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社區勞動心得體會(精選3篇)
大學生社區勞動心得體會 篇1
今日開始了我的首次志愿者服務,當我穿上統一的志愿者服裝,戴上自己的工作牌,我體會到了一個工作者應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這幾天的社區服務活動中,我頗有感觸,以下是我對本次活動的簡單總結和自我心得體會。
第一天上午我們主要是進行了社區服務活動的啟動儀式和分組的工作,下午則是與團隊合作相關的活動,都以游戲方式展開,以此來促進隊友之間的友誼和協作能力。在這些游戲當中,我發現一個團隊的成功的關鍵首先在于擁有一名工作能力強,有較好組織能力和溝通能力的領隊。有了一個成功的管理者也就有了一個前進的方向和目標。其次我發現一個團隊的整體性和團結性會讓整個隊伍在競爭中有強有力的優勢和立足點,在面對同樣一個問題意見有分歧時,爭吵不應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將事物的利弊性進行較全面的分析,然后辯證性的進行判斷和抉擇,達到盡量的意見一致,既不破壞隊友之間的和諧,又能完美出色的完成指定動作。最后,在一個活動和任務結束時,整個團隊應進行適當的總結和對下一任務的預期,讓團隊一步一個腳印,踏實走下去。
第二天上午我們主要是進行了消防、地震、金融方面知識的學習,學習了這些知識后,不僅以后在生活中有所運用,還能傳遞給他人,分享自己的經驗,在以后遇到此類情況時,我們應該如何做,怎么樣的措施是有效而又安全的。這些都是在課堂中學到了一些知識積淀。
由此我也發現,不管是發生怎樣的事情,我們都應有冷靜的頭腦,不能完全依靠隨機應變所做出的舉動,而是要用平常所學習的知識加上冷靜清晰的大腦進行理智的判斷分析,達到最大化的成功。下午我們便到達了六店子社區和小朋友們一起折花,和他們共處的時光讓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時候的樣子。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活潑與自信,看到快樂與單純,也看到了智慧和靈動。在與小朋友們折花的過程中,我發現要以簡單有效的語言和他們進行溝通,同時應該加上自己的肢體動作,讓他們在觀察的同時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在和他們溝通交流中,想要融入他們,首先自己應該有一顆童心,然后應該對他們的行為進行鼓勵和贊揚,給予他們極大地信心和勇氣。從中你也可以發現自己會被這樣的情感所感化和感召,仿佛有種神奇的力量流經身體,這就是愛與關心。
第三天我們去了重慶市民防宣教中心進行參觀,我認為這樣的活動很有意思,我發現生活中一些細小的問題很容易被人們所忽視,這也提醒我們細節決定成敗。同時我們應具有一些生活技能和生活常識,在出現緊急狀況時我們應采取怎樣的應急措施。在當今社會競爭如此大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諒解更多的知識,有了這些知識作為儲備,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也能更好的適應和生存。
我想在這幾天的學習和服務中,我對事物的認識更加深刻和透徹。首先作為一名志愿者,我們應該具有自身特有的素質和氣質。除了信念做支撐外,還應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時刻銘記自己是一名志愿者,是為他人和社會服務的人員。我們應對自己的工作產生極大地興趣和信心,這樣才能成為團隊里面出色的一員,為整個團隊的協作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在活動中,也要顧及整個團隊的利益而非個人利益,這樣才能最大化的取得個人與集體的成功。希望這次經歷能成為生命中重要的一筆,一次意義重大的經驗,有了此次經驗也讓我未來的人生走得更加順暢和扎實,也讓我看到了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社會。
大學生社區勞動心得體會 篇2
今天開學了,今天勞動了,今天收獲了!一進校門,看到值日生正在打掃院子,看到自己班里有些紙,那些紙像塞在自己心口,有點憋悶得慌——以為上周沒掃干凈,原來不是,是調皮的風使得壞。我們學校環境較之前雖大有改善,院內屋內地面都得以硬化;但沒有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在他的協助下,塑料袋、紙片、沙塵自由飛翔、無所不至;由此來看,春風也有不美的一面,但是想到此,心情舒展了些,讓值日生重新打掃了一下。
當然, 也不能反責任推到春風身上,不然她會有意見的,會更瘋狂!人為因素更為重要,校園廢棄物隨意亂放已經讓一間屋子沒有了立錐之地,已成為校園的一大隱患,不得不除之!而這項光榮艱巨的任務,當然就落到了我班頭上,因為我班是其他班的老大哥,理應為表率、榜樣!
沒有向他們多作解釋,一聲令下,拿鐵锨的拿鐵锨,帶笤帚的帶笤帚……沖向那間屋子!到了那才發現拿的"武器"一時還派不上用場。他們紛紛扔掉手中工具,從屋里向屋外,一趟又一趟地托運殘疾桌椅、破門簾、壞電腦、退伍的體育器材、淘汰的辦公用品……他們就像一群勤勞的螞蟻,在進進出出間,里面的一座山變成了外面的一片海。(在屋里是堆放的,而看得到外面則鋪開了)屋里還有厚厚的一層,留給笤帚和鐵锨同學們不怕臟累把不屬于這個屋子的東西請出來,并用專車運到校外。我拎去了一桶水,讓孩子們灑在地面上,以免太多灰塵弄臟了孩子干凈的臉頰和衣服。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有同學不僅往地上灑水,還往同學身上灑!不難想像,一場水仗開始了,幸虧我及時制止,不然,就這點水哪夠他們用啊!
我安頓好外面,就到屋里與他們一起打掃起來。在勞動過程中耳聞了一些同學的笑語歡聲,目睹了他們忙碌的身影,感覺他們真的長大了,懂事了!與以往相比,總體上表現良好,尤其以晨陽、曉雅思想進步很快!
當然,并非全是好現象,在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中,也有黑點存在:就在同學們清理屋子時,我們班里卻有一名同學正在"寫作業"而拒絕勞動,拒絕的理由更是簡單——沒笤帚了!其實這樣說并不恰當,只能說笤帚沒在他手里——在班級一角還有幾把舊笤帚,其他班就更多了!而且勞動并非一定要有笤帚,許多沒笤帚的同學,照樣有活干。
此外,還有一些同學存在拈輕怕重、投機取巧現象。比如在搬東西時,把一些臟累的活留給別人,自己專撿輕小的物件搬,圖輕松,只在自己于心不忍的情況下,再回來看一下。
當然,我不能怪同學們,之所以會這樣,有其必然原因,而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我這個指揮、領導者工作不力造成的!一直以來,我養成了隨心所欲,處理問題信手拈來的毛病,還常常自作聰明、自我欣賞,后果不滿意還常遷怒于他人——這是不對的!當然,這種毛病又在此次勞動中重演了:我事先沒考查實際情況,沒思考如何根據工作需要給孩子們作好分工;從而造成,工作量分配不均,干多干少一個樣,打消了同學們的勞動積極性,效率低下,當然正常!
為了避免以上缺點錯誤再重蹈覆轍,決定采取以下措施:
事先考查,做好心中有數。
以后,無論做什么事情,事先考查應該成為必須步驟!考查過程需要綜合評估工作量有多大,需要分成幾項由幾個小組來完成,每個小組多少人,男女比例如何分配,大約需要多長時間來完成,任務目的、目標是什么等等,都得一一考慮清楚,并制定出一個切實可靠的活動方案。如這次勞動,理應分為5個小組, 男生。1小組為男生6人,負責從屋內向外搗東西,工作量大,任務重些; 2小組4人女生,負責將搗出來的東西,在外面歸類擺好,工作量相對較小; 3小組5人女生,負責打掃屋內清理屋內垃圾,任務相對較輕,但需要細致;4小組6人,負責將外面用用東西搗回屋內,和一小組工作量差不多; 5小組3人,女生,負責清理外面剩下的垃圾,工作量要小得多。把有用的東西,放回屋內,能修的,送去修,垃圾清理到校外。這項活動大約一個小時即可完成。只因為沒有計劃,卻做了兩個來小時,這是不應該的!
明確目的,強調紀律;分配任務,力求均衡。在分配分配任務前先將完全活動方案通告孩子,讓孩子知道要做到怎樣,怎樣做會省力高效,少做無用功。并盡量讓每個孩子都有事干,根據孩子們的身體狀況,分派任務,力求均衡。
有話說在前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不要拖延最后再解決。及時表揚優秀者,鼓勵遇到困難者,及時制止不良現象,糾正錯誤的做法,而不能再在過后總結時才讓孩子明了。王路寶、孫悅等人在勞動中一直表現很積極,不僅任勞任怨,而且還總能為勞動提出好的建議。
總結,表彰先進,以期以后更好!每做完一件事,都要做一個總結,有經驗,有教訓,才能利于今后工作的順利開展。勞動過后,我總結了這次勞動的經驗教訓,表彰了王路寶、孫悅、陶錳、陳微、陳珍等十名同學,說到教訓,我首先做了檢討,然后指出X些同學存在的一些錯誤觀念及以后應該如何做。
大學生社區勞動心得體會 篇3
今年假期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假期社區服務活動,雖然五天的時間活動讓我覺得很累很辛苦,但我從中鍛煉了自己,并且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也通過五天的實踐,使我有了些關于社會基層建設的心得體會。
高中生寒假社區服務是對自己的一次考驗。在父母羽翼下成長的我們到底有沒有能力,在社會上用雙手來收獲什么。到底我能干什么?心理上總有這樣的疑問,暑假社區服務就是證明自己能力的一個平臺,迎接未知,考驗自己,把想象和實際聯系起來。看看自己是不是溫室里的花朵。
可能高中生的我們還沒有多大的本領,但是即將成為棟梁的我們在真正走入社會錢來一次預演。服務員,送報紙,送牛奶。一份簡單的工作,卻可以讓我們認識自己。
寒假出門格外的冷。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環境,正激起了我要在假期參加社區服務的決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惡劣的環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雙手和大腦維持自己的生存,同時,也想通過親身體驗社區服務讓自己更進一步了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煉自己的才干,培養自己的韌性,更為重要的是檢驗一下自己所學的東西能否被社會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會所承認。想通過社區服務,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社區服務活動給我們高中生提供了廣泛接觸基層、了解基層的機會。深入基層,同基層領導談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從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汲取了豐富的營養,理解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真正涵義,認識到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中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系起來,才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干”。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服務活動,使我逐步了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干,并在社區服務活動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使我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我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高一學生,即將走上社會,更應該提早走進社會、認識社會、適應社會。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區服務使同學們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尤其是我們學生,只重視理論學習,忽視實踐環節,往往在實際工作崗位上發揮的不很理想。通過實踐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得到鞏固和提高。就是緊密結合自身專業特色,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和水平。通過實踐,原來理論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鞏固,原先理論上欠缺的在實踐環節中得到補償,加深了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