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家長一起做家務的心得體會(精選3篇)
和家長一起做家務的心得體會 篇1
其實,幫忙父母親做事,只就是講孝的一種方式,更重要的就是要有體會,不能只做不思,也不能只思不做。父母親養我們,我們要報恩。怎樣報最少自我心里就應心存感恩,體會到爸爸媽媽的苦衷,不讓他們為我們擔心。然后要行動起來,為他們做事,小到家務事,大到父母親老時做到老有所養。因為,他們既就是我們的第一位老師也就是我們的唯一不會背叛的最好朋友。絕大多數狀況下,父母親就是唯一能夠不顧一切幫忙兒女的人。因為父母親的愛就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
白云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細繪著那一幅感人的畫面,那就是白云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就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從嬰兒的“哇哇”墜地到哺育他長大成人,父母親們花去了多少的心血與汗水,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從上小學到初中,乃至大學,又有多少父母親為自我的兒女嘔心瀝血,默默奉獻著光和熱,燃燒著自我,點亮著他人。平時,你能夠不承認自我的父母親,甚至你們之間的關系能夠就是一種十分極端的狀況。但就是在生命誕生的那一刻,已經把父母親和你牢牢的纏在一齊,而且你心里很清楚,無論發生什么狀況,他們就就是你的父母親。在自我家做家務的時候,最應注意的就是:自覺與真實。盡孝,不就是別人讓你,而就是你讓自我去做。真實,就就是發自內心的感謝,沒有任何虛假的東西。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僅就是“一滴水”,而就是一片汪洋大海。你就是否有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父母親勞累后上一杯暖茶,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就是否察覺到那一縷縷銀發,那一絲絲皺紋開始一天一天多了起來。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用行動去報答。所以,我打算以后盡量在爸爸媽媽上班的時候,在家打掃衛生,疊被子,條理地安排時光,總起來說,我還要繼續做下去,繼續幫忙爸爸媽媽做些家務,分擔一下她們平日工作的勞苦。星期六,我早早的醒了。躺在床上,回憶著老師說的話“回家以后,必須要幫父母親做家務事,報答父母親平時為我們做的事。”我繼續回憶母親為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就是那么辛苦。
我想了想,媽媽平時又要上班,下午回來做家務,還要為我輔導,多么辛苦啊。我必須要幫她做一件事,讓媽媽周末好好休息一下。
我想,我還就是先把衛生打掃干凈吧。便高高興興來到洗手間,拿拖把在水里打濕,等水少點兒了,我拿著拖把來到書房,看見爸爸在玩兒電腦,心里十分想玩,可又一想,必須要讓媽媽周末休息一下,就努力不讓自我看電腦,只在一旁拖地,可有禁不住去看,我急急忙忙拖好書房,逃命一般的出來了。
接下來我來到媽媽的房間,為了讓媽媽的房間十分干凈,我特地在拖把上放了洗衣粉,在媽媽的房間里瘋狂地拖來拖去。出了一身大汗,最后拖完了。我一看地板就是花的,高興勁一下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十分灰心。時光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我想了許久又開始拖了,這次我聰明點兒了,順著地板的紋路細細的慢慢拖,拖了沒多久,豆大的汗珠從腦門上流下,可我一點也沒覺的累,反而覺得開心,我稍作休息又開始拖了,過了沒多久我把媽媽的房間拖完了。
我看著閃閃發光,一塵不染的地板,十分開心,我突然看見有香水的瓶子,于就是我拿起香水在媽媽的房間里噴了幾下,房間里頓時香氣四溢。我心想,媽媽看見自我的房間就是那么干凈,那樣清香,情緒也會十分好吧。
媽媽下班回來,進屋一看,本來一臉的疲憊,此刻全沒了,變得就像天使一樣春風滿面。原先媽媽的心也容易被兒子的一小點兒的“成就”滿足的。“可憐天下父母親心啊。”我這作兒子的心里樂開了花。
父母親的愛就是偉大的,他們一向在為了我們操勞。以前就是我們小,還不懂的孝敬父母親,可此刻。我們就應去孝敬父母親,報答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哎。我這才發現幫媽媽做事的感覺真好啊
和家長一起做家務的心得體會 篇2
勞動地要用雙手去創造的,如果每個人都愛勞動,幸福就會無處不在;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越來越和諧、越美好!
勞動是期待的憧憬;勞動是不斷去奮斗的精神;勞動是向著目標努力的背影;勞動是幸福的根本!我愛勞動。
勞動是最光榮!這不,在寒假里,我想幫媽媽做一些家務活,于是我拿起濕漉漉的抹布,開始在放滿洗潔精的水里洗碗,我先拿起一個碗,撈了一大把泡沫放在碗里,接著又拿起抹布開始左一下右一下地來回擦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把碗沖洗干凈,放入了碗櫥,并按順序給它們“安家”。 起先我覺得洗碗是件生活樂事,可后來就心不在焉了――心里只想著電視里的節目,卻忘了洗碗,手中的碗一不小心就掙脫了我的“魔爪”,掉在地板上,摔得粉身碎骨。我蹲下來撿拾地上的碎片,“啊”,自己的手被割破了,鮮血不斷流出,媽媽見狀,急急忙忙拿來創口貼幫我粘上,并囑咐我做事都要小心,要堅持到底。我點了點頭,說:“知道了”。
雖然只是一次小小的勞動,但卻讓我感覺到做家務不但會給你帶來許多樂趣,還陶冶了你的性情,你的人生價值也得到了體現。從大的方面想,因為不管科學有多發達,社會發展到了什么時代,勞動永遠都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的技能。沒有勞動就有不會幸福和快樂;沒有勞動就不會有一個嶄新的世界!從小的方面想,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我們的父母為我們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所以,我以后要經常為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和家長一起做家務的心得體會 篇3
放假了,整天呆在家里,沒事干,實在太無聊了。媽媽笑著說:“能干的事多著呢,跟我學做飯吧!”做飯?我可真犯愁了,每天放學后,我只知道吃現成的,讓我自己做飯,怎么會呢?正想著,媽媽在廚房叫我,看到我不情愿的樣子,說:“我們家三個人的飯,沒人笑話你啊!”
聽媽媽這么一說,我心里踏實了。媽媽又說:“今天你先學蒸饅頭吧!”我又有點擔心了:如果蒸不好,硬得像鐵疙瘩,那可怎么辦呢!但是為了在媽媽面前撐撐面子,我只好圍上圍裙,卷起袖子,下廚房了。
媽媽當起了總指揮,在一邊向我發起了號令。“拿一塊鮮酵母來!舀點溫水,把酵母溶在盆里……”我手忙腳亂地執行著媽媽的命令。“還得舀點面粉拌在里面。唉呀,上哪兒舀面啊,面缸不是在你身邊嗎?”唉,媽媽真不留情,頭一次做飯,誰知道東西都放在哪兒呢,我笨手笨腳地把面拌上,小心翼翼地問媽媽:“什么時候蒸?”媽媽笑著說:“要等到面開了再蒸!”
下午,過了三個多小時,媽媽到廚房看了看面團,又叫我:“面開了,我都你怎么蒸!”
我又在媽媽的'指揮下,往面盆里拌了點干面粉,然后學揉面,再把面團做成饅頭的形狀,再在媽媽的幫助下把饅頭放在鍋里。
我忐忑不安地等待著,真擔心會蒸出一鍋面疙瘩。二十分鐘后,我小心翼翼的揭開鍋蓋——上帝保佑,鍋里一個個的胖胖的饅頭樂得都裂開了嘴。我心想:媽媽再也不能說我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