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天府好家規(guī)觀后感(精選3篇)
2024天府好家規(guī)觀后感 篇1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一個家庭需要民主,不可家長制、一言堂,但必要的家規(guī)是不可缺少的。家長可與孩子共同商量,制定“孝敬父母”行為規(guī)范。
曾國藩不僅帶頭事親至孝、以身垂范,而且反復告誡家人說:今人都將“學”字看錯了,若細讀“賢賢易也”一章,則絕大學問即在家庭日用之間。于“孝悌”兩字盡一分便是一分學,盡十分便是十分學;何不日日在“孝悌”兩字上用功…務(wù)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無一時不安樂,無一日不順適;下而兄弟妻子皆藹然有恩,秩然有序,此真大學問也。
顏氏家訓寫到:生子咳提,師保固明孝仁禮義,導習之矣。凡庶縱不能爾,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shù)歲,可省笞罰。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就是應(yīng)在嬰兒識人臉色、懂得喜怒時,就加以教導訓海,叫做就得做,叫不做就得不做。規(guī)范他們的行為。
【吸收古代家訓的精華】
“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一個擁有優(yōu)秀家訓傳統(tǒng)并貫徹良好的家族,可以令其子孫后代人皆君子淑女,人才輩出,香火永續(xù)。……
從小抓起、從小事做起——
【讓孩子在親身實踐體會到父母的辛苦】
讓孩子養(yǎng)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著手塑造和培養(yǎng)。如:平時教育孩子要關(guān)心父母的健康,要幫父母分擔憂愁,要幫助父母做家務(wù)。當孩子不會時,父母要耐心地教;孩子做錯事時,不要橫加指責;孩子做得好時,要多表揚鼓勵。孩子只有在親身實踐和體驗中才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嘗到為別人付出的快樂。 當孩子“父母養(yǎng)育了我,我應(yīng)當為他們多做事”的觀念逐漸形成時,孩子就有了一份生命的義務(wù)感和責任感。這也是當代孩子最缺乏的。因為他們平時只知道接受愛,而不知道付出愛,沒有學會關(guān)心和感激。家長千萬不要這樣想:孩子還年幼,主要任務(wù)是學習,只要學習好了,什么也不用干。而是要轉(zhuǎn)變觀念:不要以學習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好孩子的標準是多方面的,孝敬父母就是一個重要的標準。
【寵溺只會助長孩子的自私】
計劃生育的今天,往往是一個孩子有6個老人來寵愛,過分的溺愛導致了孩子自私霸道的性格,不會為別人考慮,做事不顧后果,認為不管犯了什么錯,別人都會像家長一樣原諒他們,以致釀成大錯……
結(jié)語:子欲孝而親不待 別在孝上欠賬當某天,
父母吃飯漏嘴的時候,把飯菜留在衣服上時,千萬不要責怪他們,想一想,當初父母是如何把著手給我們喂飯的。當某天,父母大小便失禁的時候,弄臟了衣服,不要埋怨他們遲鈍,想一想,我們小時候,父母是如何為我們擦屎擦尿的。當某天,父母說話忘了主題,給他們一點回想時間,讓他們想一想再說,其實談什么并不重要,只要有我們在旁邊,聽他們說下去,他們就心滿意足了…… 當記者問比爾蓋茲,世上最不能等的是什么。比爾蓋茲沒有說是機會,沒有說是金錢,他說的是盡孝……當給父親捶捶背的時候,忽然發(fā)現(xiàn)從小爬在地上,讓我當駿馬騎的那個挺直脊梁早已彎曲,再也挺直不起來了;當我忽然發(fā)現(xiàn)父母的白頭發(fā)的時候,還能數(shù)的過來嗎?父母老了,行孝不能等啊。扔兩個錢不能叫孝順,要用心做事,用情做人。和父母說話,放低點聲調(diào),多一點包容……
2024天府好家規(guī)觀后感 篇2
1月18日,四川省紀委機關(guān)、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文明辦三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關(guān)于征集“天府好家規(guī)”的通知》,面向全省、全社會各行、各事業(yè)單位職工以及普通社會家庭”征集經(jīng)典家訓家規(guī)、優(yōu)秀家風家訓故事,最終將在全省評選、表彰十佳“天府好家規(guī)”!锻ㄖ芬笕「魇(州)紀委機關(guān)、黨委宣傳部、文明辦認真做好“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工作。
四川省委宣傳部專門印發(fā)《關(guān)于在重要時間節(jié)點開展好家規(guī)集中宣傳報道的通知》,對天府好家規(guī)評選活動宣傳報道工作進行具體安排。目前,活動進入全面征集階段。各地各部門進展情況如何?記者從活動組委會了解到,全省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不斷推進,已征集到了大量感人至深的家規(guī)家訓好故事,不少受訪者對自己家規(guī)家訓的感悟和再理解、再認識,更是引人深思。
中國古代有許多名門大族都有成文的家規(guī)家訓,其后人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顯貴,都會相對遵紀守法,這其中家風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因為這些族人從小就耳濡目染,良好的家風對他們有著潤物無聲的教化作用,同時,有明確文字記載的家規(guī)家訓對他們有著強烈的道德約束力。今日,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加強黨員干部家風作風建設(shè),這些傳統(tǒng)資源無疑都是值得借鑒和學習的。
父子相傳,精神相繼。父母是子女言傳身教最好的典范,為人父母樹立道德上的典范,養(yǎng)成良好的家風,最受益的人恐怕就是至親骨肉。宋代名臣范仲淹一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被紀曉嵐稱頌為“行求無愧于圣賢,學求有濟于天下”,自身立言立德的同時,對子女教育亦非常嚴苛。在良好家風的熏陶下,其子女也得以傳承父輩精神,為后人所稱道。
要想為子孫后代樹立良好家風,首先得自己行得端正,堅守原則。自己作出典范,無論是在多么惡劣的政治環(huán)境中,始終保持清廉本色,這才能夠成為后人的榜樣,F(xiàn)在的黨員干部也要先做到自身過硬,這樣才能正人正己。同時,家風也需要有意識的養(yǎng)成,對子女親屬的不當行為要時常提點,才能及時矯正,筑牢思想防線。
2024天府好家規(guī)觀后感 篇3
這一周學習了<<范仲淹的故事>>以后,受到很大的啟發(fā),特別是他寫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 不但 讓我理解了內(nèi)容 ,而且讓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 給了我極大的教育。
范仲淹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通過艱苦奮斗、刻苦努力做了大官,處處為群眾著想,為國家做了很多貢獻.讓人最感動的是能夠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充分表明了他的胸懷是多么寬宏,表現(xiàn)出對廣大人民深厚感情的崇高品質(zhì)!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比較計較個人的利益,凡事都先要自己先得到滿足,沒有達到目的往往就會不高興,有時候 還會鬧情緒 。在家里常因為吃東西與小妹妹計較,甚至為了一個荷包蛋的大與小都要發(fā)牌氣;在學校也常常因為一些小事與同學爭吵,弄得面紅耳赤;有時還會把自己的快樂建筑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不顧同學的感受。
通過學習范仲淹的故事讓我受到了很深的教育,以后我要向范仲淹學習,樹立為人民服務(wù)的遠大理想,多做對人們有益的事,在家要對妹妹多謙讓,有什么時候好吃的東西盡量先讓給她,有什么家務(wù)要爭取多做;在學校更要有謙讓精神,對同學要團結(jié)友愛,思想上要為班集體多做有益的事情,不能做損害班集體的事。要真正做到憂愁在別人前面,享受在人家后面。 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好的品質(zhì),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守紀律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