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看齊意識心得體會(精選5篇)
增強看齊意識心得體會 篇1
黨的以來,隨著“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深入實施,中央直屬機關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突出對黨絕對忠誠,著力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切實加強機關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設,為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實思想政治和組織保證。
在思想教育上,中直機關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始終堅持用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從中心組學習、領導干部講黨課、專家輔導,到原原本本學、結合實際學,再到集中培訓、重點調訓……中直機關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向基層、向普通黨員干部、向各個領域廣泛延伸。
中直工委強調,堅定不移向看齊,最核心最根本的就是要對黨絕對忠誠。在實踐中,中直機關各單位切實把抓好對黨絕對忠誠教育擺到突出位置,堅定理想信念,弘揚黨的優良傳統,真正把對黨絕對忠誠體現到強化信念信仰、堅持黨性原則上,體現到愛黨護黨興黨、對黨感恩報恩上,體現到真抓實干、勇于擔當上。
紀律和規矩是黨的生命,增強看齊意識,必須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為此,中直機關持續開展遵守黨的紀律和規矩專項檢查,組織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千人問卷調查”,召開學習貫徹《準則》和《條例》座談會,舉辦機關黨委書記、紀委書記專題輔導報告會,召開機關黨委書記述職會……中直機關各級黨組織始終把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作為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政治原則。
厚植基層,固本強基。中直機關各單位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健全制度機制,對機關黨建工作運行機制、“三會一課”、黨支部書記選配、黨員管理監督、嚴格黨內政治生活等作出明確規定;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引領和服務群眾功能,從嚴教育管理黨員干部,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崗位練兵……
只有各級黨組織切實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才能真正做到從嚴從實、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對此,中直機關各單位始終堅持把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注重落細落小落具體,確保全面從嚴治黨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增強看齊意識心得體會 篇2
全路貨運改革已經推行一段時間,在黨總支、站領導的正確領導下,東佳車間領導班子帶領全體職工深入學習“危機意識、服務意識、市場意識、成本意識”四種意識。努力抓住改革、創效、管理等關鍵環節,加快推進鐵路貨運現代化改革建設,大力推進經營性產業資源的整合和增量開發,努力打造主營突出、管理先進、運作高效、效益良好的多元化經營的鐵路產業集團。只有職工心中牢牢樹立四種意識,才能更好的推進鐵路現代化貨運改革。
何為“節支創收”顧名思義就是減少支出成本,增加收入。有人說“鐵路建設、運輸生產、運營管理等方面每多花的一分錢,都會以價格形式轉嫁給客戶,增加客戶成本,從而影響鐵路市場競爭力。因此,節支就是創效,節支就是賺工資,浪費成本就是浪費職工收入”這個說法是可取的。
自古以來,鐵路職工都認為鐵路是國企,政企不分,不管怎么經營,盈虧如何,都由國家管,與職工自身利益無任何關系,所以就出現了企業的生存與己無關的狹隘思想、旱澇保收,坐享其成的“大鍋飯”意識,對貨主服務態度差,高高在上,甚至還吃、拿、卡、要,市場意識不強,對貨主貨物安全和正點率不在乎。在生產過程和作業過程中的“跑冒滴漏”“長流水”“長明燈”,生產設備、行車設備、具剛出現故障,沒有及時修理與維護,后期造成破損無法修理等一切浪費現象。然而對于現代化交通的迅速發展,短途的運輸與幾乎被汽車所代替,長途的水運、空運、汽運慢慢走近市場,隨著物流的迅速發展,鐵老大運輸已經慢慢地淡化了,于是鐵路進行了從上到下地進行貨物改革。這就需要我們鐵路職工改變以往的老化觀點、認清鐵路工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適應新常態的信心,增強當前市場運輸競爭意識,危機意識清企業效率與自身的利益關系,節支創效的現實需要、立足本崗位、從自身做起。
我們鐵路職工要順應貨物改革,強化四種意識,傳遞經營壓力,增強全員的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落實路局市場主體責任的重要抓手。我們鐵路職工應團結努力,從自身社會關系逐一宣傳鐵路貨運改革的好處與方便,積極引導貨主來鐵路了解貨運改革,做好貨主各方面思想工作。處在一線的職工們應該努力降低生產運營成本,做到資源的循環利用,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服務態度好,保證貨物安全正點。車間管理人員應該加強生產工具、行車設備的跟蹤,一發現有問題,應立即匯報組織人員處理,人力資源合理利用,加強發掘具有市場營銷這發面天賦的人才,鼓勵他們利用休息時間去除跑業務拉攏資源,以便鐵路運輸市場需求對于這發面的人才,應做好獎懲制度,積極宣傳。
只要我們每個人把鐵路當做自己家,牢牢樹立四種意識,把鐵路貨運當做自己的事情來對待,傳遞正能量,發揮各自所長,為鐵路貨運改革奉獻自己微薄之力,這樣我們貨運改革一定非常成功,鐵路發展越來越好。
增強看齊意識心得體會 篇3
意識,是行動的領袖。一個人需要樹立意識,一個團隊需要樹立意識,一個企業更需要樹立意識……但無論樹立哪一種意識,都需要經過內在的約束和外在的影響。
當前正處在走向市場、貨運改革不斷深入階段的南昌鐵路局,開展 “危機意識、服務意識、市場意識、成本意識”大討論活動,彰顯了南鐵人清醒的憂患意識和自覺的責任擔當。要在國家經濟發展新常態中創效作貢獻,認清形勢促改革、轉變觀念強服務、面向市場抓增量、增收節支提效益,“四個意識”提得及時又必要。
把一只青蛙放進滾燙的熱水里,它會迅速一躍而出,逃離險境;但如果把這只青蛙放在裝有溫水的容器,對其緩慢加熱,它卻會感到舒服愜意,以致發覺危險時已無力躍出,最終葬身于安逸。由此說明缺乏危機意識比危機更可怕。樹立“危機意識”,建立危機預警系統,制定危機管理方案,做到未雨綢繆、見微知著,才能保證每一次作業標準無誤,每一臺設備運行良好,每一個細小的危機先兆都被預先化解。
服務意識、市場意識、成本意識是危機意識的升華,表現在干部職工以積極工作的態度、熱情周到的服務、方便快捷的流程、規范合理的收費、舒適整潔的環境等等,去進一步贏得客戶的滿意,贏得運量的提升和市場的份額。
“四個意識”相輔相成,一個都不能少。無論缺了哪一項,鐵路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效,還可能使改革發展失衡、事倍功半,甚至動搖。
危機意識缺失,就會辦事拖拉、效率低下、遭到淘汰;服務意識缺失就會沒有耐心和熱情,拒人于千里之外;市場意識缺失就會不敢競爭和創新、不善于合作。成本意識缺失就會規章制度不健全,內部管理不嚴密,鋪張浪費、跑冒滴漏現象嚴重。
真正做到“四個意識”并不易,沒有堅定的決心,不敢迎難而上,不能持之以恒,“意識”就不會自己長出來。樹立“意識”意味著要有主人翁精神,把企業當作自己的家,認真總結、建言獻策、自主革新,敢于改變消極的思想、敢于批評浪費的行為;意味革過去安逸日子的命;意味著要在自己頭上動刀子。
在這個意義上,樹立“四個意識”,需要對鐵路改革創新發展的要求有清醒認知,對面臨市場競爭挑戰保持高度憂患,自覺擔當鐵路改革主力軍的崇高使命。
增強看齊意識心得體會 篇4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加強黨的領導關鍵是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只有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們黨更加團結統一、堅強有力,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十三五”規劃為我們指出了未來前進的方向,今后五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為第二個百年目標打基礎的關鍵階段,社會主義事業面臨著重大機遇,也必須面對更多挑戰,這就要求我們全體黨員干部必須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要求上來,將“四種意識”轉化為自覺行動,積極投身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上來。
一是要自覺將思想統一起來。黨員干部必須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政治意識,自覺將思想與黨中央保持一致,才能了解中央政策的方向,國家前進的方向,才能指引我們不斷前行。
二是要自覺將行動統一起來。行動受思想的引領,思想統一起來后,黨員干部的各項工作的重點和中心便突顯出來,就能自覺增強大局意識,將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高度,以更高遠的角度看待和處理問題,這樣就不會在行動上出現偏差。
三是要不斷堅定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黨員干部要時刻堅定核心意識,不斷學習中央的理論方針,用于指導自己的工作;時刻用“看齊”來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及時加以改正,從而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
只要全體黨員干部同心同德,艱苦奮斗,就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增強看齊意識心得體會 篇5
6月份以來,鐵路開始貨運組織改革,按“前店”、“后廠”模式運作,貨運部門屬于“前店”,車機供電輛等部門屬于“后廠”,車站屬于車務部門,面對這場深刻的變革,車站如何主動適應貨運改革新形勢,如何發揮積極的作用,為前店提供保障,提高鐵路運輸的整體效益,值得我們每一個車務員工思考的問題。我認為適應鐵路走向市場要樹立“四個意識”。
1、要樹立市場意識。貨運組織改革的實施,無論是“前店”還是“后廠”的干部職工,樹立市場意識是基礎。貨運作為前店,要一改貨主找上門來的坐商服務為走進市場,開展營銷,主動尋找市場的行商服務;車站作為“后廠”的重要組織部分,要把過去依靠計劃組織運輸、運輸市場服從運輸計劃的生產模式,轉為根據市場需求組織運輸,實現由內部生產型向市場導向型的轉變。
2、要樹立服務意識。作為前店的貨運和作為后廠的車站,在貨運組織改革前是車站的兩個不同的崗位,在車站的統一管理組織下運行。貨運組織改革后,貨運與車站變成兩個不同單位間協調與組織,前店是銷售、服務的終端,貨運的營業收入、運輸進款在前店,也是鐵路運營成本的主要來源,這要求我們車站要樹立服務意識,做到“后廠”服務“前店”,擺正車站與貨運的關系,無論是貨運站還是非貨運營業站,必須強化車務與貨運一盤棋的思想,發揮聯動作用,力爭鐵路經濟效益最大化。
3、要樹立質量意識。在市場主導的前提下,要樹立質量意識,優化運輸組織,提升服務質量,加強前店、后廠的聯系、配合,提升運輸效率,以最快捷的方式為“前店”的經營提供保障。要加強日常工作報告聯系,建立“前店”與“后場”的報告聯系制度,及時報告、聯系裝車配空車種、數量、位置的要求及到達作業的品名、對位要求等裝卸車、取送車等相關信息,避免因報告聯系制度執行不到位,造成二次對位、取送作業或在貨場的翻鉤作業,影響裝車、卸車、車輛周轉,導致效率降低。其次,車站要根據裝卸車動態情況,及時將重車、卸空車組織掛運、排空,及時將貨流變成車流,組流上線,壓縮運用車保有量、中停時,加速車輛周轉,最大限度提高運輸質量。
4、要樹立管理意識。鐵路推行貨運組織改革,各方面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如安全基礎不牢,班組管理作用發揮不好,干部作風不實,安全風險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貨運組織改革的推進,所以必須要牢固樹立管理意識,加強安全基礎管理,落實安全管理新機制,厘清“前店”與“后廠”的職責界限,強化“前店”與“后廠”結合部的管理,加強日常運輸工作分析,根據效率指標等相關數據完成情況,深入分析各個指標背后的深層次的原因,找出對策,不斷優化完善,建立考核機制,通過管理的加強,為貨運走向市場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