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13屆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精選3篇)
2024第13屆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 篇1
“辦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黨和國家的一件大事,是我們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做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使命光榮、意義重大。”
6年多來,在“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引領下,北京冬殘奧會和北京冬奧會的籌辦工作“同步規劃、同步實施”,確保冬殘奧會同樣精彩。
以殘疾人運動員為中心,從點滴細節著手,冬殘奧會競賽各場館和冬殘奧村里的無障礙設施廣受好評。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安德魯·帕森斯表示:“我們看到冬殘奧會籌辦工作高效順暢,競賽場館和冬殘奧村無障礙設施建設完善,為辦賽提供了安全便捷的環境。”
一面廣角鏡,映射溫暖的人文關懷。冬殘奧會賽時,國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將作為輪椅冰壺項目的比賽場地。場館內,有一條運動員無障礙坡道,雙向通行,上下三層,拐角處立著一面廣角鏡。工作人員介紹,這面廣角鏡能夠讓對向而行的殘疾人運動員及早發現對方,避免發生碰撞。此外,坡道還設有多處休息平臺供殘疾人運動員使用。“所有無障礙設計的理念是為殘疾人運動員提供公平、舒心的比賽環境。”國家游泳中心場館運營團隊設施主管劉振鐸說。
一條專用道,打通比賽的全部流程。在張家口賽區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坐姿運動員更換坐姿滑雪器后,便可獨立完成熱身、參賽、賽后采訪等全流程動作。這得益于賽道外沿設有一條2.5米寬、近1000米長的專用通道。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場館和基礎設施經理陳國徽介紹,往屆冬殘奧會上,往往只有賽道上才有坐姿運動員的專用通道,“但我們一開始的目標就是讓所有參賽運動員都可以輕松實現無障礙通行。”
一臺充電柜,降低冬殘奧村中的用電風險。延慶冬殘奧村將城市管理的先進經驗融入日常運行。在運動員公寓樓下,一臺臺智能充電柜已安裝完畢,可供不同大小的輪椅電池充電。相關負責人介紹,智能充電柜為運動員提供了安全的充電場所和良好的消防環境,不僅向運動員免費開放,而且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協助充電。
秉持節儉辦賽的原則,冬殘奧會5個競賽場館全部沿用冬奧會已有場館,經過相應轉換和調整,得到國際冬季單項體育聯合會認證,全面具備辦賽條件。冬殘奧會的籌辦和轉換工作高效順暢,得益于北京冬奧組委始終堅持兩個冬奧“同步籌辦、一崗雙責”。在場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無障礙環境的實現,大幅降低轉換期間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2024第13屆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 篇2
3月4日晚,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將在鳥巢舉行。據悉,開幕式的時長將有約80分鐘。在此前的采訪中,北京冬殘奧會開閉幕式導演沈晨表示,將延續“簡約、安全、精彩”的理念,讓殘疾人和健全人攜手參與,把文藝演出融入儀式流程中,呈現一場溫暖、感人、精美的開幕式。
本次參加開幕式表演的演員人數有800余名,將由殘疾人和健全人攜手參與,其中殘疾人表演者將占約30%。
為了順利呈現開幕式,鳥巢的舞臺經過了無障礙化改造,通道更加的寬闊平緩,升旗臺也在保持宛如“冰面”的外觀的情況下,增加了表面摩擦力,避免輪椅等設備打滑。
北京冬殘奧會的吉祥物雪容融也將在開幕式上亮相,開幕式將以“生命的綻放”為表演主題。
據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透露,冬殘奧會開幕式與冬奧會開幕式有所不同——冬奧會是“冰雪藍”,而“這次是五彩斑斕的感覺,表達一種熱烈的、打動人心的情感。”
此外,開閉幕式導演沈晨還“劇透”稱,倒計時環節值得期待,同時會徽展示環節將出乎所有人意料,會用一個不同且感人的方式呈現。
延慶冬殘奧村在各服務區域出入口均設置了無障礙出入口,臥室的窗戶把手、電源插座、開關面板、救助呼叫按鈕都降低了高度,家具也能滿足殘疾人的使用需要。衛生間的門是吊軌式推拉門,地面沒有門檻和高差。為方便殘疾人運動員就餐,餐臺上增加了流食攪拌器、盲文菜單。
比賽場館也都以運動員為中心,注重每一個細節。在承辦冬殘奧會冰球比賽的國家體育館,地上已專門加鋪了300平方米的仿冰板,方便坐著冰橇的運動員自由進出,運動員等候區的板墻也更換成了透明板墻。荷蘭殘疾人高山滑雪隊教練員尼基說,北京的硬件設施和無障礙設施是他參加過的三屆冬殘奧會里最好的。
一切就緒之下的北京冬殘奧會,將如北京冬奧會一樣精彩。正如北京冬殘奧會會徽——“飛躍”所表達的內涵,運動員們將秉承超越自我、不斷飛躍、奮力拼搏、激勵世界的冬殘奧精神,在賽場上追逐青春夢想。以“有愛”創造“無礙”,即將舉行的北京冬殘奧會將為世界帶來一個打破隔閡、包容彼此的寶貴契機。
2024第13屆冬殘奧會開幕式心得 篇3
北京20__年冬殘奧會開幕式3月4日晚在國家體育場隆重舉行,國家體育場華燈璀璨,流光溢彩。習近平主席出席開幕式并宣布北京冬殘奧會開幕。
本次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主題為“生命的綻放”,意在通過質樸的情感、簡約的編排,表達“自強不息、突破自我、殘健融合”的理念,展現殘疾人生命綻放的動人時刻。在冬殘奧會開幕式中,將用大家能夠看到的所有顏色來融化和兼并。同時,冬殘奧會開幕式從創意階段開始,就明確要講述殘疾人自己的故事,這樣也是想表達出每一位殘疾人內心最美麗、最精彩、最絢爛的綻放瞬間。每一位殘疾人,都有自己內心的故事,可以說,每一個人都在改變著世界,也都在創造著世界。參演人員中有30%是殘疾人、70%是健全人,將以殘疾人表演者為主要角色,在這約80分鐘的開幕式上,10多個場上環節精彩的展現出了殘疾人的故事。
開幕式上,在國家體育場的場地中央,燦爛的星海中,浮現過往12屆冬殘奧會舉辦城市名稱,最終定格在“20__北京”。在運動員入場完畢后,大屏幕播放國際殘奧委會短片《我們這15%》,展現了殘疾人充滿自信和活力的風采,呼吁進一步提高對全球12億殘疾人的關注度、包容性和無障礙水平。此外,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也在開幕式上閃亮登場,在運動員入場時帶領大家歡迎遠道而來的殘疾人運動員。
與此同時,中國元素在冬殘奧會開幕式中也必不可少。其中,象征團結、友誼、共融的“同心圓”概念貫穿始終。在開幕式倒計時、國際殘奧委會標志展示、文藝表演以及點火瞬間等等,都將有“同心圓”出現。“無論是舞美空間、視覺空間還是表演空間,我們始終在強調‘同心圓’的概念,它來自古老的中國文化,有‘團結、友誼、平等’的美好寓意,也吻合殘健共融的理念。”“我們想傳達一種中國式的浪漫人文,一種帶有情感的哲思。我們尋找到同心圓,讓大家不斷聚焦、不斷感受那份團結、友誼和打破壁壘后的共融。”這是來自沈晨的解讀。
在倒計時中,巨大的圓形天窗和地球構成了同心圓;會徽展示中,演員們站成同心圓;《冬殘奧圓舞曲》中,視力障礙的孩子們潑灑的顏色變成現場的同心圓;圣火點燃后,所有演員歡呼著奔涌入場,又形成了5圈的同心圓……之所以是“同心圓”,就是讓大家不斷聚焦、不斷感受那份團結、友誼以及打破壁壘后的共融。