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感想(精選3篇)
大學感想 篇1
這兩三天的時間,由著學長和學姐們帶我們逛了一遍學校,給我們做了介紹,也讓我對自己進入的大學有比較深的了解,但終究不是自己去發現了解的,始終剩下的是很多的疑問。我想等我真正的入學,我應該就能慢慢的去接觸學校的一草一木,每一處的風景。這所學校是我所期待的,看著偌大的學校,覺得自己好渺小啊,總感覺自己逛不完一樣。一路經過各大學院,才知道每個學院也是好大的一塊地,風景也都各有風格。
不過,剛進入大學的時候,我就喜歡上了它,雖然以前也只是淺顯的了解了一下,但是當自己進入到這里的時候,我的眼睛就只剩下了它。學校的食堂很多,而卻每個食堂的菜系都是不一樣的。我們住宿的地方也都很舒適,完全是我喜歡的風格。沒事的時候,自己一個人在校園里走,感到特別的舒服,校園很大,每走到一個地方,就會有一個標牌告訴里,哪一個路口是通往哪一個地方的。學校整體給我的'感覺就是舒適和漂亮。
我特別的喜歡這里的氛圍,大二大三的學長學姐們都特別的親切,有什么忙他們都會幫忙的,路上看到都會互相打招呼,覺得特別的有人氣,喜歡這樣的氣氛,覺得生活就應該是這樣的。學校的老師也都挺慈祥的,在讓人敬畏的同時,不會過多的畏懼,更想要去靠近,希望能有更好的交流。
現在我想以后的四年我在這里一定會收獲很多的,享受這里的生活,喜歡這里的人們。期待未相見的同班同學。一切都是新奇的,帶著激動和緊張,也有著興奮。初到這里,一切雖然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但是更多的是期盼,是一種對未來的希望。我想我一定不會辜負大學的時光,我一定會守護好這段美好的青春。大學于我是一種新生,進入到這里,我就會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只渴求自己能夠不后悔入大學。在大學我要做的'就是努力過好每一天的生活,把自己的時間都利用好,幫助自己在大學四年有所得。
大學感想 篇2
這周區教研室張主任就如何提高課堂的有效性進行了專題講座,通過張主任的講解,給我解開了不少在平時教學中的困惑,為我今后的教學指明了方向,下面結合在自己的實踐經驗談談以下幾點體會:
目前從事大班教學的教師都感到教得很辛苦,學生也學得很痛苦,但預期的教學目標卻沒有達成。小學生在剛接觸英語時普遍英語,學習積極性很高,但隨著課程難度的增大,越來越多的學生逐漸不喜歡上英語課。高年級的學生的厭學情緒尢為明顯。另外,相當一部分學生雖然經歷幾學期甚至幾年的英語學習,但英語能力并無明顯提高。因此如何加強小學英語教學有效性,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是每一位小學英語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優化導入,快速有效地營造英語氛圍
好的導入能幫助學生整理已有的知識體系,并將其調整到適于接受新知識的狀態。許多教師非常重視導入這個環節,幾乎所有的教師都會用各種方法導入新課。有效的導入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確實為課堂增色不少。
大部分教師在導入這個過程中都做得挺好,挺有效,但有的教師會在知識的呈現上花費很多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并且弄得很花哨,兜個大圈子再引到新知識的學習,當學生真正要開始學習時,興趣已經少了一半。因此,導入環節是否有效能直接影響到整個課堂教學。
(二)優化課堂活動設計追求優質有效的英語課堂
“活動化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師常用一種學習方式,“以活動為中心”、“以活動促語言發展”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特別是低段課堂教學的一個指導思想。教師們在課堂上也力求讓學生在“動”中學,在“樂”中學,因此,每位英語老師幾乎都成了活動設計專家,在公開課上,學生唱唱跳跳玩玩做做演演,還有圖片、實物和多媒體來助陣,氣氛非常活躍,場面非常熱鬧。然而,活躍和熱鬧的背后,學生到底掌握了些什么呢?特別是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到底學到了什么呢?筆者認為,課堂上的一切活動設計要考慮活動的目的性、高效性、層次性、趣味性以及快節奏和高密度,這樣的課堂活動才是有效的。
1、華而不實的游戲,不要只為游戲而游戲。
適當的游戲不僅可以調節課堂氣氛,還可以化解難點、重點。但有些教師在課堂上使用游戲針對性并不強,有些過程太復雜,要用一大堆中文解釋;有些游戲又過于簡單,圖個熱鬧,沒有真正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服務。
2、開展真實有效的調查活動
調查(do asurvey)是當今英語課堂教學中比較熱門的一項活動,其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有目的的“調查”,獲取相關信息,在活動中進一步鞏固所學語言知識,提高其初步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評價要積極、有效
教師要善于抓住評價時機,通過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和課堂學習行為等進行引導,課堂上授課教師力爭讓每個學生都有體驗學習成功的機會,從而促使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例如,在一次“送教下鄉”活動中,我與當地本班的英語教師交流時,聽到他們抱怨自己所教班級的學生不僅素質低、紀律差,而且回答問題時聲音低,這種情況可能與學生害羞和懼怕學習英語的心里有關。于是我決定采用積極性評價,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英語。在課前與學生多次接觸,并再三鼓勵學生:我們這個班是個很好的班級,同學們非常聰明可愛,相信同學們在英語學習方面的表現也一定很出色。果然,當上課時,全班學生都全神貫注地聽講,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另外還對坐得好,讀得好,聲音響亮的小組和個人進行鼓勵性評價,并加上恰到好處的體態語,抑揚頓挫的語調以及精彩的教學設計,學生們學得十分投入,教學效果極佳。
此外,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實踐,不斷探索,針對實際工作中出現問題和學生身心特點,總結規律,認真思考,不斷摸索。教師應該從教學的準備、教學的實施、教學的評價三方面入手,自始至終的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關注教學效益,關注教學中的可測性,同時教師還應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掌握相關的教學策略,以便于自己面對具體的情境作出相應的決策,獲取最大的教學效益。
大學感想 篇3
偶然在好友處知道本片,通過一小時的學習,發現如果有顆躁動的心,那么該部紀錄片可以為我們理清許多方面的思路。
人類最深遠的問題之一,就是我們是怎么樣來的?是誰?該向哪里去?影片不會回答這些問題,不過,通過大量的歷史科學紀錄,寫實出了可以用作借鑒的事物演變奧妙。新的事物不是靠著某些偶然性產生的,它們中也包括我們,都是間接直接受到客觀規律的支配。這些所謂支配是長遠的、變化著的,言下之意也絕非是兒戲的。人類被宇宙產生進化至今,是目前可知的唯一能夠對產生自己的宇宙進行知曉的生命體。
到目前為止,雖然人類可以做到的還非常有限,想突破時光的界限還需要很漫長的歲月,那些幾乎與當下的我們沒有什么直接關系。人類離所在的星系出現毀滅性災難,通過計算也還有四十億年之久,所以現在的我們是幸運和幸福的。但同時由于進化的自然規律所在,我們身上的基因都是敢于開拓新領域的強者們留下的。好比億萬年前一條進化出腿狀物后迫不及待游逛到陸地上來的魚類祖先,它們敢于克服自身和環境的限制,而很多雖已經長出腿腳但仍舊生活在水里的那些便永遠只是魚類,它們的后代被上岸的那批之后代當成了食物和寵物還有用品。而我們人于其中是最高端的,這也是相當嚴酷的宇宙給予我們的一點提示啦。
以上表面是生命的渺小脆弱,確也可以作更積極的理解。就好像一個自我感覺很消沉的生命,其實于其身體內外一直都有很多演化的規律支持,這些規律相對可被理解為正面或著負面,只要明確且正確的對待這些客觀規則,它們便是咱們的朋友,我們都不是孤獨無助的。片中遠遠望去的地球,還有不斷提及的諸如多少多少萬光年的距離數據;多少多少億倍數于地球的體積空間等。仿佛使得再去面對自己腳下這個星球的時候,足有一種可于戰略上渺視其的依據。但我們當前居住的,又正是我們的地球,暫時還找不到其他的容身之處,四十億年之內我們要找到以外,也必須保證不使其短期內報銷在咱們手上,所以在我們相對如此短暫的生命當中,也要重視自己的行為模式,做到心中有數(術)才是。這些其實就是本片給出的感覺上能使當下觀眾有所收獲的義境。至于涉及到核能與物質裂變等那都是科學家們的事情啦。
現在,覺得也不能怪我們自己,在片中敘述的人類歷史實在是太短暫。而實際上,產生我們這顆適應生命存在的地球,實際上卻潛移默化的演變了150億年。還有等等的這些過程都被宇宙遵循了最公平、公正的"奧林匹克精神",這是片中的原話。但給予咱們去探索這些密碼的時間還相對太少,所以我們都老得太快,聰明得太晚,甚至總有那么幾代人是要用來犧牲的。影片里也有闡述到科學演變之曲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相對的,我們也需要順應自然,科學的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盲目自大、自我中心,是不太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