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建團百年個人心得收獲(通用3篇)
2024建團百年個人心得收獲 篇1
100年來,共青團走過了光輝的歷程,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20年共青團的誕生,從1922年共青團第一次代表大會到1949年共青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我們的團一直都肩負起了歷史使命,堅決的完成了黨交給我們的一切任務并積極的發揮自己作用建設祖國。
中國共青團跟著黨在前進中不斷發展壯大,共青團是青年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在當今時代,也是青年學習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學校。共青團的全部奮斗都在實踐著一個真理,也就是務必永遠跟著黨走。
這天,我們正奮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將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將變成現實。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是中國青年團的光榮使命。擔負起這樣的歷史使命,共青團就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帶領廣大團員青年永遠跟著黨,沿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昂首闊步,奮勇前進。
開展增強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是共青團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繼續和深化,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精神的實際行動和具體舉措。“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我們黨務必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也是共青團建設和工作的根本指針。共青團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黨聯系青年的橋梁和紐帶,共青團肩負著為黨源源不斷輸送新鮮血液的重任。
作為一名共青團員,在思想上則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及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努力提高自我的思想素養,并在行為上和思想上努力向黨組織靠攏。貫徹黨的思想路線、政策方針,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我的力量。
2024建團百年個人心得收獲 篇2
前幾周,語文老師給我們上了第十八課《慈母情深》,這篇課文讓我受益匪淺。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作者一直夢寐以求想要一本長篇小說《青年近衛軍》,可是對于家庭拮據他怎么忍心向母親開口要錢哪!最后,他終于鼓足勇氣了向母親去要錢。又看著母親這么辛苦,拿著母親給得那一元五角錢,給母親買了一聽水果罐頭,母親知道兒子不買書,給自己買了一聽水果罐頭之后,把兒子數落一頓,又把他籌足一元五角。讀了這個故事,我知道了,母親在這么差環境中,還在努力掙錢,真不容易。
在這里我也想到了我母親,我母親每天早上都要非常早送我去上學,晚上還要去上班,晚上要非常遲才回來。有幾次還要為我學習而操心,我也要好好報答她。
記得有一次,我在倒開水時候不小心燙傷了,母親知道后,驚慌失措,先看了一下我傷,然后急忙叫舅舅出去買燙傷膏,晚上睡覺時候母親幫我把電風扇打開,讓我手不受悶熱影響而痛。晚上我忽然感覺好渴,我叫了幾聲之后竟然有個杯子遞了上來,我想誰在這里啊,我一看居然是母親。原來母親晚上上班都沒有去上,一直在家看我。
這次既讓我知道了別母親,也讓我知道了我母親,我因有這樣一個母親感到幸福。
2024建團百年個人心得收獲 篇3
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的民族,具有熱愛勞動的傳統美德和勤勞的優秀精神。為鼓勵青年大學生養成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良好作風,傳承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的本色和優良傳統,護理部團支部在五一勞動周開展了一系列活動。
五一假期前,系里給各班學生布置了作業,學生們積極參與到這項活動中,采取各種形式的家務勞動:洗碗、晾衣服、掃地、疊被子……并寫下自己的勞動經歷。學生通過家務,親身感受父母的艱辛,培養父母的'愛心、孝心和懂得感恩。
五一假期回來后,各班召開了勞動經驗分享會。分享會上,同學們暢所欲言,學生代表帶頭積極分享自己假期在家工作的經歷,引起強烈共鳴。學生們紛紛表示,要學會勞動,學會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
在分享會上,班委還組織學生集體學習了勞動手冊。通過學習,學生樹立了勞動最光榮、最崇高、最偉大、最美好的觀念。培養勤奮、奮斗、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我明白了一個真理:勞動是最光榮、最崇高、最偉大、最美麗的。
努力工作能創造完美;努力工作能創造完美;努力工作才能完美。中華民族勤勞而富有創造力,“尊重和熱愛勞動”早已根植于中華兒女的血脈和靈魂之中。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勞動創造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我們堅信,在未來,作為高素質的工作者,青年大學生社團將在千帆與他們相互競爭、相互較量的洪流中勇立潮頭,在報效祖國和人民的事業中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