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關愛老人的心得體會(精選3篇)
重陽節關愛老人的心得體會 篇1
一、領導重視,積極部署
張店區文明辦將開展好我們的節日·重陽節主題活動作為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作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件大事,擺上重要位置。召開專題會議對本次活動作出部署,加強組織領導,落實任務,制定下發了《關于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重陽節”主題活動的通知》。
二、積極發動,加強宣傳
張店區文明辦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充分的宣傳,切實加強對民族傳統節日的輿論宣傳,積極營造尊重民族傳統節日、熱愛民族傳統節日、參與民族傳統節日的濃厚氛圍。在各鎮辦及主要交通干道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制作宣傳展板,懸掛宣傳橫幅,大力營造節日氣氛,擴大了傳統節日的社會影響,使“我們的節日”更加深入人心。各鎮辦利用各村(社區)公示欄和廣播,大力宣傳“重陽節”的來歷和意義,并號召群眾積極參與助老活動。通過在轄區內設立敬老公益宣傳牌、印發宣傳單、張貼宣傳畫、懸掛橫幅和標語等形式,大力加強敬老傳統美德等方面的宣傳教育,積極宣傳到位,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營造轄區內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圍。
三、豐富活動內容,關愛老年志愿服務
1、開展了“孝老愛親、美在家庭”活動。區直各有關部門,各鎮辦,各級文明單位通過宣傳尊老敬老的好兒女、長期照顧孤寡老人的好干部、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及其他關愛老年人的各類先進典型,弘揚孝老愛親的優良傳統,傳承團結和諧的家庭美德,營造人人學習典型、人人爭當典型的良好社會氛圍,讓孝老敬老、家庭和諧的傳統文化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追求。區交通運輸局開展“重陽敬老送溫暖”活動,開展走訪慰問、志愿服務等多項活動,真心、用心做到尊老敬老助老。各鎮辦通過走訪慰問活動,為他們送去雞蛋、面粉、大米、水果等物資,組織志愿者為孤殘老人打掃衛生、談話聊天,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狀況,詢問他們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切實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老年人心中。杏園街道辦事處組織轄區65歲以上老年人到湖田衛生院進行體檢、內科查體、輔助化驗等項目的檢查,讓老年人更好地享受到優待照顧,切實把助老服務落到實處。
2、開展了“三關愛”節日志愿服務活動。團區委、區婦聯、區民政局,各鎮辦組織開展了學雷鋒“三關愛”主題志愿服務活動,落實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志愿服務內容,組織各類志愿者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病殘老人、特困老人提供慰問和關愛,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法律維權、心理輔導等關愛服務,讓他們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市直機關房管所開展了“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志愿服務活動。車站街道在王舍小區、城南社區開展“助老、敬老、惠老”為主題的服務活動,星火學院志愿者服務隊為老年人免費理發,免費醫療,組織社區志愿者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送去慰問和關愛,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輔導等關愛服務,讓他們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重陽節關愛老人的心得體會 篇2
人,是一天天走向衰老的,看著媽媽平時總把爺爺奶奶當孩子似的照顧著,我心里很感動。我想:這大概就是尊老敬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吧。但更難得的是媽媽對鄰里的老人,也很關愛。
那是一個寒冬的深夜,我們一家人都進入夢鄉,我突然感到身邊有動靜,原來是媽媽起身了,她好像在聆聽著什么……我問:“媽媽,你怎么不睡啊?”“哦,別吵,我好像聽到隔壁有呻吟聲……”媽媽說著,就披衣起床,推開門走到隔壁王奶奶門前,把耳朵貼在門縫里問:“王奶奶,你怎么啦?”屋里傳來了虛弱的回應聲:“哎喲,哎喲……我肚子疼……”,待王奶奶掙扎著爬向門前打開門后,媽媽看見王奶奶已倒在地上了,臉色蒼白,頭上冒汗。媽媽見了十分焦急:“怎么辦?得趕緊送醫院,可這么晚了,哪里去找車呀?”媽媽扶起王奶奶的一剎那,猛然想起了鄰居的蹬三輪車的工人李叔叔,立即舒展了眉頭:“哦,對了,不是有李柱嗎?”她連夜又敲開了三輪車工人李柱的門,李柱一聽,二話沒說,就把車牽了出來,冒著寒風和媽媽一道把王奶奶送到了醫院。
在住院期間,媽媽和李叔叔輪流照顧著王奶奶,買藥、喂藥、擦身……忙得團團轉,兩人像王奶奶的媳婦孫子一樣孝敬著她。終于,在媽媽和李叔叔的悉心照料下,王奶奶出院了,但媽媽還是天天往王奶奶屋里跑,為她洗衣、做飯、曬被子……媽媽又忙又累,但她心里是快樂的。
這樣的尊老敬老故事不僅發生在鄰里之間,尤其是養老院的墻內的敬老故事可多著呢。
有這樣一位姓王的年輕醫生,他是養老院的常客。每天一下班就往養老院跑,隨身帶著聽診器,給這個老人號號脈,給那個老人聽聽診,有時為他們解答所咨詢的有關健康問題,有時給他們講故事笑話,碰到哪個老人傷風感冒了,他就往醫院帶來了藥幫他服下,碰到哪個老人風濕腿痛,就從包里掏出針為他針灸,但從不收老人一分錢。老人們親切地稱他為“王干兒子”。另一位女教師也總用雙休日休息的時間去養老院義務為老人們洗衣服、曬被子,送莆仙戲錄音帶播放給他們聽……當記者問:“你們為什么要如此義務地幫助老人呢?”他們說:“給予老人一份愛,是一種快樂,一種幸福。”
啊,生活中的尊老敬老故事真是隨處可見。一樁樁一幕幕感人的故事在社會中不斷演繹著,一曲曲蕩氣回腸的愛心之歌時常縈繞著蔚藍的天空之中……
重陽節關愛老人的心得體會 篇3
世界上的任何生物都逃不過生、老、病、死這個無法抗拒的自然環節,當然,也包括萬物之靈長——人。我們雖然無法阻止時間到來,令人老化的腳步,但我們依然是有情有義的,我們可以用實際行動來上時間證明:歲月無情人有情,人類,依然可以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可我實際見到的卻不是這樣的。
正值酷夏,我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匆匆往家趕,我的目光漫無目的地漂游著,這時,我的目光定格在一位老人的身上,也許是經歷了太多的風吹日曬,他給我的第一印象便是黑,在好奇心使下,我走近了他。這時我才發現,老人穿得破破懶懶,腳邊放著一個臟兮兮的麻袋,這袋子蔫蔫的,活像餓了幾天的狗無精打采地趴在地上。我開始重新審視這位老人,這次,我看到了他比樹皮粗糙的皮膚下,一團團的污垢正無聲地遮蓋著他本來的膚色。他的背彎成了半圓,頭簡直就像是探出去的。因為太瘦了他的脖子顯得又細又長,一根根筋骨明顯易見。他正吃力地擰開瓶蓋,顫顫巍巍地往嘴里灌使勁昂起頭時,他的背彎得更厲害了。與此同時,他所需要的關愛更顯而易見了。然而,對老人的悲慘,圍觀的人們竟然無動于衷,一些路過的人們甚至流露出了鄙夷的神色。
我們漸漸長大了,可是養育我們的父母,老師,親人,都會漸漸衰老,漸漸從強大變得弱小,漸漸需要我們的庇佑和關心。幫助老人并不難,只需要一個動作,一句問候,甚至一個眼神,都能完成。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個座位,過馬路時,把老人扶過,到養老院去看望老人,問候他們,給他們關心的一瞥,便能讓他們心中充滿溫暖。所以,關愛是一句問侯,給人春天的溫暖;關愛是一個眼神,給人無聲的祝福…生活中只有充滿愛,才會讓我們的心靈變的博大。
心與心的交匯,必將會使整個社會充滿愛,既然我們無法阻止時間的腳步,那就讓我們用自己的真心關愛老人,用自己的誠心溫暖老人,用自己的奉獻讓他們在微笑中快樂地生活。
我相信那句歌詞: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