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冬奧會個人心得及收獲(通用3篇)
2024年北京冬奧會個人心得及收獲 篇1
我來了!是誰來啦?當然是我們中國人來啦!是_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東道國來啦!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創造了輝煌文明的民族,中國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沒有我們中國參加的奧運會,就不算是真正的奧運會;沒有我們承辦的奧運會,奧運會的歷史就不會完整。20__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我們中國來了!開放的中國、強大的中國,正歡迎各國的運動健兒參加20__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
我國漢朝開啟了絲綢之路,首次開通了陸路對外交流,為漢武帝打擊匈奴,擴大中國版圖奠定了基礎。因為佛教的傳入,加強了與南亞各國的交流;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設置了西域都護,促進了與外國的交流,海陸也開通與日本等東亞諸國頻繁往來,在世界上首次形成儒家文化圈;明朝鄭和下西洋,引進外來物種,如長頸鹿、香料,同時輸出茶葉、陶瓷等,那時候中外貿易很頻繁。這次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像以往每一次體育賽事一樣,將進一步促進中國與外國的交流合作。
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是國際性的盛會,是中國和外國友好往來的舞臺,是中國全面走向世界、融入全球的橋梁。冰墩墩和雪容融,我相信它們能促進中外友好交流合作,讓本次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成功,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
冰墩墩不僅是一個吉祥物,其實它還是一只象征純潔、堅強、敦厚、健康,活潑、可愛的熊貓。它的面紗是白色的,面罩的周圍有著五彩的線,它的外殼也是白色的。廣州美術學院設計團隊最初的作品是“冰糖葫蘆”,而“糖葫蘆”外表的冰殼也與“冰雪運動”或多或少有些聯系。最終“冰殼”的創意得以保留,隨后又經過無數次的探索,修改重點終于逐漸明朗——被冰殼包裹的熊貓。我們中國人真富有創造力啊。
雪容融滿身都是紅色的,你看它的腦袋像不像一個燈籠呢?燈籠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特色,有著兩千多年悠久歷史,是世界公認的“中國符號。”它能渲染歡樂喜慶節日氣氛,有“瑞雪兆豐頭”的美好寓意,表達了中國人共同參與共同努力共同享有的辦奧理念。燈籠代表著收獲、喜慶、溫暖和光明,頂部的如意造型,象征吉祥幸福。和平鴿和天壇構成的連續圖案寓意著和平友誼,突出了我們中國作為舉辦地的特色。裝飾圖案融入了中國傳統剪紙藝術,面部的大雪塊,既代表了“瑞雪兆豐年”的寓意,又進行了擬人化的設計,大冰塊成為雪容融的漂亮臉蛋,凸顯吉祥物的可愛。雪容融的名字也很有寓意:雪——象征潔白、美麗,是冰雪運動的特點;容——意喻包容,寬容,交流互鑒;融——意喻融合、溫暖、相知相融。
冰墩墩和雪容融,是美麗的天使,它們將和我們一起走向20__冬奧會。
我們來啦,20__年冬奧會!
2024年北京冬奧會個人心得及收獲 篇2
習慣了宅在家中千篇一律的生活,突然“空降”的線上課程打了我個措手不及,尤其當看到課表上還有體育課,更是讓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線上怎么上體育課?難不成幾百人視頻通話?
答案在第一節體育課上揭曉:老師竟然要求把各個動作的練習過程拍照上傳!我大吃一驚,心中既不想將自己照片公之于眾,又不愿違背老師的意愿,只得坐在原地靜觀其變。“一分鐘……五分鐘……十分鐘……”轉眼體育課即將過半,但發照片的同學只有寥寥數人,叫苦的消息反而占了大半,老師似乎知道我們心思似的,在要求后面補了一句:不上傳按曠課處理。頓時,手機群里的各式無法拍照的理由被紛紛打住。
經過反復思量,我勉強決定上傳照片,可我總不能自拍吧!拍攝工作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外公外婆的身上。我走出房間,試探性地說明了情況,出乎意料,外公外婆十分爽快地答應了。他們還默契地進行了分工,外婆負責拍照,外公負責動作指導。我拖出瑜伽墊往地上一扔,換上運動鞋,把鞋帶系了又拆,拆了又系,來回數遍,見外公外婆沒有絲毫動搖,我只好開始。
經過了一天的網課,我早已身心俱疲,現在半路又殺出來體育課,簡直雪上加霜。本想擺個姿勢交差了事,誰知碰上了“較真”的外公和“認真”的外婆,任憑我百般說理,依然毫無效果,偏要讓我掌握動作要領,不折不扣地完成規定動作。我拗不過外公,再加上外婆也在
一旁“幫腔”,我只得“舉手投降”。才開始一分鐘,耳邊便傳來了外公的聲音“你這個姿勢可不標準啊!”一邊說一邊抬起他的腿,“你看,要到這個高度,你一個小伙子不會連我都不如吧。”我聽后滿臉苦笑,看了看外公的標準動作,再看看我的動作,心中長嘆一聲,只能
硬著頭皮照著做。也真是奇怪,我剛完成一組動作,另一組又接踵而至,絲毫不給我喘息的機會,抬頭一看時間才過了十五分鐘,分明是齊心協力一起整我啊!不知過了多久,終于等來了中場休息時間,我興沖沖地問外婆拍攝得怎么樣了,可拿來一看只有幾張可憐的照片在向我招手。“哎……”我滿臉窘態,“又不是藝術照,要求何必那么高呢,重點在動作,不是追求藝術效果。”外婆依舊我行我素:“你就堅持下
嘛,多做幾組也不是什么壞事。”于是外婆開始對著我轉圈拍攝,又是更換角度又是調整光線,到最后我干脆一言不發,埋頭連續做了三組動作,抬頭一看掛鐘,離下課只剩下五分鐘了,我實在是沒力氣了,整個人趴在墊子上喘著粗氣,滿臉期待地看向外婆,“拍好……了嗎”“好吧,就這樣吧!”我長舒一口氣“謝天謝地,總算結束了。”剛想拿過手機上傳照片結束這一切,外婆卻把手往后一縮,“別急,我來幫你編輯一下再發也不遲,那么多人瞧著當然要美化下圖片!”我瞠目結舌,往瑜伽墊上一趴,任外婆擺布……不知道為什么,我感覺到一種運動后的愜意和交完作業的滿足感!幸虧外公外婆一直陪伴在我身旁!
疫情肆虐,但家人的陪伴讓我感到了不一樣的溫暖和滿足,外公和外婆的執著何嘗不是一種愛呢?
2024年北京冬奧會個人心得及收獲 篇3
中華民族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留給我們的卻是何等財富!
兒時記憶,剛學會說話時媽媽就教我學《弟子規》,《三字經》雖不懂什么意思,媽媽說我讀的還很認真,我一年年長大,就越來越喜歡讀國學,尤其對《史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史記》這本書是由我國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忍辱負重用心血寫成的。全面地記述了我國在這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發展歷程,通過這本書,我看到了繁榮昌盛的唐朝、殘暴兇惡的秦始皇……
司馬遷在寫史記時,吃了不少的苦頭。原來,他為了一位將軍求情,得罪了漢武帝,入獄遭到酷刑,但是他為了父親遺愿,堅強的活了下來,完成了史記。
司馬遷筆下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優美的語言,生動而又形象的把每一個鮮明的個性描述的此起彼伏。在《項羽本記》這一篇文章中,筆下的項羽氣宇軒昂,躊躇滿志,一心想要干成大事業,但項羽的性格目空一切,自以為是,戰略上的失誤,雖有大志但無謀,最終走投無路、烏江自刎的下場。項羽為什么會落此下場,在《項羽本記》一文中司馬遷生動傳神的描寫,項羽少年時學書學劍都不成,他卻總有自己的道理: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意思是說,讀書寫字只要能用來記姓名就行了,擊劍只能對付一個人,不值得學,要學會對付萬人的本領。他的一番話體現出了不懂得循序漸進,逐步積累自己的能力和實踐經驗,要使自己有足夠的能力來對付在作戰中所遇到的各種突發情況。見此情形,他的叔父又讓他學兵法,最終還是半途而廢。
但項羽的雄心大志也是很難得,在鉅鹿,面對秦軍,是他率領江東的子弟以少勝多,楚軍的吶喊響徹云霄,震懾諸侯,和秦軍展開生死決戰,殺死宋義,大破秦軍。那時起,他是楚人的驕傲。
面對危難,把死置之度外,不退縮終將成功,是項羽為人們所立的榜樣,項羽的缺點和優點在司馬遷的描述下是個非常鮮明的人物。
司馬遷把一個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世世代代流傳下去,當我讀了這本偉大的史學巨著之后,使我更加了解歷史,讓我深深地體會到要想國家強大,自己強大,就在必須努力學習,有所作為,如果不付出艱辛,就不會有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