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于企業心得體會(精選3篇)
忠誠于企業心得體會 篇1
記得有這么一句話:“人無誠信不立,業無誠信不興,國無誠信不強,社會無誠信不穩”,從這句話中可以體會到:誠信、忠誠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在集團公司開展“忠誠企業、惜福感恩”主題教育活動后,讓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忠誠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基礎,也是一個人必須應有的基本道德品質。結合主題教育活動,我談談自己對忠誠于企業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到底什么是忠誠呢?忠就是全心全意始終如一,誠就是誠實守信,忠誠就是一個人對他人或對事業具有一顆真誠的心并能夠竭盡全力的為其奮斗。我們都是皖維集團這個大家庭的一員,都要時時處處維護這個“大家庭”利益,自覺為“家”著想。忠誠企業是一種職業道德,是個人價值的體現。我們每個職工的價值都是建立在企業價值之上的,脫離了企業的成功,自我價值的實現便成為空談。不要認為我們職工忠誠于企業,受益的僅僅是企業,其實,職工對企業的忠誠,最大的受益者便是我們自己,因為一種對職業的責任感和對事業的忠誠一旦養成,就會讓你成為一個值得別人信賴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
我們該如何做一名忠誠于企業的員工,怎么做才算忠誠于企業?首先,要把自己的前途、命運與企業的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因為企業發展我進步,企業退步我受阻,一旦企業倒閉我失業。正是企業的培養使我從一名對企業生產和管理一竅不通的學生成長為一名懂業務、懂管理的基層管理者。另外,忠誠企業還意味著責任,我們每一個人都對自己的工作負責,盡職盡責,這就是我們忠誠于企業的直接體現。要做到表里如一,自覺執行公司各項規章制度,領導在與不在一個樣,說的和做的一個樣。忠誠于企業不是看你說得怎樣,重要的是看你行動上是否與企業保持一致,為企業的發展所思所想所干,為企業盡心盡責。忠誠于企業不能僅僅局限于口號上,我們要真正做到對企業負責,以企業為家,以企業為榮,樹立“企業榮則榮,企業辱則我辱”的思想。作為皖維集團的一名員工,我認為忠誠于企業就要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企業有了制度才能使生產經營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才能使復雜的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廣大職工步調一致。忠誠于企業,就是要把企業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當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發生矛盾時,我們應把企業利益放在第一位,企業利益就是我們大家的利益,維護企業利益就是維護大家的利益。只有企業好了,我們的工作生活才能夠得到保障。
如今皖維集團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但也是一個也是爬坡過坎的階段,可以說發展與挑戰并存。我們皖維人要抓住這歷史機遇,始終懷著一顆對企業感恩的心,熱愛本職崗位,努力工作,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我相信:在集團公司的正確領導下,只要我們皖維人恪守“忠誠企業、惜福感恩”的職業道德,扎實苦干,百億皖維的目標一定會實現。
忠誠于企業心得體會 篇2
黨的xx屆四中全會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角度,明確提出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黨執政的主要目標。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首先需要構建和諧企業。全國電力改革之后的三年多時間里,對發電公司來講,尤其是象我們這樣的發電廠下面的建筑公司來講,在市場風險日益加大、市場競爭力加大、低成本競爭日益加劇、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等實際問題上都存在很大的矛盾。這些矛盾的存在直接導致了我們整體利潤薄利經營。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司內部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員工心里都安然若素,沒有因為企業的人事變動和暫時面臨的挫折而發生任何人心渙散現象。目前,公司正在平穩度過困難時期,經營形勢良好,大家的工作激情和熱情仍然比較穩定。至此,我們更加堅信:烏電特色企業文化,已經在烏電人心里深深扎根并產生了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作為在發電企業多年,深知建設個性企業文化的重要意義,深深體會到“愛廠敬業,追求卓越”的企業文化和“以人為本,效益至上”的企業管理理念的真正含義,我們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永葆青春、永具活力。一個成熟的企業不要得益于一時,也不要苦惱于一時,只要能贏得員工的心,就是能贏得最終勝利的企業。我們要為企業與員工搭建一座通往心靈的橋梁,才能使所有的員工對企業充滿熱情與希望。實踐證明了,烏電的企業文化是使我們的企業成為有烏電特色、有希望的企業。
下面,我僅以打造有x電特色的企業文化過程為例子,淺談個人的看法和感受:
一、以人為本,實施人性化員工管理,體現人文關懷。
員工管理雖然表面上看是人的管理問題,即人力資源的問題,但是員工的關系管理得如何,也體現了企業管理者對自身企業文化的把握和定位,關系到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建設的成敗。企業的核心目標就是“誠信、務實、創新、團結、追求卓越”。追溯幾千年的文化史中,誠實守信被認為是非常重要的人生守則,與人打交道也講究一個“誠”字。我們在黨的正確領導和堅持這樣的原則,烏江渡發電廠每做一件事都是實實在在的,做對得起企業的事,做問心無愧的人。做到與員工的心靈溝通,凝聚員工感情,共同創建美好企業,企業清楚地了解每個員工的需求和發展的愿望,并盡量予以滿足,自然員工也會為企業的發展全力奉獻,使企業文化建設深入民心,豐富員工生活,提高員工的生產積極性。通過文化藝術節、運動會以及各種文體比賽、文藝演出等,活躍員工生活,給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通過對員工崗位、技術、業務及企業文化的培訓,提高他們的知識水平,培養現代企業員工應有的情操。
二、以人為本,推動企業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
“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是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而對企業而言,首先應該考慮的是企業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實現企業與社會、與環境、與員工的和諧共融;堅持以人為本,讓發展的成果惠及每個企業員工,只有這樣,企業才能走上文明健康的發展之路。我們義不容辭地承擔起的歷史使命,充分認識企業發展對資源和環境帶來的壓力,增強自我約束意識,正確對待“人與自然和諧友好”的環保觀,全面打造"科技、環保、人文、生態工業園",爭取做到個人的言談舉止體現出強烈的烏電文化表征。
三、構筑企業良好的形象,推動社會環境的和諧發展
企業與社會的關系首先是服從與服務的關系,同時一個企業對社會的貢獻,還體現在對社會義務的履行程度上,體現在能否實現企業員工與社會的和諧雙贏。
一個良好的企業文化形成,是一個漫長不斷積累的過程,打造和諧美好的企業文化,需要大家有力地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的壯大自己,真正體現創業熱情與創新精神,有效地增強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的活力。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以和諧為主題的企業文化感召下,一定能夠使我們烏電人走向美好的明天!
忠誠于企業心得體會 篇3
近日,我校開展了“凝心聚力謀發展”大討論活動。通過認真學習,我深刻認識到要樹立“人人謀實事、人人干實事兒、人人講實際、人人講奉獻”的工作狀態,以下是我的學習心得體會,希望與全員共勉:
第一、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基地,學生只有具備完善的人格,勇于面對壓力,才能成為適應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應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由于教師所從事的職業特殊,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對學生的各個方面產生影響。因此,我們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做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完善人格。
第二、凝心聚力、團隊進步。
做事多以團隊、大局出發,與同事們在日常業務中,多多分享工作方法和聽取同事們的意見和建議。與同事們從內心里擰成一條繩,共同進步。把理論學習放到實際工作中。
第三、認真用心、端正態度。
透徹學習分享本次大討論活動,不把學習和大討論當成走過場的形式主義。用心領會領導下達與傳達的每次活動或者會議的精神,尋找學習的實質內容。“所有的一切都是學習”,學習才能提高。把學習內容必須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多多自我分析,查找不足,才能實現學習目的,完成任務。“效果比寫心得體會更重要!”要用實際工作任務完成情況,來自我檢驗。
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何做一名優秀的教師,這是值得我用一生去思考的問題。優秀的教師不是終身的。過去是“不進則退”,現在是“慢進則退”,不進將會很快被淘汰,昨天的合格教師,今天不一定合格。只有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不斷的學習、探索,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以上是我對本次學習的膚淺認識。以后,我將一如繼往保持學習態度,不斷總結,自我加壓,團結同事。在做好本職崗位工作的同時,講方法、提效率,與同事們凝心聚力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