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冬季殘疾人奧運會開幕式心得體會(精選3篇)
2024冬季殘疾人奧運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1
罕見的紫色煙花從國家體育場騰空而上,來自世界各國和地區的朋友在冬殘奧會的感召下匯聚在一起,共享這一充滿希望、拼搏精神、自強風采和團結友誼的殘疾人冰雪盛會。象征包容性的紫色是國際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去年新發布的標識顏色,代表占全球人口15%的殘疾群體不再被邊緣化。
昨晚8時,北京20__年冬殘奧會開幕式在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這場展現殘疾人生命綻放的動人時刻的演出背后,有不少讓人動容的幕后故事。
雪花少女
本次冬殘奧會開幕式上唯一一個正式的文藝表演環節是《冬殘奧圓舞曲》。90名演員身著雪白的服裝,跟隨圓舞曲的音樂,在鳥巢幻化成一朵朵閃亮的雪花,舞動出流動的冰雪世界。在手語老師和殘疾人舞者的共同表演中,殘奧會開幕式延續冬奧會,講述新的雪花的故事。
場地周圍有13朵“雪花”,是手語指揮。如果沒有解說,沒人知道場上有一半演員是聽障人士。
在這個表演中,健全人和殘疾人形成了一種默契。演出中有低頭的動作,健全人會用呼吸或是神態提醒聽障人士。看到喘息的動作,殘疾人就知道下一個動作該起了。
天衣無縫般的演出來自之前無數次的練習,《圓舞曲》需要演員通過旋轉椅子完成舞蹈動作,椅子和人如何協調一致,就成了舞蹈的關鍵。腿上、胳膊上、腰上到處都是淤青,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獨舞、領舞演員魏菁陽翻看著手機里的照片介紹,“我們剛開始練,身上被椅子硌的到處是淤青,感覺身體都不是自己的,睡覺都能疼醒。”艱苦的訓練,身體的疼痛,長時間不斷的練習和磨合,最終形成人椅一體。
“她們又來擦地板了,鞋都磨破了。”這是之前排練時,排練場工作人員最經常出現的評論。從早上9時一直排練到半夜,兩個多月的排練下來,大部分演員的舞蹈鞋都磨破了,她們會用黃色膠布把自己的紅色棉舞鞋纏住繼續排練。而地板也在女孩們一次次的翻滾伏地之中,被擦得光滑可鑒。
“殘健融合,彼此沒有差異,都是舞者的身份,來一起完成這個作品。”冬殘奧會開閉幕式導演沈晨透露,“在這兒可以看到更加美麗,更加璀璨,更加不同于以往的一種方式。這朵雪花寓意著每一個殘疾人心目當中最純潔、最唯美的那份生命綻放”。
手語國歌
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在鳥巢奏響,國旗緩緩升起。旗桿旁,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邰麗華帶領藝術團、北京聯合大學等45名聽障演員用手語“唱”國歌——雖無聲,但意濃。
手語唱國歌,這是殘奧會歷史上從未有過的。
“能夠站在這個舞臺,用手語唱國歌,就是國家關心、關愛殘疾人的生動體現。”在排練的時候,邰麗華尤其注重細節的把控。“前進”手勢的方向,“不愿”轉頭的幅度,邰麗華一遍一遍帶著演員練習,糾正動作和表情。在她看來,表演者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都代表了殘疾人的形象。
方案最初只有北京聯大的女大學生,幾次彩排下來,邰麗華感覺缺點陽剛之氣。邰麗華向導演組建議增加了藝術團的12名聽障男演員。建議很快被采納,國旗下男子的陽剛和女子的柔美相得益彰,整齊劃一的動作,堅定的情感再次感動了觀眾。
用手語奏唱國歌,其中不僅有殘疾人代表,還有健全人。殘健融合之中,既體現了殘奧精神,更是“平等、參與、共享”理念的體現,“我們也能大膽地把對祖國的這份熱愛表達出來,也向世界傳遞一種精神力量。”邰麗華自信地說。
昨晚的冬殘奧開幕式始于一盞鮮紅的燈籠,一名視障女孩得到了一盞紅燈籠,她愛惜地抱住燈籠,胸口那抹暖意變幻成了本次北京冬殘奧會的吉祥物雪容融。踩著“冰刀”滑進鳥巢,雪容融的到來也讓這初春的夜晚多了幾分暖意。
暖意,是被自強不息的故事打動。
改變始于體育。冬殘奧會是殘疾人展示自我的大舞臺,直面生活挑戰、為夢想而拼搏,他們的精神意志令人敬佩、鼓舞人心。綻放出生命之花,不斷迸發出向上的力量,他們奮勇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正是我們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的生動注腳。
暖心的,不僅僅是紅燦燦的燈籠。更是在李端點火遇挫時,鳥巢中響起的洪亮的“加油”聲。
給予殘疾人更多的關愛和鼓勵,整場開幕式都洋溢在一種溫暖的情感當中。通過舞臺上的演員,可以看到許許多多普通殘疾人感人肺腑的故事。以殘疾人表演者為主要角色,更能體現包容的社會。北京冬殘奧會將進一步增進社會各界對殘疾人的了解,助力改善殘疾人生活狀況,助力建設一個更加包容的世界。
就如同雪容融的名字所寓意的,容融,代表著包容、融合,體現了通過殘奧運動創造一個更加包容的世界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愿景。殘健融合,以“有愛”創造“無礙”,北京冬殘奧會將為世界點亮人文關懷的光芒,帶來一個打破隔閡、包容彼此的寶貴契機。
2024冬季殘疾人奧運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2
一段多彩的夢想之旅,一曲溫暖的生命贊歌。
3月4日晚,國家體育場,北京冬殘奧會的大幕徐徐拉開。
“雙奧之城”北京攜手張家口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殘奧運動員。他們用拼搏匯聚力量,以奮斗傳遞夢想。每一次出現在賽場,每一次沖過終點線,殘奧運動員都在詮釋“勇氣、決心、激勵、平等”的殘奧價值觀。
從北京冬奧會到北京冬殘奧會,“大雪花”火炬臺再度吸引世界的關注;從“冰墩墩”到“雪容融”,再一次向世界講述中國的故事。冰雪之約,書寫“簡約、安全、精彩”。北京冬殘奧會的賽場,見證自強不息,推動殘健共融。當一簇“微火”再度映照“大雪花”火炬臺,那份感動與激勵,也在點亮每個人心中的夢想。
溫暖
《讓我們蕩起雙槳》《絲路隨想》……場地中,隨著殘障人士的深情表演,動人的旋律回蕩在空中。
北京冬殘奧會開幕之際,正值中國農歷“二月初二”。春回大地,生機盎然,為這場冰雪運動盛會賦予美好的期待。
潔白的冰面漸漸幻化成閃爍的星海。星輝照耀,歷屆冬殘奧會的閃光時刻一一浮現。當畫面定格在“20__北京”,一頁新的歷史被書寫。
鳥巢高處,代表冬殘奧會六大競賽項目的運動員們從雪道上疾馳而下,昭示著人生路上縱有阻礙,突破自我才能迎接美好未來。體育,屬于每個人,殘疾人同樣在參與體育運動中找到自信。生活中,他們有著特殊的困難,但體育為他們打開了一扇融入社會之門。伴隨著冰壺脫離推桿,標線隨之一格格推進,倒計時歸零,大幕正式拉開。
儀式旗臺兩側,殘疾人合唱團深情演唱《我和我的祖國》。伴隨著悠揚的旋律,8名中國殘疾人運動員和為殘疾人事業作出貢獻的人士代表組成護旗方陣,手擎五星紅旗進入場內。
國旗徐徐升起,國歌聲回蕩在耳邊。現場的聽障人士也用手語“唱”出源自心底的這首歌。這一刻,有聲無聲,共情共鳴,匯聚起拳拳愛國心。
共融
憨態可掬的北京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滑入現場。以中國燈籠為原型的“雪容融”此刻“暖意融融”,點亮夢想,溫暖世界。
由中國傳統音樂改編的交響樂響起,各參賽代表團及旗手踏著“冰雪賽道”而來,向世界展示動人的中國式浪漫。
各代表團引導員手中,由雪花與中國結融匯而成的引導牌閃閃發亮。由殘疾人朋友手工編結的“雪容融”掛飾,佩戴在每一名引導員胸前。
伴著《歌唱祖國》的旋律,東道主中國代表團最后入場。殘奧越野滑雪和冬季兩項運動員郭雨潔、殘奧冰球運動員汪之棟持鮮艷的五星紅旗,行進在隊伍最前列。現場觀眾為殘奧運動員送上掌聲,也送上真誠的敬意和鼓勵。
多彩
夜空中,一朵巨大的紫色雪花綻放。紫色,代表著國際殘奧委會“我們這15%”的理念。殘疾人在全球總人口中占比約15%,這朵紫色的雪花,詮釋著這樣的理念——“他們”也就是“我們”,所有人匯聚起前行的力量,共同開創美好的未來。
場地中,演員們共同演繹生活中溫情的時刻,他們中有殘疾人,也有健全人。女孩用一只紅燈籠點亮生命之光、幸福的一家人放飛夢想、母親喜悅地盼望女兒歸來、逆風而行的老者鼓舞小男孩自由飛翔……
殘健共融、彼此支持,殘疾人運動員直面人生挑戰,用拼搏去改變自己,也在鼓舞世界。他們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屬于所有人。
此刻,場地中一位盲人的手掌上出現了國際殘奧委會標志,經過手手相傳,印在了每個人的掌心,最終浮現在場地中,迎接國際殘奧委會會旗到來。
8名旗手手持國際殘奧委會會旗入場。由視力殘疾學生組成的管樂團奏響國際殘奧委會會歌,會旗莊嚴升起。這旋律仿佛從他們的心中涌出,感動著每一名聽眾。
大屏幕播放的短片中,小朋友滿懷希望,用手中的畫筆蘸取顏料,描繪出最美的笑臉。在《冬殘奧圓舞曲》的浪漫旋律中,畫中的色彩如溪流匯海,最美的笑臉在場地中綻放,笑與愛,夢想與希望,此刻匯聚成情感的海洋。
匯集了殘奧運動發源地英國曼德維爾和中國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共9處火種,在國家體育場內,經過7位殘奧運動員的傳遞,來到最后一棒火炬手、盲人運動員李端手中。
“即使眼前一片黑暗,但我仍能感受溫暖。”面對“大雪花”火炬臺,李端用雙手觸摸著一朵朵雪花,仿佛在觸摸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當他慢慢地將手中的火炬嵌入主火炬臺,這一刻,火種耀亮天地,大愛蓬勃生長。人生的賽場上,夢想之花盛放,生命之樹常青。這簇“微火”代表著殘疾人運動員,也代表著所有人,發出最真摯的召喚——一起向未來。
2024冬季殘疾人奧運會開幕式心得體會 篇3
我校組織了關愛殘疾人的升旗儀式,在儀式上學校向廣大師生發出呼吁。號召所有學生為幫助身邊的殘疾人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校大隊部多方收集相關資料,并以最切合實際的方式作成宣傳稿,利用中午校園廣播站對本次活動進行廣泛宣傳,以讓更多的同學了解殘疾人,關心殘疾人,宣傳活動在學生群中引起極大反響。
通過此次活動,不僅向學生大力弘揚了人道主義思想,同時也樹立扶殘助殘的校園風尚。為我們學生樹立更好的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思想打開了新的篇章。
通過以上開展的一系列活動,使我校的師生更多地了解了弱勢群體,了解殘疾學生的狀況和要求。學校領導和老師也紛紛表示要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理解、尊重、愛護、幫助殘疾人的良好氛圍,使學生自發、自愿地關心、幫助身邊的殘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