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理論心得體會(精選5篇)
鄧小平理論心得體會 篇1
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者,偉大的無產階級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作為一個時代的偉人,歷史的巨人,雖然已溘然長逝,然而他為我們整個國家,整個民族所作出的豐功偉績和他的理論、思想,都必將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發光,指引我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繼續向前邁進!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知道思想,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堅持改革開放,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添磚加瓦。
作為時代的代言人,當代大學生,面對如此的宏圖和歷史賦予的重任,我們不僅認識到鄧小平理論的重要性,更真切地感到學習鄧小平理論的迫切性。學習鄧小平理論的首要任務就是領會鄧小平理論的精神實質,用鄧小平理論武裝頭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用鄧小平理論構筑精神支柱。
一、完整準確地把握鄧小平理論,要深刻理解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
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實踐反復證明,鄧小平理論是偉大的旗幟,光輝的旗幟,勝利的旗幟,是前進道路上戰勝一切困難,排除一切干擾,經受一切考驗的根本保證。必須堅持科學的思想體系,完整地學習,準確地理解,全面的掌握,熟練地運用,決不能斷章取義,各取所需。
二、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要深刻理解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黨的基本路線。
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告訴我們,經濟建設是社會主義初級階級的工作中心,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黨的基本路線體現了鄧小平理論的基本精神,反映了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內在規律,指明了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是全黨和全國人民的行動綱領,只有堅持基本路線不動搖,才能使鄧小平理論在中國轉變為現實!
三、實事求是地運用鄧小平理論,要深刻理解我們肩負的重大歷史責任。
我們的歷史責任就是在黨的領導下,繼承和發展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人民的偉大成就,把老一輩革命家開創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面推向新世紀,實現中國的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全面振興。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地發現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得出新思路。提高我們處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際問題的能力、指導我們去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提高理論水平,加強理論修養。只有這樣,才能始終保持正確的航向,達到成功的彼岸。
四、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方針要深刻理解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性。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才不會"紙上談兵"。加深對抽象理論的認識,提高了覺悟。
總之,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發展是硬道理",只有中國的大發展,才能有綜合國力的大提高,才能有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改善,才能有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空前地位。刻苦學習鄧小平理論,用鄧小平理論武裝我們的頭腦,樹立信念,明確責任,謀求祖國的更大發展。讓我們努力起來,攜手去譜寫美好的明天。
鄧小平理論心得體會 篇2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30年,是改革開放的30年,是持續快速發展的30年,也是解放思想的30年。我們正是堅定不移的以科學發展的思想引導,才促進了中國社會的大變革、大發展。在這一歷史進程中,鄧小平作為解放思想的旗手,科學發展的倡導者,對當代中國的發展作出了歷史性的偉大貢獻。回顧鄧小平領導我們運用科學發展觀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艱辛歷程,重溫鄧小平關于科學發展的重要論述,對于我們貫徹落實黨的xx大精神,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明確肯定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觀點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觀點。隨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確立,隨著撥亂反正的深入開展,隨著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歷史經驗的全面總結,以及對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的思考,科學發展已經深入人心。在這個過程中,鄧小平領導我們緊緊抓住“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樹立正確的科學發展觀,使我們的社會主義觀念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鄧小平的科學發展理論,破除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的思想,堅持在實踐中不斷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鄧小平強調:老祖宗不能丟,又要講新話。“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必須根據現在的情況、認識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這就使我們在新的實踐基礎上既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不斷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
科學發展永無止境,要在實踐中不斷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實踐在發展,事物在發展,人們的思想也必須隨之向前發展。科學發展觀應該成為人們思想的常態,什么時候思想僵化了,什么時候就要犯錯誤了;哪個地方思想僵化了,哪個地方就要落后了。當前世界的大變動,中國的新發展,黨情的新變化,尤其要求我們樹立科學發展的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只有這樣,才能正確應對新形勢、回答新問題、解決新矛盾、實現新發展,才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越來越豐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越來越興旺。
科學發展觀,是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舉措。通過近一段時間的集中學教活動,使我更加深刻體會到科學發展觀是黨的生命線,能不能堅持科學發展,關系人心向背、事業興衰,關系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在新的歷史時期共產黨人要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牢記 “兩個務必”,牢記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這是黨員先進性的最根本的標準。溫習鄧小平的科學發展觀,意味著黨員要站在時代的前列,不斷進取,不斷開拓。在新的歷史時期,看黨員有沒有先進作為,主要看黨員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徹底性,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實際表現,看是不是在學習理論、堅定信念、為民謀利、創新發展、敬業奉獻等方面發揮了模范作用。
鄧小平理論心得體會 篇3
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者,偉大的無產階級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作為一個時代的偉人,歷史的巨人,雖然已溘然長逝,然而他為我們整個國家,整個民族所作出的豐功偉績和他的理論、思想,都必將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發光,指引我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繼續向前邁進!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知道思想,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堅持改革開放,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添磚加瓦。
作為時代的代言人,當代大學生,面對如此的宏圖和歷史賦予的重任,我們不僅認識到鄧小平理論的重要性,更真切地感到學習鄧小平理論的迫切性。學習鄧小平理論的首要任務就是領會鄧小平理論的精神實質,用鄧小平理論武裝頭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用鄧小平理論構筑精神支柱。
一、完整準確地把握鄧小平理論,要深刻理解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實踐反復證明,鄧小平理論是偉大的旗幟,光輝的旗幟,勝利的旗幟,是前進道路上戰勝一切困難,排除一切干擾,經受一切考驗的根本保證。必須堅持科學的思想體系,完整地學習,準確地理解,全面的掌握,熟練地運用,決不能斷章取義,各取所需。
二、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要深刻理解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黨的基本路線。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告訴我們,經濟建設是社會主義初級階級的工作中心,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黨的基本路線體現了鄧小平理論的基本精神,反映了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內在規律,指明了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是全黨和全國人民的行動綱領,只有堅持基本路線不動搖,才能使鄧小平理論在中國轉變為現實!
三、實事求是地運用鄧小平理論,要深刻理解我們肩負的重大歷史責任。我們的歷史責任就是在黨的領導下,繼承和發展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人民的偉大成就,把老一輩革命家開創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面推向新世紀,實現中國的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全面振興。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地發現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得出新思路。提高我們處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際問題的能力、指導我們去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提高理論水平,加強理論修養。只有這樣,才能始終保持正確的航向,達到成功的彼岸。
四、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方針要深刻理解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才不會"紙上談兵"。加深對抽象理論的認識,提高了覺悟。
總之,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發展是硬道理",只有中國的大發展,才能有綜合國力的大提高,才能有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改善,才能有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空前地位。刻苦學習鄧小平理論,用鄧小平理論武裝我們的頭腦,樹立信念,明確責任,謀求祖國的更大發展。讓我們努力起來,攜手去譜寫美好的明天。
鄧小平理論心得體會 篇4
鄧小平理論是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揚,是當代的馬克思主義。它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在新的實踐基礎上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并且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基本成果,深刻的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把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
鄧小平理論還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寬廣眼界觀察世界,對當今時代特征和總體國際形勢,對世界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成敗,發展中國家謀求發展的得失,發達國家發展的態勢和矛盾進行正確分析,作出了新的判斷。同時,鄧小平理論也形成了新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體系。由此可見,鄧小平理論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我們應該很好地學習并用以指導我們的行動。
自從參加鄧小平理論學習后,使我體會到了以下幾點:
首先,鄧小平理論是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它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指導,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為基礎,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主線,針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這一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分析,具有清晰、明確的目標。鄧小平理論是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完善和發展起來的,因此,在實際工作中,不能形而上學的理解,不能斷章取義,必須全面、準確、完整地領會和把握。這樣運用鄧小平理論的觀點觀察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是正確、全面的。
其次,解決思想,實事求是是貫穿鄧小平理論的精髓。集中體現了鄧小平同志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科學態度。他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指導下,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在實踐中開辟認識新事物、解決新問題的正確道路,從而為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寶庫增添了新內容、新思想、新觀點。
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我們本文來自第一范文網網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沖破落后的傳統觀念和主觀偏見的約束,改變因循守舊、不接受事物的精神態度,使我們的思想認識符合與客觀實際,防止我們犯“左”的錯誤。我們必須遵循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把鄧小平理論同本地區本部門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才能正確認識和解決遇到的問題,切實有效地推進各項工作,創造性地開展各種工作。
再次,鄧小平同志是我國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一當代馬克思主義的創立者。他善于總結人民群眾的經驗,尊重人民群眾的創造精神,敏銳地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和契機,既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表現出開辟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和開拓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的巨大理論勇氣,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作出了歷史性的重大貢獻。它的精神都體現在鄧小平的原著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重要文獻中。因此,反復閱讀,刻苦鉆研,深刻領會其著作中的內涵對我們將來的思想和行動是極其有意義的。
因此,在我學習鄧小平理論的過程中,我必將結合自己的思想實際,用貫穿于這一理論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理論來克服和抑制唯心論、機械唯物論、形而上學、等非馬克思主義思想的侵蝕,增強覺醒觀念,堅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論素質和政治水平,把鄧小平理論同改造世界觀、增強黨性結合起來,用鄧小平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樹立正確的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鄧小平理論心得體會 篇5
黨的xx大確立了鄧小平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1998年5月24日中共中央發出了《關于在全黨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的通知》。多次號召全黨要重視學習鄧小平理論,興起一個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的新高潮。為貫徹xx大精神和指示,新聞出版署于1997年10月著手組織編寫一套“鄧小平理論研究書系”,于友先署長擔任這套書系的主編,聘請了鄭必堅、逄先知、龔心瀚、龔育之同志擔任書系的顧問。編撰、出版這套書系的目的是進一步促進鄧小平理論的學習、宣傳和研究工作,并為廣大黨政干部、人民群眾提供一套具有較高水平的學習鄧小平理論的讀物。
在各地、各社上報選題的基礎上,新聞出版署請有關專家學者反復論證和認真篩選,確定40多種選題列入書系。全國有20多家出版社參加這一重點出書工程。經過兩年多的共同努力,現在出版34種,基本上完成了這一出書工程。
這些書的絕大多數原稿,發稿前我讀過,大家可能會問我的印象如何?概括起來說,我覺得有這么一些特點:
一、總的來說,作者們的研究和撰寫、出版社的審讀和加工是極其嚴肅認真的,很多選題都是進行了兩三年、四五年,甚至十年、八年的深入研究和認真撰寫的,有些是幾易其稿;各出版社配備了很強的編輯力量對書稿進行審讀、加工,有些書稿反復幾次同作者研究修改,盡可能地提高書稿質量。例如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鄧小平多黨合作理論研究》就是一本比較成功之作。鄧小平同志根據中國的國情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進行理論的概括和升華,形成了富有中國特色和中國氣派的多黨合作理論,有許多新的創見,發展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政黨學說。但是,過去我們對鄧小平理論中的這一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得很不夠,更沒有像樣的專著出版。作者李學明同志對這個專題進行了十多年的研究,寫成這樣一部37萬字的專著,全面、系統地論述了鄧小平關于多黨合作的理論,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對于人們更加深刻地理解鄧小平理論的整個體系很有幫助。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本上乘力作。
《鄧小平理論體系研究》也是一本較好的作品。作者從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深遠廣闊的視角出發,以黨的xx大精神為指導,以《鄧小平文選》和黨的重要歷史文獻為根據,以“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為中心,運用比較分析方法,對鄧小平理論的內容和體系作了較為全面系統的研究和論述。本書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始終貫穿著對這一理論進行兩個方面的比較研究,一與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毛澤東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理論、觀點相比較,二與我國社會主義勝利或挫折的歷史經驗,以及其他國家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歷史經驗相比較,本書較好地堅持了歷史同邏輯相統一的原則來闡發鄧小平理論的形成過程、基本內容及其內在的邏輯體系。目前,對鄧小平理論的邏輯體系到底應當如何表述,在我國理論界雖然還未形成統一的意見,但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構建方法論。
他們認為一個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一般應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關于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性的認識;一是關于理論體系邏輯框架的構建。作者認為鄧小平理論的全部內容是以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圍繞著“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展開的。這一理論體系的邏輯框架結構應是它的各個部分及每部分各個具體原理相互銜接和相互關系的表現。據此,作者將鄧小平理論的邏輯框架結構概括為相互銜接的三層四級:第一層次,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這一理論的哲學基石。第二層次,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主要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如社會主義本質、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等理論,是這一理論的主體基礎理論。第三層次,社會主義總體發展戰略理論和各具體領域發展的理論,主要回答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層次又分為兩個級次:第一級次,社會主義總體發展戰略理論(根本任務、發展動力、政治保證、戰略步驟、依靠力量和領導核心);第二級次,社會主義各具體領域發展的理論(經濟、政治、文化、外交、祖國統一)。作者根據這一邏輯框架設計來展開自己的研究和闡述,邏輯性較強,堅持了歷史和邏輯相統一的原則,說理清楚,說服力較強,可以幫助人們全面、系統、準確地把握鄧小平的整個理論體系,加深對這一理論體系的理解。
《鄧小平的理論境界研究》是一本頗有新意之作。在xx大報告中指出,鄧小平理論之所以能夠成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一理論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在新的實踐基礎上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作者根據江的這一提示,分十一個方面對鄧小平理論的新境界展開了系統的論述。作者運用歷史發展和對比的手法,把每一個方面的理論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發展的原有狀況同鄧小平這些理論的新發展加以具體的比較,從中既可以看出繼承關系,又可以看到隨著實踐的發展,鄧小平所作出的新貢獻,有較強的說服力,讀了可以加深對鄧小平理論的理解和準確把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每一章中講了鄧小平理論的新境界后,都專辟一節講對鄧小平這一方面理論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這樣就把對鄧小平理論的研究同對有關論述的研究、把對鄧小平理論的研究同貫徹xx大精神緊密地結合了起來,有很強的現實性。
二、正因為作者和編者們以極其嚴肅認真的態度來從事這項有重大意義的出版工程,所以總的來說,書系的質量是比較高的。這種高質量,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一些老的課題有了新的深度和新的高度。黨的xx大對鄧小平理論進行了新的更加全面、系統、深刻的概括和闡發,作者們在自己的研究和論述中普遍地注意了體現xx大的精神,因而使這些專題的研究和開發有了一種新的高度和深度。
2,有不少課題,是過去研究得比較少、比較薄弱,甚至是缺門的,例如關于鄧小平理論體系的研究、關于鄧小平理論的內在邏輯的研究、關于鄧小平思想方法論的研究、關于鄧小平理論境界的研究、關于政治體制改革和鄧小平民主與法制思想的研究、關于鄧小平的教育和科技思想的研究、關于鄧小平的價值觀和倫理思想的研究、關于鄧小平的“一國兩制”思想的研究、關于外交戰略思想的研究、關于多黨合作理論的研究、關于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理論的研究,等等。我在閱讀這些書稿時,深受啟發,感到這些作者的確是很花功夫的,同時也認識到鄧小平理論確實博大精深。鄧小平的著作我也讀過不知多少遍,經過這些作者的點撥,感到自己過去學習還是不深不細,很多精深之處我過去還沒有體會到,我想我有這樣的感受,其他讀者讀了后也會有同樣的感受。這樣,這套書系對廣大干部、群眾進一步學習鄧小平理論是會有幫助的。
3.絕大多數作者,在研究和闡發鄧小平理論的同時,還特別注意聯系以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在新的實踐中是如何運用、發展鄧小平理論的,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很下功夫,所以給人以新鮮感,也啟發人們在自己的實踐中更加自覺地堅持和發展鄧小平理論。
總之,我感到書系是我們全黨學習鄧小平理論新高潮中可喜的收獲,它的出版也必將對正在興起的新高潮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