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感想(精選5篇)
義工感想 篇1
今天,是一個晴朗的日子,雖然天空不是萬里無云的,太陽也沒有燦爛的笑容迎接我們,但恰恰是如此愜意的溫度,偶然間讓我感受到佛陀的慈悲,在加持我們,讓我們在愜意的天氣里去接觸佛法,開發智慧。也許,佛陀一直就在我們身邊,開營的第一天就下起了雨。來法門寺參加“法門之光”活動的營員大都沒有帶雨具,開幕式結束后,學員還要從講堂轉移至大殿與學誠大和尚一起拍照,沿路沒有任何擋雨設備,這無疑會對學員的健康造成傷害,這也許是佛陀給我們出的一道題,故意降下甘露。
我們和其他的義工一起拿上自己的雨傘,一個接一個的站在從講堂通往大殿的那段沒有雨搭的路上——一個美麗傘橋就這樣形成了。雖然我們的胳膊撐傘撐得很酸,但是心卻是甜的。沒人能體會學員的感受,但是從他們臉上綻放的笑靨里已充分的說明,他們被感動了。我作為一名義工,也作為一名高三畢業生,此時此景,讓我深深被打動。高中畢業后,我沒有考上大學,在一年辛苦復讀再次高考無果后,我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無法全力面對挑戰,在我眼中已沒有什么能讓我感動,能讓我的心為之動容。而這幾天,我是真的被觸動了。
在這里生活,我仿佛是置身于一個世外桃源,人與人之間相互敬愛,大家的眼中滿溢著感恩,在這里我沒有了任何的煩惱,不愁吃不愁穿,不用愁未來的生活會如何難過,不用擔心考學的壓力,更不用擔心會有什么得失,什么煩惱都沒了,我甚至不擔心死亡的降臨,在這里,每一點一滴的付出都是收獲,在這里,接受高僧法師的講課,聆聽他們對我們人生的指導。通過法師的開示,我仿佛有了面對困難的勇氣,不再害怕失敗,不再害怕一個人面對學業失利的悲傷。
來這里,參加活動的學員都是高學歷的大學生,惟獨我是個考不上大學的落榜生,7月20日晚,我參加了“法門之光”的分組討論活動,法師與我們義工和學員分享心得。活動中,氣氛和諧,歡聲笑語此起彼伏,聽著他們所提的問題,我深感我與他們之間的差距太大,讀死書是不行的,可不讀書是萬萬不能的。肚子里沒有墨水是提不出那些很有深度的問題的。就好比我,學歷不高,我都不知道問什么!學員的涉及面很廣,大都是與現實生活和國際問題相聯系的。學員此次法門之行好象都是有備而來的,帶著對佛教的疑問遠道而來,我們的法師更是不會讓他們失望,對于學員們的所有問題都是來者不拒。座談會進行了一個半小時,學員們都還意猶未盡,相信法門此行定會如法師所講“來到寺院的目的,是來親近善知識,學習佛法,斷除煩惱,消除業障,積聚資糧,提升心靈,進而更好的回報眾生恩德。”
義工感想 篇2
隨著紅領巾小義工的活動正在火熱進行,我也加入到這個行列里來了。上個周末,我正在睡大覺,一陣刺耳的“嘶嘶”聲把我從美夢中拉了出來,我便趕緊穿好衣服下了床,向陽臺走了過去,想看個究竟。我趴在陽臺上往下一看,啊!原來是幾位除草工人在修剪草叢,我看著看著,靈機一動,這不是一個絕妙的機會嗎!我能夠幫忙他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也做一次義工。
我迅速下了樓,立即協助除草工人干起了活,一位在干活的老爺爺說:“小孩子懂什么,別來搗亂!”我聽了,很不服氣,小孩子怎樣了,小孩子就不能做這些事了?我便拼命地干了起來。老爺爺看我來真的了,便細心地向我講起了怎樣做省力,原來用手拿小掃把最好要拿在掃把的三分之一的位置上,用的力量是最少,而功效最大。我把一堆樹枝掃在了一齊,便一手拿著掃把,一手拿著幾根樹枝往手推車上丟。可丟啊丟啊,用了好幾分鐘才丟了一半。老爺爺看但是了,讓我丟了掃把,拿雙手抱,我便聽從了他的話,效率高了許多,幾下就丟完了。除此之外,除草工人還告訴我了許多我聞所未聞的新方法,使我大開眼界。
不知不覺中,一個小時過去了,我已經汗流浹背。通過這次難忘的體驗,我了解到以前我們認為十分簡單的事,真正去做時,才能發現,原來是十分辛苦的。通過這次義工活動,我還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同時,小區里的道路經過了我們的打掃,變得干凈了許多,每次飄過那里,都感覺到無比的快樂。
義工感想 篇3
做義工這一年多以來,我一向為能夠有很多兄弟姐妹感到很開心。因為我一向覺得既然能夠做義工就應都是看透了,人世間很多功利才會來做這些,在旁人眼里覺得是傻瓜做的事情。那么在我的眼睛里就沒有人與人之間的高低貴賤的區別。
義工的管理其實是一門科學。其實現實的狀況也不必須和想象的那樣單純。不明白我是不是該說,其實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所謂的義工人群有大部分是來湊熱鬧的,甚至有些人是帶著各種各樣的目的來的。但是我一向覺得不管是帶著什么目的加入進來。只要做的事情是對志愿服務有幫忙,能夠幫忙到需要幫忙的人,不對志愿工作大方向有影響,我們就就應學會包容。
此刻的義工工作其實是處在一個十分關鍵的時刻。通過熱鬧的20xx年。已經有很多人提出了20xx年為義工元年的說法。這其實對義工事業是一個十分好的契機。其實此刻是更需要的是對義工工作進行規范的時候了。只有進一步規范化管理,將來才能夠做到真正實現義工,能夠真正服務于社會的目的。但是此刻義工團隊能夠說是窮出不層,很多時候,穿上一件寫有義工字樣的衣服,掛上一個牌子就說自我是義工;扯起一個旗幟就稱自我是一個團隊。很多自稱為團隊的,其實就那么一兩個人。
在那里當然并沒有其它的意思,但是說句心里話。這樣的情形對將來義工工作其實是很不利的。那些所謂的不規范的義工的行為,其實也給將來義工工作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所以我有幾個想法:
一、探討和總結什么是真正的義工精神和文化。人們到底為什么要來做義工?是就應引發更多人來思考的一個問題。在這一段時間,我和北京的義工楊濤夫婦一向在合作策劃一個叫“聚源入川”的活動。也就是由此思考引發出來的一個人文公益活動,我們把義工精神和水文化相結合。水是生命的源頭,義工精神也就應和水一樣,是人們的生活狀態到達必須境界后,一種人性最質樸的回歸。汶川、北川一帶原本就是傳說中大禹的故鄉,也是中國水文化的發源地。地震在那里發生后,把那么多人心里面如水的情懷都震發了出來。大家不顧一切奔往四川做義工。那么我們不就應讓人們心里,已經引發出來的善心隨著地震的過去,而又隱藏回去。我們就應把這種每個人心里面,最美的一面更多更好的提煉,讓已經離我們遠去的生命不至于白白的犧牲。
二、完善義工考評認可機制,但是更重要的是給予義工發自內心的認可,義工的心其實是很敏感。如果應對的人不是真誠的,會被很快覺察出來。他們當面不會說什么,但是現實中會采取用腳投票的態度。只有當各個部門真正把義工當朋友,當兄弟看待時,義工也自然會認真做好很多事情。
三、規范義工培訓機制,設計確實可行的義工培訓課程。讓每一個剛剛來做義工的人們,能夠明確的明白自我該干什么,能夠做什么,怎樣去做。
四、認真的給來參加志愿服務的成員義工工時記錄,因為做的時間的長短,是唯一能夠量化衡量義工工作的標準。那么只有那些真正從事志愿服務時間長的義工才能夠真正沉淀下來。也才能夠真正通過時間的考驗,來讓真正優秀的義工升華。此刻義工工作浮夸風其實十分盛行,很多所謂的明星義工居然是被包裝出來的。然而經過必須的了解后,明白真相后,反而對義工工作是一種打擊。我們就應通過真正實實在在的工作來規范義工工作。
五、政府就應為義工工作帶給實質性更強的支持。比如帶給相對固定的辦公場地,和一些辦公設施。義工和很多義工團隊,能夠用自我的時間和金錢來無償服務社會,但是同時也都不約而同的在團隊發展到必須時候,面臨生存的問題。因為在團隊組建初期,大家憑著最初的熱情能夠不顧一切,義工能夠一次甚至十次的付出。但是不幫忙他們解決一些最根本的問題,也是很難堅持下去。義工團隊就象是一個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應是怎樣把那些,真正擁有義工精神的人留下來。
義工感想 篇4
年二十八這一天,剛好是學校組織的小義工義賣活動。我也以小義工的身份,親自下廚煮了三個菜一頓餃子,準備送到一位孤寡老人家里,和爸爸媽媽一起跟老人家吃一頓團年飯。
老人家叫陳婆婆,今年已經94歲了,住在離我家不遠的一座舊式兩層建筑的房子里。我們小心翼翼地走上又黑又窄的木樓梯,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間破舊、狹窄的舊房子。屋內雖然很簡陋,但還算整齊,幾件古老而殘舊的家具據說是陳婆婆的嫁妝,而陳婆婆一臉的慈祥、和藹。我們一到她家,她馬上熱情地招呼我們。當她知道我們要和她一起吃團年飯時,陳婆婆那憔悴、蒼老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我們圍坐在一起,剛把飯菜打開,我就連忙把每樣菜夾到陳婆婆的碗里,讓她品嘗品嘗我的手藝。陳婆婆不斷地夸我炒的菜不但味道好,而且營養價值高,很適合她老人家吃。吃飯時,我們還了解了陳婆婆的過去。原來她有11個兄姐,她是最小的,出嫁后一年丈夫便去世了,她就靠幫別人縫衣為生,過著清貧的日子,不過陳婆婆身體還好,耳清目明,頭腦也清晰。她說年輕時是個很活躍的人,去過的地方很多,什么四大名山,連香港都去過,不過現在人老了,行動慢,身邊也沒人。
她笑著說:“假如有人能陪我,我還想出去走走。”我馬上說:“陳婆婆,我一放假就陪你到處游玩一下。”在場的人都笑了起來。
這次的小義工活動,令我感受很深。陳婆婆是個孤寡老人,丈夫去世后便自力更生,很少便衣別人。陳婆婆還是個很節儉的人,我們吃飯時,她再三叮囑不要浪費食物,要將帶來的東西都吃完。我一定要學習陳婆婆這種勤儉節約、自力更生的精神。其實在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人需要我們幫助,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伸出雙手,那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我真希望下次學校的義工活動也有我的份,讓我能接觸社會上更多的人和事,能夠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會很快樂,很高興的。
義工感想 篇5
20xx年3月31日,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義工活動,說實話開始的時候有點想退縮。因為時間太緊湊了,昨天考六級,活動當天下午還有班級聚餐等,都不能好好的休息。但是一想到能夠穿著鮮紅的義工服為人們服務,心情驟然激動。歷經這次義工之行,收獲頗豐。在我們一行人進行的這次活動中,讓我深深感受到了義務勞動的意義。雖然早上沒吃早餐就早早的出門,雖然12月份的早晨天氣冷得讓人直打哆嗦。但內心的激動卻絲毫未受到影響。從開始的活動前現場的精心布置,到活動中義工們熱情地為居民們詳細地介紹志愿服務項目,最后認真地做活動結束善后工作。在整個這次義工活動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義務勞動的辛苦,但是我們的辛苦是值得地,當看到居民接受服務后滿意的笑容時,當聽到他們對我們道謝的聲音時,我感到非常的高興和激動。體會到了義務勞動的意義:助人為快樂之本。雖然只有3個小時的義工活動,但我心里卻充滿了快樂,它來自于勞動和幫助別人收獲的贊許。
經過這次義工活動,令我明白了出來社會工作是不同于在學校學習、考試的,兩者是有大的不同。做義工不僅充實了我的生活,更讓我感到社會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