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銜接心得體會(精選3篇)
小初銜接心得體會 篇1
話題背景:
最新修訂的《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語文課程固然重要,在學生經歷了小升初的緊張備考之后,小升初考試塵埃落定之后,語文課堂學什么?考前,從語文教材到《A體系》《大集結》等各類復習資料,翻來覆去走了幾回,別說學生,已經松懈、厭煩,連我們也真不知道要怎樣教了。
《北京遇上西雅圖》,演繹了一段異域他鄉的愛情故事,語文遇上了小初銜接時,該怎樣演繹另辟蹊徑,直至教學相長的故事呢?
話題延伸:
一、高瞻遠矚,利用優質資源
當我們遇到困難,正在困惑之際,學校決策層領導早已運籌帷幄,為我們撥開云霧,指引了教學的方向。小升初考試結束后,高校長就召開了“小初銜接研討會”,小學畢業班級任課老師,初中任課老師都參加了這次會議。會上,高校長指出要利用我校“九年一貫制”的資源,利用初中部老師的教學力量,讓小六年級“走在前面,贏得當然”。接下來,各級部門領導都提出了要求,鄒主任用“贏得時間,搶占先機”概括了對小六年級的教學要求。
會后,各語文老師都做了教學進度的調整,完成了小初銜接的教學計劃。初中階段教學內容、學習方法、學習態度都不同了,怎樣讓學生很快適應,成了教學計劃的主要內容。我們從本學科的角度,結合學生實際,拔高難度,調整教學方法,讓學習能力強的孩子很快進入初中學習,讓中等成績學生有了“跳起來摘桃”的興趣,也讓學習能力不強的同學產生了奮起直追的決心。
二、堅守課堂,保持學習狀態
小初銜接之際,我們重新調整了上課節奏。曾老師、楊老師除了繼續進行小六語文能力檢測、講評,還開始了文言文的教學。常用古漢語語法、通假字,這些看來晦澀難懂的知識,但學生卻聽得津津有味。朱老師的趣味語文更為語文增添了新鮮活力,學生從有趣的對聯,諧音歇后語,成語故事,巧用標點等練習中體會到了語文的快樂滋味。郭老師在課堂上也進行了“趣味語文之成語接龍”的活動。“成語龍”愈接愈長,同學們也從中學到了許多陌生的成語。郭老師說,語文并不是一個枯燥的科目,只要你用心探索,就會愛上語文。六1班“科技發展利大還是弊大”的辯論賽,拉開了一場唇槍舌戰,沒有硝煙的戰爭。賽前孩子們通過多種方式搜集資料,以小組為單位篩選、匯總資料,確定辯論隊辯手,賽前準備、模擬,直至比賽圓滿落幕,賽后撰寫作文。孩子們在活動中習得語文知識,鍛煉語文能力,懂得生活處處皆語文。
初中部張熙老師精心準備好每一堂課,第一堂課結束,學生就喜歡上了這位年輕而博學風趣的老師。張老師還和六年級備課組一起研討了一套適合本年級學情的教學方案:容易讀錯的字,容易寫錯的字,有趣的對聯,文學史上大家的奇聞異事激發了同學們濃厚的探求興趣。除此之外,張老師還站在初中語文老師的高度,用現代漢語語法知識教給學生合理縮句、修改病句的有效方法,雖然有點難度,但是大家學得津津有味,許多優秀學生直呼懂了,通了。他們能從語法理論的高度解決語文學習中的難題,自然會融會貫通。六4班同學更是盼著張老師來上課,他們已經提早拿到初一語文教材,我想,自豪、幸福的感覺一定會化作努力向上,奔跑在前的動力吧。
小初銜接階段,是學生習得語文能力,獲得能力提升的極好機會。是學校高層的決策力讓我們有幸遇到了豐富的語文課堂,課堂不拘泥于教材,注重知識的積累和語文能力的增長,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注重學生探索知識情感的激發,有了這樣多元發展的語文課堂,學生自然會樂在其中。
三、延展課堂,開展閱讀活動
沒有考試的壓力,學生從題海中解放出來,閱讀興趣如雨后的春筍,破土而出。走進各班教室,孩子們閱讀書目可謂五花八門,有名著,有“曹文軒”“沈石溪”,有校園小說,還有網游讀物。在浩瀚的書海中如何甄別,取一瓢飲?我們做出了勇敢的嘗試。郭老師帶領學生走進了《三國演義》的世界,從諸葛亮、周瑜到各路英雄豪杰的命運沉浮,從《三國志》到《三國演義》的史實差距,無不激發學生強烈的閱讀期待。她組織學生舉行讀書分享會,三國故事會,知識競答等活動,從三國中學習作技巧,從三國中積累成語,從三國中品人物形象,從三國中修為人處世品行。活動中,同學們觸摸到了經典的溫度,領略了經典的魅力,更明確了閱讀的方向。相比禁止網絡書籍,撕毀武打小說的作為,這不就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無痕教育嗎?
學習語文,我們不再局限于課堂,將語文課堂延展開來,延展至班級讀書活動中,延展至親子共讀中,更延展至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中。學校圖書館是個好讀書的清靜地方,吸引孩子們的不僅是書架上整齊排列的書籍,四方書桌,只能輕拿輕放的實木凳,還有書架上任性生長的綠色植物和書本散發的淡淡墨香。上回看到的那一本還在老地方嗎?吳姐姐講完孔子的故事,又該講誰呢?老師推薦的`那一本還能找得到嗎?……與閱讀相關的美好愿望,美好情致,美好期待都會在這間靜靜的閱覽室里萌發、生長。曾滿君老師曾說:將語文課堂搬到閱覽室后,我感到學生沉靜了,懂道理了,智慧了,更可喜的是,習作中精彩描述,生動表達的語段更多了。
四、開放課堂,發揮語用功能
小六年級學生即將畢業,畢業聚會,畢業聯歡,各種與畢業相關的活動接踵而至。5月14日,六3班家委會組織了以“難忘師恩,珍惜同窗”為主題的親子游園活動。許多學生參與其中,設計方案、制作橫幅、寫感謝信。活動后,大家寫出了許多活動見聞,活動感受,友情故事。我攫取一段王同學發言視頻與大家共享——
這次活動結束后,讓我們很受啟發:這次活動,同學們需要使用規范的書面語言,運用習得的語文能力完成活動:制定方案、主題,設計橫幅,撰寫發言稿,以及活動后的習作練習,語文的語用功能得到了極大的發揮。“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如果我們將語文課開放成活動課,既豐富了同學們的學習生活,又培養了學習語文使用語文的能力,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小學語文教材從一年級開始就安排了綜合性學習環節,在小學高學段提出了這樣的綜合性學習要求——課件演示
……
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
其實就是我們提到的開放的語文課堂,就是新課標對綜合實踐性活動的定義。在仔細研讀了新課標之后,我們更明確了開放課堂的思路,于是設計了一系列活動,也給學生留下了不少別出心裁的作業:(課件)為籌備班級音樂會,撰寫主持詞;語文知識搶答賽前,征集競賽題;為即將舉行的美食節,發邀請函;美食節上突發狀況很多,怎樣做才會井然有序的開展好活動,你有什么方案……諸如此類的作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突出了語文工具性的特點,讓學生得到了語文素養的培養。我鏈接的這個PPT,是學生為語文知識搶答賽準備的賽題,——
這里還有一份經過學生起草,家長老師修改過的活動方案——(見戶外活動方案)
我們嘗試著讓開放的課堂走進學生的學習生活,學生還我們以別出心裁的開放作業,令人欣喜。
話題結語:
“在對的時候遇到了對的人”,這是戀人的幸福;在小初銜接之際遇到了語文課堂的堅守、延展、開放,這是學生的幸福;在專業成長的路上遇到了正確思想的引領,這是語文人的幸福。
小初銜接猶如清晨的霞光,帶著清風,帶著露珠,更帶著勃勃的生機,沐浴其中,一路走來,感慨萬千,有請走在小初銜接路上的語文團隊——
(五位老師發表感言,表現專業成長的主題)
小初銜接心得體會 篇2
從明天起做一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是一首,讀后令人感到很溫暖的詩,出自于海子之手。詩中描繪了作者想象,并且想要過上的生活,也是大多數人想要過的生活,簡單,質樸,安靜,清晰,令人明朗,滿足的日子,很幸福。
這首詩,仿佛注入了詩人的'另一個靈魂,一個對生活充滿希望,與期待的靈魂,一個快樂,毫無憂傷的靈魂。但是海子的結局卻令人悲傷,雖然悲痛不舍,但“逝者己矣,生者如斯。
每當我處于迷茫或悲痛之中時,我不禁便想起了它,就像太陽一般。腦海中便會浮現出一幅幅詩中所描寫的畫面;遠處的海邊有一間小房,房子樣式極為簡單,面朝著大海,不大不小,窗下種著幾盆花,散發出了淡淡的花香,看起來很舒適,很寧靜。它的周圍還有著一片小樹林,海風吹著,綠油油的樹葉,嘩啦啦的響,太陽不急不慢地照著,讓人心里暖暖的。房檐下,一人劈著柴,屋旁的樹下拴著一只馬,馬兒在悠閑地一邊吃著草,一邊發出它獨特的叫聲。
海面上有著不知名的鳥兒,忽高忽低的飛著,像是等待著什么。
接近日落時,房子上方冒出了白茫茫的煙霧,天色漸漸暗淡,太陽緩緩落下,夕陽映著所有的影物,在沙面上露出別一般的風景。作者:何沁怡
我不知道作者寫這首詩的意義或目地在何之處,或是鼓勵人們要對生活充滿希望和熱愛,或是鼓勵自己,給予自己,生的希望。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總而言之,我很喜歡它,就像春天田野間的一朵小花,讓人眼前一亮,讓人心頭一喜。
小初銜接心得體會 篇3
事先聲明一下,樓主從來不看機經(除了自己準備的口語,不過好像效果不大),不用模板,不看預測,只是在最開始接觸雅思的時候上了個強化班,因為實在不知道雅思是個啥東西,也想知道一點技巧,沒想到還是挺有用的。(會不會有做廣告的嫌疑……)還有就是上完強化班之后做遍了劍橋3456(除去寫作和口語……),最近考的時候只是看了劍橋3456后面的例文而已。
1. 聽力
關于自己的技巧。聽力個人覺得比較不好弄的地方是有的時候錄音說的太快,自己還沒來得及把第N題的答案的英文想好并寫下來N+1題已經讀過去了。畢竟不是母語,英文有的時候需要想想才能想起來,倒不如直接寫中文,最后再回過頭來翻譯就好。
關于怎么答題。我在國內大三的時候上過的強化班,聽說讀寫都講的還不錯。聽力老師說的是一定要先看題,看的細一點,理解題目的意思這樣在聽的時候就能有的放矢。所以在看題的時候腦子一定要轉的飛快,才能在聽的同時有時間做出反應。
關于聽力水平的提高。主要還是找一些靠譜的片子來看。我自己看過一段時間的老友記,感覺里面真的是博大精深。當然在看的時候也是有技巧的。中文字幕盡量不要看,可以只用耳朵聽,一句話一句話的聽,不要剛聽到個單詞不熟悉就看字幕查字典。有的時候一句話或者上下文所表達的意思不在這個詞上面,理解整句話的意思更重要。當然有的烤鴨可能會說,有可能考的就是那個不熟悉的單詞怎么辦?答案是不要糾結~心態很重要:不熟悉的單詞是難免的,不要為了這一個詞影響后面的發揮。因為聽力是瞬息萬變的,動作思維都要飛快才行。另一方面來說,理解整句話的意思有的時候可以有助于推斷出 這個詞。再另一方面,如果這個詞不熟悉但是發音聽的很清楚,可以試著寫一下,總還是有幾率正確的。另外,靠譜的片子的選擇也是有講究的。如果你喜歡看生活 大話(慚愧的樓主木有看過……),那么里面的詞匯大多數應該是用不到的(這是樓主忘了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好像也是一個雅思還是別的什么考試的經驗來著,有知道的童鞋請告知出處,謝了~),雅思口語總不可能跟你探討天文物理方面的知識。雅思考的其實是很生活化的,所以看一些反映日常生活的片子應該會有效的多。除了老友記,樓主還看了好幾遍Descendants,是喬治克魯尼(大愛)演的,甚至一句話一句話的聽,跟著讀,應該也有點作用吧~另外這個片子的配樂非常有意思,也很好聽,不然估計我也堅持不下來……
2. 閱讀
閱讀樓主真的是沒什么心得,什么都讀應該會有幫助。老師教的是一定要先看題劃出關鍵詞,怎么明顯怎么劃,(樓主是大喇喇的圈出來的)中小學老師要求的卷面整潔一點用都沒有,再去文章中找劃出的關鍵詞,也是怎么明顯就怎么劃,反正都是一錘子的買賣。個人覺得說的絕對正確。先把題看一遍,腦子里有個印象,再去文章里找,好在閱讀的題目基本上是按照文中的先后順序來出的。但是在找答案的時候一定不要只想著一道題,那樣的話會比較費時間,要想著一片題,找到一個關鍵詞就看看跟哪個題目相對應,自己感覺這樣的效率會比較高。
3. 寫作
寫作我真的是有好多想說的。
重要的是不看模板。當時上課的時候,老師教了好多模板,又難又長,頭疼。后來遇到一位考了4個7的博士,他跟我說的是不要看模板,看就看老外寫的東西和劍橋系列后面高分的作文。看老外寫的東西稍后再表,這里先說一下劍橋系列的例文。我手上只有3456,其余的資料基本沒看,因為是三年前買的。看了后面的例文感覺只有一個字:扯。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有些7分的作文翻譯成中文根本木有內容,只是句型結構詞匯什么的比較豐富,然后又說出了自己的觀點,這樣即可。看看官方的評分標準也沒說非得寫的多么有思想。人的思想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之分。只要能夠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就可以了,有的時候不用firstly、secondly、而改用其他的連詞來銜接段落反而更有自己的特點。不要想著非得分個幾段什么的,這都無所謂,哪怕只寫了兩點,寫出自己的觀點最重要。這倒不是說不分段,每個觀點一段就可以了。所以重點應該放在詞匯和句型結構上。連接詞很重要,不論是段落之間還是句子之間,好的連接詞會讓文章讀起來更通順。剩下的詞匯和句型結構真的要靠平常的積累,或者考試前一個星期兩個星期的強化積累。如果光記單詞的話考試的時候一緊張反而不容易想起。
4. 口語
口語個人感覺有點慚愧, 因為沒感覺發揮的多好,不知道是不是那個中年婦女對我有意思哈哈~~
不過口語要準備的話題一定要多,當時在英卡英語上了幾節口語課,還是有點效果的。關于自己準備的答案,一定要是自己所想的,是自己獨特的東西最好,我覺得我的7分可能跟這個有關。準備好了一定要讀熟讀順,達到收放自如不留痕跡的地步最好。如果遇到特別不熟悉的題目也不要慌,有什么就說什么,對不熟悉的話題的掌握應 該也是潛在的評分標準之一。我考的時候第一部分說的是家鄉,第二部分說的是一首歌。看到這個題目我就有點傻,沒準備過。連歌名都想不起來。還好前一天晚上 看了個什么電影里面說了個lullaby,再結合了一下樓主小時候與家人的回憶什么的也就混過去了,第三部分說的還是音樂,(沒完沒了,)說完之后自己一 身的冷汗。不過總體上還算流暢,說到流暢,在英卡英語學習口語的時候,ADAM老師很強調口語的流利度。在回答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時候一定要先回答 yes/no之類的然后再補充一句,這也是老師教的,在此謝過~~而且最后要走的時候我瞥了一眼考官面前的本子,她在上面記錄了每個考生花費的時間,我的 好像是7分半,上面其他的都是6分多鐘,不知道時間長是不是也有關系~
上面說了一下四個項目的算是心得吧,接下來樓主想談的是自己學習英語的經驗以及方法,我個人覺得這個方法非常有用,因為我復習最近這兩次考試的時候聽力閱讀寫作一點沒看,只是按照自己的方法在學習英語而已,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用。
對我來說,學習英語其實就兩個字:重復。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是非常有道理的。
具體的說一下是怎么重復的。
這個方法應該是樓主大三的時候忘了是怎么摸索出來的了。當時就是拿著心愛的諾基亞5320上BBC的網站找新聞文章,然后先抄下來再查出生詞再大聲朗讀再多多重復,甚至熟讀成誦。
再具體細說一下。(樓主是個心細的內蒙古座單身爺們~)
1.抄。
不是說什么也不想就照抄一遍,那還不如直接打印出來。是一句話一句話的記下來然后寫在本子上。比如說先讀第一句話,讀幾遍,是真的讀出聲來,(讀的方法參照下面3里的方法)直到可以背下來了再默寫在本子上。剛開始的時候會很費力,可以按語法規則自行斷句——這樣也可以順便分析句子結構什么的,也可以順便記憶單詞——半句話半句話的默寫。遇到不會的詞怎么辦?挺著。能順過去猜出來就順,順不下來就不要順,直接默寫下來,就當背單詞了。
2.查。
不要等整篇文章都默寫完了再查,那樣的話前面寫的早就忘了。可以每一段或者沒幾句話就查一下生詞(如果段落比較長的話),最好是不把意思寫出來,剛開始的話可以寫在旁邊空白處,千萬不要直接寫在默寫的生詞旁邊,不然下次讀的時候眼睛一掃就看見了,就沒有語感和語境的感覺了,要保持書寫的整潔,就跟看考閱讀時候的文章一樣。查完之后多讀幾遍句子根據語境更容易記住單詞。我個人是覺得記單詞最好的方法是根據例句來記憶,這樣有語境會很容易,在想不起來的時候想想整句話就會便于喚醒記憶,不至于太過糾結。
3.讀。
默寫完一篇文章或幾個段落(如果文章太長的話,根據個人能力而定),一定要大聲讀出來。這不僅是鍛煉口語,也是鍛煉聽力。樓主從不復習聽力還能7.5(最高的一次8.5~~)肯定有這個的功勞。關于如何大聲讀的問題,千萬不要用漢語的口音語調來讀英文,一定要模仿鬼佬的發音和語調,這樣才會地道。而如何掌握鬼佬的發音語調呢,就要靠靠譜的片子來解決,前面說過的老友記其實不錯,還有比較生活化的片子像Descendants之類的。片子里說一句自己跟著說一句,找找之間的不同,不斷的改正,持之以恒,再用比較地道的發音和語調去讀自己默寫的東西,口語聽力兩不誤。
4.重復。
忘了有個什么人的記憶曲線之類的東西,說的是第一天記憶的東西第二天會忘掉一半甚至更多,越往后忘的越少。經樓主實踐發現確實如此。所以,在第二天想要默寫下一篇或下一部分之前,一定要把第一天默寫的東西翻出來讀一遍。反正我當時是驚奇的發現查過的生詞忘的很多,不得不再重新順一遍查一遍加深印象,這個過程會花掉很多的時間,但是絕對值得。這樣做對加深印象的是非常有效果的。等到了第三天,再把前兩天寫的東西翻出來讀一遍,還是會有忘掉的生詞,很正常,不要著急不要氣餒繼續順繼續查,因為這是正常人的大腦的正常現象。如此繼續,會有一天你發現第一天寫的東西可以用眼睛掃一遍就知道是什么了,生詞一看就ok,這就可以了,這樣閱讀應該也會有所提高,第一天的東西可以不用天天看了,可以隔三五天再看一遍就行了。堅持這個過程,你所有遇過的生詞都會牢牢的記在你的腦子里。
當然,以上所說的只是樓主自己的方法,童鞋們有什么自己學習英語有效的的方法也可以跟我的方法融會貫通一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樓主的方法需要長期堅持,或者次長期高密度的堅持,個人感覺會對全方位的英語實力有較大的提高。
上午的考試腦子一定要轉的飛快,不然時間是真來不及。樓主上午考完幾乎已經累的不行了……
再 補充一點,樓主的寫作其實運氣占的比重比較大,因為之前我在悉尼早晨什么的一份報紙上找了一篇關于男性兒童護工的文章,按照上面的方法寫在了本子上;另外 寫在本子上的還有小說Descendants(看了電影才買的原版小說,20個澳刀心疼啊!!!)中自己不太熟的句子,書一共才看了40多頁,一個96頁 的筆記本寫了快一半,而兩次考試的大作文好像都是關于兒童青少年什么的,關于孩子的說法樓主就記住了好幾個,再加上報紙上面的文章句子結構什么的真的是什 么樣的都有,大開眼界也學習了不少,寫的時候比較有feel如有神助~把能用的詞能用的句型都用上了,感覺非常好~~
史上頭一次發了這么有內容(不是賣東西租房之類)的帖子,沒什么經驗,自己看看好像寫的有點亂,但是想說的都在,因為實在是怕時間長了就忘了想說什么了,所以就想到哪寫到哪了,寫的不好大家見諒,也歡迎大家和我交流探討,(不過好像能說的也都寫在上面了……)
最后祝大家都能取得需要的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