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項機制內容(精選3篇)
三項機制內容 篇1
按照縣委組織部《關于學習貫徹〈陜西省黨政干部鼓勵激勵辦法(試行)〉〈陜西省黨政干部容錯糾錯辦法(試行)〉〈陜西省推進省管黨政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辦法(試行)〉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三項機制”)要求,永寧鎮緊密結合實際,自覺把學習貫徹落實好“三項機制”精神作為推動永寧鎮發展的不竭動力,努力在創新學習、推動落實、深化發展各個環節取得新進展,謀求新突破。
一是領導干部帶頭學,凝聚干事創業的思想合力。堅持領導先學,鎮黨委于7月19日召開黨委擴大會議,組織班子成員學習“三項機制”全文,交流心得體會,在經濟新常態下通過落實“三項機制”,建設作風過硬、充滿激情、奮力拼搏的干部隊伍,給干事創業干部吃下“定心丸”,卸下思想包袱、做到“敢作敢為,有所作為”。
二是結合實際具體抓,推進年度目標見實效。把貫徹落實“三項機制”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緊密結合,與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年”活動相結合,與撤并村、蘋果產業建設、精準扶貧、安全維穩、生態建設等重點工作相結合,讓“三項機制”成為激發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激情和勇氣的“興奮劑”,推進年度重點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的“助力器”。
三是創新舉措真心做,在關鍵領域上求突破。鎮黨委堅持把創新作為貫徹落實“三項機制”的核心,圍繞黨建引領全面發展戰略和打贏脫貧攻堅決勝戰這個第一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在激發干部工作激情和擔當勇氣上探索創新。堅持用好綜合考核、大范圍測評、民意調查等干部評價杠桿,配強鎮村兩級班子選好干部。積極探索建立在堅持法律、紀律底限不動搖的情況下的干部容錯糾錯機制,切實解決一些干部害怕擔責,不敢及時決策的情況,給干部松綁。圍繞“全鎮蘋果產業發展、精準扶貧績效考核、生態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綜治維穩、精神文明、黨的建設”等七大項內容探索建立符合實際的“能上能下”硬杠杠,真正在破解干部能力不足“不善為”、動力不足“不想為”、擔當不足“不敢為”方面出實招,見實效。
三項機制內容 篇2
自省委出臺黨政干部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后,寧強縣陽平關鎮黨委、鎮政府便及時開展相關學習專題會議,并多次在干部例會上由領導帶領我們學習三項機制的具體內容。
建立干部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使其銜接配套是培養干部健康成長的新方法,我鎮及時將這些方法落實到日常工作中,激發了全鎮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干部的成長需要“鼓勵激勵”這劑良藥。《陜西省黨政干部鼓勵激勵辦法(試行)》的出臺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堅持精神激勵、物質激勵、政治激勵三管齊下,讓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得褒獎、獲重用,這不僅激發我們爭先創優、比學趕超,更提高了工作效率,轉變了工作作風。
干部的成長需要“容錯糾錯”這碗雞湯。其實工作中,每位干部都是愿意干事、想干事的,而容錯糾錯機制就像是在改革深水區為我們買了一份“涉水意外險”一樣,讓我們在工作未能實現預期目標或出現偏差失誤,但符合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并勤勉盡責、未謀取私利時,可以不作負面評價,只要及時糾錯改正,就能夠免除相關責任或從輕減輕處理。這不僅是制度上的改革,更是給每一位干部心靈上的鼓勵和保障。
干部的成長離不開“能上能下”這個歸宿。它不僅彌補了干部管理中退出機制的缺位,又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干部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這個機制的出臺,就像給我們緊螺絲一樣,不僅僅是一種動力,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我鎮積極把貫徹“三項機制”落實到日常工作中,體現到重點工作成效上,調動各方積極性,以“三項機制”為指導,廣泛宣傳,一方面積極營造了學習貫徹“三項機制”、奮力追趕超越的氛圍,另一方面也從各個角度大大提高了干部職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為全鎮更好的開展各項工作提供了堅強保障。
三項機制內容 篇3
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和從政環境,是提振黨政干部精氣神、助推發展的強大動力。日前,省、市委均出臺了激勵干事、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為干部甩開膀子干事創業奠定了堅實基礎。連日來,各縣區組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三項機制”,結合實際貫徹落實,確保省、市委各項要求落地生根。
激發干事熱情實現追趕超越
7月20日,金臺區委召開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深入學習“三項機制”精神實質。會議要求,全區上下要把學習貫徹“三項機制”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結合起來,與當前的實際工作結合起來,進一步確立追趕超越的目標,堅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信心,凝聚團結實干的合力,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要追趕超越,率先實現精準脫貧目標,確保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全力建設幸福感城區,給人民群眾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渭濱區正處在重返全省五強區的關鍵時期,貫徹落實好省、市委“三項機制”是有力保障。對此,渭濱區認真學習貫徹相關文件精神,讓能干事、干成事者受褒獎、獲重用;讓敢擔當、敢創新者沒顧慮、有舞臺;讓不適應、不作為者受懲戒、讓位子,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區上將充分調動全區干部的積極性,圍繞脫貧攻堅、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努力打造一流干部隊伍,為重返全省五強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保障。
陳倉區按照省、市委要求,把建立健全“三項機制”作為今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科學管用的干部激勵機制。特別是結合今年鎮換屆工作,在鎮領導班子屆末研判中,提出“現班子成員在全額定向推薦中推薦票未過半數,或民主測評不稱職得票率超過三分之一,或民主測評優秀和稱職得票率未達到三分之二,經組織考察認定為不宜繼續提名的,不再提名”的規定,對工作平庸、碌碌無為、混日子的干部進行調整,讓不干事者讓位。
給干事者加油為擔當者兜底
7月19日,鳳翔縣委召開中心組學習會,要求全縣上下把力量凝聚到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上來,把推進落實“三項機制”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四位一體”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年活動、脫貧攻堅、項目建設、嚴肅換屆紀律等當前重點工作相結合,做到各項工作統籌推進,為打造寶雞副中心、建設“三個鳳翔”、實現經濟大縣向實力強縣跨越而努力。
省、市委“三項機制”出臺后,岐山縣立即召開縣委常委會、縣委中心組學習會進行傳達學習。會議要求,要切實增強貫徹“三項機制”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把常態化從嚴要求與制度化激勵保障相結合,有效解決黨員干部不為慢為、慵懶懈怠等問題,限度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激情和熱情,凝聚追趕超越的精氣神,營造爭先創優的好氛圍,讓干部個個重任在肩,為實現岐山縣跨越趕超提供強大動力。
7月19日,扶風縣召開專題會議學習市委出臺的干部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精神。會議要求,要增強干部“職業責任感、工作成就感、政治承認感、社會榮譽感、待遇滿足感、履職自豪感”,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充分發揮考核導向性,形成政績考核的正向激勵。同時,制定出臺了《扶風縣“為官不為”評價考核問責辦法(試行)》,下硬茬對為官不為者進行處理。
連日來,眉縣在全縣范圍內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大學習、大討論,認真學習貫徹市委出臺的干部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精神。據悉,眉縣將積極優化政治生態,樹立用人導向,塑造制度環境,讓工作上干得多、干得好的人得到組織的認可,把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選出來,不斷發揚領導勤政、干部勤奮、群眾勤勞的眉縣“三勤”精神,激勵全縣干部創新實干,推動縣域發展再上新臺階。
凝聚發展共識破解發展難題
近日,鳳縣召開縣委常委會會議,研究審議了“三項機制”具體貫徹意見(辦法),并從激勵、考核獎懲、容錯糾錯等多方面提出了實施辦法。意見指出,要鼓勵干部勇于擔當,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在工作中敢于先行先試,對于敢啃“硬骨頭”、敢“地雷陣”的干部在工作中出現的失誤或差錯,組織應挺身而出,旗幟鮮明地給予支持鼓勵,為激情干事者撐腰打氣。要堅持憑實績用干部、以作為定地位,讓一批扛事頂硬、主動作為的干部走上領導崗位,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導向。
7月18日,麟游縣召開縣級四大班子集體學習會議,圍繞落實“三項機制”、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提出了詳盡的貫徹意見。會議要求,全縣上下要扎實落實激勵機制,著力解決好領導干部“不愿為”的問題;認真落實容錯機制,著力解決好領導干部“不敢為”的問題;嚴格落實能上能下機制,著力解決好領導干部“不會為”的問題。由縣紀委和縣委組織部等相關部門,圍繞讓干部“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等方面,結合縣域實際健全完善好“三項機制”,積極營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干事創業環境。
省、市委“三項機制”出臺后,隴縣先后召開縣委常委會、中心組學習專題會議迅速傳達學習,并進行了認真討論。會議要求,全縣干部要自覺踐行、勇于擔當,解放思想、干事創業,發揚說真話、干實事、求實效的作風,把精力投入到一心一意謀發展上來,將“三項機制”精神要求細化到信訪穩定、安全生產、項目建設等具體工作中,解決好批評與自我批評、站穩立場服務中心、發展經濟等問題,為實現追趕超越發展作出新貢獻。
在學習貫徹省、市委“三項機制”精神中,千陽縣制定了“一個意見兩個辦法”,為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注入動力,給亂干事、不干事的干部增加壓力。據悉,千陽縣綜合運用評優樹模、考核獎勵、提拔任用、關心關愛等手段,對工作優秀、業績突出、群眾滿意的干部進行提拔、重獎。同時,細化明確了9種容錯情形,讓創新創業者打消顧慮、輕裝上陣,為敢闖敢干者打上“強心劑”、吃上“定心丸”。
省、市委“三項機制”下發后,太白縣先后召開了縣委常委學習討論會、縣委中心組擴大會議,就貫徹落實“三項機制”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據悉,太白縣建立了適合縣情實際的“三項機制”,從評優樹模、選人用人、能力提升、生活關愛、考核獎勵和社會輿論激勵六個方面制定了激勵措施。同時,提出了政治規矩和政治意識淡漠、履職不力、嚴重影響爭先進位等二十三條干部不適宜擔任現職需要調整的情形,并在容錯糾錯機制方面增添了暫緩環節,對一時難以定論的進行暫緩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