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奮斗之建功新時代心得感悟(精選3篇)
百年奮斗之建功新時代心得感悟 篇1
時代變遷,國家富強。終于時代的接力棒傳到了我的手中,強國的重任落到了我們的肩上,身處舞臺的中央。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大浪淘沙,方顯英雄本色;暴雨沖過,更顯青松巍峨。”經過暴雨的沖刷,中國屹立不倒。如今安寧的生活是先輩們用鮮血和汗水換來的,他們用堅定不移的意志和百折不撓的精神成就了中國由“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如今強國的重任落到了我們的肩上,作為中國新一代的青年,我們正值人生的黃金時期,為夢想正努力的飛翔,而強國便是我們前進的方向。為了目標我們拼盡全力,為了目標我們百折不撓,為了目標我們逆風前進,為了目標我們不辭艱辛。即使大難將至,我們也絕不會退縮,即使彈盡糧絕,我們也絕不會投降。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難,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奏出世間的絕唱。”在問題面前炎黃子孫迎難而上,乘長風,破萬浪,找尋火光。港珠澳大橋建立初期,國外保持高度技術封鎖,正是總工程師林鳴在沒有任何經驗的基礎上,從零做起,通過與技術人員一次次攻堅,創造出一項又一項令世人矚目的奇跡;正是他們直面問題,并勇于解決問題的精神鑄就了港珠澳大橋的根基。同樣,那群于無聲處,絕地反擊的女排姑娘們,面對人員更替,強國崛起的重重壓力,她們讓最后的希望攀援著意志的臂膀上升,直到最后一記重扣敲開歡慶的鑼鼓。面對困難,我們意志堅定,面對困難,我們沉著冷靜,面對困難,我們永不言棄。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往事如煙更如火,一川星影聽潮聲。”愛國,不一定要驚天動地的壯舉;愛國,不一定要轟轟烈烈的誓言;愛國,不一定是亙古不變的守候。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便是我們的目標。我們要有愛國的精神,愛國是圓自己的夢,也是實現中國的夢。心懷愛國之情,共圓中國之夢。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百年奮斗之建功新時代心得感悟 篇2
每當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升起的時候,我的心里總是無比激動,我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自豪。
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在歷史的長河上,中華文明一直處在世界文明的前列,為全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輝煌的成績,例如眾所周知的“四大發明”。只是到了近兩三百年由于當時統治者的腐敗無能,才慢慢落后于世界列強并且在新中國成立以前的相當長的時間內飽經滄桑,一度淪為受人欺負受人輕視的“東亞病夫”。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又站起來了,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迅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更是日新月異,現在的中國早已不是過去任人欺負的落后國家,而是已成為當今世界舞臺上影響舉足輕重的一個大國,這不,“神六升空”,成功舉辦奧運會,汶川震后重建等等無不顯示出我們祖國的強大。
當然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我們國家雖然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可還是屬于發展中國家,和世界上的一流的強國還有很長的距離,聽說也可能因為這個原因吧,常常有一些歌星明星在成了名后,不愿再留在自己的祖國而是選擇移民到先進和發達的國家,我雖然不知道他們這樣做的真正原因,但是我認為一個人如果離開了祖國的懷抱,即使有再多的財富,他的生活也不一定會真正幸福。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熱愛自己的祖國,而愛國光喊口號是沒有用的而是要用實際行動,象“兩彈元勛鄧嫁先”,著名物理學家錢學森等等,他們都是放棄了國外優越的生活和學習機會而選擇當時還很貧窮落后的祖國,為我國的科學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我們應該向他們多學習那種愛國精神;還有前不久朝鮮足球隊在各方面都十分困難的條件下仍然能夠獲得南非世界杯的入場券,許多媒體都認為是球員是用愛國的熱情取得勝利的。而對我們小學生來說現在好好學習,將來長大了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才,這也是一種愛國的具體行動和表現。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和勇敢的優秀民族,只要我們不斷地努力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相信在不遠的將來總有一天,我們的祖國會再次站在全世界的最前端。
我愛你,中國;祝福你,中國。
百年奮斗之建功新時代心得感悟 篇3
對于碧桂園學校,我早已耳聞其特色之處,通過這兩天的培訓,加深了我對碧桂園學校的了解,更多的是發自內心的認同感。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辦學方針是我感到獲益良多的地方。我是大四學生,經過在校的三年多的專業學習,我一直想到中小學實踐教學。能夠來到碧桂園學校實習,近距離的學習研究新穎的教學方法,真是倍感榮幸。碧桂園學校有別于其他學校,更推崇素質教育,所以,我又多了一份期待,希望在碧桂園學校實習通過觀察,實踐,探究碧桂園學校“打造中國教育的奢侈品,經濟大潮的黃埔軍校”的獨特魅力之處。
近來又掀起了學生課業減負的熱潮。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已經不是個新鮮的話題了,近年來各地教育局都發布減負政策,但是效果并不明顯。我的姐姐也是一名公辦學校的老師,我跟她討論過課業負擔問題,她表示作為老師也很無奈,在應試教育下,學校要抓升學率,所以只能給學生高壓力,布置很多作業。在培訓中,我聽到碧桂園學校會根據學生的層次分班教學,采用多層次教學的方法,進行因材施教,讓學生有充分的精力去發展個人愛好,從而達到自由全面的發展。這樣何不是達到了高效率教學又減負的目的呢?陶行知說過,培養人和培養花木是一樣的,首先要認清花木的特點,才能澆水施肥。開始我會感到困惑,一個老師真的可以關注到班里的每個學生,并且根據他們的需要、特點特長做到因材施教嗎?有位老師比喻說,醫生給病人看病,病人都是不同的病,一個一個地看,就能把所有病人的病治好。值得肯定的是,碧桂園學校的小班制教學為教師認識學生的個性特點特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對于貴校所提倡的尊重學生,讓我想起了在大學時參加義教的經歷。那時我在珠海一家公辦學校為學困生輔導作業。其中一位女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女生因為聽寫不合格,所以被老師驅逐出教室,到我這里。我想,每個孩子都有學習能力上的區別,對于這些學習困難的學生,老師應該更多地關注、鼓勵他們。所以我跟她說,沒關系。一起來背單詞!當她有所進步時,我會夸獎她“很好!”。即使過了一會她可能又忘記了,我仍對她說“沒關系,再試一次”。半個小時過后,她終于記下了五個單詞。雖然她花的時間比很多人都多,但是,對她來說,這何嘗不是一種進步?過后,我一直在思考著一個問題。我將來會成為一個怎樣的老師?我也會像她的老師那樣,因為學生聽寫不合格而驅趕出教室嗎?或許每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心都像玻璃那般脆弱,他們抑或比其他人“笨”,抑或種種原因不喜歡、不想學習,如果他們沒有好的引導,很可能就會自暴自棄,對學習失去熱情。而老師真的可以照顧到那么多的學生嗎?我的老師曾告訴我,家庭教育遠遠大于學校教育。那么,作為一位老師,究竟能做什么?我想,老師能做的事很微小,就是給予他們多一份關注。但這么微小的事可能挽回的是一個孩子的自信心。之前聽說過一句話“一位老師毀掉一個學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所以貴校的尊重學生的理念讓我有著強烈的認同感。而在碧桂園學校,這樣的懲罰不會存在,我覺得尊重學生是應該發自內心的,但尊重不等于妥協,該制定規則還是要按照規則。我記得以前看過于永正老師的教育自傳,他在自傳中說到,到了周末,不用上課了,他會很想班上的孩子們。我想一位教師可以做到這點,是真真切切的愛學生,這樣的教育,不會差到哪里去。
賈尼羅大里說:“那些原本可以笑著學會的東西,為什么要讓孩子哭著學習呢?倘若把五大洲的孩子們引文寫錯別字流下的眼淚統統收集起來,恐怕可以形成一條瀑布,用來發電了。但在我看來,這其中的代價太過于昂貴。”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怎樣讓孩子可以快樂地學習,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我很期待,在碧桂園學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