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火災反思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工廠火災反思心得體會范文 篇1
本人有幸參加了工廠為我們組織的一次消防法規和消防實用知識,全面推進消防安全的四個能力的學習,本次培訓我受益頗深。
1、檢查消除火災隱患的能力:在這期間要經常性檢查并及時消除隱患
2、撲救初級火災的能力:提倡撲救初級火災不提倡發展階段火災
3、組織引導人員疏散的能力
4、消防宣傳教育的能力,對此,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消防安全管理應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把消防安全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火災帶來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卻往往被忽視,被麻痹,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確實發生了事故,造成了損失,才會回過頭來警醒。這就是因為沒有把防范火災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導致的。“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這句話至今仍是消防安全管理的主旨所在。而做好預防工作的關鍵就在于提高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
二、加強消防安全知識培訓,提高防范意識
通過這次培訓,發現現有防范意識程度還是不夠的。不論是工作人員還是管理人員,都應對崗位和部門可能涉及到的火災風險和消防通道等消防相關設施有充分的了解。不論是火災高危險崗位人員還是其他人員,都應該定期接受相關專家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內容包括:有關消防法規、消防安全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各部門各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各種消防設施的性能、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報火警、撲救初起火災和自救逃生的知識和技能等。
通過這次學習和部分案例的分析對消防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論知識,譬如:燃燒與滅火的常識,常見滅火器材的維護和管理,消防控制室及消防設施的使用和維護,安全疏散設施的設置,消防安全到消防知識的重要性,安全培訓的重要性等等。這些對我工廠員工的一種認知,讓我們時刻記得安全。在工作中,應該以消除火災隱患、提高防火意識為目的,不作口頭文章,以實際行動和措施來切實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工廠火災反思心得體會范文 篇2
20__年春節期間,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從武漢傳播到了中國的各個角落。直到開學的時候,病毒還是沒有消散,為了安全起見,學校組織我們在網絡上學習!
第一天上網課,帶著興奮又好奇的心正式進入直播間時,聽到的是一陣嘈雜的聲音,甚至都快要把俞老師的聲音都掩蓋了,俞老師非常有耐心地說:“請孩子們點擊一下左下角的小話筒,關閉語音,等我報到哪位同學的名字時,再打開語音來回答問題,這樣,上網課才會更有效率。”我們按照俞老師說的做,直播間一下子變得鴉雀無聲。只見屏幕前的俞老師笑容滿面地講了一個關于杜甫的故事,電腦上出現了一張張精美的圖片和PPT,故事也講得繪聲繪色。當老師喊我回答問題時,我突然愣住了,可能是因為過于緊張,腦子里一片空白,都忘記按小話筒了。在媽媽的幫助下,打開了話筒,可是我卻又不知道該怎樣回答了。俞老師語重心長地開導了我,我暗暗下定決心,下次一定要回答正確。果不其然,在后來幾天的語文課上,俞老師都會叫我回答問題,我也會精彩流利地回答出俞老師提出的每個問題!
跟著俞老師在網絡上學習是一種幸福美滿的事情,所以,學習時要加倍努力,加倍認真,積極回答每一個有思考性的問題,課后要抓緊完成每項老師布置的作業,把每一個字都寫得端正,美觀,拍照上傳,要拍清楚每一個字,而且書面要整潔,這樣老師看了心里才舒服!
換了一個環境來上課,這更讓我學會了怎樣做一個自覺、自律的人,老師在與不在都要一樣認真!
工廠火災反思心得體會范文 篇3
表達的邏輯
這一部分內容主要介紹了金字塔原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構建基本的金字塔結構,以幫助你初步了解并應用金字塔。在人類思維的基本規律中,大腦會自動將信息歸納到金字塔結構的各組中,以便于理解和記憶。所以,當你組織的信息非常混亂時,就背離了大腦既定的思維結構,造成聽眾理解的障礙。根據金字塔原理,在表達過程中,我們要找出各部分的邏輯關系,并抽象概括分組。而且,由于聽眾知識背景和理解力的差別,它們很難對你所表達的思想做出與你完全一樣的解讀。因此,我們需要自上而下表達,結論先行,避免受眾思維的偏差。
構建金字塔,一般多采用自上而下法,只有在無法確定主題時,才會使用自下而上法。自上而下構建金字塔的步驟主要有:畫出主題方框-設想主要疑問-寫出對疑問的回答-說明背景-指出沖突-檢查主要疑問和答案,這樣就玩成了金字塔的構建。在金字塔結構中,要注意橫向思維(horizontal)的運用,文中任一層次上的思想必須是其下一層思想的概括;縱向思維(vertical)告訴我們每組思想必須屬于同一邏輯,并按同一邏輯順序排列,否則就不能稱之為嚴格的金字塔結構。
思考的邏輯
這一部分介紹了如何深入細致地把握思維的細節,以保證使用語句真實、明確地呈現出你希望表達的思想。書中舉出了很多案例,來突出迫使自己“冷靜思考”對明確闡述思想的重要性。思考邏輯的關鍵在與應用邏輯順序,根據問題的性質選擇使用時間順序、結構順序還是程度順序。建立并使用清晰的分析與思考結構,是保證思考邏輯的關鍵。將思考結構化,利用框架分析問題,可以明確思考的路徑。當然,思維包括兩個方向:發散思維與收縮思維。發散思維可以將問題進行全方位思考,不遺漏任何因素,可以用思維導圖(mind manager)來解決,類似于麥肯錫的MECE原則;收縮思維是將信息范圍縮小,排除無關或次要因素,保證思維的重點。發散思維與收縮思維通常相結合使用,一個負責鋪開,一個負責收緊。
在應用邏輯順序進行分析后,需要概括各組思想,這一步往往為大多數人所忽略。概括各組思想,可以給受眾以明確的指導。比如說“公司應當建立3個目標”就屬于缺乏思想的闡述,“該公司需要從營銷、財務、人力資源3個角度建立目標”就屬于有思想的闡述,后者明顯能夠對大眾產生吸引力。
解決問題的邏輯
這部分主要介紹了如何在解決問題過程的不同階段,使用多種分析框架組織分析過程,使你能夠預先組織思路,靈活運用金字塔。一般來說,解決問題的程序包括:
界定問題-結構化分析-分析/計劃-組成金字塔
提高解決問題效率的秘訣在于界定問題的準確性和搜集數據的條理性,這兩個內容都離不開結構化分析。結構化分析是解決問題的核心步驟,常用的結構化分析框架主要有流程圖、甘特圖、思維導圖等。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要先思考產生問題的原因,再進行資料搜集,這樣可以減少資料搜集時間,提高資料搜集效率。 邏輯樹,也是解決問題的重要路徑。
演示的邏輯
這部分內容主要介紹了PPT的使用技巧,以及在PPT中使用金字塔結構。一般說來,理想的PPT是圖表占90%,數字占10%。在進行演示時,要遵循以下原則:
1.每次只演示一個論點;
2.論點應使用完整的陳述句而不是標題性語言,比如:銷售前景VS.銷售前景看好;
3.文字盡量簡短;
4.使用簡單的數字或詞匯 ;
5.字號選擇適中;
6.趣味性,包括演講者本身、動畫使用等;
大腦不僅偏愛有結構的記憶和自己習慣的記憶方式,還偏愛直觀的記憶方式,所以金字塔結構被很多人認為是經典,但真正的寫作方式和演講方式是以讀者和聽眾為導向,而不是以結論為導向,因為讀者和聽眾不一定喜歡你的結論。同時,金字塔結構但并不適合開放式討論,比如在創意碰撞,學術交流上,開放式互動激發需要的是更多靈感,而不是金字塔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