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國家公祭日學生心得感悟(精選3篇)
2024國家公祭日學生心得感悟 篇1
看完《南京大屠殺》這部電影后,我的內心洶涌澎湃久久不能平靜。當我聽到那一個個悲慘的故事,看到那一張張慘不忍睹的畫面時,我全身都被怒火點燃了,而心在哽咽。一想到我的同胞所受的非人的苦難與丑惡的日本鬼子,就恨不得上前去抽敵人的筋,飲敵人的血。二戰期間,日本給中華民族帶來的創傷是永遠都不能愈合的。作為一名中國人,更是永遠都不會原諒日本在中國犯下的滔天大罪。
對于南京大屠殺,我已經非常熟悉了。從小時候聽人講述,到中學歷史課本中學習,再到現在的看電影,每一次我的感受都很深,心中的憤恨是油然而生。而事實大致是這樣的: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軍侵占南京后,在日本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師長谷壽夫指揮下,在全城進行了40多天的血腥屠殺,使用集體槍殺、活埋、刀劈、火燒等慘絕人寰的方法,殺害中國平民和被俘軍人達30余萬。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它的“三光政策”幾乎深入到了所有大大小小的村莊。死亡,恐懼幾乎成代中。南京大屠殺是一面歷史的鏡子,我們要牢牢地記住這個血的教訓。如今日本人仍然沒有承認自己當年的錯誤,日本首相小泉仍在參拜“靖國神社”,這是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所唾棄的。同學們,中國要扭轉乾坤這個重擔就落在我們身上。我們要記住中國人的恥辱,發憤圖強,為祖國的日益強大做出自己的貢獻!
2024國家公祭日學生心得感悟 篇2
屈子有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古往今來,這句話所蘊含的積極求進的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支撐著他們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不懈奮斗。而在當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更加需要這種堅韌不拔的探索精神和永遠在路上的干事決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永遠在路上。我們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有力推動我國發展不斷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前進。
全面深化改革永遠在路上。習近平同志強調,改革開放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繁重的事業,必須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同時我們要堅定不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嶄新局面,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全面依法治國永遠在路上。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把黨和國家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努力實現各項工作法治化,顯著增強了我們黨運用法律手段領導和治理國家的能力,鞏固了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一。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黨性更加堅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顯著提高,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更加鞏固,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與此同時,全面從嚴治黨依然任重道遠,我們要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大大增強了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領導力、號召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我們要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永遠在路上!我們一直都在!
2024國家公祭日學生心得感悟 篇3
今天,是我國第六個法定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82年前的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占南京,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萬同胞慘遭殺戮。在警報拉響的那一刻,無數后人靜默沉思,反思我們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
當手無寸鐵的南京人民遭受到日本侵略者的殘忍殺戮,當積貧積弱的國家遭受到鄰國的侵犯,除了對于侵略者的仇恨和民族主義情緒的宣泄,我們更應該在81年后的今天,站在理性思考的角度,認識到戰爭與和平的本質,認識到積弱必被欺的本質,并以此為屈辱歷史,防止同樣的暴行再次發生。
自二戰后,國際間的和平環境已經維持了半個多世紀,雖然仍然有局部的摩擦,但總體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促使各國在現代化道路上穩步前進,中國是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我們已經改變了貧窮落后的國家面貌,朝著成為中等發達國家的目標邁進,一路走來,我們深刻地領悟到,只有國家強大了,才能保證國人不遭受不平等的對待。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四十年,我國的軍事實力和經濟總量已取得顯著進步,“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電影《戰狼》已經反映了我國面對其它國家的有力氣魄。
當然,曾經遭受過屈辱,不能表現為純粹民族主義情緒的宣泄,而應該在新時期,不忘屈辱,砥礪前進,在與日本等國家的相互交往中,保持平等友好的國際交往姿態,積極學習各國的先進科學技術、管理經驗和文化,對于拒不承認“南京大屠殺”歷史的日本人,我們絕不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