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結對師傅教學心得體會(精選3篇)
師徒結對師傅教學心得體會 篇1
首先,非常感謝幼兒園領導給我這個機會,我很榮幸今天能以師傅身份站在這里發言!
相信在場的所有師傅們都有同感:能給這些剛剛走出校園、充滿活力的年輕小老師們當師傅,是一種榮幸,更是幼兒園對我們的信任;是幼兒園給予我們的`責任,更是我們應盡的義務。借此機會,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師傅教師向大家承諾:作為師傅,在工作中,我們將會毫無保留地與徒弟們交流自己的工作經驗及心得體會,指導徒弟們上好每一節課,組織好每一次活動,為徒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徒弟們遇到困難時,及時給予真誠的關心和幫助。同時,我們也希所以我從不敢怠慢,一致不停的去努力去拼搏。望你們能夠做到
師德為先,用心愛每一個孩子。在工作中,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和個體差異,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促進每個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勤學好問,提高能力。不僅要珍惜幼兒園給你們提供的每一個學習機會,在閑暇時間,也可以多翻閱幼兒教育雜志,讓自己永遠處于一灣活水、碧水之中。
注重積累,勤于筆耕。希望你們學會將自己的點滴體會及時記錄下來,一步一個腳印,學會積累,充實自己,加強自身研究和學習,積淀出屬于自己的教育智慧。謝謝大家
師徒結對師傅教學心得體會 篇2
近年來,各校涌入了不少青年教師,學校為了促進他們的快速成長,建立起了新老教師結對幫扶制定,由一名老教師與一名或幾名年輕教師結成幫扶對子。表面上看,轟轟烈烈,如火如荼;可一旦深入其中,就不難發現“雷聲大雨點小”,教師參與起來“有苦難言”,師徒結對收效甚微。
一、傳統思想在作祟,師傅“獨唱主角”,徒弟言聽計從。剛畢業的新教師的確教學經驗較少,但新教師普遍思想活躍,理念先進。不少老教師按照傳統的思維經驗來要求新教師,讓新教師依照自己的授課方式來施教,而大部分老教師教育理念相對落后,教學方式也相對陳舊。本來不少新教師在校期間學習掌握了不少新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式,但通過老教師的“幫扶”后變得無所適從,不知所云,只好老老實實地按照老教師的要求去做。這樣,師徒合作就成了水中月、鏡中花.
二、形式主義盛行,匯報“精彩紛呈”,過程形同虛設。有的學校還專門舉行新老教師拜師結對儀式,由學校領導為“師傅”頒發聘書,并進行師徒合影,師徒發表感想。過后還要舉行經驗交流會,場面隆重、規模宏大暫且不提,單就經驗介紹就足以令人振奮。文字洋洋灑灑,合作策略描述得有板有眼,收獲成果更是別樣豐碩。聽之聞之,參會者大多相視笑之,這小小的動作就足以說明我們的師徒結對活動存在著“水分”。
三、不良心理在作怪,觀點“泛泛而談”,保留真知灼見。師徒結對本是智慧交融、優勢互補的過程,彼此要敞開心扉,真誠合作。師傅首先要高風亮節,打消“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顧慮,樹立徒弟成長的同時自己也在成長的自信,拿出“看家本領”,傾力
教授;徒弟也要尊重師傅的教育情感、經驗和經歷,虛心學習,同時也要大膽質疑,與師傅共同探討、共同研究、互惠互利、有效實踐?煽v觀形形色色的師徒結對,缺少的是自己獨特思想與個性見解;蛘嫒缒承├蠋熕f一怕“槍打出頭之鳥”,二怕“肥水流入他人田”,就索性人云亦云、隨聲附和。
新教師的成長進步,的確是需要幫扶、需要引導的,比如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及教學技能。但新教師的教學創新我們更應該保護,為他們提供一片張揚個性的自由土壤,讓他們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探索進步,讓他們在各種思想的交流激辯中逐步成熟。
師徒結對師傅教學心得體會 篇3
活動開展已有一個學期了。在這一個學期里,我在努力踐行著做為師傅所應盡的責任。盡管心中有幾許壓力,但還是感謝學校為我們青年教師所搭建的這個平臺。
首先,它鮮活地再現了自己曾擁有的經歷。從宋孜和姜麗丹身上仿佛看到了剛參加工作時的自己。這一個時期的教師就如同人生的孩童階段,每天每時都會冒出數不清的困惑,渴望能被一一解答。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將問題與他們傾述的,當自己一個人默默地努力一段時間后,教育的熱情會因為外在環境的冷淡而消退,從此教師將教書視為謀生的手段。但我校的青年教師是幸運的,因為擁有了一個學校為其創設的平臺。在這一個學期了,我與兩位教師明顯走近了,只因為學校賦予我們這一層特殊的關系。聽一節課,聽課本所記錄的內容是有形的,在交流中產生的許多思想是無形的,而這種無形的思想也許正是影響教師改變的關鍵因素。
其次,它讓我們意識到教學是自己工作的生命所在。工作的積極性是否高漲全在于工作態度,當對工作成效持無所謂的態度時,DXDiTa9E3d一切也就沒有了努力的理由。師徒結的活動讓我們覺得工作有所成效是一種幸福,是一份榮耀,讓我們努力去追尋它。姜麗丹經常主動要求我聽她課,宋孜為了準備一節充分的課,不斷地試教。這些,都可以看出,教師在自發地努力,她們意識到,會上課,上好課,是教師的生存之本。
最后,它讓我意識到自身的諸多不足!皩W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其實在師傅這“名”與“實”之間還是存在較大差距的,但既然接受重任,就只能努力縮小差距了。在提高徒弟業務水平的同時,也努力充實自己。在這個學期里,盡管沒有每一篇課文都在課前寫下詳盡的教案,但基本做到帶著精心的設計走進課堂。因為高段教學目前還是我的弱項,我想以此實現提高。不然,面對去聽宋孜的課也無法說出更多有針對性的意見了。
盡管這些認識十分感性,但它是我真實的感受?陀^地看待這一個學期的行動,不足之處也不少。如聽課是落實了,但書籍的學習還是十分欠缺,只靠聽幾堂課所能產生的變化應該不是很大的,自身的學習應該在成長中占了較重的比例吧。這有待于今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