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家長講育兒心得體會(精選3篇)
四年級家長講育兒心得體會 篇1
有人說:“沒有教育不了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我很贊同這個觀點。那么怎樣才能教育好孩子,我認為家長不僅要有良好的育兒心態,更要講究育兒方法。下面我來談談自己教育兒子的心得體會:
1、作為家長,首先要調整好心態,要清楚懂得自己的孩子性格特點與優缺點。面對孩子教育我們應當有穩定的情緒,健康的情感。哪位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愛不等于縱容,做父母的一定不要事事順著孩子,要學會怎么拒絕孩子,要讓他知道,你為什么要拒絕他,你的拒絕理由是什么?要讓他知道有時對他的拒絕也是對他的一種愛,人生漫長的路上不一定都會事事如意,就算不如意,他也懂得怎么做。
2、要重視品德教育。做父母的要想清楚自己想要把孩子培養成怎樣的人,家長應該知道“先學做人,后成才”的道理。只有一個品行優良的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尊敬。所以我們比較重視對孩子的品德教育,常把理想、信念和愛心做為主要教育目標,由始至終貫穿在孩子的教育中。
3、我們應當多與孩子溝通,認真傾聽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一般我還是挺注意與孩子溝通的,我稱之為閑聊。例如:你今天在學校、幼兒園發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開心與不開心的。但是閑聊并不是嘮叨,我們如果能把嘮叨化為閑聊,同時給以孩子更多的肯定和鼓勵。
俗話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無論孩子的優點多么微小,我們都應給予肯定與表揚,這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是非常有益的。當然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對孩子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家庭和睦能培養孩子快樂的性格、積極的人生態度,讓孩子健康愉快的成長。
4、注意開拓思維,要求全面發展。孩子的興趣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經常變換的。要根據孩子的這一特點,合理地開發孩子的智力,開拓思維,讓他盡量多學一些知識。同時家長也應順應孩子發展過程中的這一特點,及時補充和吸收各方面的知識,以解答孩子提出的問題。我認為有一點是很重要的:即家長要多參與孩子的活動。
5、多鼓勵,少訓斥。千萬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她“笨”“不乖”“沒出息”等之類的話。因為現在的小孩自尊心都很強,這樣你的孩子幼小的心靈會受到傷害的。其實當你責備她不爭氣的時候,你可以蹲下身子用鼓勵的口吻,鼓勵他。
6、寓教育于實踐中。要多給孩子以練習的機會,而不要直接加以指責。比如說常讓孩子去買鹽、香皂之類的東西。開始,孩子可能會算錯帳,這時我們不要責備他,然后再讓他去買一次回來。幾次之后,孩子再買東西時一般會很少再出錯。這種不責備孩子的失敗,而是想辦法讓孩子反復練習、實踐、體驗的方法,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年級家長講育兒心得體會 篇2
寒假里,程老師給家長也布置了一項作業,要求和孩子共讀《愛的教育》并寫出讀后感,看完書后我確實感到受益匪淺。
這是一本和我平常看到的專業教育類書籍不一樣的書。它沒有大篇幅的理論知識,書中主人公也不是知名的教育學者,更不是教育專家,只是一名四年級的孩子。但是,它是一本值得認真品味的好書。
《愛的教育》采用了寫日記的方式,把一位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寫得淋漓盡致,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都被他記了下來,使得文章更加真實感人,字里行間都洋溢了他對祖國、父母、長輩、老師和朋友真摯的感情。
這本書是老師推薦的書目,寒假中嘉雯閱讀以后,也給我講了一些她印象深刻的地方。
我讀了這本書,對我感觸很深的是安利柯的父母不斷地給孩子創造和不同階層的同學相處的機會。在與同學的相處中,用行動告訴孩子,什么是真正的愛。當安利柯伙伴卡隆失去了母親后,放學時,安利柯看到她的母親想跑過去擁抱她時,可母親卻把他推開了,原來母親早已看到卡隆孤零零地站在一旁了,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但卻留給我更多的啟示,愛不是攀比,愛不是炫耀,愛是陪伴,愛是理解,愛是尊重,這才是真正的愛。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會學習安利柯父母的做法,給予孩子更多的愛,陪伴著她快樂成長!
四年級家長講育兒心得體會 篇3
陪孩子讀了《弟子規》,得知這本書是依據至圣先師孔子的教會編成的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孝敬父母,關愛兄弟姐妹,如何為人,如何出事的基本規范。通過閱讀著本書是孩子也得到了不少啟迪,同時,使我們父母也對本人的所作所為,以及教育孩子成長時的種種教育方法有了新的認識。
另外,我們做父母的也得到了一些啟發。比如,我們認為孩子還小,在和長輩或他人在相處時往往不嚴格要求他們,如吃的好玩的獻給孩子享用,以至于他們認為這些是理所當然的,不知道禮讓長輩及他人,養成了壞的習慣。而《弟子規》指導我們“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還有,對于樹立學習與生活的事先計劃和提前完成任務的良好習慣,“事勿忙忙多錯”這句經文繪出了精準的解釋。現在的孩子們經常忘帶東西或上學遲到,常常是前一天晚上不準備第二天上學的用品,缺少事先計劃和準備,以至到時匆匆忙忙,身心慌亂,錯誤百出。通過熟讀、理解這些經文,使孩子們更直觀地認識到“事勿忙忙多錯”的道理,使之少犯很多不必要的錯誤。對學習和生活提高很多效率。
總之,《弟子規》這部經文,不但是孩子們應該學習、理解的好教材,而且還是父母們應該學習、理解,用于孩子們的教育,同時也用于父母自身修養的提高的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