動也讓我感觸良多。
天竺山烈士陵園坐落在章江河畔,園內也有許多的松柏和大樹,這樣莊嚴的環境讓我們剛到來便感覺到了濃濃的歷史厚重感。整個活動的悼念過程是十分有序的,首先由張老師整理挽聯,溫潤天同學在烈士紀念碑前宣讀了緬懷革命烈士,弘揚愛國精神的悼念詞,全體成員在烈士墓碑前默哀,寄托對烈士的緬懷和敬意。接著我們在烈士紀念碑前莊嚴宣誓,隨后全體人員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束,最后參觀了革命烈士紀念館。
在革命烈士紀念館中,我看到了許許多多革命先烈的生平事跡,他們為了革命而奮斗犧牲的'勇氣和決心深深地打動了我。只要一想到,我身處的這片土地,我的故鄉,灑滿了革命先烈的熱血,是他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了我們如今的和平與安定,不覺對他們肅然起敬,也倍感理應珍惜當下幸福的生活。緬懷先烈慰忠魂,齊心走向中國夢。相信經過此次活動,我們的思想覺悟有了更大的進步。
烈士陵園掃墓心得體會 篇5
四月的天氣,晴朗而清爽。萬物復蘇,孕育著新的生機。活力中隱藏著機會,在充滿養分的土壤里蠢蠢而欲動。而這充滿養分的大地,是萌生萬物的搖籃,也是那些為了別人的春天而失去的人們的歸屬。即便他們長眠于地下,他們安息,但我卻說,他們是清醒的,他們在用迫切的目光,注視著后輩的崛起。
逝去的是歲月,是歷史,卻不是一種情懷。大骨班的成員與應科院國旗護衛隊的學生們來到烈士陵園中贛南蘇區的烈士紀念碑前掃墓。那巍峨的紀念碑有一種說不出的莊嚴與肅穆。一朵精致的白花別在胸前,一排排整齊列隊的學生向烈士們獻上菊花。
在那哀悼沉靜的時刻,最大的感想便是:生死何懼!這就是我中華民族的氣質,也是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不可拋棄的氣節!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紅旗,幾代人的夢想,幾代人無怨無悔的付出,換得我們今朝發展的機會。掃墓不僅是追憶,更是心和心的交流,靈魂和靈魂的碰撞。光輝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血是不能白流的!戰爭的年代鑄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世界為我們提供學知識長才能,為祖國奉獻的機會。
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懂得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為振興贛南蘇區而奮斗!
烈士陵園掃墓心得體會 篇6
“烈士思酬國土恩,春申誰與快冤魂!”這是杜牧心目中的英雄,明天是清明節,今天,河北武強中學組織高一年級的全體學生去烈士陵園進行掃墓活動。作為實習老師,我們便同學生們一起走著來到這里,我們走了整整一個半小時才到了烈士陵園。一路上,我的兩條腿都有一點不聽使喚,可我一想起革命前輩血染征袍的那些歲月,就有鼓起了勇氣,然后鼓勵同學們大步上前,就這樣我們一鼓作氣,終于走到了烈士陵園。
到達烈士陵園后,我們先哀悼了3分鐘,首先學校領導進行一系列講話,主要說的是革命前輩的成就以及對他們表達的敬意,接著學生代表上前進行講話,帶領大家一起詩朗誦,迎著這慷慨激昂的詩句,我們眼前似乎浮現出那腥風血雨,殘酷無情的戰爭時代。我似乎看到了戰士們前赴后繼,鍥而不舍的撲向敵人陣地,雖然戰士們一個叫一個地倒在了沖鋒的路上,但他們一點也不退縮,終于又重新讓中華大地恢復了往日的和平。同學們也都對此次活動的感觸很大,再進行活動的時候大家的表情都是帶著敬畏的。
在回學校的路上,有許多學生都已經非常累了,有的學生實在是很難受,于是便讓他們跟著老師的車回了學校。但是大多數的學生都在堅持,一定要走回學校。有的學生雖然有抱怨,但是仍然努力的`向前走著。
回到學校后,我們班有對此次活動進行了一系列的討論,召開了主題班會。班里的學生感觸很大,最后總我們將本次活動的感慨整理成下面一段話:
烈士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卻煥發著無限的光彩。我們要向他們學習,要報效祖國。雖然想在已經脫離了戰爭,但是我們可以好好學習,多學一些知識,長大以后可以發明一些高科技,來報效祖國,使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讓我們的祖國在新時代,在高科技時代中永遠名列前茅。
隨后,學校又組織了板報主題,以清明節為主題進行一系列活動。同學們非常積極的辦好了本次的板報,我們班的板報內容是介紹清明節與寒食的聯系,大家都很認真積極的去辦了本次的板報。所以本次活動意義非常重大,并且其中的內容值得深思。
烈士陵園掃墓心得體會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在即,天氣稍顯陰沉,人們的心情也多了幾分肅穆。早上七點的時候,同學們大多感到了集合地點,守紀律、有秩序的等車、上車。車行至鄭州南郊烈士陵園,我們首先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舉行了祭奠、宣誓活動。敬獻鮮花之后,同學們舉起右手,與老黨員一起宣誓:在家中,要當勤勞懂事、孝順父母的孩子;在學校,要當遵守紀律、努力學習的學生;在社會堅定響亮的誓言環繞在烈士紀念碑的碑頭,也深深印在了每一個宣誓人的心中。
站在紀念碑前,我的心情不能平靜。這一方大碑,上書周恩來總理親筆題寫的八個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這方碑,代表了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無數英雄之士們的偉大精神,附著了無數用生命換取我們今日美好生活的革命前輩的英靈,站在這方碑下的我們,要怎樣才能秉承他們的遺志,用自己的行動去告慰這無數英靈?
懷著敬仰之情,我去參觀了烈士墓,并將帶來的白花獻在了人民英雄吉鴻昌的墓前。
吉鴻昌1913年入馮玉祥部,因驍勇善戰,屢立戰功,從士兵遞升至軍長。1930年9月,吉鴻昌所部被蔣介石改編后,任第22路軍總指揮兼第30師師長,奉命圍剿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吉鴻昌大義凜然地說:我能夠加入革命的隊伍,能夠成為共產黨的一員,能夠為我們黨的主義,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這正是我畢生的最大光榮。1934年11月24日,經蔣介石下令,被殺害于北平陸軍監獄。
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必然是因為他做出了英雄的事跡,但影響力多么大的事跡,沒用強大的思想、崇高的理想、偉大的理念做后盾,都不能成為英雄事跡。英雄長眠了,他為黨的主義、人類的解放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是英雄的精神永存!信念永存!生長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應不忘英雄的志向,學習英雄的品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將民族精神傳承下去,在新時代新社會里真正為人民、為社會做出一點事。
參觀到無名烈士墓的時候,我的眼眶里有淚在打轉。如若說吉鴻昌英雄戎馬一生,壯烈犧牲后贏得生前身后名,那么他們呢?據講解,他們在邙山犧牲后被葬于亂墳崗,解放后被重新安葬于,烈士陵園,無軍銜、無軍籍,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留下誰知道他們犧牲是年齡幾何?有多少正如墳前拜祭的我們一樣正值花樣青春?他們的青春,或許正如我們一樣,有憂愁有夢想。可是當敵人來了,他們放下一切,親人、愛人、生命沖了上去
不,他們沒有親人、愛人,也沒有放棄生命。正是出于對這一切美好的熱愛,為了親人過上幸福的生活,為了愛人得到尊嚴和自由,為了成就更多的生命,他們舍棄了自己的軀體,他們的熱愛、他們的堅持正因為他們的犧牲而被更多人熱愛、別更多人堅持
既然拼搏,何必在意所謂的結果?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名垂千古的英雄,尤其是在和平年代。但是為了崇高的理想、為了遠大的目標、為了更多人的幸福努力了、拼搏了、奉獻了的靈魂就是每個人的英雄!新時代的年輕人,這不是一個成就戰斗英雄的時代,這是全國人民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共同奮斗的時代,只要我們堅持我們的理想,堅定我們的信念,去努力、去拼搏,我們就是自己的英雄!
在烈士紀念堂里,我更加了解了革命戰爭年代,戰士們生活條件的艱苦:露腳趾的草鞋,補丁摞補丁的襪子,磨出絲的毛巾,寫禿了的.筆尖穿著舒適美觀的衣服、提著裝滿食物和水的包,我是那么的羞愧,我何德何能享受這一切啊?這是他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幸福日子,他們卻不能生活的哪怕更好一點了
看過這一切的我,怎能不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優越條件?怎能不懂堅持艱苦奮斗精神的意義?怎能不好好學習以便能為社會做些什么?怎能不熱愛生活孝順父母?怎能不為中國共產黨的高貴品質而感動?怎能部位自己是一個入黨積極分子而感到驕傲自豪?怎能不嚴格要求自己以求早日加入這個光榮的組織?
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我寫下這些。要是烈士們看到我們現在有這么好的生活、學習條件,會不會感到寬慰?一定會!這正是他們的夢想啊!是他們為之奮斗、犧牲的主義領導著我們奔向越來越美好的生活!勇士們,讓我們并肩作戰吧!把你們高貴的品質賦予我,將你們高遠的目標交給我,我會用你們拼搏的來的優越條件,去努力開創更美好的明天!
入黨積極分子們,團結就是力量,讓我們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學習烈士們的偉大精神,提高自身的素質覺悟,在學校努力學習知識技能,走向社會多做貢獻,以一名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爭取早日成為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
烈士陵園掃墓心得體會 篇8
清明,是一年二十四個節氣里的一個節氣,也是我國掃墓、祭祀先人的傳統時節。正清明那天,還是國家明文規定的法定假日。
清明節前后的日子,幾乎所有的人家都在張羅掃墓、祭奠祖宗,同時也是想乘此機會,帶領一家人郊游踏青,讓大人小孩都盡情地享受享受春的風光。
今天,我起了個早,因為要參加老干局組織的、去紅軍烈士陵園,為紅軍烈士掃墓的活動。
遵義的紅軍烈士陵園,位于遵義城中心的鳳凰山南麓,山環水抱,松柏長青,巍峨的烈士紀念碑上。
陵園本就是遵義一處的景觀,終年四季,游人不絕。清明時節更是人流涌動,學校、部隊、機關、廠礦企業、民間團體等組織的掃墓活動,每年都會連著幾天,終日不斷。
久旱之后,天遂人愿,近日接連幾個夜晚都下雨了,春雨貴如油啊,春雨后的世界,顯得倍有精神。我在清晨的毛毛細雨中慢步著,沿鳳凰山上清潔的林間小路向著紅軍烈士陵園走去,空氣是那么清新,沐浴在春的大自然里,愜意極了。
規定的集中時間是九點鐘,我是提前二十分鐘就到了。然而陵園的廣場上,已經是游人如織了。還有好幾個學校的學生們,正很有秩序地排著隊,沿三百多步階梯拾級而上,向著陵園廣場靠近。
我們參加掃墓的人也前后接踵而至了,全是爺爺奶奶一級的,年齡都在六十以上,還有八十六歲的高齡者。見到熟悉的人,就都打打招呼,或是三、五人一處,談天說地。
九點鐘的掃墓活動準時進行了,程序和往年一樣:獻花、默哀、三鞠躬、緬懷講話繼傳統等,然后就是解散,自由活動。其他如學校、部隊等內容要豐富些,如有入黨入團的宣誓儀式、愛國教育等等。
望著眼前的掃墓場景,望著還在源源不斷而來的掃墓人群,我的心本能地有點嫉妒了,我的心不由自主地就飛向了南疆,飛向了屏邊烈士陵園,那里有和我一道參加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戰友啊!他們年紀輕輕就在那場戰爭中為國殞身了,他們的父母妻兒有的還過著十分貧困的生活。此時此刻,他們那里的祭奠場景,有我眼前這樣的壯觀嗎?也許,我是乎是有些自私了。可是,他們的犧牲,不也是和紅軍烈士們的犧牲是一樣一樣的嗎?但現實告訴我,他們仿佛也和那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一樣,漸漸地被淡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