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降溫心得體會范文(通用3篇)
防暑降溫心得體會范文 篇1
為進一步落實防暑降溫各項工作措施,切實做好夏季施工現場防暑降溫工作,保障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確保施工生產活動的有序進行。日前,中鐵十六局鐵運公司鄭許項目部組織干部職工開展了防暑降溫專項安全培訓活動。
此次培訓由項目安全總監楚園園主講,結合日常作業環境情況,對中暑的認識,中暑的特點,防中暑的日常生活規律,和飲食注意事項,防暑降溫藥品的性能以及中暑后的急救相關知識,深入淺出的進行了講解。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落實好防暑降溫工作。積極開展自查自糾工作,重點做好防中暑、防觸電、防食物中毒、防火災工作;二是結合工作實際,根據氣溫狀況,靈活調整外出工作時間,盡量避開最高氣溫時段進行作業,避免疲勞作業等措施,加強夏季勞動保護,辦公室配備好防暑藥品;三是加強勞動保護知識宣傳,增強施工人員的自我防護意識。宣傳高溫特征和危害、高溫作業的防護措施及中暑的應急處置措施等相關知識,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生產常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通過此次培訓活動的開展,提高了員工對防暑降溫工作的認識,增強了應對夏季高溫的防范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為全面落實高溫安全防范措施,杜絕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提供了堅強的保障。
防暑降溫心得體會范文 篇2
6月2日,經李華局長的部署,鐘育飛副局長帶領我們10名高校畢業生參觀我局直屬林場。一天以來,我們聆聽了各位場長的精彩發言,他們對我們提出的問題也進行深入淺出地講解,我們了解了林場的概況、管理方法以及森林管護技巧等有關內容,擺脫了以往對護林員及其護林工作的片面認識,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和思考空間。
一、對直屬林場的認知
從早上8點半至晚上7點半,乘車跨越四個市縣,參觀了5個基層林場,多數林場周邊存在黎苗村寨,民情復雜,經濟落后,村民靠山吃山的落后思想嚴重。一路逐隊而行,我們的心情從最初的興奮變為有點驚嘆:管護森林的面積好大,各林場的距離好遠,保衛住森林好艱辛!部分護林員要去離家幾十公里遠的林場,頂著烈日,汗流浹背,忍受蚊子和螞蝗的叮咬,防止蛇和野獸攻擊,更要與毀林盜伐的違法分子斗爭,我們深刻地體會到護林工作的艱辛。
二、森林資源管護的主要方式
由于各林場的管護區和周邊社情不同,決定了管護森林采取措施的側重不同,各有其所,歸納總結,主要通過宣教和打擊兩種方式:
1、宣教。宣傳教育是這場森林保衛戰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要想做好宣傳教育工作的前提便是搞好社群關系。很多偏僻地區的村民都有一定的排外心理,為了拉近與當地居民的感情距離,加強溝通,護林員在巡山工作之余,走鄉串戶,聽取村民的心聲,耐心的講解保護森林的意義,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解決村民的一些困難。他們通過印發宣傳手冊、寫大字報等方式來宣傳護林防火,同時護林員也請當地德高望重的人,深入了解護林的重要性,并借鑒他們的力量將護林意識更加廣泛有效地宣傳出去,人人皆知,家喻戶曉。
2、打擊。除了深入廣泛的宣傳外,嚴厲的打擊也是保護森林必不可少的手段。在護林工作中,各林場和當地的派出所形成聯合機制,開展專項打擊行動,嚴厲打擊盜伐林木及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做到發現一起打擊一起,絕不手軟,用法律的手段保護生態安全。
三、如何做好護林工作
護林是一項確保生態安全十分重要的工作。根據這次參觀林場感想,結合我局實際情況,現將如何做好護林工作,談談幾點看法。
1、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每個護林員在炙熱的夏天都要穿上厚厚的棉彩服巡山,路線都不少于幾公里的步行,需要跋山涉水,有時巡山需要10個小時以上,經常不能按時吃飯,午飯只能吃隨身帶的干糧和礦泉水,有時還要挨餓。巡山過程中護林員時刻存在人生危險,不僅會碰到村民的恐嚇,同時還有山里的毒蛇、野豬等動物的攻擊。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學習吃苦耐勞的精神。
2、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健康是一切的保障,在參觀學習中我更是深有體會。良好的身體素質是保證工作順利進行的基本要求。部分護林員曾經當過兵,經過風雨的洗禮,已磨練出鋼鐵般的身體,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領導安排的各項辛苦任務。個人身體素質影響到個人的行動能力,也關系到集體的利益。因此,我們要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保證身體健康、體質強健。
3、要掌握組織溝通方法。管林先管人,林場領導首先要管理好本場的職工,使職工和睦相處,同心協力。同時還需要管社區的百姓,用宣傳與溝通的方式,使老百姓保護森林的意識有一定提高,從根源上來遏制破壞森林的事故發生。我們要學會與他們溝通的方式,以我們的真誠和耐心,對待平時工作中遇到的人和事。
4、要提高生態安全意識。保障生態安全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也是護林員工作的目標,部分林場領導和護林員認為巡山的次數不重要,反正自己管護的這塊林地確保沒被破壞就完事,態度不夠端正,完全屬于松懈、散漫的思想。生態安全是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高生態安全意識,高度端正工作態度。
四、提出建議
針對以上的幾點感想,結合以往學到的知識,提出自己的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一、加強教育培訓,提高知識文化水平
在天保工程中,人數比例較多的是護林員,站在第一線的也是護林員,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幾乎也是護林員,他們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除了較好身體素質外,也要提高他們的知識文化水平。同時加強教育培訓,不斷向護林員傳達國家和省的新政策新法規新知識,使護林員的政治思想與時俱進,業務知識不斷提高。
二、加強與社區交流,建立合作機制
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與社區居民加強交流,增強社區與我局友好關系,從而做到護林員和社區居民共同保護生態公益林,使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共同發展的雙贏理念普遍被大眾接受。同時建立周邊社區與我局長期的保護合作機制,使新穎的管理模式得到開展及推廣。
三、引進人才到林場,助力發展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護林方法已不能滿足林區的發展,林場不能只需巡山護林員,同時也需寫作、計算機、管理等軟件更新支持,助力林場發展,跟上社會前進的步伐,這是我局生態公益林巡護的必然發展趨勢。
四、改善辦公設備,提高工作效率
為適應工作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作及時完成,告別上交手寫材料的時代,逐步實現林場辦公自動化,使林場辦公水平上升到更高的層次。
五、提高護林員生活條件
良好的生活條件是護林員更好更高效工作的物質保障,是解除護林員后顧之憂的基礎。因此,改善護林員的生活條件是加強生態公益林保護的物質條件。
通過這次參觀學習,與他們的交談,使得我們的視野更加開闊。在實際工作中,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同時在更深程度上深化了自我認識,從而更好、更全面的發現自我,認識自我,找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優勢,全面提升自我,使自己更加適應社會、適應新環境,為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防暑降溫心得體會范文 篇3
剛從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古城---鳳凰歸來,行程雖短,感觸頗深。
走在鳳凰那一條條狹窄的老街,踩著一塊塊青石板鋪地的小巷,別有一番風味撲面而來。沱江兩邊林立的吊腳樓錯落有致,街道兩邊保留很好的店鋪一間挨著一間,似乎只有三五步的距離,看似喧鬧、擁擠卻又那樣純樸與悠閑。街道兩邊竹編工藝、自染的布衫和披肩,還有那些漂亮的銀飾,很具有民族風情的刺繡、香包、掛飾、織錦、項鏈、手鐲讓人應接不暇,古老沉重的銀首飾,透著古老神秘色彩,有著別樣的風情。
晚上的鳳凰古城又是一種現代化商業的喧囂,熙熙攘攘的人群,縱橫交錯鋪砌的石板路,虹橋和沱江兩岸燈火輝煌,亮如白晝。吊腳樓里的酒吧歌舞升平,吉他聲、歌唱聲、震耳欲聾的音樂不絕于耳,熱鬧非凡。一派妖嬈的不夜城。
晨霧中的鳳凰更是讓人難忘,臨江而望,淡淡彌漫的一層霧氣,層層疊疊,好一幅絕色的水墨畫卷。泛舟沱江,烏船劃開江面的層層水波,掌舵的船工身著民族服飾,一頂斗笠、一根竹篙、一首山歌,那情這景怎是語言可以言傳了的呢!
一直以來,鳳凰古城都是我心儀已久的地方,這次的鳳凰之行雖然行程匆匆,但看在眼底的風景如畫的古城,沈從文故居外景,虹橋、沱江吊腳樓、石板一條街的悠長古老。漫步古城,感覺湘西民族風情,心中期待很久的情懷也悄然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